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廣播|如何讓孩子更好地看展?新氧生活這樣做

文化對一個城市就像一張名片,是一個品牌,更是一種軟實力,是一個城市靈魂的體現,博物館就是這張名片上不可忽視的存在。現在,越來越多的朋友們開始享受文化的魅力,逛博物館成為了當下熱門的娛樂選擇,越來越多的孩子也沉迷博物館。

4月30日,新氧生活的創始人蒲鴻老師受邀參與了北京城市廣播《城市文化範》的錄製,他從博物館專業教育者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了新氧生活的獨特看展方式,談博物館要怎麼逛。

北京城市廣播|如何讓孩子更好地看展?新氧生活這樣做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1949年成立,北京城市廣播FM1073是其下的重要頻道。《城市文化範》是北京城市廣播一檔早高峰文化服務類節目,自2016年1月1日開播以來,收聽率就居高不下。小新也很榮幸可以和北京以及更大範圍的朋友們分享我們的文化生活與教育觀念!

以下為部分採訪文字:

蒲鴻和他的藝術情結

主持人:蒲鴻是一直對藝術都非常感興趣嗎?最開始是怎麼對藝術感興趣的呢?

蒲鴻:當然非常感興趣,一直對這一塊尤其是藝術的歷史,還有一些工藝品的文化、背景的知識都非常感興趣。因為藝術會給你帶來一種思維上的東西。我記得我們當時入學的時候798剛剛起來,那個地方就是一個思想非常活躍、多元開放的地方。我們因為目睹了那個最新建立的過程,所以感覺很幸運;學了這個專業之後整個人更是一種開放的狀態,非常舒服。

北京城市廣播|如何讓孩子更好地看展?新氧生活這樣做

博物館教育領域創業的初心

主持人:是在2015年創立了新氧生活這樣一個專門做青少年博物館教育的公司對嗎?

蒲鴻:對。別人說你為什麼去創辦這樣一個專門服務小孩、青少年的博物館機構,我也想了這樣的問題,我覺得更多是出於自己的一個興趣。以前我們去博物館的經歷都是帶朋友去玩一下,給他們介紹一下。後來專門接觸到孩子,覺得方式可能不太一樣,得自己做很多的功課,還需要去適應小孩的一些特點,所以慢慢開始瞭解公共教育系統在美術館這方面的地位和位置了。

主持人:你給自己創業起的名字叫新氧,新鮮的氧氣,是這個意思嗎?

蒲鴻:我覺得博物館在大家心裡的印象,覺得好像堆滿了灰塵,其實它不是這樣的,它還是一個很有新鮮需要的東西。那個時候取了這個名字,還有一個好玩的事:當時我們同事已經開始使用這個名字了,後來發現其實還有一個做美容的也叫同樣的名字,我們覺得這個特別好,為什麼呢?一個新氧是可以做臉部美容的,我們可以做心靈上的一些美容,這個也挺好的。

北京城市廣播|如何讓孩子更好地看展?新氧生活這樣做

新氧生活帶大家如何看展

主持人:對於展覽,如何找一些能適合孩子的角度呢?

蒲鴻:簡單來講,站在孩子那個高度去和他看問題,不要理所當然以為他所有的事情都懂。比如我講趙孟頫,他是一個很大的書法家、繪畫家,但是孩子卻不瞭解。但我舉一個同樣的平行的例子,大家知道馬可波羅嗎?很多孩子就知道馬可波羅了,其實趙孟頫和馬可波羅是同一年生的。我們需要把這種東西不斷地比較,用小孩熟悉的東西去拉近他們。

主持人:你現在做青少年博物館的公共教育工作已經有3年的時間了吧?跟剛剛開始做相比,現在一定成熟了不少,在很多理念和做法上是不是有了更多好的方式和方法?

蒲鴻:我們現在更多的的想用新的方式讓孩子們被吸引,比如我們現在正在推薦的夏宮的展覽,有這麼多俄羅斯的文物,但是要讓小孩聽哪些呢?而且我們老師也非常有限。所以我們現在做一個音頻,用一種情景的、帶入的方式讓小孩來聽一個小故事。

比如我們講到尼古拉斯二世,他是沙俄最後的一個皇帝。前面配音就配上他被槍決的那種聲音,然後配上非常悲壯的俄羅斯的樂曲,緩緩地說他一個小的故事。比如我們講到一個模型,剛進來就看到一個彼得大帝的一個小帆船。小孩也覺得這個帆船其實沒有什麼精彩之處,還不如我家的航母模型有意思。但我們把它設置了一個彼得大帝的角色,有一個專業的主持播音的模仿者,通過他來講述彼得大帝的故事,這樣的小孩就會慢慢地被拉入進來。

尤其在今年我們推動更多用線上的方式來帶孩子進入到這種博物館,聽聲音。而且這種都不用下載APP,直接在展覽上一掃碼就可以聽,是我們和主辦方一起合作的。

北京城市廣播|如何讓孩子更好地看展?新氧生活這樣做

給大家的逛博物館建議

主持人:現在北京應該說每天都有很多展覽,在這個展覽的選擇上你一般怎麼把握呢?你比較願意帶大家去看什麼樣的展覽?這種熱門的展覽都會去帶,還是你會有意識挑選你自己認為更有意思的呢?

蒲鴻: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挑那種帶有更多藝術性的。因為博物館這個東西講美講得非常多,進入博物館讓小孩能看什麼呢?其實主要讓眼睛看到美的東西,一個字,美不美。一幅畫美不美,書法美不美,能夠教給小孩眼睛能夠學會看這些東西,對我們來說這個功勞就已經很大了。所以這方面的展覽我會側重一點,比如我們現在做的文藝復興,在首都博物館。

北京城市廣播|如何讓孩子更好地看展?新氧生活這樣做

主持人:應該說蒲鴻不管是帶著大人還是孩子去看展覽,這幾年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逛博物館要怎麼能增加趣味性呢?

蒲鴻:我也知道現在很多大人帶著孩子,一到暑假、寒假全是行程安排,而且到了一個目的地必須去看博物館。所以可以注意有效地去用一下他們館裡面那種硬件設施的東西,可以提高自己的旅遊體驗。尤其是現在個人遊,就是自己去遊,不跟團的那種越來越多,比如說我們在博物館裡面提供了一些音頻的設施,還有一些現在越來越多的用觸屏互動的,AI或者VR的技術,一旦發現大家都不要錯過。我們帶孩子去博物館發現小孩一看到電子屏就感興趣。

主持人:網友有一個問題非常想問你,有的博物館現在讓拍照,有的不讓,一直鬧不明白,到底讓不讓拍照?而且現在大家去博物館很多人會不停地拍照,尤其是帶著孩子。其實我覺得這有點打斷孩子參觀的意思,有人老說你站在這照一個,站在那照一個,有時候孩子會很煩燥。現在很多孩子也是很有個性的,我就發現身邊很多孩子,你一讓他拍照,甭管在哪,就是在公園景點讓這孩子多拍兩張,他也煩了。

北京城市廣播|如何讓孩子更好地看展?新氧生活這樣做

主持人:你覺得現在帶孩子去博物館,哪些做法是不太好的,不太利於培養孩子們的興趣?在這裡也給各位家長提個醒吧。

蒲鴻:我是希望每個家長不要過高的期待,說小孩通過看這個展覽,他能吸收了多少知識,而更多的是讓小孩去享受這樣一個觀看展覽的過程,這個我覺得才是一個高級的方式。因為讓小孩多學兩點、三點知識,對於小孩整個成長來說可能作用也不是那麼大。

但是比如我們去看了趙孟頫的展覽之後,小孩們眼睛盯著他寫的杜甫的那些詩歌,他畫的那《秋郊飲馬圖》,看了上面的細節,可能這個對小孩的那種影響是更加深遠的。

因為小孩的成長,我們要的不是像那種填鴨式的——今天看一個展覽,給你10個知識點全得背好。而是他在十年之後,比如說在另外一個地方又看到趙孟頫的這張畫,突然想十年前蒲老師帶著我們去看這個畫,我記憶猶新。我希望後面有這樣一個效果。

北京城市廣播|如何讓孩子更好地看展?新氧生活這樣做

經過這次分享,大家對蒲鴻老師和小新的瞭解是不是又多了一些呢?歡迎繼續關注,本月小新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全新有趣的活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