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開始,可以把炒股當作職業嗎?

來哥有話說1688

職業炒股成功的案例很多。我所在的遊資活躍的浙江,成功的人有大把。

有曾經的江湖總舵主大名鼎鼎得徐翔。有十年一萬倍的87年的趙老哥。有浙江股市第一盟主的章建平。還有大量的,從幾萬幾十萬殺到幾百萬、上千萬的民間高手。

但,我要告訴你的不是這些所謂的成功的案例,我要表達的觀點是:2018年職業炒股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實在不可取。

原因簡單說幾點:

1、炒股成功者總是寥寥,始終難以擺脫少數人賺錢多數人虧錢的魔咒。這也是我經常說的,市場總是沿著多數人虧損的方向運行。

2、國際上經濟並未有企穩恢復即將,新的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國際摩擦不斷。全球金融市場並不穩定。

3、國內看,目前正處於去槓桿的關鍵階段,增量缺失、風險偏好提升,監管趨嚴是常態。股市難以有大幅度上升的趨勢。

4、就A股而言,總體上在往機構化的路子轉型,各路大資金、遊資也在轉變自己的盈利模式,又面臨國際化提升和金融業開放步伐,外面的聰明的錢,你確定乾的過他們。

總而言之,現在這個時點要職業炒股不是太適合。唯有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術和能力。


展風大俠hz

根據題主的意思,也就是今年以後,資本市場大有發展,準備在股市大幹一番,把炒股當做職業來做,究竟行不行呢?還是謹慎一點好。

一、股市是大部分人虧錢的地方

股市7虧2賺1平,是常態。如果算上時間成本,那麼股市大概只有5%的人能夠賺錢。要把股市當職業,再算上一份失去工資的機會成本,也就是說你不炒股還可以拿工資的那部分收益,那靠股市生存的人就更少了。所以,股市對95%以上的人來說,不適合當職業。這不像普通工作,好歹還有固定收入可以養家餬口,而股市是付出勞動,不到沒有收益,95%的還要虧損!

二、具備把股市當成職業的要求很高

是不是學過經濟金融證券專業的人,就一定炒股能賺錢呢?那可不一定,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專業畢業的人還在證券公司打工,也不會有那麼多證券分析師靠沒別人服務掙錢了。也就是說,他們往往還需要一份穩定的收入來做保障,就是因為股市的風險太高了,不是有了專業理論就行的。

如果你是外行,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那更是難上加難!沒有十年以上的摔打磨鍊,肯定是很難穩定盈利的。我就是屬於半路出家,今年炒股16年。前十年,虧損了60%,這些年才回本盈利了。箇中的艱辛,難以描述。所以,遇到想靠做股票為職業的,我一般都要勸他慎重考慮。

另外,股市必須要有投資的理念,而不是投機。如果想靠投機盈利,更是難上加難!除了基本面分析要精通外,對技術分析也要融會貫通才行。如果學了基本技術分析的書,會看k線,會各種技術分析,就想進入股市謀生,無異於痴人說夢。

要把股市當職業,還必須要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統,還要有嚴格的紀律觀念。沒有自己的穩定交易系統,想在股市盈利,沒門。如果不是一個嚴格自律的人,要在股市盈利,也沒門。

如果您有十年以上的股市經歷,有過三五年以上、包括熊市牛市在內都能穩定盈利的話,再考慮把炒股當做職業。不僅今年可以,哪一年都可以。


投資悟道

炒股當職業,保證沒希望。


投資是一場旅行,很高興在旅途,與您相遇。


我是雄風投資,20年投資實戰經驗的老司機,在中信證券工作期間,曾獲騰訊2012中國最佳投資顧問。


一,炒股當職業的風險。


1,炒壞心態。業餘股民,都是經常盯著股票行情看,會影響自己的心情和工作,如果是職業股民,就會時時刻刻盯著股票漲跌,必然炒壞自己的心態,導致炒股的虧損。


2,過於在乎。當把炒股當成職業之後,就會在乎股票的短期回報,如果一段時間沒有獲得投資利潤,就會面臨很大壓力。如果業餘做股票,不會那麼在乎股票的賺虧,反正都是業務玩玩。


3,風險很大。如果把股票當成主營業務,則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因為股票本身就是一件有風險的投資,再把職業注入風險,那就是踩鋼絲的感覺。

二,我所看過的職業股民。


我在證券公司工作十幾年,非常瞭解職業股民的情況,100個職業股民,最終100個都是虧損。因為這些職業股民,沒有保持與股市的距離,沒有距離就沒有美,也無法賺錢。


職業股民,不是這麼好做的,很多業餘股民的夢想就是早點退休,專職做股票成為職業股民。其實,職業股民都是非常寂寞和孤獨的職業,自己要面對市場的風險和波動,可是卻無法與身邊的人分享和訴苦,因為自己職業的光環,只有一個人獨自去面對和承受。


三,職業與人生。


在股市裡面,建議不要做職業股民,應該定位為業餘股民,這樣的心態輕鬆,更加容易獲得好的投資回報。


我們的人生之中,就應該努力成為一個職業人士,擁有職業精神,這樣就能具有核心競爭力,在職場和事業的道路上,不斷取得成功。



如您有投資的問題,可以留言或私信聯繫我,如我有空,將進行專業解答。



雄風投資

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要不要把炒股當成職業,我是這樣認為的。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或者沒有工作,只要你炒股就已經涉足於一個新的行業。也許炒股可能影響到你的工作,學習甚至一生。大多數人一旦進入股市,會“越陷越深”,只要“陷進去”就已經成為“職業”了。對於股民來說,消耗的精力可能比從事的職業還有多。只要你不想離開股市,炒股就已經是你的一個職業。

要不要當成職業去做,並非以時間去判斷。當成職業主要是精神層次的東西。巴菲特也不是每天盯盤,但他是職業投資者。要想做好,要成功,就要把炒股當成職業去做。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認真的去做,才能有“敬業”精神。有句話叫做“幹一行,愛一行,幹好一行”。無論你是賠錢或者賺錢,都有對股市有“愛”,這樣你才能認真的去做。三心二意是什麼事情也做不好的。要做就要做好,想做好就要專心致志,把他當成職業去做。

對於股民,當你選擇了股市,就是選擇了一個“職業”,而且是與人收入和物質生活相關的職業。股市的工作是沒有具體時間限制的特出職業。交易只是工作中的一部分,大部分時間是學習,思考,研究,判斷,決策。這些都是需要職業“水平”,需要職業精神。“翫忽職守”就要吃虧,想賺錢就要把它當成職業去做。炒股本身就是一個“不固定”的職業。


麻辣SC

先說答案,如果是股神的話,當然可以在2018年把炒股當職業,否則的話,絕大多數人還是老老實實工作賺錢的好一些。

股神巴菲特是被無數人追捧的投資贏家,股市中年回報率達到了20%。

考慮到炒股的不穩定性,既然說是職業,那麼顯然要高於社會平均工資一大截才行,所以我們把年入10萬元作為標準。

咱們以巴菲特的回報率來反向看,如果達到20%的年收益,還能收入10萬元,那麼起碼要有50萬本金才行。

好了,首先一條,如果想把炒股當作職業,本金低於50萬元的,可以自覺去上班了。

2018年,註定是風雨飄搖的一年,中美貿易摩擦更為股市增加了一分不確定性。高溢價的中概股一旦迴歸,對於股市依然利空大於利好。

前面的股市行情,更多是藍籌股在護盤,接下來護盤資金去忙自己的,

大盤估計震盪下行的概率不小。

個人看來,三年內A股會有比較好的入場機會,但是是否能夠發現投資機會,並且抓住潛力股,那就不僅僅要靠實力,更要憑几分運氣了。

所以說,如果手裡有閒錢,並且每年都有大筆的存款入賬,那麼拿出十萬八萬在低點時選擇幾支優質股入場可以。職業股民就不用想了,多少投資機構私募基金都會折戟沉沙,一百個股民十年下來,能剩下幾個賺錢的!


財智成功

我的態度是不反對,不贊成!

你提到了平穩,那就得弄清楚平穩最基本的字面意思。什麼是平穩?波濤洶湧顯然不是。希望平穩,就說明2018年首先不希望出現大的波瀾。既然沒有波瀾,那麼不會有大的跌幅,顯然也不會有大的漲幅。

很可惜的是,在這個市場裡,沒有波動就是死水一潭,向上你能做多,向下有人能做空,最怕的就是沒方向,沒方向你賺什麼錢?

其次,為什麼要平穩?去看看會上怎麼說的,防範金融風險。平穩的目的有兩種,一種是不讓大漲,還有一個是不讓大跌。那麼現在是什麼情況,很顯然是防範不出現暴跌的這種風險,至少15年那種指數連續下挫的情況不允許出現。這種時候說平穩,顯然是針對著金融風險來的,如果沒風險,那又何必去防範呢?

所以說,不贊成你去以此為職業,是因為你選了一個不好的時間點。風險來臨的時候不是應該規避嗎?

至於說不反對,那是因為我並不清楚你個人的情況,以此為生的人很多,有能力也並不是錯,只是以此謀生的啟動條件,比大多數工作恐怕都要高。

自己抉擇吧。


瞌睡蟲的窩

炒股作為一種職業是無可厚非的,但前提是你是否已經做好準備,你至少需要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你的財務狀況如何?

在你將炒股作為職業之前,你是否已經留足了家庭所需。如果你已經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在不影響家庭正常生活(我指的是生活水平不會低於現有的水平)的前提下,那麼你可以拿出部分的資產投入股市,然後自己努力耕耘。但是,如果你拿了家裡的全部家當,甚至抵押房子妄圖通過股市一夜暴富,我勸您還是省省吧,您這是在賭博,賭博可絕對不是一種職業哦。

2、你是一名合格的交易者麼?

成為一名合格交易者得前提是,你已經在股市摸爬滾打了很多年,你對股市有著深刻的認識,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並且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切實可行的操作系統。如果你現在還僅僅是一個剛入門的韭菜,我勸您慎入,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3、你的內心否能堅持住,不被壓垮?

如果你選擇了炒股作為職業,那麼就要耐得住寂寞,任何職業都不是一撮而就的。股市瞬息萬變,誰都沒有預測漲跌的能力,所以你需要時刻做好準備。我大A股一般多數處於熊市當中,在您炒股的職業生涯當中,牛市的喜悅只是很少的一段時間,熊市的悲愴可能是陪伴你最多的朋友,熊市可能你一直都在火中取栗,搞不好就會惹禍上身,所以在這種嚴苛的市場條件下,你的心理是否能夠承受,也就是你的逆商夠不夠,你需要深刻的自我剖析。

最後,希望你成為一名真正的職業交易者~~~


趨勢線上的音符

無論是股市,外匯,還是黃金。只要你有一定的分析技術,操作技巧,實戰經驗和心態。達到長期盈利是可行的。

縱然如此,個人依舊不建議把炒股當職業。無論是投資者,還是金融從業人員。風投市場的不確定性太多,特別是股市,相較於黃金的技術面穩定走勢,股市的不定性更大。

金融只能作為一個資產增長手段,而不能作為資產產生。理財最合理的存在必定是副業

作為一個從事了近十年分析工作的從業人士,即使擁有一定的把握做到大週期的盈利,我也不會去靠單一的炒作某產品作為唯一收入。如果可行,分析師,操盤手將不復存在。華爾街不會如此鼎盛。

所有的分析師只是經驗更多,技巧手段更豐富,技術分析更全面。所有的分析盈利都只是概率。但凡有說一定能盈利的都是誇誇其談。

而金融市場的立足之本應該是先規避風險再談盈利,我嚐嚐跟合作的投資者強調,輕倉操作,嚴格止損。

沒有大行情,即使分析再精準,也狠難做到特別可觀的盈利。像黃金市場中長線的操作能做到大賺,甚至翻倉。股市就更難,我一直堅持股市只做中長線,堅持大跌入市。一個是交易機制的原因,另一個則是中國股市跌多漲少的本質。

目前大盤處於月線布林縮口的震盪形態,近期會下探3000點附近下軌及均線支撐帶,不出意外,年內有機會走出震盪區間,或上破3500阻力帶,或下破後探底2300附近。個人認為大盤在2500-2000這個區間是長線進場的合理位置。

以上是從事多年分析加實戰投資經驗,也在這裡坦誠的與各位分享,歡迎各位留言交流,也可私信討論


劉翌論金

這個要看你有多少投入資本,如果只有十萬八萬,就算每年賺30%也就三萬塊錢,就目前的物價水平想養家幾乎不可能,再說了每年能做到 30%又有幾個人?


如果你有100萬以上的資本,做做股票養家還是非常有可能的,隨便動幾個點也有還不錯的收益。


這條路很辛苦,慎重而為之。我本人就以此為生,一路下來也並不輕鬆,還要揹負很大的心裡壓力,健康都是問題。

找個合適的工作或者做點小生意,會比炒股票有意思的多,最起碼會交到幾個知心的朋友。


指引者

把投資交易當成真正的職業,並不在於時間點。

題主覺得2018年有機會,就想把炒股當職業了?未免把炒股想的太簡單了。

大多數股民都經歷了牛市,為何大多數結果不好?因為盈利與否的根本不在於行情,而在於交易水平。

沒有足夠的交易經歷,沒有足夠強的交易認知,行情再好,毫無意義。

如果之前是別的行業的,大可保留之前的職位,等到你的賬戶證明了你的交易能力再說。怎麼證明?先賺個未來五年的工資吧。

當然,如果早日財務自由,那隨意。否則,沒有收入來源,專職炒股不太可取。

各位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