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每年可為中國增加500萬平的土地

中國第三大島是在長江入海口的崇明島,其面積是1225平方公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中國地形西高東低,分為三級,河流也因此呈現出從西向東流的趨勢。

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每年可為中國增加500萬平的土地

並且中華文明也是從西往東遷移,和河流的走向一致,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和西部的水土流失有關,秦朝的時候,西部是文化和經濟中心,農業比較先進,水土流失也最厲害,肥沃的表層土被沖走後,在黃河和長江入口堆積,從而也使東海、黃海、渤海的海岸線不斷推進。

天津、上海的資歷都是比較淺的,天津在夏朝開始向陸地轉變,戰國時才開始開發,而當時的上海還處於大海中。千百年來,崇明島直接反映了泥沙從西往東的堆積現象。唐以前未有崇明島,唐高祖時期,在長江入海口形成了東沙、西沙兩個沙洲,到了唐中宗時期,在西沙才建立了崇明鎮。

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每年可為中國增加500萬平的土地

宋朝時期,出現了很多新的沙洲,最終聚合成現在的崇明島。南宋時期,崇明島的發展進程加快,長江以及黃河的泥沙都在此堆積,之後南宋為阻止金兵南下,在河南省滑縣扒開黃河大堤,黃河南下與泗水混合後進入淮河併入海,自此黃河入海口遷至黃海,該過程一直延續至清朝。

那麼黃河的泥沙又跑到長江口呢?原因就是黃海沿岸的河流由北向南,泥沙就堆積在黃海沿岸,之後隨海水進入長江口,長江、黃河的泥沙進一步擴大了崇明島面積。到了明朝和清朝時期,崇明島的面積已經非常大,直到今天成為中國第三大島。

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每年可為中國增加500萬平的土地

隨著泥沙堆積,百年之後崇明島可能會與某大陸連接,屆時崇明島就會逐漸消失迴歸大陸,而不再是一個島嶼。

目前,崇明島每年都在向前擴展,其速度是每年143米,隨著泥沙堆積,每年將會給我國增加近五百萬平的土地。

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每年可為中國增加500萬平的土地

並且崇明島在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某些地段房價已經超過了2萬一平了,這不斷的泥沙延伸可都是錢啊,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