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卡免費乘車與年輕人早高峰乘車上班矛盾越來越突出,已經影響到社會和諧,你怎麼看?

法定用戶

這個問題現在已經越來越嚴重了。是時候取消老年人免費乘車制度了!有些車都變成老人專列了,年輕人早高峰乘車都是上班工作,養家餬口,而老年人乘車則大多是因為晨練或買菜,一忙一閒,一主一輔,“閒在”的活兒自然應該為年輕人的“正事兒”讓路;再者很多老人就是因為能免費乘車,才會不惜路程去買兩根黃瓜或三個香蕉,嚴重浪費交通資源;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則是,早高峰時段,車內擁擠,對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不好。幾樁理由一出,自然應該限制老年人早高峰免費乘車。



成都地鐵推出老年卡在非高峰時段乘車,每次乘車扣除免費次數3次,高峰時段內乘車按基本票價9折計費。高峰時段指工作日的週一至週五7:30-9:00和17:30-19:00

對於普通上班族而言,除了地鐵是必需的公共交通,公交更是。年輕人擠公交上班,有些老年人也擠公交,加上公交班次有限,無疑給上班族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和難度。所以關於“老年人乘車”這事也引起了諸多的討論。


據央視的新聞報道,自26日起,上海市正式終止70歲以上滬籍老人持敬老卡免費乘車的制度,也即意味著,今後老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需要像年輕人一樣買票。根據上海市的新規,此後將對老年人實施綜合津貼制度,“65-69歲每月獲75元;70-79歲每月150元;80-89歲每月180元;90-99歲每月350元;100歲及以上每月600元”,以前是直接免費,現在是給錢,至於怎麼花,您自己看著辦。

此項新規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據說在取消敬老卡免費乘公交的首日,老年乘客就減少了八成。八成是什麼概念?記得曾有人批評說“即使取消了,效果恐怕也有限。究竟有多少老年人會為了節省一塊錢而不去乘車了呢?”


老年人早高峰乘公交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在敬老卡免費的情況下,坐公交又不要錢,又可以去趕個早,買個菜的。對老年人說,這事是方便了,可是苦了年輕人。

在尊老愛幼這條道德紅線之下,大清早的你要是遇到老年人,您說這座位是讓呢還是不讓呢?其實他就是去買個菜。



把原來能免費乘公交,但又拿不到手的錢,變成津貼直接發到老年人手中由他們自己支配,在趨利、節約的心理作用下,不少老年人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而且事實就在那裡。

所以,是時候取消老年人免費乘車制度了。

退休老年人可免費乘公交車。這是對老年人的照顧。這些老年人應該設身處地為學生、上班的年輕人多考慮!他們上學、上班時間很緊。我們應自覺錯開高峰時段,晚點出行!家中兒女也要多關心老人,多勸導父母。既利己也利人何樂不為!


心靈流浪站

為什麼老人喜歡早上跟上班族擠公交車?這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還有老年人與年輕人乘車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是不是說的給老年人讓座這個問題?

網上關於老年人在上班時間跟年輕人擠公交車,因讓座問題產生矛盾的事情比比皆是,並且很多有圖有真相,還得出一個結論:不是老年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我也坐過公交車,也給老年人讓過座,但是關於這種不給老年人讓座就被指責為沒有道德,甚至被老年人謾罵甚至的毆打的事情,我卻從來沒有經歷過。

上下班因為人多,確實很擠,還很累,還加上有些老年人擠進來,你還要從道德出發,考慮要不要給他們讓座,心情難免受到影響。所以網上關於不給老年人讓座引發的一些矛盾我沒經歷過,但我可以判斷出來,引發矛盾絕不會是單方面的原因。

我不排除有些蠻不講理,倚老賣老的老人,但我們也能看到,大多數老人還是通情達理的。有時換個角度去想,那麼大年紀,跟我們的父母年紀差不多,擠個公交車也不容易,心情不一樣,我想最終結果也會不一樣。

其實老年人不是非要跟年輕人擠公交車,有人建議老年人又沒什麼事情,應該與年輕人錯開時間,其實這是誤解。有些老年人不僅不閒,還很忙,這個忙裡面有一部分是家庭確實忙,還有一部分是自己找的忙,因為老年人的孤獨。

老人太孤獨,也是一個社會現象,又沒有多餘的愛好,所以老人們擠著公交車湊熱鬧,還有的是早上擠公交車去買菜,畢竟早上買菜新鮮,這個道理誰知道,你總不能說為了公交車不擠,讓老年人中午或者下午去買菜。

公交車不光是年輕人的,老人也可以坐。有的老人真是不願意出來跟著擠,但是就是不得不出來,都互相體諒下,這個社會需要愛,也需要對老人的關懷。


十年讀書

這個問題確實現在是個很嚴重的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

那麼對於老年人跟年輕人高峰期“搶”位置這個事情,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去看待?是否真的影響到了社會和諧。


毫無疑問,為什麼老年人喜歡這個點出門呢,對,就是因為這個點老年卡免費乘車。我也一直搞不懂國家政府為什麼要出這個制度。要說方便老人家,你直接搞個老年卡就好了,為什麼還要搞個老年卡免費的時間段?而且還是跟上班族起衝突的高峰時段?一直覺得這個制度應該徹底改變。更何況現在有些老年人倚老賣老,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社會和諧。年輕人每天上班養家餬口已經夠累了還要承受這麼多壓力,每天搭車卻連座位都坐不到,放眼望去全是老年人,站著的清一色都是年輕人。



小豬佩奇社會豬pig

這確實是社會的現狀,在高峰期,尤其是早高峰時多次看到老年人乘坐公交車,他們很多都是去附近廣場鍛鍊或者說去就近市場買菜,乘坐距離並不長,當然也有少數遠程乘客是遠距離。這就使擠車變得更難受了。曾不止一次的聽人唸叨,為什麼老人不別的時間段去乘車,反正也沒事,幹嘛要一起擠呢?

(圖片來自題主配圖,僅為描述和評論)

分析

在老人眼裡鍛鍊和買菜就是“事”,不是“沒事”。這就尷尬了,觀念不同,看來老人高峰擠公交暫時是解決不了了。

說實話老人高峰期間擠公交確實不太好,人多的連起身讓座都得大費周折,有時候坐著的乘客根本就看不見老人,一堆人擠空氣也不好,還沒地方把扶,總覺得對老人的安全是個隱患。

辦法

有趣的是有些地區在取消了老年免費乘坐公交車的政策後,高峰期擠公交的老人少了很多,這不得不說,有些近距離的路程老人選擇了步行。

但是也確實提供了一個解決思路,當然事情還可以折中對待,分時段收費,高峰期對老人收費,而其他時間免費,或許也可適行。


大眼大世界

免費乘車還是繼續下去比較好。遇見客客氣氣的老人,年輕人能讓就讓一下。




老年人在年輕時,為我們國家的建設,投入了極大的精力,正是他們艱苦卓絕的奮鬥,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老年人免費乘車這一政策一開始是好的,是為了回報老年人當初的奉獻,也為了營造社會尊老敬老的和諧社會風氣。

但是政策慢慢的被一些人破壞了。霸道搶座,不讓座還要被罵,上了公交車變得柔弱不堪,在超市購物卻是身強體壯……等等。一些變老的壞人,破壞了全社會的風氣。真是可惡。



希望老年同志們可以體諒體諒年輕人工作的辛苦,晨練時間晚一點兒,購物時間晚一點兒,或者讓一讓著急上班的年輕人。彼此體諒體諒,社會會變好的。

謝謝!


筆尖

公共交通對老年人的便利

老年卡的免費乘車每個城市都是一樣的,在小城市這種早高峰的乘車矛盾並沒有那麼明顯。明顯的是大城市,老年人一般都起的早,正好和上午上班的年輕人時間重合,老年人出去鍛鍊、會友、廣場舞現象特別多,乘車又不要錢。早高峰就顯得格外擁擠。

目前也沒什麼特別好的辦法只有:

1、在生活區周圍儘量多的建設一些公園、小廣場。

2、加班次,儘量多的增加公交車的早班次。

3、做好宣傳教育,儘量早晨的鍛鍊在附近,反正也是鍛鍊,走路也是鍛鍊。

我目前只有想到這些,歡迎大家補充。。。


社會大維

我們無權限制老人出行時間,但是我們可以建議老人更改出行時間。我們無權限制老人乘車,但是我們可以建議老人乘坐專車。

問題引發原因

就目前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和一些城市交通情況來看。私家車已明顯增多,但是還沒有到人手一臺的水平,路線雖然一直在增加,但仍不足以解決堵車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人出行的工具還是以公交車、地鐵為主。雖然大多地區的公交車都沒有明確的人數限制,但是在客流量高峰時期,遠遠不能達到人人都能乘車的水平。所以一些城市到了上下班高峰期時,上班族經常有坐不上車的情況發生,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老人也來跟著擠,更是雪上加霜。況且乘客是付錢的,而老人大多數都是有老年卡,可以免費乘車。希望就引來大多數人的不滿。


老人早高峰暴露出來的問題

大多數在城市裡上班的人都經歷過上班高峰期時的地鐵和公交,可謂是人山人海。用一句玩笑話來說,“你能上的來,但不一定能下得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老人跟著來一起擠,就讓人很不理解。對於上班族來說,他們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趕到單位,但是在高峰時期,每個人都在趕車,明顯車就不夠用。老人在一上車,那麼導致的連鎖問題就很多。

1.老人乘車首先就是佔用了一部分乘車空間,讓一些趕車的人無法乘車。

2.高強度的工作早已讓人身心俱疲,再加上如果前一天加班沒休息好,上車後都想找一個位置休息一下。此時如果有老人乘車,就要把座位讓出來給老人做,嚴重影響個人休息。

3.在人流量很大的情況,每個人都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有時候會不小心撞到別人。如果是年輕人還好,如果是老人,有可能就會撞傷老人。那麼這個責任誰來付?

4.大多數老人乘車都是使用老年卡免費乘車,而年輕人車車則要自己掏腰包,這種情況下就會引起一少部分人的不滿,不利於社會和諧。

在引起這麼多問題的情況下為什麼老人還會堅持出行呢?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老人為何要選在高峰時期出行

我曾經在北京早高峰乘坐公交時就遇到過很多在早上出行的老人,他們大致在早上出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2.有些老人要去銀行辦理一些特殊業務,比如去買債券,這種東西好像要在開門之前就去,這樣才可以買的到。

3.去趕早市,早市上的一般東西都會很便宜。利益心驅使一些老人很早就起來去乘車。

4.還有一部分老人就是生活習慣問題,不管幹什麼都喜歡趕早。所以很早就去乘車了。

所以一些老人就會選擇很早就出行,正好趕上上班的早高峰。那麼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如何解決這種問題

這麼多矛盾暴露下我覺得解決問題有以下兩種方案:

1.有關部門可以建議老人出行時間,儘量的避開早高峰,給一些年輕人提供更好的出行條件。

2.政府部門給老人提供一些綠色通道,比如說可以專門提供一些車輛來供老人出行,既安全,又實用。


我說這些並不是排斥老人早高峰出行,老人也有急事。我只是就事而論給出的建議。我在外面工作過,我瞭解在城市工作的壓力,確實有一些老人怕給年輕人增加壓力,已經減少早高峰出行的頻率。但是這還不足以解決這個問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社會和我們的共同努力。

以上觀點不知道你是否同意,如有不同還請留言討論。


小哥熱評

老年卡免費乘車與年輕人早高峰乘車上班矛盾越來越突出,已經影響到社會和諧。老年人這一人群大都經歷了物質匱乏的時代,他們以節儉為美德,勤儉持家一輩子,有了這個政策可以免費乘車,如果不用好像就吃了很大虧。加之他們的作息時間,起的早,遛早晨練,早晨買菜,與年輕人的上班時間正好趕在一起,有免費的車做不坐也是浪費。年輕人認為早晨的出行壓力已經很大了,老年人就不能晚點出來麼,所以造成了老年人和年輕人的矛盾。

我認為老年人趕在上班早高峰的時候出行真的是有很多弊端。首先,老年人行動緩慢,對於他們自己來說真的很容易出現危險。說下我聽說過的一些事情,一個老大爺每天也是持老年卡早高峰出行,兒子勸了好多次,說容易出危險,大爺不聽,結果真的有一天上車的時候摔到了,住院了。還有一個同事,每天坐公交車上班,她說每天都有一個老太太要坐一站公交車,車都到站了,她還沒從前車門走到後車門了。你說你摔著了摔壞了不是給自己的兒女找麻煩麼,為了那幾塊錢值得麼。其次,再說說年輕人,他們工作壓力生活壓力,早晨在車上本來能休息一會兒,老年人上來了,是讓座還是不讓座,真的是一個糾結的道德問題。

本來老年卡免費乘車是一項惠民政策,當時政策制定者可能並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但是政策不是定下來就不能修改的,根據實際情況修改也是一種惠民。像上海就做的很好,取消老年卡,把這部分錢以津貼的形式打到工資裡。這樣做有很多好處,老年人可以選擇其他的出行方式,有些老年人不能坐公交車,那麼他們也能享受到實惠,如果花不完這部分津貼也能自己落著。像坐一站地的老太太,估計她就不會坐車了,一站地走著走多好,又省錢又鍛鍊身體。

我認為制定政策者應該想的更全面些,即使沒有想到,出現矛盾了也應該適時的修改政策,實現真真正正的惠民。


薇薇Vivien

社會的發展,總有新的矛盾發生,總有不斷解決一些矛盾和問題。例如,在公交車少的時代,怎樣解決上班問題?多數人都沒有聽說,因坐公交車耽誤上班的個例。😃

至於在公交車上,是否有座位!親愛的年青人,委屈少許時間,應無大礙。😷

當然,作為老年人,不能以老賣老,生活小事乘車,應避開公交車的高峰。😄


我愛幸福樹

誇大事實,怎麼老年人乘車與乘車青年人矛盾越來突出,把老年人都關起耒就解決了乘車難的問題了?你不是唯恐天下不亂就是別有用心,想讓青年人與老年人對立嗎?不管是老年人還是青年人,沒有事是不會出門的,你把乘車卡取消老年人就會不出門了?你的邏輯有些荒唐。你回家問問你爺爺奶奶,說取消他們的乘車卡試試,一個大嘴巴,取消你說話的資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