為什麼不用衛星代替手機基站?

無名草60652596

提問者所說的這種應用就是衛星移動通信,衛星移動通信主要用於語音以及小速率數據業務。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至今,衛星移動通信已開始應用,其中比較著名的是銥星系統。1997年銥星發射66顆低軌衛星覆蓋全球,投資50億美金,由於無法收回投資,銥星2000年3月宣佈破產,12月銥星公司重組,2001年重新開始運營,專注於專業市場,2007年銥星宣佈啟動下一代銥星計劃。

目前全球衛星移動通信系統主要包括Inmarsat(海事衛星)、銥星(Iridium)、Thuraya、全球星、Orbcomm、天通一號等,詳見下圖:

天通一號01星我國衛星移動通信系統首發星,2016年8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天通一號01星的發射填補了我國沒有自主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空白。

天通一號01星歸屬中國衛通集團有限公司,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為主研製,地面業務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負責運營,將與地面移動通信系統共同構成移動通信網絡,為中國及周邊、中東、非洲等相關地區,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的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穩定可靠移動通信服務,支持話音、短信息和數據業務。

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我國自主研製建設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終端組成,空間段計劃由多顆地球同步軌道移動通信衛星組成。天通一號衛星的技術指標與能力水平達到國際第三代移動通信衛星水平。十三五期間我國還將進一步提升衛星移動通信服務容量和覆蓋區域,實現衛星移動通信的規模化應用與運營,為國家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建設與應用搭建重要的支撐平臺。

目前衛星移動通信的主要市場包括有:海上用戶、航空用戶、陸地用戶、M2M用戶以及政府用戶,詳見下圖:


透明雨滴10

衛星相比基站成本太高,有整體性,手機基站分佈多而廣,限制範圍小,手機基站出現問題影響只是小範圍的,衛星使用有壽命限制一旦報廢我們豈不是要另外發一顆,成本高而且影響範圍之大可想而知。


花痴蝦扯蛋

其實這是個概念上的問題,衛星通信不僅僅受到成本昂貴的限制還有諸多問題,衛星通信的信道是有限同時它可能因為天氣,建築物,雲層的關係無法建立鏈接,衛星通信主要是用於無法建立通信基站的前提下作為應急通信所用,至於說應用到平常的通信當中是不大可取的,成本間的差異,應用場景上的差異遠遠沒有基站的優勢,所以可以這麼簡單的理解。


SanLuHuang

大家常用的手機沒有能力和衛星通信,現有的海事衛星電話可以和衛星通信,外觀是這樣式兒的

銥星電話是這樣式兒的

這倆貨只能在戶外使用,看不見天空的地方是沒有信號的。

不符合我們的使用習慣。


道友請留步0o

我們目前使用的手機信號專業術語叫“蜂窩通信”,蜂窩是為了頻率複用,中國移動上百萬個基站,但只有10-20個頻點可用,所以同樣的頻點要分配給無數個基站,只要相鄰或者相進的基站頻點不同,就可以避免干擾,每個基站下面帶一定量用戶。如果基站放天上,那干擾沒法解決,用戶帶不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