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茶:凝心聚力做好茶 強強聯手謀發展

本次茶博會以“品茗千年中國好茶”為主題,廣泛面向社會大眾,全面展示近年來茶產業發展成就,促進茶產品營銷,傳承推廣茶文化。據瞭解,我市農業局組織有關產茶縣市區主管部門、泰山茶葉協會及泰山茶企等60餘人參加展會,租賃70平方米場地,統一布展,叫響“國山聖水、生態茶鄉”品牌,提升泰山茶知名度、美譽度。五嶽獨尊、迎客松,古色古香的泰山茶展位將泰山文化與茶文化有機結合,泰山女兒茶、君子茶、白茶和泰頂青茶等泰山茶品牌登臺亮相,引得廣大喝茶愛好者紛紛駐足品嚐,流連忘返。

一位外地的茶客說:“基本上全國各地的茶葉都喝了很多,對泰山茶印象特別深,每年去喝茶,感覺北方的茶葉和南方的茶葉確實不一樣,香氣來說,北方的茶葉好,我看了一下,你們那裡的自然環境和我們不一樣,我們這裡雨水特別多,你們那裡雨水少,所以做出的茶葉特別香。”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山東省實施的大規模“南茶北引”過程中,泰安成為山東茶樹成功引種較早的地區之一,並在70年代出現了茶葉產業的第一次大發展。由於受地理環境影響,泰安是茶樹次適宜生長區,同時也使泰山茶形成了“香高味濃、葉厚耐泡、湯綠明亮、花香或慄香明顯”等南方高山茶才有的品質特徵。雖然泰山茶產業發展迅速,但與南方茶比起來,在工藝和採摘上還存在著些許的差距。

泰山女兒旅遊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其峰說:“歷史傳承短,這是我們泰山茶發展和其它先進地區比確實存在的問題,像西湖龍井,已經有300年的歷史,我們泰山茶從南茶北引算才60年,泰山茶實際的發展才20年,所以我們要正視這個現實,也要正視這個差距。”

山東茶產業體系泰安試驗站站長、博士孫海偉說:“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現在的採摘,茶樹的採摘有點過度,我就擔心我們整個茶葉的品質會因為市場好帶來品質的下降。”

泰安市泰山景區津青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邢傳豔說:“我覺得我們泰山茶的品質還是比較不錯的,覺得我們高端茶的量還是比較少,下一步把茶的品種、好的品種多引進,多提高一下高端茶的產量。”

為了成功打造泰山茶品牌,市農業局會同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省果科所、泰山林科院等科研院所,依託泰山茶區域公共品牌,增強茶企凝聚力,抱團謀發展。以文化為導向,打造高端泰山茶,逐步形成自己的優秀文化品牌,將泰山茶文化與泰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獨特的泰山茶文化品牌影響力。這一抱團發展模式,也得到了廣大茶企的一致認可。

泰山女兒旅遊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其峰說:“第一減輕了企業負擔,第二,抱團參展有一個統一的泰山品牌,這樣有利於我們整個泰山品牌的發展,原來我們單打獨半,本來就小,再這樣散下去,肯定和南方的強省強市比更沒有機會了。”

月是泰山明,茶是故鄉濃。泰山茶在推動富民強市,壯大生產企業的同時,也與幸福泰安緊密相連。而泰山茶人要做的就是,從播種新茶的那一刻開始,用誠心播種、用細心澆灌、用耐心採摘,泰山茶產業必將迎來新的春天。

市農業局局長劉兆泉說:“一是實施品牌提升工程,全面策劃推進泰山茶整體品牌,實施泰山茶品牌和企業品牌母子品牌戰略,不斷提高泰山茶的影響力、美譽度和知名度;二是實施規模提升工程,以培植龍頭企業為抓手,不斷培強企業,做大基地,擴大規模;三是實施品質提升工程,把標準化生產基地的建設作為重點,實施標準化基地、標準化工藝以及產品的標準化,擴大有機產品和綠色產品的生產規模;第四實施服務提升工程,當前泰山茶屬於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全市上下要齊心協力,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加大財政和土地的支持力度,不斷把泰山茶做大做強,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增添新的動能和活力。”

更多詳情請關注今晚泰安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TATV-1)18:30播出的《新聞零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