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拾棉花是一種什麼體驗?

萊斯特65

一直以來,新疆棉花工一般都是來自,甘肅跟河南,四川的也有,但很少。

新疆的棉花主要產自南疆,北疆的棉花很少,所以內地來的拾花工基本上都去庫爾勒和阿克蘇,因為喀什距離很遠了,所以來喀什的很少
拾花工一般都選擇在地方上拾棉花,兵團的棉花,因為地是成片的,現在基本都用了機器。地方上的棉花地是個人的,沒有連成片,機器不划算,所以都是僱人撿棉花。

庫爾勒的輪臺縣,阿克蘇的新和縣,都是每年內地來的拾花工最多的地方。

現在我再說說撿棉花的體驗。對於新手來說,撿棉花簡直是,為了生活啊!

每一年的撿花工都是浩浩蕩蕩的來,浩浩蕩蕩的走,等火車到達目的地以後,地老闆都會僱車將撿花工帶到地裡的平房裡去。地老闆家基本都住在縣城,可地離家裡幾十公里,所以要在自家的地邊上建好幾間平房,方便自己幹活,給遠道而來的拾花工住。

從火車站到到睡覺幹活的路上,坐在車裡,你會看到,老手都是在看窗外今年棉花花開的程度有多好,花開的晚,就掙不到錢,花開的太早,就不壓秤了,而新手都是看荒涼的戈壁,領頭人和地老闆嘀嘀咕咕,那是因為,領頭人可以在每個人頭上拿到200到300塊錢。

住宿就是女人一間,男人一間,如果房子多的話,可能給兩對夫妻一間,用簾子一檔就算隔絕了。


吃飯當然就是大鍋飯,一般的都是早餐,稀飯饅頭,午飯麵條,晚飯也是麵條。

早晨7點半,開始起床下地,每個人都手拿好幾條大直筒袋子,袋子上寫著自己的名字,防止晚上稱秤的時候找不見自己的呢!

新疆的早晨7點半天還沒亮,撿花時間一般都是兩個月,前一個月能熱死,後一個月能凍死。

棉花地都是放的地膜,所以棉花地都是條形,每個人一條,開始撿,老手撿的快,新手一般得用一個禮拜才能跟上速度,棉花的高度剛好在人的大腿的位置,需要彎腰撿,年紀大一點的就跪下來撿,因為從早上天黑撿到晚上天黑,一直彎腰,那個酸爽和疼痛,很難說。中午的時候,地老闆開著電動三輪車送吃的來了,也只能說是吃的,因為都是最基本的飯,麵條加大白菜,一個禮拜加點肉,就很好了。吃完飯,馬上投入幹活。一直到晚上天黑,新疆天黑可是21點半左右啊。然後得裝車,回去還得一個個稱秤,稱完還得倒,再吃飯,已經0點了才睡覺。

次天起床,腰是疼的,手是麻的。但還得下地,早早的下地,晚了去,好棉花都被別人佔了。

好多人在地裡說,下年再也不來了,但第二年又來了,這都是為了生活啊!

連續兩個月天天如此,

走的時候老闆把錢結完,有些老闆還給工人做點好吃的,有些就不那麼好了!

寫不完了,匆匆結尾,老婆喊著下地了,下回再聊。


新疆喀什麥蓋提人


疏勒煙雨

你喜歡看日出嗎?你喜歡曬太陽嗎?你喜歡大鍋菜嗎?那麼,來新疆拾棉花吧,這些都是福利呦!



作為一個體驗者,我能告訴你,拾棉花是按照每天的工作量記重付費的,普通人沒有經驗的,一般也就是一天能拾到有個40公斤到60公斤已經是很不錯的了。但是熟練工一天基本上都在100到120公斤左右。當年我拾棉花的時候,最早的時候是從8毛錢一公斤到1塊2一公斤。後來幾年就聽說是漲到1塊5,甚至兩塊錢一公斤。所以熟練工拾棉花,嗯,還是能夠掙到一些錢的。不過,新手到熟練工也需要一個過程。

但是,拾棉花也是需要技巧的。通常每天天不亮,就得早早的起床到連棉花地裡面去。因為早上的棉花比較重,(原因不解釋)到了中午呢就沒有那麼重了。這樣啊,為了多掙錢呢,每天就有了看日出的機會。而且在一片空曠的田野上日出也是非常漂亮的呦。(絕對不誇張)

有點痛苦的就是,中午的太陽會照的讓人有點喘不過氣來,所以拾棉花呢,一般都是早上和下午工作,中午要儘量休息。不過儘管如此,一個月下來,古銅色皮膚應該是有的啦。但是如果不做好防護的話,也有可能會被曬傷。因為很熱很累,加上新疆氣候乾燥,所以呢,每天要補充大量的水分。



然後就是因為工作量非常大,早出晚歸,會很餓,然後每頓飯就會覺得自己非常的能吃,比平時都要吃的多,而且呢一般通常主家供應的飯菜,那就是白麵饅頭,加大鍋炒菜,而且很少有大塊肉。所以想要改善伙食,通常都是要靠自己掏腰包,在團場的一些小店裡面去買。但是呢,有一點就是,當你很餓很餓的時候,白麵饅頭加大鍋菜,儘管沒有肉,也會覺得特別特別的香,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新疆的棉花啊,植物長得比內地的棉花要低很多,一般都是到膝蓋左右的位置,所以拾棉花一般都是要彎著腰,會很累。而且新手一定要戴手套,不然手上會被棉花的殼,劃的千瘡百孔。



小夥伴們有想去體驗的,有了這份備註,做好防護和心理準備,不妨可以試一試。


數螞蟻的蝸牛

我親身經歷過,就跟大家說說我的體驗。

先介紹一下背景

我是初二那年學校組織的拾棉花,地點在新疆石河子某個團場,十一假期去的,總共拾了7天。當時全班基本都是城市娃娃,所以大家都很興奮,很期待。

1.拾棉花前的準備

記得出發前一晚,老師專門把女生留下講話,雖然不知道講了什麼,但肯定是注意安全之類的。因為是第一次出門,家裡很重視,給我帶了許多好吃的,還有飯盒、衣服什麼的。

2.拾棉花路上的興奮

在那個時候,只要不讓我們上課寫作業,那都是幸福的時光😁。我們全年級大概有500多人,十個班,我們乘坐了十幾輛大巴就出發了。記得一路上歡歌笑語,反正大家都很激動。

3.到地點後,非常不習慣

很多城市孩子都沒有去過團場,到了以後很不習慣。全是土路,甚至還有危房。我們住在一個類似牛棚的地方,非常破,一個大通鋪,大概睡了10號人吧。最痛苦的是沒有乾淨的廁所,所謂的廁所是旱廁,蹲著就能看到如山的大便堆積著!而且,你的床上時不時會爬上大蜘蛛之類的東西,非常嚇人!

4.拾棉花才是真正的考驗

早上7點天剛剛亮就要起床出發,要知道新疆是有時差的,相當於內地的5點。為什麼要早起?因為早上的露水大,你拾的棉花重量就大,早上是拾棉花的黃金時期。

我們大概從早上7點開始,一直到晚上8點左右結束,除了中午的休息和早晚的吃飯時間,基本上要勞動八個小時以上!對於沒有農活經驗的初中生,還是非常辛苦的!而且要跪在地上,因為站著要彎腰,身體受不了。我們每天都有任務,我記得是20公斤,很多人都完不成任務,我是剛剛好,正好完成。

5.拾花趣事

  • 在廁所吃燒雞的神人。記得哪個班的同學在旱廁吃燒雞,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好吃的真的太少了,我們每天都是喝稀飯吃榨菜,平時裡吃膩的燒雞瞬間成了不可多得的美食!那個傢伙在廁所獨食,不過能忍住不吐,也夠厲害的了!
  • 進廁所要報告。當時有幾個混混班的人,每天晚上都在廁所堵著,進廁所要喊口號,也怪有意思的。那裡廁所特別少,所以人來人往的,真的很熱鬧!😅
  • 男生找藉口去女生宿舍。記得有一天傍晚,女生宿舍出現了驚天一吼!原來是一隻大蜘蛛爬到了一個女生的床上,這時候男生聽到以後都出來了,嚷嚷著要進去,結果被老師堵住了,哈哈哈。
  • 下雨天,集體炸金花。記得倒數第二天下了大雨,我們都很開心,因為不用幹活啦!大家在宿舍打牌、吹牛,因為是大通鋪,所以玩的特別(。・∀・)ノ゙嗨!

畫冰

我來自甘肅,對新疆拾棉花有不同非凡的感受。

每年國慶節前後,就有人吆喝著走鄉串村,四處招錄拾花工。我們當地去的人很多,據說每年要好幾個火車皮。我們姊妹5個,就有三個有新疆摘棉花的體驗。



大姐說,新疆摘棉花太辛苦,早出晚歸,飯是能吃飽獨自,可人受不了。太陽毒得很,曬得人臉疼,蚊子還毒,一口一個包,幾天都消不出。拾棉花要一直弓著腰,一天下來,腰疼腿痠,簡直是折磨人。主人好一點的,吃得好,睡得好,還讓休息,主人不好的,就差勁多了。



二姐說,新疆摘棉花能掙錢,一年兩個多月就能掙一萬多,沒有這麼好的活了。咱就是下苦的,能下苦才能掙錢。哪有不下苦白取錢的?摘棉花就要一心一意,待在一個地方使勁摘,就有好收成。需要說明,二姐個頭小,但手腳麻利,她對大姐叫喚辛苦很不肖。



小妹說,新疆棉花多,平展展的一大片,摘花工更多,黑黝黝的,你推我,我搡你。不過,摘棉花還是好,坐三天三夜的火車,看到了大城市,沙漠戈壁,還有不同的人。去了新疆,才知道祖國大啊,人多,地寬敞。

我是沒去新疆摘過棉花,也不知道摘一次,會說些什麼?


阿福有約

在新疆阿拉爾種地12年了。主要種植棉花和紅棗。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撿花工怎麼拾棉花的吧。

前幾年人工少,棉花快開的時候,我都是去阿克蘇火車站外面等著。看看有像外地來拾棉花的,就去問問。如果是就談談價錢,吃住情況,合適就跟你走了。

然後到了我們連隊,我們把房子被褥準備好。第二天會給他們先買好米麵油(費用後期要從拾棉花里扣)。然後帶他們去地裡看棉花。他們可以選擇拾跑花,就是可以隨時走,但是價錢低一點。要不就是包地塊,價錢高,但是必須要給我們拾乾淨。選擇承包地塊的我們會和他們寫好合同。

然後給他們大的布口袋。就可以去地裡拾棉花了。新疆拾棉花一般兩個月。前一個月熱。後一個月就冷的不行了。記得有一年有30多個湖北的老鄉給我們拾棉花。都是新手非要承包我們200畝棉花。結果撿到外面零下十幾度還沒完。


總得來說,拾棉花還是挺辛苦的。不過能到外面走走,還能順便掙點錢也不錯。這兩年幾乎都是機器採棉花。可能以後再也沒有拾花工這個詞了。

歡迎來新疆做客。請你們吃大盤雞。☺


天下第十一帥的小之之

2003,2004年我都去拾過棉花,那時候叫勤工儉學,國慶節都會去拾棉花。

拾棉花對內地的很多朋友來說,感覺是很好玩的事。頭一兩天拾棉花感覺很好玩,一眼望不到頭的棉花地,讓人興奮,給人的感覺很舒服。拾棉花時,腰上系一個口袋,用手去摘棉花放在口袋裡,為了防止頭髮掉進棉花裡,有時候還會帶帽子。拾棉花久了頭會被幹的棉花桃扎疼,腰也會特別疼,到第三天會特別疼,那時候只想躺下,動都不想動。不過,過了開始的4―5天,慢慢適應了就好了。早晨天不亮下地,晚上太陽落山回家,中午在地頭吃饃饃喝菜湯,在陰涼處打個盹,只有體驗過才會感受到農民的辛苦。

那時候,拾棉花,我每天可以拾40多公斤,一般頭遍花比較好拾,比較集中,抓一把就能拾好多,到二遍,三遍就比較難拾。隨著人工拾花成本的增加,現在,很多農民都種植機採棉,用機器拾花,省人力還快。


新疆天山通

新疆還沒去過,但在本地是拾過棉花的。一片棉花地,十幾個人排成一排。有的將布袋掛在腰上,更多的人提著。採摘後要稱重,按每斤幾角錢收。豔陽高照,大家備了水,一採大概就要一天。那時侯抱著玩玩的心態去的,並不覺的苦,棉花籽很討厭,影響棉花質量,但總歸一天下來還是有收穫的。採得快而熟練自然掙得多些,相互比一比,取笑一番,也是樂趣。


滄海一聲笑

你問的拾棉花事問對了,我退休後管不少棉花廠的測水儀技術工作。實際上內地到新疆拾棉花,管吃住,一季下來可以掙幾萬元,一般去團埸棉花多,北疆冷一點南疆氣候熱一點,無風險,多勞多得不錯的事


用戶7060446473

在新疆拾棉花雖然我沒去拾過,但聽同村人講過,早上天不亮就下地,天黑才回去,中午吃饅頭就鹹菜,喝涼水,中間上廁所也是就地解決。不知道的以為拾棉花很掙錢,其實多數人一天也就掙一百多點,一段到新疆拾棉花的都是四五十歲的婦女,能吃苦的留下幹一段時間,不能吃苦的一看就走了,很少有人堅持到最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