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秋天写得如此悲壮深沉,老范才是最牛叉的

能把秋天写得如此悲壮深沉,老范才是最牛叉的

虽然现在刚到夏天,却有人已经开始盯着收获的秋天了。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相思的季节,更是一个感怀的季节。

有人喜欢枝头累累的硕果,有人钟情飘零的落叶,也有人独爱那边陲塞外的秋风秋景。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西北边陲,秋天是苍凉的,也是深沉悲壮的。

这不禁让人想到范仲淹的那首《渔家傲·秋思》

能把秋天写得如此悲壮深沉,老范才是最牛叉的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提到范仲淹,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次,才会想到他的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是非常著名的篇章,所谓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范仲淹成就了岳阳楼,岳阳楼也成就了范仲淹。

然而,很少有人记得起范仲淹的词作。

能把秋天写得如此悲壮深沉,老范才是最牛叉的

也因为范仲淹的文章,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文官,很少有人把他当作一个武将。

其实,人们并不知道,范仲淹是一个很牛的人,他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写诗,吟咏情怀,纵横军旅,是一个能文能武、文武双全的人。

在公元1040年的时候,西夏从西北一带入侵中原地区,宋朝为了抗击西夏,任命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抗击了西夏的入侵者。

那个时候的宋朝,偏安一隅,朝廷的腐败无能,十次出征九次败,还有一次空徘徊,所以,范仲淹只能坚守。

在范仲淹坚守的时候,他看到边陲遥远的秋色,心中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渔家傲·秋思》。

能把秋天写得如此悲壮深沉,老范才是最牛叉的

西北边疆的气候异常寒冷,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已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

走吧,都走吧。

到了黄昏时分,军中的号角吹响,周边的号角也跟着响起,传遍了塞外空旷的荒野。

山一层连着一层,一叠连着一叠,在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着,似乎要把敌人熬死。

站在孤城上,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了万里之外的家乡,没有战胜敌人,也不能早作归家的打算。

这个时候,胡地悠扬的羌笛响了起来,在这天气寒冷,霜雪满地的塞北边陲,不禁令人潸然泪下。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可是,归哪里去?

能把秋天写得如此悲壮深沉,老范才是最牛叉的

夜深了,将军为军事日夜操劳,须发都变的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如此荒凉寂寥的苦寒之地,到处充满肃杀之气,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寒风萧瑟,满目荒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在这样一个苦寒的边陲之地,战争没有取得胜利,想要回家也是无从谈起。要取得胜利,更是不易。深夜里的大地上铺满了秋霜,在军帐里,辗转反侧了很久,仍旧彻夜难眠。

能把秋天写得如此悲壮深沉,老范才是最牛叉的

这样一篇写秋景的诗词,给人一种苍凉而又悲壮的深沉感。把边塞的疾苦和战士们的思想情绪,完全表露出来。

这首词给人的感觉是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每读这首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而就在这悲凉和感慨中,又有着悲壮的英雄气在不停的回荡着。

能把秋天写得如此悲壮深沉,老范才是最牛叉的

不一样的文章,不一样的精彩,更多内容,请关注【诗词歌赋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