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8年開始炒股到現在的人都是什麼情況?

強167088118

股市有漲就有跌。只有經過暴跌的洗禮。才會對風險有深刻的認識

08年是次貸危機開始併發酵的日子。雖然賬戶開立很久。但因為意外事件基本沒有操作。在次貸危機差不多開始的時間窗口決定逐步介入股市投資。剛剛進入股市啥也不懂。既不知道 如何分析股市。更不知道如何判斷價值。只是試探性的建倉。 結果倒黴的很。

第一次剃頭就碰到一個滿面鬍子的。因為次貸危機衝擊。 估值一個勁的往下跌。市值一個勁的縮水。心理急的冒火。但有苦說不出。止損賣出不甘心。只能看著股價跌停接著大跌。

沒有辦法。既沒有老師可以諮詢。也沒有老司機帶一程。就老老實實的開始學習。

先從如何判斷股票估值入手。開始看財報 研報。接著學習技術分析。搞了一個一知半解。再是學習貨幣政策。 宏觀經濟。股市政策。因為是半路出家。沒有基礎。學了一個皮毛。

但新手就是新手。初生牛犢不怕虎。在總理提出信心比黃金更珍貴以後。在國家出臺四萬億元刺激政策以後。開始抄底資源板塊和銀行板塊。得益於四萬億元政策。炒地圖炒行業振興。不僅彌補了以前虧損。還是有所收穫的。

但不注意止損。此後因為貨幣緊縮。股市開始大的調整。也虧了不少錢。

此後就是讓筆者難以忘懷的偽市場化改革。雖然抓住了幾次銀行軍工投資機會 但虧損還是不小。

虧損多了。筆者開始不斷的反思宏觀經濟。貨幣政策。股市制度。自己投資風格對於投資收益的影響。目前不會迷信專家的判斷。對股市運行有了自己的判斷。對於股市政策也有自己的觀點。 對於貨幣政策也有自己的預測。雖然作為小散不一定準確。單總好過盲目相信別人。

後來就是14年年底開始的一波大牛市。這一波牛市筆者追求穩健的投資策略。收益趕不上激進的投資者。但是得益於自己的分析判斷。在五月份連續撰寫了十餘篇文章警示股市暴漲有調整的風險。逐漸減持倉位。逃過了致命的暴跌。沒有造成大的虧損。

雖然逃過了致命的暴跌。但死在過早抄底上面。由於過早的抄底。造成了一些損失。但是那一輪牛市的絕大部分利潤至今依然保留。比起那些加槓桿而大虧的人是一種安慰。

現在投資依然較為謹慎。並不認為今年是一個全面的牛市。而是一個結構性波段行情。

經過十餘年。筆者依然是小散一枚。沒有任何的區別。不同的是投資更加理性。對自己的投資自己負責。而不會去罵誰。

在投資之餘。學寫一點財經評論。學寫一點股市預測。雖然有的時候被稱為專家。但那是別人的謬讚。本質依然是小散一枚。說小散的話而已。


杜坤維

首先,炒股的時間長短跟收益是沒有關係的。

我身邊有很多人是從那時候開始炒股的,那時候的股市也是經歷了一波牛市和熊市。其實跟一五年這波類似,很多炒股的人都賠了錢。但是經過零八年那波熊市,相信很多人重新審視了股市,無非出現了三種結局。

第一種,東山再起。這類人總結經驗教訓,耐心等待,學習各種股市知識,在15年這波股市重新獲利,並且能夠在股市中游刃有餘。

第二種,心灰意冷。股市的鉅虧讓這類人徹底放棄了股票,認真開始工作。他們不相信所謂的股市暴富,即使股市再怎麼大漲他們也堅決不入市。淡看潮起潮落。

第三種,拼命掙扎。他們不斷的在股市掙扎,但又找不到好的辦法,每次交易都以失敗告終。但他們又不甘心,想要尋找到一夜暴富的途徑,每日惶惶不可終日。

毫無疑問,第一種和第二種人都是明白人,有時選擇前進和果斷放棄同樣需要勇氣。最可悲的是第三種人,或許一輩子也無法脫離苦海。這些都是我身邊炒股不同的人真實的例子,簡單的總結,希望能有小用!


白馬書生

我就是08年炒股的,60萬投進去趕上09年的行情做到100多萬,然後就隨著熊市一路下來,總共提出來40多萬,到14年底只剩下25萬了,幸好遇到了大牛市,15年2月做到接近50萬,然後開立並使用兩融賬戶操作,到6月24日資金達到了440萬,7月1日抄底一下虧了一百多萬,好在後面的反彈重倉融資又做到450萬,然後都是輕倉參與了,8月14日帶孩子出國旅遊成功躲開了股災2.0,之後每週參與一兩次全倉操作,年底做到800萬,買了一套房一輛奔馳,幸運並幸福的2015年。

2017年因為重倉方大炭素賺了接近500萬,目前資金8位數,參與操作頻率很低,等待好的機會。對未來有著較高的期待


財哥88

我是那年買基金入市的。5000多點買了基金16萬後來虧損了一半。被迫入市炒股。所有技術之類都是自學的。15年最多的時候50萬元入市賺了300多萬6倍收益。後來一直滿倉到現在也經歷了多次爆跌現在也是滿倉還有3倍收益。繼續戰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