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舟居然用他的紫砂壺換了一副畫!原來是文人相和!

顧景舟居然用他的紫砂壺換了一副畫!原來是文人相和!

顧景舟送出的一把合歡壺

文丨砂還墨韻


1979年的某天,宜興蜀山風和日麗,在南街的一間老屋中,一位中年人和一位老者相談甚歡,從詩詞禮樂談到藝術文化,惺惺相惜,相見恨晚。

他們二人,便是章以謙和顧景舟。

章以謙是藝術大師劉海慄先生的關門弟子,他於1979年來宜興拍攝關於紫砂的電影《紫砂陶》,也因此,顧景舟先生與其相識,二人開始了長達十八年亦師亦友的情誼。

顧景舟居然用他的紫砂壺換了一副畫!原來是文人相和!

▲景舟制合歡壺

而少有人知的是,章以謙曾送了顧景舟一副中堂畫,而顧景舟先生也回贈了一把精心製作的合歡壺」給章以謙。

以壺換畫,文人相和,這把壺也見證兩人之間的深厚感情。

顧景舟先生親筆書信寄予章以謙,請其為自己畫山水中堂。因顧景舟喜設色明亮,住處又正對荊南山,門前有一泓水,故而希望章以謙所繪之畫取“擷秀湖山”之意。

顧景舟居然用他的紫砂壺換了一副畫!原來是文人相和!

▲景舟與弟子合影

背景為景舟先生家中,可見書畫對聯。

章以謙不敢怠慢,遂以跋涉過的武陵源為素材,作《擷秀湖山圖》以贈。顧景舟收到畫後十分喜歡,配以陳曼生楹聯懸掛於中堂

景舟先生喜愛書畫由來已久,他年輕時就與海派畫家吳湖帆、來楚生、江寒汀等相識,也向吳請教過書畫鑑定,甚至在文革時,都將這些人的畫作細心保管。

顧景舟居然用他的紫砂壺換了一副畫!原來是文人相和!

▲吳湖帆畫作

藝術是相通的,顧景舟先生文人的氣度一直都有,他不僅僅是個制壺匠,骨子裡仍是傳統的士,這也是顧壺的精神內涵。

顧景舟居然用他的紫砂壺換了一副畫!原來是文人相和!

▲景舟手書

於是在1989年4月,顧老親手製作了一把合歡壺,並交予章以謙夫人手中隨附書信一封,作為對章以謙盛情之反饋,這是文人相和的風流。

顧景舟居然用他的紫砂壺換了一副畫!原來是文人相和!

▲景舟制合歡

該壺名曰合歡,為曼生十八式器型之一,器型端莊典雅,壺嘴壺把從壺身處自然伸出,大方得體,弧線優美。壺蓋壺身契合緊密,旋轉平順,是一件難得的紫砂佳品。

顧景舟居然用他的紫砂壺換了一副畫!原來是文人相和!

▲景舟款

合歡本就是文人壺的代表作之一,其名寓意也佳,顧老贈此壺時應也是考慮過的.

顧景舟居然用他的紫砂壺換了一副畫!原來是文人相和!

這把合歡不僅讓愛壺之人欣賞到了這把大師之作所包含的精到工藝,更讓世人感受到了由壺與畫所帶來的一段情誼。

壺之緣、畫之意在此時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