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去除耳機孔的意義何在?

醇翎

我們應該要知道,這個世界上隨時都會存在很多讓人覺得無意義的事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時代在退步,剛好,這個是時代進步的證明,即使最終被證明,這件事確實是毫無意義的,不可理喻的,但是我們至少去努力證明過了,知道了結果。

手機去除耳機孔,自然提出這個設計的是蘋果——iPhone。

為什麼要去掉耳機孔呢?

很多人會說,是因為想把手機做得更薄。

某些人可能覺得,手機的厚度瓶頸主要的原因是由於耳機孔引起的。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去掉3.5毫米的耳機孔,那麼我的手機厚度就可以得到改善。

當然,雖然我去掉了耳機孔,但是我們還是一樣可以使用藍牙耳機的,所以,某些手機制造商並不認為有線的耳機是用戶的唯一選擇。

我們來看看,去掉耳機孔後,手機的變化如何?

這是iPhone 6S的外觀設計圖,我們可以看到3.5毫米的耳機孔加上耳機孔外部的厚度,幾乎佔據和整部手機絕大部分的厚度了,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iPhone 6S的厚度是7.1毫米。

那麼去掉耳機孔以後呢?

這是iPhone 7的設計圖,我們看到,已經沒有了3.5毫米的耳機孔了,但是,厚度變為了7.2毫米。也就是說,去掉耳機孔後,並沒有變得更薄,反而厚了0.1mm。

因此,去掉耳機孔,讓手機更薄的理論是不成立的。

那還有人說,是為了防水?

其實,iPhone 7在去掉了耳機孔後,還是可以使用有線的耳機,只是需要在type-c的接口上插一個轉換頭。

而手機的充電接口處是完全暴露的,如果說為為了放水,其實不太說得通,因為耳機孔可以是完全封閉(如下圖)的,只要金屬片能夠傳到電流就行了,反而散熱孔更加容易進水一些。

所以,防水並不需要取消耳機孔。

從上面的數據分析後,我們發現,去掉耳機孔好像沒有任何的好處,除了讓用戶強制性的使用藍牙耳機外,並沒有帶來其他的良好的體驗。

既然這樣,為什麼蘋果要這麼幹呢?

我能猜測出兩個理由,不知道對不對,大家都可以討論。

第一、買AirPods

毫無疑問,沒有了耳機孔,我使用有線的耳機就非常麻煩了,需要轉接頭。所以我還不如買一個AirPods。

好吧,蘋果,你就又可以賺一筆了。

第二、電池老化加快

有線耳機聽歌,我手機滿電可能可以聽一天。but,用藍牙就不行了哦,聽半天,我手機就沒電了。

經過一些測評機構測試,3.5mm耳機+中等播放音量的耗電量為22mA,而藍牙耳機+中等播放音量耗電量為40mA,藍牙耳機比普通耳機高了近一倍。

因此,如果我經常使用藍牙耳機,那麼我手機充放電的評率就會提高,那麼手機電池的老化就會加速。

按照蘋果上次電池門爆出的情況,當電池老化後,手機會降頻運行。

小夥伴們是不是就可以更快的換手機了呢?

總的來說,去掉3.5mm耳機孔對於消費者並沒有任何的實惠得到了,笑到最後的只有蘋果。


會技術的葛大爺

手機去除耳機孔最大的意義就是賣無線耳機,比如蘋果的AirPods定價1000元人民幣,除了無線比較方便之外,其音質效果和過去兩、三百元的EarPods差不多,而且很容易遺失,更換成本也比較高。蘋果早就收購了耳機廠商Betas,而根據市場調研機構分析,隨著智能手機市場見頂,未來以耳機為首的第三方配件將成為蘋果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當然去除耳機孔也有其它附帶的好處,比如更方便的實現防塵、防水。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比如三星Galaxy系列和Note系列都能夠實現IP68級別的高端防水,但仍然保留了耳機孔的設計。相反一些國產手機雖然去除了耳機孔,但只能保證生活防水濺,並沒有正規的三防級別。

過去手機設計師們認為取消耳機孔可以將手機變得更薄,因為3.5mm耳機孔的總厚度就在5mm左右,再加上手機本身的外殼,想要將機身厚度控制在7mm以下就只有把耳機孔捨棄掉。但是後來人們也發現手機越做越薄也並不是一件好事,比如會導致機身強度減弱、電池容量減少等。所以現在智能手機基本上都控制在7mm以上,要不要耳機孔對機身厚度並沒有任何影響。

除了機身不再變薄之外,手機的尺寸也在不斷增加。比如蘋果iPhone 8 Plus的屏幕達到了5.5英寸,iPhone X更是達到了5.8英寸。如此大的“塊頭”,也讓手機內部的空間不再那麼緊張,至少容納一個小小的模擬音頻元件肯定是足夠的。

其實蘋果在取消耳機孔之前,就已經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生態環境。比如用戶使用AirPods和iCloud可以很輕鬆的在蘋果電腦、Macbook、iPhone、iPad甚至AppleWatch之間切換音頻輸出設備,而不用頻繁的進行藍牙配對。這就大大提升了AirPods的使用體驗。

但是Android手機尤其是國內廠商並沒有蘋果那樣的生態環境,它們只是看到蘋果取消了耳機孔,覺得這種設計很酷,又可以節省成本,有能夠賣一波藍牙耳機,簡直是多贏!所以就興沖沖地跟在蘋果後面揮刀砍掉了耳機孔。但是用戶在購買了昂貴的藍牙耳機之後,會發現在設備之間的切換遠沒有想象的那麼方便。比如我們想把已經和手機配對的藍牙耳機用在臺式電腦上,就必須重新配對,非常麻煩。而如果使用有線耳機的話,只需要把耳機從手機上拔出來,插在電腦上即可。

至於說取消耳機孔,用USB接口播放音頻質量更好,那都是廠商在吹牛。手機USB接口輸出的時純數字信號,仍然需要解碼器來轉換成模擬信號。音質好不好完全看前端(耳機或者外置聲卡),和手機本身一點關係也沒有。

所以我認為手機取消耳機孔並不是一個未來趨勢,真正主打音樂功能的手機肯定是要保留耳機孔的,只有那些不大注重音質音效的手機才會把耳機孔取消掉。


貓眼看數碼

就我個人觀點而言,我是反對取消耳機孔的。原因如下:

1)使用手機的時候,並不是任何時候都用其揚聲器發聲的。例如晚上躺在床上睡不著,我想聽聽音樂或者看看視頻,而身邊的妻子卻已經進入夢鄉,為了不影響她,我就需要用耳機聽,如果取消了耳機孔,我怎麼辦?

2)我使用手機銀行,工行就給了我一個U盾,當我通過手機銀行轉賬的數額較大時,就需要將該U盾插入耳機孔,通過在U盾上的操作來完成大額轉賬,如果取消了耳機孔,我就沒法轉賬了。(下圖,需要使用手機耳機孔的工行U盾)

當然,手機是否設置耳機孔,這是設計者的自由,如果有一些人喜歡這樣的設計,就買這種手機,不喜歡這種設計的人,就買帶耳機孔的手機。反正,我不相信所有的手機最終都會取消耳機孔,所以對此事不必太在意。


王緝志

當然是進步,但不是消費者的進步,而是工業設計上的進步。


手機是消費品不假,但另一方面,對有追求的企業來說,它也是工藝品。在工業設計的角度,美是有固定標準的,機身上有各種各樣的插孔,其實就很不美觀。


當然了,消費者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因為99%的用戶不會從工業設計角度看待手機,只要它能滿足日常需求,就是一部合格的產品,可是站在手機制造商的角度上,這樣的產品是不夠完美的。


消除耳機孔,看上去只是在機身上少打一個孔而已,可背後卻要解決許許多多的技術問題,這些技術是隱藏的,是普通消費者難以直接感知的,但解決了這些問題,確實又代表了科學技術的進步。


說起來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是別看現在大家把蘋果批評得不像話,他們自己的市場佔有率也沒有那麼高了,但是,這種擺明要得罪消費者的事兒,好像還是隻能蘋果帶頭來幹。其他企業也具備相同的技術能力,但沒有人想到,或者說有人想到,但沒辦法真正實施去掉耳機孔,蘋果帶了頭,大家做起來好像就名正言順多了。


我們一直在討論中國科技創新和美國之間的差距,經過過去幾十年的奮鬥,真正技術上的差距,其實變小了很多很多,蘋果可以取消耳機孔,我們也可以,蘋果出了全面屏,我們的廠商也立馬可以跟進。但是還是我們前文說的問題,為什麼什麼事兒都要跟著蘋果走呢?無論好的壞的,都照學不誤?我想,問題出在我們的審美能力和產品自信上,我們的很多企業有很好的產品銷路,但本質上說,他們未必認為是創新帶給了他們成功,而很可能是他們做出了更廉價、更像iPhone的產品。


所以我一直也忍不住想問,我們自己的追求在哪裡呢?有沒有哪些顛覆,是可以由中國企業發起並引領的呢?我很期待那一天。


默爾索

作為耳機發燒友,對這個問題有很多思考,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取消耳機孔,支持防水,手機更輕薄


取消耳機孔這個風潮,是蘋果帶領起來的。蘋果在硬件設計上,一向敢為人先,最典型的例子,有 MacBook 電腦率先使用 type-c 接口,率先使用蝶式鍵盤。


在手機上,蘋果也引領了許多硬件設計的風潮,比如指紋識別,比如多點觸控電容屏,比如 Retina 屏幕,以上三點設計都備受稱讚。

當然,也有不少蘋果引領的風潮,引發了很多爭議,比如iPhone X 的劉海屏,比如取消耳機孔。


取消耳機孔,確實帶來了一些正面意義:


1. 手機的防水防塵做得更好了。

在手機防水的設計上,傳統的耳機孔是最難克服的點,取消耳機孔後,手機可以做到更高的防水等級。


但是,我也發現,個別安卓廠商盲目跟風蘋果,取消了耳機孔,卻不支持防水,可謂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2. 手機更加輕薄了。

有的人會有疑問:耳機孔的直徑才 3.5mm,而現在手機,最輕薄的,也差不多是 7mm 厚度,完全可以容下耳機孔,為什麼要取消?


如果對手機內部排佈設計有了解的話,就會知道,取消耳機孔後,手機內部零件的排布可以更加緊湊,自然可以做得更加輕薄。



二、取消耳機孔,負面意義大於正面意義,帶來了許多不方便


取消耳機孔之所以引發爭議,確實是它造成了許多不便。


1. 要格外購買藍牙耳機

首先藍牙耳機的音質,確實無法與同價位的有線耳機相比。根據我的使用體驗,一千元的藍牙耳機,音質和三四百元的有線耳機相比。

藍牙耳機,不僅貴,而且音質一般。


2. 不能同時充電和聽音樂

有人說,蘋果用了一條 lighting 接口的有線耳機,可以不用買藍牙耳機。或者你用轉接線,也可以使用以前的有線耳機。


但用這個方式聽音樂,耳機佔用了充電接口,就沒法一邊充電一邊聽歌了。


大家回想一下,出門在外,是不是經常一邊聽歌,一邊用充電寶充電(手機電量消耗太快)。面對這種情況,真得很煩取消耳機孔的設計。


最後想對很多安卓廠商說:蘋果在設計上的創新,並不是每一條都實用,大家不用盲目「借鑑」。好的設計可以學,不好的設計就不用邯鄲學步、盲目跟風了!


陸家嘴文青

大家都在吹蘋果設計超前、這是為了利用更多的空間blablabla

對消費者來說:WHO CARE?

說白了為什麼你需要那麼多空間,僅僅是因為目前的技術瓶頸而已。

十年前你也沒辦法想象會有這麼輕薄的智能手機對吧?

對消費者來說,真正CARE的是,取消耳機孔的做法對他們帶來的種種不方便是現實存在的。


所以,對消費者來說,取消耳機孔最大的意義在於,他們要再另外花上一錢去購買原本他們可能不需要的東西。


舉個親身例子,現在iphone送的lightning轉接3.5MM的線,每次使用你都覺得特別礙眼、特別麻煩,整個iphone都顯得土氣了許多。而且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這小玩意很容易掉。於是現在我和女朋友都基本不用這個腦殘的轉接線。為了避免麻煩,給她買了一個1more的Lightning接口的降噪耳機,我自己直接用BOSE的QC30藍牙降噪耳機。



科技章魚燒

自從手機出現以後,耳機插孔就如影隨形,成了手機上的一個標誌,大家對這個孔熟的不能再熟了,以至於還想象不出手機還會取消耳機孔。


自從蘋果iphone7取消耳機孔後,這個行為好像成為了手機行業的一種潮流,越來越多的手機品牌開始加入進來,在自己的一些新品上採取取消耳機孔。

為什麼要取消耳機孔呢?蘋果及一些相關的手機廠商給出的解釋,基本不外乎以下幾種原因:

1.手機超薄化需要 因為標準耳機插頭直徑為3.5mm,這個是固定無法更改的,而手機如要做薄,就要降低厚度,取消耳機孔,有利於這一目的達成;

2.手機美觀度 取消耳機孔後,手機外觀上減少了一個很明顯的孔洞,看起來更具有一體性和對稱性,能提高手機顏值;

3.增大手機內部結構空間 取消耳機孔後,相當於減少了一個結構件,在寸土寸金的手機內部,多出的空間,有利於增強其它功能,如加大電池延長續航等;

4.手機防水 現在越來越多的手機支持防水功能,但耳機孔的存在會大大影響防水效果,使手機無法良好支持如IP68等高等級防水;

5.推行無線化 強制取消耳機孔後,無線化進度會加快,有利於手機發展創新,也可以大大推進無線設備如藍牙耳機、airpods等的市場,有利於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

雖然取消耳機孔在不少手機品牌上得到一定應用,但目前普及程度並不高,主要原因還是消費者並不是很買賬。因為,不少人買了取消耳機孔的手機後,還要去買轉接頭插有線耳機用,至於說對手機的創新推動作用,也很有限。

對於手機品牌來說,現在推出取消耳機孔的手機,更多的是試水作用,還有一個就是推廣自家的無線設備,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


李成望flyman

從近兩年的手機發展趨勢來看,未來的手機很可能在外觀上看不到任何一個開孔,包括耳機孔、充電口、揚聲器孔、聽筒、攝像頭開孔等,當然要實現無開孔的面板也要等技術達到一定的程度方可。縱觀目前市場上的一些無3.5mm耳機孔的熱門機型來說,別的品牌不太好說,但我覺得iPhone取消耳機孔就真的是為了多賣藍牙耳機。大家先不急著反駁我,想想iPhone7P和iPhone6P的尺寸和體積,再想想它們的電池大小和其它的配置來說,去掉了耳機孔增加了什麼功能呢?似乎除了能帶來更好的防水性能之外好像並沒有其它更好的解釋了。

因為前面說到了,iPhone7和iPhone6s這兩代產品在外觀尺寸和厚度上幾乎是沒有什麼變化,而且iPhone 7 的防水防塵等級為 IP67,有耳機孔的三星 S8 防水等級則達到了 IP68,防水防塵性更好。

至少對於手機的設計來說,去掉耳機孔也的確有諸多的好處,比如前面說到的可以提高手機防水防塵的性能,當然還有就是提升產品的一體性,更加美觀。而某些廠商取消耳機孔的做法可能就不一定是上面的這種想法了,而是為了跟風吸引用戶和提高利潤。畢竟取消耳機孔可以降低某些部分的製造成本,剩下一些元器件的錢。前後的說法稍微有一些矛盾,這也正是我們針對取消耳機孔這一現象持有兩種不同態度的原因,其實不論它是好是壞,我還是比較喜歡取消耳機孔和其它的開孔設計的。大家喜歡帶耳機孔的耳機嗎?


銘科技

這波手機去耳機化的潮流已經快持續一年了,在剛剛有取消3.5mm耳機接口這個消息的時候,在業內和用戶群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蘋果手機帶起了這個潮流,那就以蘋果手機為例。在去掉耳機接口之後,手機內部的空間會得到部分的釋放,這樣可以為手機的其他部件提供更大的空間,比如說電池等。並且有耳機孔的存在,也會妨礙手機防水性能的表現,不過從市場的表現來看,去手機的去耳機化帶來的這些優勢,似乎並沒有給手機銷量帶來明顯的增長,甚至有時候用戶還會覺得手機去耳機化會帶來更多的麻煩,比如說手機需要充電,無線耳機也需要充電,因為無線耳機小,無線耳機還需要頻繁的充電,而電池是有相對固定的充電週期的,頻繁充電會更早的用盡電池的充電週期,進而迫使消費者更換無線耳機,這倒是讓我覺得手機的去耳機化和電池的內置有異曲同工之妙,往好聽了說是大膽的革新,但實際上就是迫使用戶更快的更新自己手中的設備而已。

當然也不不同的觀點認為,取消耳機無線化的重要性堪比當初軟盤的淘汰,這是大勢所趨。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在新的事物取代舊的事物的時候,新的事物的各個條件都應該比舊的事物要強上不少,但是手機耳機接口的取消卻根本就不具備這個新的事物所需要的屬性,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反倒從手機無線化的廠商的藍牙耳機的銷售佔比看出了這樣做的真正意義的所在。


MrCanned

原因:

1、提高手機的音質,取消耳機孔可以將解碼的工作交給更加專業的音頻器材,手機充當的角色是數字轉盤,不進行模擬輸出,直接輸出數字信號,對音質造成的干擾更小,從源頭上提升播放效果。


2、去除耳機孔完成了一次從模擬到數字的進化,手機中的其他元件,比如儲存、相機,早已完成了從模擬到數字的進化,而手機作為最為先進的數字設備依然保留著這一模擬標準接口好像有點說不過去。最終手機都會實現無線和數字化。

個人理解:

現在取消3.5mm耳機孔還有些超前,帶來不少麻煩,比如充電聽音樂只能二選一,現在在並沒有一個成熟的替代方案來解決的情況下,這種設計並不符合大眾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