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聰的自白: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1996年,女畫家周思聰去世。在中國美術界乃至世界華人美術圈,引起不小的震動。上至八九十歲的老藝術家,中至同輩畫家、友人,下至二十歲跟她學畫的青年都抑制不住發自心底的悲傷和惋惜。中央美術學院附中的老校長丁井文先生說:“能讓中國美術界都為之動情的,只有周思聰呀!”在她去世前六年,1990年,周思聰寫下自白書,將那些凝固在人生旅途上的時間痕跡一一記錄了下來,她惟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自己。

我的經歷簡單而幸運,說來話短。

我出生在北方鄉鎮一箇舊式的大家庭裡。記得生著白鬍子的祖父是鎮裡一所小學的校長,我四歲時曾被白鬍子牽著混到那所小學裡念過書。生著黑鬍子的外祖父是同一鎮裡的一位草藥郎中,他很受鄉里敬重,閒暇時常寫詩作畫,我童年時最大的樂趣莫過於跟母親去姥姥家,坐在黑鬍子膝下玩耍,我對畫畫的愛戀大約就是從姥姥家開始的。

周思聰的自白: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周思聰三歲留影

日本人投降那年,我們全家遷居北京,我在北京讀完了小學中學和大學,並一直居住到現在,也差不多算是北京人了。在小學時,張怡貞先生是我的美術老師,她和藹而嚴格,是她給予我繪畫啟蒙教育。

周思聰的自白: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周思聰12歲小學畢業時留影

讀初中時,偶然見到雜誌上刊登的德國人凱綏·珂勒惠支的畫,受到極大震撼。她成了我最崇拜的第一位畫家。

周思聰的自白: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德國版畫大師珂勒惠支作品《戰爭一九六六——母親》。珂勒惠支是

讀完初中,我興高采烈去報考中央美術學院附中,沒料想卻遭到父親的強烈反對,致使我失去了那次機會。但我的固執終於勝過了父親的權威,第二年我便成為美院附中的學生。老校長丁井文先生對我們這些孩子關懷備至,年輕的老師們都極平易而負責,我在附中接受了嚴格的素描基礎訓練,度過了難忘的三年。

周思聰的自白: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1955年周思聰在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學習時聽高亞光老師講解素描

一九五八年,極左的年代,我們附中畢業的四十名同學中被美院錄取的只有少數幾名,出乎意料,我竟是其中的幸運兒。

周思聰的自白: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1959年,葉淺予先生(中)帶領中央美院國畫系同學參觀龍門石窟時的合影,右五為周思聰

周思聰的自白: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讀大學時的周思聰

在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五年的學生生活中,有幸受到我所敬仰的山水畫大師李可染先生、人物畫大師蔣兆和先生,葉淺予先生、劉凌倉先生、花鳥畫大師李苦禪先生、郭味蕖先生以及其他各位老師的諄諄教誨,使我一生受益不盡。

周思聰的自白: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1985年在李可染先生家中留影

周思聰的自白: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周思聰臥室一角,桌上擺放的是李可染的照片

一九六三年美院畢業,我被分到北京畫院做了專業畫家。然而緊接著的十年浩劫卻使我同其他人一樣被迫停止業務實踐。

一九六九年我與盧沉結婚,志同道合。我們有一子一女,日子儘管緊迫,然而和諧、默契。

周思聰的自白: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1969年5月周思聰與盧沉結婚,這是當時的結婚照

一九七三年重新開始創作。展出的作品有《長白青松》、《山區新路》等。

一九七六年周恩來總理逝世後,我心情一直不能平靜,一九七八年深入邢臺地震災區,完成水墨畫《人民和總理》。一九七九年此畫獲全國美展一等獎。

周思聰的自白: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周思聰 人民和總理 1979年 151×217釐米 國畫

一九八O年赴吉林省遼源礦區,開始大型組畫《礦工圖》的創作。一九八一年到涼山彝族地區寫生,之後創作了十數幅高原風情畫。

周思聰的自白: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1980年周思聰在遼源煤礦下井寫生

周思聰的自白: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周思聰與礦工們在一起

一九八四年應日本著名畫家丸木位裡、赤松俊子之邀赴日,在東京上野美術館展出《礦工圖》等作品。

周思聰的自白: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周思聰 礦工圖之人間地獄 1982年

一九八五年以後,因患病,創作活動長期受阻,期間帶病完成部分小幅作品。

自傳到此便傳完了。人說沒有坎坷經歷的人,其作品便沒有深度,看來此話正應驗在我身上。畫了三十多年畫,始知自己天資平平。這都是無可奈何的事,順其自然吧。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周思聰的自白: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本文原名《自白書》

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

周思聰的自白:我只願人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