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和佛教有什麼關係?

pon彭薇薇

最主要的關係,是菩提樹和我們這個時代的佛陀的關係。

2500年前,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示現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從“悉達多太子”變成了“佛陀”。

從此,菩提樹便成了我們這個世界、這個時代的“聖樹”。

注意,為什麼說是我們這個世界、這個時代?

是因為並不是每一尊佛,都在菩提樹下成佛。

比如,下一位在這個世界成佛的彌勒佛,就是在“龍華樹”下成佛。

龍華,梵語 naga-puspa。Naga,就是梵文中的“龍族”。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雲(大正2·788b)記載:“去雞頭城不遠,有道樹名曰龍華,高一由旬,廣五百步。時彌勒菩薩坐彼樹下,成無上道果。”彌勒菩薩降生人間後,會在龍華樹下示現成佛,為眾生三度說法。

這三次說法,在漢傳佛教中稱作“龍華三會”。

下圖是“龍華三會”

但是,那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情了——按照佛經的記載來推測,大概是在五十六億年之後。

當時的人類種族、世界的狀況,已經與我們現在看見的地球大相徑庭。

而我們現在所處的地球,所處的時代,為我們開示佛法的佛陀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則是在菩提樹下成佛。

因此,菩提樹在佛教徒的心目中,就有了很深的情感聯繫。

在古代的印度,據說寺院中都會種植菩提樹。

最受尊崇的,自然是佛陀成道時的那一株。

但那一株聖樹,在阿拉伯人入侵印度時被毀。現在的聖菩提樹,是那株古樹的“直系後裔”嫁接而生。

而在斯里蘭卡、緬甸以及其他東南亞地區的叢林寺廟中,也普遍栽植菩提樹,表達對佛陀的尊崇。

中國的水土與印度相差很大,古代中原並沒有菩提樹,可是因為對菩提樹的感情,六祖惠能仍然寫出了那首著名的偈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在種植技術大大提高的現代,已經有許多國內寺院種上了菩提樹。甚至連高寒乾旱的高原地區,宗喀巴大師誕生之處,也生出一株菩提樹,著名的“塔爾寺”便因樹而建。這棵菩提樹的葉子,也因祖師的因緣而珍貴,每一片葉子落下,都會有人爭搶著去撿拾珍藏。

下圖是塔爾寺內菩提樹

綜上,可見菩提樹與佛教的因緣了。


豹小白的雜貨鋪



菩提樹與佛教淵源頗深。據傳兩千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的王子,而他卻毅然放棄舒適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尋求人生的真諦。經過多年的修煉,終於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終成正果。所以後世禮佛之人都會拜謁菩提樹,並且對其心存敬意。

雲岡石窟菩提樹下二佛對坐像 寺院中可常見菩提樹,菩提樹是寺院中必須種植的“五樹六花”之一,寺院中人日日吃齋唸佛,偶然間抬頭見到一片翠綠之景,心裡應該也是欣喜的吧。



寺廟中有關菩提的偈語 因為深知這些典故,佛教僧侶們和禮佛之人視菩提樹為聖樹、智慧樹和覺悟樹,十分敬愛菩提樹。而隨著近幾年信佛之人越來越多,市面上推陳出新的以“菩提葉”、“菩提子”、“菩提花”作為製作原料的手工製品也顯著增多。



塔爾寺中的菩提樹 葉上生“花”菩提葉可作葉脈畫,而專在菩提葉上所作之畫名為“貝葉畫”。古時候,寺廟中的僧侶們就喜愛以聖樹之葉——菩提葉製作葉脈,或在上面書寫經文,或以此為畫布繪製佛教圖畫,還會將這些經文和圖畫贈予信眾以祝吉祥。

光影下的菩提葉 在我國,葉脈畫出現的時間,最早可追溯到東漢時期。當時出現的貝葉經文、貝葉佛像隨佛教流傳至中國。這些貝葉畫主要是以佛教內容為主要表現題材,如釋迦牟尼、文殊、普賢、觀音菩薩、達摩祖師、力士金剛等人物畫像,以及伏虎、降魔、證果、面壁參禪、一葦渡江等佛教故事。




菩提子 非菩提籽,很多人以為菩提子是菩提樹結的果子,其實菩提子早已稱為一個泛泛的概念。古時候,佛家僧人經常用各種樹木的種子串成佛珠來唸經計數,使用的種類多了慢慢形成一種文化風俗,而這些念珠也被統稱為“菩提子”。最常見的就金剛,星月,白玉,千眼,鳳眼等等種類的“菩提子”。其實大多數菩提樹結的籽是軟的,並不能被串聯起來。


禪心妙語

菩提樹和佛教有著深遠的關聯,賢劫千佛都會在印度菩提樹下的金剛坐,示現成佛。

釋迦牟尼佛在賢劫千佛中,已經是第四位在印度金剛坐成佛的佛陀啦。後面還有九百九十六尊,到印度金剛座示現成佛。彌勒菩薩是下一個成佛的佛陀。


菩提樹在緣取上取菩提之義,是諸佛曾經授記了的地方:印度金剛座,菩提樹前一片小地方,則成賢劫千佛示現成佛的同一處。

印度王子悉達多與菩提樹下入四禪八定並沒有証悟佛果,千佛觀王子成佛因緣已到,於是彈指讓其出定。於色究竟天天頂,為王子灌頂,並傳無上大圓滿密法,悉達多脩持後現前菩提:安住於法身智無離無合之意趣中不動搖。內明法身時,本體、自性、大悲三者住於法界三身之相,不行他境,以遍知智慧自然顯現光明。佛陀名號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成佛之後,就化現無數個釋迦牟尼佛來度化各個天界的有緣有情。佛陀加持自己在人間的肉身,使自己的頭頂長出肉髺,因五濁惡世的人間,傳法因緣不是很好,故在七七四十九天沒有傳法。在諦釋天的勸請下才開始廣轉法輪,廣弘佛法,無量有情獲得各種成就,成為世出世間的莊嚴。




心智無礙暢遊虛空

菩提樹與佛教的關係比較深,幾可成為佛教的代名詞。大家一提菩提樹就能想到佛教,想到釋迦牟尼佛,想到六祖慧能。也稱覺樹、道樹、佛樹等。一般我們稱菩提樹的是指畢缽羅樹,因為釋迦牟尼佛在此樹下悟道成佛。但也有人說是指阿說他樹。

據《金光明經》記載,菩提樹有位守護神是位天女,稱之為菩提樹神。天女恆常唸佛,看見世尊之後,發願永不離開世尊,所以成為菩提樹的守護神。在《修行本起經》中,提及釋迦牟尼成正覺時,看到此樹的情景:“其地平正,四望清淨,生草柔軟,甘泉盈流,花香茂潔,中有一樹,高雅奇特,枝枝相次,葉葉相加,花色蓊鬱,如天莊飾,天幡在樹頂,是則為元吉,從樹林中王。”《校量數珠功德經》中說“若用菩提子自為數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數誦一遍,其福無量”。此外,另有一種菩提樹長得與常說的菩提樹略有不同。


buwangyu1230

菩提本無樹,所以菩提跟佛教有關係菩提樹跟佛教沒有什麼關係。但是菩提樹與釋迦牟尼有關係,原因是當年釋迦牟尼在樹下乘涼。


圖片來自網絡,黃昌友書法


手機用戶52099700724

因為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修成正果的。“菩提”在梵語中為“大徹大悟”之意。菩提樹又叫畢缽羅樹,按佛經記載,佛祖釋迦牟尼曾在位於菩提迦耶的一棵畢缽羅樹下潛心打坐,終於在七七四十九日之後頓悟成佛,從此,畢缽羅樹也改名叫菩提樹。


在印度,每個佛教寺廟都要求至少種植一棵菩提樹。印度非常講究菩提樹的“血脈”,並以當年佛祖頓悟時的聖菩提樹直系後代為尊。有種說法稱,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的妹妹砍下了聖菩提樹的一棵樹枝,將其帶到了斯里蘭卡並種植成活。後來位於菩提迦耶的聖菩提樹在阿拉伯人入侵印度時被毀,斯里蘭卡的菩提樹便成了維繫佛祖淵源的“唯一血脈”。時至今日,在印度佛教聖地所植的菩提樹,包括佛祖打坐原址菩提迦耶的聖菩提樹,全部由斯里蘭卡的菩提樹嫁接而來。


更多內容,請安裝【般若佛學】APP


般若佛學

最著名的一首詩是禪宗六祖慧能法師的無相揭,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佛教徒都能背會。菩提樹比喻的就是佛性,而凡夫俗子以相貌來揣測。

佛教的根本宗旨就是見到比喻的菩提樹――佛性。所以經常聽到看到,明心見性這個詞語。也就是悟道。菩提樹和佛教的關係可以這麼說。佛教就是教咱們認識我們的菩提樹――佛性。


我是你最美的夢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