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鳥——三寶鳥。2018年5月拍攝於雲南盈江紅崩河;列入國家三有保護鳥類名錄。


每日一鳥——三寶鳥。2018年5月拍攝於雲南盈江紅崩河;列入國家三有保護鳥類名錄。

三寶鳥屬佛法僧目佛法僧科三寶鳥屬,亦稱老鴰翠、東方寬嘴轉鳥、闊嘴鳥。嘴鮮紅,腳亦紅色,身體藍綠色。

對“佛法僧”命名來源,可追溯到對本鳥種叫聲的長期誤解。

日本僧人把日落後樹林傳來的bo-po-so叫聲當作是此鳥所發,以“佛法僧”命名此鳥,後此名逐級向上蔓延到屬、科乃至目。

1935年6月,最終在日本確認,發出那個叫聲的實際上是東方角鴞。但“佛法僧”及“三寶”的名字不再更改了。

中等體型的深色佛法僧。具寬闊的紅嘴。整體色彩為暗藍灰色,但喉為亮麗藍色。

飛行時兩翼中心有對稱的亮藍色圓圈狀斑塊。虹膜-褐色;嘴-珊瑚紅色,端黑;腳-橘黃色/紅色。

在中國夏季從東北南部起,西至賀蘭山、峨眉山,南至雲南南部、廣西南部及福建;在廣東為留鳥。

該鳥常單獨或成對棲息于山地或平原林中,也喜歡在林區邊緣空曠處或林區裡的開墾地上活動,早、晚活動頻繁。

飛行姿勢似夜鷹,怪異、笨重,胡亂盤旋或拍打雙翅。

三寶鳥喜歡吃綠色金龜子等甲蟲,也吃蝗蟲和天牛、 叩頭蟲等。該鳥飛行緩慢,長長的雙翼均勻而有節奏地上下襬動。

此鳥不自營巢,卵產在鵲巢中或在樹洞裡。野生三寶鳥的繁殖期為每年的3-5月,1年繁殖1次。一般不築巢,把卵產在天然洞穴中。

巢洞都很高,洞內通常有一股難聞的臭味。每窩產卵3-4枚,卵具有白色光澤。出殼後的雛鳥為晚成鳥。

瞭解更多,敬請關注“江瑞德影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