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家的商業邏輯

商業也好,人生也罷,其實都是有規律和邏輯可循的。只要善於把握規律,做事符合邏輯,便會事半功倍,易於成功。陳九霖先生在經歷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人生之後,出版《商業的邏輯》一書,風輕雲淡地談成功,滿懷激情地說夢想。

在《商業的邏輯》裡,陳九霖以近 30 年來在國企和民企的經驗,提出了八條商業的邏輯:1、先做人後立業——成功的企業家必須是高尚的人;2、一將功成萬骨枯——創業艱難靠韌性;3、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善用資本;4、修學好古,實事求是——企業管理和商業政策不能是空中樓閣;5、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模仿基礎上的改進也是創新;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開放的年代應有國際眼光;7、樣樣通不如一樣精——做企業必須專注,企業家至少要精通一個領域;8、商業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人生的全部——企業家必須博採眾長,企業家的人生也可以五彩繽紛。

社會企業家的商業邏輯

我想將這陳九霖的八條邏輯分三個大的類型:

一個是創業需要好的人格。《商業的邏輯》全書第一章第一篇即是《企業家必須是一個高尚的人》,用一個身邊小事和兩件商業案例證明了這點。陳總說,從履行責任來說,“舉頭三尺有神明”,“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講誠信,做個高尚的人會得到善報,結出善果。而之所以高尚的人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上最終會得到好的結果,因為這其實符合了商業,這門關乎“信用”的生意之本質規律。

《商業的邏輯》裡說:

“要成為企業家,必須要有豐富的人脈資源,而人脈的積累不是靠行賄、喝酒,而是靠人品的傳揚。做企業要有好的團隊,好的團隊不僅僅是靠高工資和好的舞臺,更重要的是,創業者要有高尚的品格才能吸引到優秀的團隊。“投資就是投人”,要吸引資金,就必須誠實守信。”

此外,異常艱難的創業過程同樣需要韌性,承擔家庭的責任,享受家庭的溫馨,也需要心中有詩,不拋棄完整而繽紛的世界。

第二個類型的商業的邏輯是創業過程中的專業知識和公司管理知識。所謂經商,必須要對本行業極度瞭解才能擊敗對手;所謂管理,能凝聚團隊才能有競爭力。

陳九霖在能源系統多年實戰,同時拿到了清華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與學界交流很深。他的博士論文是非常專業的,是關於石油監管法律的《石油衍生品合約監管法律問題研究》。因此陳九霖對能源問題的認識和見解較常人深厚許多,是研究我國能源問題繞不過去的智力資源。除了這本學術論文,在《商業的邏輯》一書中,可見《關於我國的石油安全戰略》《中國需要建立完善的石油金融體系》《可燃冰或將引發第三次能源革命》《石油戰略儲備機不可失》《關於在珠海建設世界級石油集散貿易中心的建議》等文章,這些文章不僅僅具有知識的深度,也融合了他的經商經驗。讀起來廣度、趣味兼具。

而管理問題上,《商業的邏輯》一書中,《易理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啟示》《高薪制度不可傷及企業競爭力》《破解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魔咒》《客戶、員工與股東究竟誰為先?》等文章,從企業模式、各種思潮中的智慧,企業發展不同階段的不同側重點都做了分析。

第三個類型的邏輯是前沿宏觀視野、資本的邏輯。

社會企業家的商業邏輯

陳九霖先生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投資經驗。1997年第一次創業時,九霖孤身赴險、奔走海外、篳路藍縷,運用資本槓桿,將瀕臨破產的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做成了新加坡第四大上市公司,也是海外最大的中資企業,年收入超過千億。他現在第二次創業,創立約瑟投資有限公司,在投資圈做得風生水起,扶持和見證了處於不同階段的中小企業走到資本市場,其中還有幾家是在海外上市的企業。他在“企投家”大會講,商業的軌跡,說穿了不過是“融資—投資—再融資—再投資”的循環,而“資本運作盲”很難將企業真正做大做強。

無論是在中國航油時期,還是成為投資人,九霖的生意都與國際形勢、國家政策密不可分。在《商業的邏輯》一書中, 《預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格局》《我所經歷的企業資本運作》《資本運作的七大誤區》《中國缺少真正懂得資本運作的企業家》 《英國脫歐在戰略上利好中國》《 TPP,誰是真正的始作俑者?!》《新加坡“中金公司”的警示》等文都介紹了波瀾起伏的故事,帶著讀者經歷了決策者在埋頭做企業,進行日常企業運營的同時,抬頭看到的世界圖景和天空,旁徵博引,生動有趣。

成為一個企業家並不容易,用九霖的話說,“企業家”之所以不同於生意人和職業經理人,核心的內容從詞源和英語的解釋就可以看出,是“冒險”與“承擔”。同時,成為一個優秀的社會企業家對企業家本人有著很高的綜合素質要求,像訓練頂級特種兵,每個單項都要達到很高的標準,經營的邏輯、資本的邏輯、看大勢的邏輯,做人的邏輯都要達到,成為一個推動社會文明向前的多面手,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社會企業家們共同努力創出一路好風光,!

社會企業家的商業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