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訪“藥都”,中藥材按三比一摻假,大部分流入藥廠|絕非個案!

藥品關係到百姓健康,

藥品自身的質量必須保證。

然而,在有“藥都”之稱的安徽亳州,

中藥材流通領域

依然存在摻假賣假現象。

一種常見中藥的價格

竟然能相差20倍

......

覆盆子裡摻山莓

最便宜的賣7塊5

覆盆子是一味常見中藥,古方多用於益腎和止血。

目前國內最大的中藥集散中心——安徽亳州中藥市場內的覆盆子價格從10塊到200塊一公斤相差近20倍。

暗訪“藥都”,中藥材按三比一摻假,大部分流入藥廠|絕非個案!

市場裡的藥商表示,要想降低成本,就是要往200多塊錢的覆盆子裡摻上四五十塊錢甚至幾塊錢一公斤的次品和假貨。

暗訪“藥都”,中藥材按三比一摻假,大部分流入藥廠|絕非個案!

據藥商介紹,大部分的覆盆子都是按照三比一摻假的。不懂的人肯定看不出來,它平,另一個是圓圓的,看不出來,大部分人都摻。



所謂的藥沫子,就是覆盆子、山莓和樹莓篩出來的渣滓,這些枝梗廢料銷量很大,常常賣斷貨,但藥效幾乎沒法保證。

暗訪“藥都”,中藥材按三比一摻假,大部分流入藥廠|絕非個案!


這裡的藥商說,價格是7塊5。給你標好了價籤,你需要什麼樣的包裝,給你標成什麼樣的。


在外行人看來,這種更加便宜的覆盆子比之前那些藥沫子要強多了,都是一顆一顆的,但專家表示,這種東西叫做樹莓,並不是覆盆子,且不含藥效。

中藥材以假亂真

絕非市場個案

在整個藥材市場裡,有問題的中藥遠不止覆盆子一味。

在亳州中藥材市場上,貨攤上擺放的大多是顆粒飽滿,品質較好的藥材。當買家需要批發討價還價時,很多商家都會帶著客戶到家裡去看看。

暗訪“藥都”,中藥材按三比一摻假,大部分流入藥廠|絕非個案!

中藥材蔓荊子具有降壓和鎮痛消炎的功效,市場上好一些的價格每公斤200多元,而藥商的銷售大單,每公斤價格卻只有20幾元。

此外,藥商還說,這個便宜的銷量大,那個貨價格太高反而不好賣。

除了覆盆子和蔓荊子,在《本草綱目》記載中,有活血、利氣和止痛功效的元胡,在一些藥商手裡根本就是加工過的假藥。

在亳州火車站後李村的一條小巷裡,一戶貨商專門製作假冒的元胡,原料就是山藥。

暗訪“藥都”,中藥材按三比一摻假,大部分流入藥廠|絕非個案!

據知情人透露,這種就是用山藥稜子加工的,根本就不是元胡,完全假的。但是這個價格非常便宜,只有6塊錢左右。

暗訪“藥都”,中藥材按三比一摻假,大部分流入藥廠|絕非個案!

據知情人透露,這個是直接從農民手上拿的元胡,正品的價格是50多塊錢。這種是藥廠裡已經提取過了,基本上沒有什麼藥性,價格是在20塊錢左右。這3種樣品裡,不是專業的人根本看不出來。


藥廠自買自查

樣品抽檢用合格藥材

進入藥廠的藥一般都要經過藥效檢測,出具樣品和證明,這些價廉質劣的藥材有這麼大銷量,又是如何通過檢測的呢?

據藥商透露,為了應付檢查,藥廠都是買一些含量夠的國產貨放在展廳。

目前,各個藥廠採購和檢測都是由藥廠自己的人來進行,藥廠自買自查,藥監部門只是對某些藥品的一些樣品進行抽檢。

暗訪“藥都”,中藥材按三比一摻假,大部分流入藥廠|絕非個案!

藥品採購商還說,像一般小廠,買質量差的藥材就是老闆授意的,我們原材料進來是自己檢,出廠也是自己檢,國家監管部門只是抽檢。

造假隱蔽,手段翻新

市場監管須加強

全國17箇中藥材專業市場負責人曾簽署過“軍令狀”,全力組織開展中藥材市場整治,經過這幾年,絕大多數流通領域的中藥材還是可以信賴的。但一些市場裡摻假作假仍然存在,監管方式急需升級。

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 肖魯偉:

業內關鍵是監管,監管關鍵是處罰。這裡還有個優質優價問題,優質優價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你價格低,那麼大家就偷工減料。


中藥材不是普通商品和食品,劣質劣價的中藥材一旦流入市場,不僅在中成藥生產過程中無法更改,也將最終影響患者臨床應用時的療效和安全性。近兩年各地通報的中藥飲片問題不斷,有連翹、板藍根等,出現問題的也不乏一些知名藥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