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王铎和冷清的王铎

热闹的王铎和冷清的王铎

写下这个标题,觉得不准确.一是题目,我的意思是说热闹的王铎书法艺术馆和寂寞的王铎书法艺术馆,结果省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二是内容,热闹不热闹,我很难有发言权,因为去王铎纪念馆总共才两次,每次停留也不过几个小时,加起来也超不过10个小时,这短短的时间就能下结论说什么时候热闹或什么时候冷清?

又一想,也不能说一点不准.比如王铎和王铎书法艺术馆,有时候分得开有时候又分不开,没有王铎哪有王铎的书法艺术馆?没有王铎的书法艺术馆我们又跑孟津干什么?在那一时间,也即我们这一群书法爱好者在王铎书法艺术馆的那一时间,王铎就是王铎书法艺术馆,王铎书法艺术馆就是王铎.这么说我的日记题目也是准确的了.再说其二:我们虽在王铎书法艺术馆里呆得时间不长,看到的不足为凭,但人家艺术馆里的馆长先生可是权威的,光干馆长人家可是就干8年了,对馆里热闹不热闹不是最有发言权?他虽没有直接说出热闹或不热闹的字眼,咱听话听音,分析也能分析出啊.所以咱说热闹不热闹也是有依据的.

扯了这么长,到底什么意思?当然我现在心里明白什么意思,但时间长了就会忘,所以还是把这意思写下来备忘.

大前年时,曾去过王铎书法馆.前天,和几个朋友一起,又去了一次.

王铎是明清时期的大书法家.河南孟津人.在明朝官做到礼部尚书。崇禎十七年甲申之役,李自成攻入北京,他避地南京,拥立福王,在南明朝廷出任東閣大学士。清順治二年(一六四五年),史可法在揚州失利,福王逃往蕪湖,王铎留守南京。清兵渡江,王铎等数百文武官員开城投降,被任命为礼部尚書,由明朝旧臣变為清廷新貴.虽然还是朝庭重臣,但在气节自持的明代遺民眼中是被鄙夷的二臣,在清朝統治集团中又受到諸多疑忌和防范,因此日子并不好過,这时候的王铎,当是既热闹又冷清的.热闹,是因为他是朝庭大臣,自然不乏声色犬马.说冷清,又因为他身逢乱世,仕途多变,受到很多白眼.為尋求解脱,除放纵声色之余主要还是潜心于酷愛的书法艺术。这难免又是寂寞的.更何况,由于种种原因,王铎在世时,书法虽也名气不小,但远没有得到相应的评价.这大概也是由于他曾是二臣的原因.

王铎书法名气大起来,独领风骚于明清书法诸家,其实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据说日本人特别尊祟王铎书法,这也带动了国内的王铎热,一时王铎书体风靡书坛.这时候王铎书法馆不仅重新修复,而且热闹非凡.我算不上书法圈内人,但也听说一些王铎书法热的程度:据说国内不少书法展上,写王铎体的,入展的机会就大得多,获奖的概率也大得多.不少初入道的,便把学王铎的字当成入展拿某级会员的捷径,这自然就使王铎和王铎书法馆热闹起来.我的这两次去,其实就是这种热的余温.

如今的王铎书法馆渐趋冷清了,馆内竟有了苍凉的感觉.馆长说:现在再写王铎的字,很难入国家级展,这样一来想靠入展捞会员名头和奖项的只好改路子.

原来今天的冷清和昨天的热闹都和这虚名有关.

无意中听馆长说道,有一青年书者,对王铎极敬,每次来王铎书法馆,必单独一人到王铎像前,毕恭毕敬.至今已连续十年,从无间断.

这个书者,我认识,是我们家乡人.现在他的书艺,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而我又知道,他是一个很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不知学王铎的人,是不是都知道:王铎在热闹的外表之下,其实是在寂寞中才成为一代书法大家的.

王铎书法碑刻

热闹的王铎和冷清的王铎

热闹的王铎和冷清的王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