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多次表達要重新加入聯邦,為什麼馬來西亞不願意?

愛分享的小兔兔

李光耀從1965年新加坡被迫離開馬來西亞聯邦之後,隔三差五就會隔空喊話,表達重新加入馬來西亞聯邦的夙願,馬來西亞政府堅決不幹,這是為什麼?

答案很簡單,時移,世未易,星星還是那個星星,大馬也還是那個大馬,當年杜絕新加坡加入的一切不利因素仍然還在。

馬來西亞聯邦成立的背景就是兩大族群的權力之爭,馬來族當時的人口要略多於華族,但華族的經濟優勢要遠高於馬來族。代表馬來族的巫統提出的是“馬來人優先”的政策,人民行動黨則執行的是“推翻馬來人優先”的政策,兩者矛盾尖銳。

馬來西亞的華族勢力比較分裂,之前的馬共、馬來亞的馬華和新加坡的人民行動黨意見並不統一,削弱了華族在馬來西亞聯邦的政治力量。

1963年,新加坡加入到由馬來亞、沙巴、沙撈越組成的馬來西亞聯邦,人民行動黨也展開了謀求成為聯邦大黨的行動,當時的馬來西亞“國父”東姑對未來的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頗為忌憚,一馬難容二父,雙方展開明爭暗鬥。

1964年,人民行動黨在與巫統支持的馬華公會的大選對決中慘敗,是年7月,新加坡發生了兩民族街頭衝突,馬來族先佔了點便宜,在華族幫會力量組織下局勢翻盤,馬來族吃了大虧。

1965年8月,馬來西亞國會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新馬分離議案,將新加坡踢出馬來西亞聯邦。

踢開新加坡之後的馬來西亞聯邦,巫統和馬華公會、印度國大黨和一些小黨結合而成“馬來西亞國民陣線黨”(BN)長期佔據了執政黨的地位,華族地位不高,國情比較穩定(除了民航系統)。

被踢出馬來西亞聯邦的新加坡則創造了經濟奇蹟,執政的人民行動黨也從未下臺。

李光耀總是喊出的“迴歸意向”,在近年來也沒有獲得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的認可,他們認定這是李光耀的一種宣傳手法而已,他們表示,不想在馬來西亞境內,因為吐痰或嚼口香糖而遭到鞭刑(反諷新加坡法律)。

李光耀總是喊出的“迴歸意向”,在新加坡國內,被認為是一種對成長於新時期的年輕人的鞭策,更多的是為了激勵現在的年輕人具備“居安思危”的意識,瞭解自己國家的歷史和資源窘困的現狀,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歷來現實

首先當年李光耀先生與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非本人意願,而是被逼無奈。
當初新加坡在1959成為英國的自治邦以後,因為匱乏的自然資源,狹小的地理環境。因此反覆與當時的馬來西亞政府商議,加入馬來西亞聯邦。經過各種考量,新加坡在1963加入馬來西亞聯邦。
而隔壁的印尼當時和馬來西亞關係緊張,非常不滿意身邊鄰居變得更加強大,因此採取措施,抵制馬來西亞商人來印尼經商。此舉,大大重創了新加坡很多往返與兩國之間進行貿易的商人。
而當時的馬來西亞,華族和馬來族之間的矛盾日益漸深,多次爆發大規模衝突。而作為華族所推崇的精英代表,李光耀在這次政治危機中,受到很大傷害。因為不僅華族群體非常支持李光耀,甚至很多馬來人也非常支持李光耀。甚至有傳聞他可能將在選舉裡獲勝,成為馬來西亞領導人。
因此出於各種壓力,馬來政府決定和新加坡分家。
李光耀先生心理對這個決定充滿了難過。當時的新加坡一窮二白,水資源都沒有,如果離開了馬來聯邦的水源,甚至三天就會渴死。李光耀在新加坡宣佈獨立的會場上,忍不住流下眼淚,這個視頻至今還令人印象深刻。
而之後,就是大家熟知的,李光耀勵精圖治,將新加坡發展到現在的盛況。我們也不禁幻想,如果當時沒有離開馬來聯邦,甚至成為馬來的領導人。國土資源地理優勢都有的情況下,這個偉人會做出怎樣一番貢獻。
也許世界上改革開放的優秀設計師會有兩位了。

新加坡眼

本館有二千多枚完整地展示海峽殖民地、馬來亞、新加坡等英屬殖民地歷史的近代郵票,現在摘選幾枚展示,大家自然明白這段歷史了。

海峽殖民地是英國東南亞最重要的殖民地,它包括現在的馬來西亞、馬六甲和新加坡等。

海峽殖民地的馬來亞殖民地郵票。

海峽殖民地的北婆羅洲郵票。注意這裡面有中文金額,說明華人很多。

海峽殖民地柔佛王國郵票,它就包括新加坡。這裡面也有中文,說明新加坡是華人聚居地。

海峽殖民地分出來的英屬沙撈越郵票。

馬來聯邦當時寧願把貧窮的沙巴洲和沙撈越收歸名下,卻把最核心位置的新加坡拋棄,原因就是新加坡華人太多,怕華人以後左右其國家,只得忍痛割愛。


新加坡成為棄兒後,一下子成為被馬來西亞和印尼夾在中間的彈丸小國,為怕被印尼滅掉,新加坡三番五次要求加入馬來西亞,以上是新加坡發行加蓋“馬來西亞半島如日初升”的中文戳票,它見證了新加坡當時是低聲下氣肯求馬來西亞接受自己,但還是被拒。

最後李光耀找到了美國作為靠山,美國也看中了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因此二國一拍即合,有了美國的支持再加上華人的勤勞,於是很快成就了新加坡亞洲四小龍的地位。

可惜新加坡在擁美反華的道路上走得太遠,畢竟“天下華人是一家”,憑著華人同宗同源的血脈,希望新加坡能懸崖勒馬,回頭是岸,不要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湘平古珍郵館

這個問題我來解釋一下。歷史上英國在東南亞設置了兩個殖民地,分別為馬來亞殖民地(總督府在檳城)、海峽殖民地(總督府在星洲即今天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獨立以前,李光耀就積極參與獨立運動,甚至上了英國黑名單計劃逮捕,仗著家族背景才完成學業回到新加坡。

1957年馬來西亞宣佈獨立,當時的馬來西亞只有今天的一半(即馬來亞半島區域,東馬並未納入馬來西亞);而獨立之初的馬來西亞,執政的第一族群馬來人與第二族群華人的佔比並未有明顯優勢,且因為馬來人天性知足常樂,懶於做事;即沒有經濟控制權,又沒有軍權(當時華人擁有經歷過抗戰洗禮的馬共救國軍),其執政地位搖搖欲墜。

因為冷戰的大背景,為了遏制紅色,英、美借馬來族執政集團對華人的恐懼,一方面積極支持馬來執政集團對華人進行打壓,另一方面通過賄賂的形式收買馬共第一書記(越南人)交出了軍權;導致馬來華人失去了最重要的制衡條件。但隨著馬共新任書記陳平的上任,馬共又逐漸活躍起來,並得到了當地華人的支持,其中就有積極參與馬來總理競選的李光耀的支持。

隨著馬來華人勢力壓倒性的優勢。馬來執政當局只有懇請其原殖民者武裝介入。當英國武裝介入後,馬來的形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李光耀及其代表的富裕華人率先斷絕了對馬共的資金支持。馬共武裝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只有退如山區進行遊擊作戰,直到1988年合艾條約簽定。

同時,馬來執政當局為了改變人口結構,降低華人佔有量,以星洲原為海峽殖民地總督府所在地為由,將其劃出馬來亞聯邦。馬來西亞宣佈這一政策之時,馬來亞不少華人也因此離開馬來西亞進入新加坡。

正因為如此,即便是如今新加坡已經成為世界發達國家,馬來西亞仍然不願意其迴歸到聯邦之類。因為它的迴歸,代表著華人將顛覆馬來族群的執政地位。


鬼行僧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族群的國家,馬來人雖然是目前最大的一個族群,現全國人口大約三千萬,華人佔20%多人口。新加坡人口幾百萬,華人佔比例大絕對優勢,如果新加坡加入到馬來西亞聯邦的話,整個馬來聯邦華人人口就幾乎達到一半,華人的文化與大馬的穆斯林文化有不同,參政議政的議會議員一旦給華人佔主導的話,馬來執政人會擔心改變他(她)們原有的優勢和特權,動搖了執政基礎而改變了馬來人認為屬於自己的文化、生活。


KM羅

李光耀表達重新加入聯邦,為什麼馬來西亞不願意?

馬來西亞當然不會願意讓新加坡重新加入聯邦,因為當年把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聯邦踢出去原因,就是為了削弱馬來西亞華人族群的勢力,減少華人人口在馬來西亞的人口比例。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同屬於英國海峽殖民地,二戰後,老牌殖民帝國英國、法國實力嚴重削弱,已經無力維持海外龐大的殖民體系,被迫允許地殖民地獨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英國海峽殖民地也順應趨勢,也開始尋求獨立,英國海峽殖民地分為三地,分別是馬來亞、新加坡、沙撈越,1963年三地聯合成立馬來西亞聯邦。

然而聯邦成立之後開始出現大矛盾,主要就是馬來西亞聯邦內部兩個大族群的矛盾,掌控馬來西亞的馬來人和華人矛盾日益對立,因為馬來西亞人口結構來看,馬來族對於華人在人口數量上並不佔優勢,很害怕華人取得馬來西亞的主導權,最後馬來西亞掌權者做出一個艱難的確定,1965年,把華人人口占多數的新加坡踢出馬來西亞聯邦,這樣就再無人口數量不佔優勢的顧慮了。

1965年,新加坡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實際上是被迫的,為此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為此還大哭一場,因為新加坡一旦獨立,沒有馬來西亞聯邦這個大集體的保護,外部環境十分兇險,印尼就對新加坡就虎視眈眈。

然而風雲變幻,新加坡沒有過多少年,經濟開始大騰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創造東南亞經濟奇蹟,李光耀把新加坡這個面積很小的國家經營的有色有色,成為東南亞最富裕的地區,李光耀本人也在國際上聲望大漲。

新加坡經濟騰飛後,李光耀之後多次表示再次加入馬來西亞聯邦,這時的馬來西亞就更不敢讓新加坡加入了,李光耀再次加入馬來西亞聯邦,無非是把馬來西亞作為資源供給地,如果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一個國家,馬來西亞的豐富資源就可以大規模向新加坡輸入,降低了新加坡經濟發展成本,畢竟新加坡是一個什麼資源都沒有的國家。

而馬來西亞在新加坡在經濟騰飛後就更不敢讓新加坡加入的原因是,新加坡地位和之前不一樣了,李光耀本人也在國際上和東南亞地區有足夠的聲望和人氣,這時加入馬來西亞聯邦,馬來西亞如何安排新加坡地位,李光耀會不會因為足夠的聲望獲得馬來西亞聯邦的領導權,畢竟很多族群是很擁護李光耀的,也認可李光耀的治國能力。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交流,加關注!謝謝!


大正看世界

李光耀自傳中有提到:當時馬來半島上有一支親共的抗日武裝,多數是以華人組成,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獨立後,這支武裝仍然存在,對兩國出身殖民地統冶精英是個威脅,馬來西亞拉新加坡入夥,大概就是想利用李光耀在華人中的影響力來壓制這支武裝,李光耀和新加坡也有自己的打算,在成功解散這支武裝後,李光耀和他的人民行動黨不斷在馬來西亞內擴大,這就與馬來西亞統冶集團的巫統發生利益衝突,巫統代表馬來人,人民行動黨代表華人,兩黨兩族衝突不斷,和平分家是最好的選擇。新加坡也得到馬來西亞許諾得以購買馬來西亞的水資源等其他物資。題主所說李光耀多次提出重返馬來西亞不知在哪看的,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分手後,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那都是不可能的。


用戶8381529738922

馬來西亞會同意就有鬼了,加入這麼多的異己分子,對馬來西亞一點好處都沒有,馬來西亞的那些蘇丹恨不得把新加坡毀掉


帝國曆史觀察者

如果馬來西亞同意新加坡重新加入聯邦,那大馬的政治將發生改變,馬來西亞主體是伊斯蘭教派國家,決不會同意異教徒來領導自己,現在新加坡是富裕國家,各方面都比馬來西亞強,如果新加坡一加入,領袖位置非李光耀莫屬,馬來西亞經濟也會被新加坡吸走。其實馬來西亞人並不喜歡華人。只是講比印度尼西亞好點。


隨雨飄渺

對於李家坡,我只想答非所問三個問題!第一,天朝和美國人開戰時李加坡人會和美國人同一個戰壕裡對天朝開槍!第二,李家坡人不管馬人還是所謂華人都不是中國人,且絕對性的反中國人和看不起中國人,包括開出租車的都如此.第三,李家獨裁下的李家坡,離不開美國爹,更加不會放棄做美國人的看門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