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樑蕭衍:四次捨身出家,最後被活活餓死

南梁蕭衍:四次捨身出家,最後被活活餓死

南梁蕭衍:四次捨身出家,最後被活活餓死

文/張秀陽

在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有這麼一位皇帝,他壽命很長、當皇帝時間也很長。然而晚節不保,給自己國家和民眾帶來無盡災難,也讓自己死於非命,並落下千載罵名。

這個人就是梁武帝蕭衍。他在位的四十八年,是南朝數百年曆史裡,持續時間最長、經濟文化最繁盛的時期,被稱為“文物之盛,獨美於茲”的“天監之治”。也正是他的統治末期,引狼入室,養寇貽患,造成給江南社會生產帶來毀滅性打擊的“侯景之亂”。不但讓他自己身死國滅,更令南朝國力大損,元氣大傷,此後被北方政權吞併,成為大勢所趨的定局。

南梁蕭衍:四次捨身出家,最後被活活餓死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人,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出身蘭陵蕭氏,為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

南齊時,蕭衍累官雍州刺史,其間兩次參與抵禦北魏,頗受齊明帝寵待。永元二年(500年),起兵攻討東昏侯蕭寶卷,並擁立南康王蕭寶融稱帝。次年,攻陷建康。中興二年(502年),接受蕭寶融“禪位”,建立南梁。

登上皇位後,蕭衍夙夜不息,勤理政務,即使寒冬臘月也堅持五更起床,批閱奏章時,哪怕右手凍裂生瘡亦不停筆。

在蕭衍的勵精圖治下,南梁國勢迅速強盛,軍威更到了被北魏視為“南軍百年未有之盛”的地步。

南梁蕭衍:四次捨身出家,最後被活活餓死

南梁天監六年(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北魏起數十萬大軍南征,蕭衍調派名將韋睿、曹景宗等人,於鍾離趁著淮水暴漲,火船焚橋、水軍進攻,大破北魏名將元英、楊大眼所部。此戰梁軍斬殺魏軍十餘萬人,生俘魏軍五萬人,另有十餘萬魏軍溺水而死,合計損失超過二十四萬,屍身遍佈淮河沿岸百餘里。

此役為梁武帝討伐北魏中具關鍵意義的一戰,亦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爭之一,結果南梁獲得勝利,甚至因此倖免於可能亡國的危機。北魏政權遭遇開國百年來最大一次慘敗後,國勢漸衰,最後終於分裂為西魏和東魏,彼此爭鬥不休。蕭衍的聲望也如日中天,南齊末年丟失的淮北和漢中兩大戰略要地,也陸續被南梁收復。

徹底解除國家外部威脅後,蕭衍繼續他勤勉、寬和、節儉的施政方針。他生活節儉,長年布衣素食;五十歲後便不近妃嬪,一直禁慾修身到壽終。蕭衍更身體力行倡導文治,充分發揮他個人在經學、史學、書法、詩歌、音樂、佛學等多方面的特長,蕭衍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具有多方面文才的皇帝之一。

南梁蕭衍:四次捨身出家,最後被活活餓死

蕭衍的博學多才如此令人驚歎,在歷朝歷代帝王中幾乎無與倫比。他的兩位皇太子,昭明太子蕭統和繼任太子(後為梁簡文帝)蕭綱,同樣是才華橫溢的著名文人,他們組織大量文人,編纂了《昭明文選》《玉臺新詠》這樣堪稱華夏文學瑰寶的典籍。

蕭衍晚年,有著極重的猜忌心理。梁朝眾多開國功臣,皆不得重用,在功臣當中,應該是範雲和沈約的功勞最大,謀劃、輔佐他登上了皇帝寶座。但蕭衍並沒有重用他們。建國開始時範雲就病逝了,蕭衍也沒有重用沈約,而是讓其他的人主持朝政,反過來,蕭衍還經常斥責沈約,後來,沈約憤懣抑鬱而死。

蕭衍對功臣吝嗇,但是對於自己的皇室親屬卻是特殊照顧。蕭氏王公宗親紛紛主持各地軍政要務,各大望族的高門名士也紛紛被授予高官顯爵。

南梁蕭衍:四次捨身出家,最後被活活餓死

蕭衍的六弟蕭宏,窩藏殺人兇手,蕭衍不加懲罰反而加封官職,妄加縱容。蕭宏也不知恩,更加肆無忌憚地胡作非為。最後,竟和自己的侄女,也就是蕭衍的大女兒私通,兩個人還謀劃著要篡奪蕭衍的皇位,結果派人刺殺蕭衍時,事情敗露,刺客被抓,最後處死。蕭衍的女兒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也沒臉再見父親,於是自盡。蕭衍沒有怪罪蕭宏。後來蕭宏得病而死。


對當時皇族親貴、高門士族和貧寒百姓的尖銳社會矛盾,蕭衍無力從根本上解決,而是一味倡導佛教,妄圖從精神上麻醉廣大民眾去安於苦寒,以修來世。

他四次捨身佛寺,揚言要出家為僧,勒逼群臣耗資四億錢給佛寺,將他“贖回”,更大興土木作十二層高塔,建康城下竟有佛寺五百餘所,外觀窮極宏麗,資產更富裕豐沃。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指的就是佛教在這一時期的盛況。

南梁蕭衍:四次捨身出家,最後被活活餓死

蕭衍不僅幾次入寺做和尚,還精心研究佛教理論,這使得他沒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的人也出現了奸臣,造成朝政昏暗。

侯景原來是被鮮卑族同化的羯族人,在北齊奠基者高歡帳下征戰,屢立戰功,深受高歡欣賞倚重。但侯景為人反覆無常,並且與高歡之子高澄不和。高歡死後,高澄想奪侯景的兵權,侯景就於太清元年(547年)正月投降西魏,但西魏宇文泰對他有戒心,並不傾心接納,於是侯景又向蕭衍表示要歸順。蕭衍很高興,封其為河南王、大將軍,並派軍接應。朝中有的大臣知道侯景為人,一句話成了讖語:“亂事就要來了。”

南梁蕭衍:四次捨身出家,最後被活活餓死

後來,蕭衍與高澄講和,但要以梁朝遣送侯景回東魏為條件。侯景得知後,以誅殺朝中弄權的朱異為藉口,發動叛亂。叛軍長驅直入,最後兵臨建康、圍困臺城,本來蕭衍已經號召各地軍馬馳援,但由於各路援軍心志各異,在攻打叛軍幾次不利後就按兵不動,坐觀成敗,叛軍得以繼續圍攻臺城。而守衛城門的蕭正德早已投靠了侯景,開城把叛軍放入,臺城淪陷。

蕭衍被侯景囚禁。

南梁蕭衍:四次捨身出家,最後被活活餓死

太清三年(549年)五月初二(6月12日),蕭衍躺在臺城皇宮淨居殿,嘴裡發苦,索要蜂蜜不得,在發出了兩聲”嗬!嗬!”的聲音後,便在飢渴交攻的慘況中逝世,享年八十六歲。同年十一月,葬於修陵(今江蘇丹陽市陵口)。諡號武帝,廟號高祖。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