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縣——武強村名考

“你是哪人啊”“河北滴”“河北哪啊”“衡水武強的!”“武強,好地方啊,古縣啊”,熟悉不?出門在外常常遇到。

“你是哪村的啊””常莊的,小范北邊,307邊上,知道不”“啊,知道啊,挨著陳院”,親切不?村名,無盡的歸屬感。

武強各村的來歷你知道嗎?

千年古縣——武強村名考

武強年畫博物館

武強縣現有238個村,其建立的時間早晚不一,有的已有兩千多年,有的只有幾百年,而且各村的來歷也不一樣。據史籍記載、民間碑文考證及民間傳說中的資料分析,總的情況是: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的5個;建於漢代的6個;建於隋代的3個;建於唐代的2個;建於五代時期的8個;建於宋代的15個;建於元代的9個;建於明代的184個;建於清代的6個。

具體情況是:

春秋時期建村的有:楊南召什、合立村、西北召什、劉南召什、張北召什。

漢代建村的有:劉鐵房、郎子頭、林東、解村、後護駕林、東唐旺。

隋代建村的有:西中旺、馬頭、皇甫。

唐代建村的有:孫猛寺、留寺林。

五代時期建村的有:街關鎮的四街四關。

宋代建村的有:菩薩、馬莊、前楊武寨、後楊武寨、東楊武寨、北堤南村、南堤南村、朱家莊、韓家莊、洛沱灣、五里屯、曹莊、蘆園、大郭莊、鋪頭。

元代建村的有:南牌、北牌、吳家寺、北里謙、南里謙、東里謙、關頭、菊裡、梅莊。

清代建村的有:武安莊、龐疃、邵家莊、樂郊、南代、韓旺窪。

其他村為明代永樂年間(1404年前後)各地移民所建,共有184個村,佔全縣所有村莊的77%。在這些村中,大部分是從山西來的移民所建,也有一部分村來自其它地方的移民。如:大王莊、大劉莊、郭家莊、李家村4村為京東三河縣移民所建;彭劉莊為密雲縣移民所建;朱家莊為山東濰縣移民所建;李家城為山東壽光一碗水村移民所建;郭家院由河南新鄉移民所建;吉家屯為陝西險寧縣趙莊灣移民所建;武安莊、龐疃為獻縣遷建;樂郊由菩薩村遷建;民興、民建由林東村遷建;北小范由小范遷建;閆五門為郎子頭村遷建;西左莊、東左莊為左齊居遷建;邵家莊為西北召什遷建;河涯村為北小范遷建;郭家灣為北堤南村遷建;張家莊為楊武寨遷建。

千年古縣——武強村名考

(一) 武強縣的村莊從建村到取名,與當時的政治、民俗、經濟、自然、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經考證,全縣村莊基本上可分為十四種情況:

1.以姓氏命名的村

如楊家莊、璩家村、牛王莊、張金莊、常村、徐家莊、常家莊等。此類村如有同名,則再冠以方位或大小以示區別。如張莊,則分為西張莊、東張莊。

2. 與邊境有關的村

戰國時期,武強縣地處燕趙邊境地帶,北為燕國,南為趙國。史志記載:先屬燕,後屬趙。那時的邊界多以石刻字,豎立於兩國交界處,稱界石,高大醒目,行政管理、種地收稅等均以界石為界。當時在趙國邊境上立的界石,簡稱“趙石”。有移民遷居至此定居立村,便以界石為座標,冠以方位和姓氏而命名村名:位於燕趙界石西北立的村,便叫做西北趙石;有劉姓人家定居燕趙界石南面的,起村名劉南趙石;有楊姓人家定居燕趙界石南面的,便稱楊南趙石;有王姓人家定居燕趙界石南面的,便稱王南趙石。天長日久,村名用字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在不斷演化,後來人們把“趙石”寫為“召什”,於是成了今天的西北召什、劉南召什、楊南召什、王南召什等字樣。

3. 與烽火臺有關的村

烽火臺是古代邊境戍兵用烽燧(烽火)報警而建築的高土臺,隔十幾裡地即築一座。發現敵人入侵時,一臺燃起烽煙,鄰臺見後立即舉火,可以很快傳告給全線戍兵,做好戰鬥準備。

武強縣依託烽火臺建村的有兩處:一是前臺頭、北臺頭村。明永樂年間,山西移民至此,在烽火臺遺址的南、北兩側建村,南側的叫南臺頭,北側的叫北臺頭村,1948年南臺頭改稱為前臺頭。二是前臺南、後臺南村。明永樂二年(1404年),張、於兩姓人家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因村址選在了古烽火臺遺址的南面,故稱村名為臺南。1920年,臺南村分為兩村,居南者稱“前臺南”,居北者稱“後臺南”。

4.與古城池有關的村

舊城:原為武邑郡城,築於北魏道武帝皇始二年(397年),武邑郡於北齊天保七年撤銷後,武強縣治所遷入,成為武強縣城。到五代周顯德元年(954年)被洪水沖毀。城毀後,在此居住的人便稱之為舊城。

街關:五代周顯德二年(955年),冀州刺史張輝於今街關鎮處築建武強縣城,隨之縣治所遷入。此城歷經宋、金、元、明代,屢毀於兵,亦多次修復。明英宗時(1435年~1448年)進行過較大規模修整。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洪水沖毀部分房屋建築,知縣吳鳳鳴又組織修復。多年城區佈局呈“田”字形,有南北、東西兩條街和十幾條小街巷,商號、店鋪多分佈在城內大街兩旁,後來形成了東南西北四關和東南街、西南街、東北街、西北街8個行政村。

李家城、吳家城:漢高祖封武強侯後,建武強侯城,其遺址在今吳家城、李家城一帶。明永樂二年(1404年),李姓人家由山東青州府壽光縣一碗水村遷此立村,因村址坐落在武強古縣城遺址內,故藉此冠以姓氏取村名為李家城。同年,有吳、楊兩姓人家,由山西遷此立村,稱吳家莊,後楊姓絕宗,因村址坐落在武強古城遺址處,後改村名為吳家城。

5. 與楊六郎和潰水陣有關的村

前楊武寨、後楊武寨、東楊武寨:據傳說,北宋楊延昭在該地佈設“潰水陣”時,曾在此處安扎三處營寨:位南者稱前楊武寨,位北者稱後楊武寨,位東者稱東楊武寨。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洪洞縣移民在三處營寨遺址上分別建起三個村,仍用原寨名定為村名。

馬莊:相傳,北宋年間,宋將楊延昭在武強安營紮寨,布有“潰水陣”以御遼兵,並在該村處設有騎兵拴馬場,東西兩頭設有看馬房。後來這一代逐漸發展成居民區,藉此取村名為東馬莊、西馬莊。後來合併成一村後稱馬莊。

北堤南村、南堤南村:北堤南村與南堤南村原為一村,始建於宋代,因村址在楊六郎“潰水陣”之大堤南側,而得名堤南村。民國六年(1917年)分為兩村,北稱北堤南村,南稱南堤南村。

西劉堤、東劉堤、後劉堤、樊堤:相傳,宋代楊延昭為抵禦遼兵在此築堤設“潰水陣”。明永樂年間,劉姓人家由山西遷此建三村,借堤冠以姓氏取村名。村址在西的,名西劉堤;在東的名東劉堤;在西劉堤之北的稱後劉堤。同年,又有樊姓人家由山西遷此立村,因處在潰水陣堤西,取村名樊家堤,後簡稱樊堤。

寨子:相傳,該村址為宋代軍隊安營紮寨的遺址。明永樂年間,山西移民遷此建兩村,藉此分別稱前寨、後寨,上世紀50年代初合併為一村,稱前後寨,後簡稱“寨子”。

6.與皇窯廠有關的村

東廠、西廠:明永樂六年(1409年),為建北京城在此地設立皇窯廠燒磚,位西者稱西皇窯廠,位東者稱東皇窯廠。北京建成後,燒窯人就地定居立村,借窯廠命名村名,稱西皇窯廠、東皇窯廠。後簡稱東廠、西廠。

南立車、北立車:明永樂年間修北京城時,為皇窯廠運磚,設立了北、南兩個車隊,車隊舊址聚集成村後,遂取村名北立車、南立車。

西大過:明永樂年間,山西移民遷此立村,時有順天府(北京)運皇磚的船隊從村東的滏陽河裡連續過了三晝夜,便藉此取村名為大過,因村在滏陽河西而稱“西大過”。

7.與寺廟宗教有關的村

古代,人們常說:名不正則言不順,在建村這個問題上也是這樣,為圖個方便和吉利,建村時我們的祖先多借廟宇冠村名,意在企盼神靈保佑為精神依託。

早在唐宋時期,宗教在武強已很盛行,縣境內建有堯王廟、楞嚴寺、五祖寺、清涼寺、福勝寺、石佛寺、松竹寺、興聖寺、元武觀等寺廟10餘座。至清末民初,廟宇建築幾乎村村都有,僅街關鎮就有城隍廟、關帝廟等26座。以寺廟為名建村在全縣十分普遍。

張法臺:在唐朝的時候,此處設有一個“方臺”,並有和尚常來講法,因此這裡聚成一個村子後名叫講法臺。後來此地鬧瘟疫,人煙絕跡。明永樂二年(1404年),有張姓人家從山西遷來後在方臺附近定居,故起村名為張方臺。後來又有和尚常來方臺處講法,因此村名又改為張法臺。

吳家寺:該村建於元末,原來叫劉史莊。明朝初年,當地人在這裡建了一座廟,叫做吳家寺,該寺廟香火逐漸興盛,遠近聞名,村名也遂之改稱為吳家寺。

西五祖寺、東五祖寺:唐朝鹹通年間在此處修一廟宇,名五祖禪林寺。明永樂年間,山西移民至此,在寺西、東兩側各建一村,借廟名冠以方位而取村名為西五祖寺、東五祖寺。

孫猛寺:該村建於唐代,原有一廟叫松竹寺,有人在廟旁立村取名也叫“松竹寺”。後來有一個叫孫猛的人修繕了此廟,人們為了紀念他,把松竹寺更名孫猛寺,該村也易名孫猛寺。

青蓮寺:明朝弘治年間,有一個在此建寺廟的和尚叫“青蓮”,寺廟竣工後取寺名叫青蓮寺。該村建於青蓮寺一側,即以寺名命名為村名。

劉五門、閻五門:明代這裡有一座廟叫“五門寺”,後來有劉姓人家遷此廟南立村,借廟名冠以姓氏取村名為劉五門;後來有閻姓人家從本縣郎子頭村遷此廟北立村,借廟名冠以姓氏取村名為閻五門。

千年古縣——武強村名考

武強北辛莊千年古剎大嚴華禪寺

8.與生產園林有關的村

趙褚桃園、李馬褚桃園、閻鄧褚桃園:村址均系元朝末年大財主褚家的桃樹園舊址。明永樂年間,趙、李、馬、閻、鄧諸姓人家由山西遷此立村,借桃園冠以姓氏取村名,位南者稱趙褚桃園,位北者稱李馬褚桃園,位東者稱閻鄧褚桃園。

花園、蘆園、苑莊:花園村址系明代辛氏大戶的花園,管理人員住此,年久成村,遂藉此取村名為花園;蘆園村建於宋代,當時此處有一蘆家花園,遂藉此取村名為蘆園;苑莊村址在明代是北代村一財主家的園林,後來園人定居下來,年久成村,藉此取村名稱苑莊。

大王莊、西王莊:大王莊原來是一大財主的莊子,名叫“王莊子”,在燕王掃北時僅剩兩家。明永樂二年,張姓人家從京東三河縣兔爾嶺遷此定居,仍用原村名,名大王莊。同年,又有移民從山西洪洞縣遷居至此,在大王莊以西建兩個小村,居西者名西王莊,居東者名中王莊。解放後西王莊、中王莊合併為一村,名西中王莊,後統稱西王莊。

韓旺窪:此處是北代村大財主賀家的千畝莊園。當時有劉姓兄弟二人在此定居,給賀家種地,取名北代東莊子。因該村在北代鄉韓旺村北,地勢低窪,1942年更名為韓旺窪。

鐵匠莊:明永樂二年,幾戶鐵匠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起名鐵匠營,以後改叫鐵匠莊。1942年與王南召什合併,稱合立村,1958年又分開,仍叫鐵匠莊。

9.與重大歷史事件有關的村

劉廠、杜王李廠、康家廠、弓牛廠、簸箕廠、鄭家廠:明朝洪武年間,朝廷下令天下大力發展養馬,《深州風土記•賦役篇》中雲:“……武強設有九區放牧場

……三戶養一兒馬,五戶養一騍馬,三年兩駒,養馬之家各免稅糧之半。”永樂年間有姓劉、杜、王、李、康、弓、牛、鄭等姓的人家由山西遷來舊馬場附近立村。因村址坐落在放牧場範圍內,於是便冠以姓氏取村名,分別稱劉廠、杜廠、王廠、李廠、弓廠、牛廠、康廠、鄭廠。另外,位於劉廠南的一村盛產柳條,村民善於柳編,除從事農牧業外,並設有編簸箕作坊,於是起村名為簸箕廠,後來杜廠、王廠、李廠合併為一村稱杜王李廠,弓廠、牛廠合併為一村稱弓牛廠。

夾壙村:原是元代狀元牛繼志的墓地,明永樂年間山西移民到牛狀元墓周圍建房成村。古稱墳墓為壙,現在死人安葬時還有“請客拜壙”的禮節,因此,該村取名夾壙。

武安莊:清代乾隆年間,獻縣縣官黃某,綽號“黃錢串”,預收百姓三年錢糧。獻縣小流屯李王氏為避免此難,搬遷到武強境內立村,取名武安莊。

北平都、南平都:明建文四年正月,一姓平名保的都指揮使領兵在此阻擊燕王的軍隊南下,故此村民遂以其姓和其職務取村名為平都,並以當地藥王廟為界,居北者名北平都,居南者稱南平都。

10.與王郎趕劉秀故事傳說有關的村

在武強縣,民間廣泛的傳說著王莽趕劉秀的故事,其實,真正的歷史事實是王郎趕劉秀。《後漢書•光武帝記》記載: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奪了劉氏天下,自稱皇帝,引起天下大亂。在綠林、赤眉、銅馬等農民起義軍的攻擊下,公元23年王莽被殺。漢朝宗室劉玄做了皇帝,稱更始帝,為穩定天下,更始皇帝劉玄派劉秀以大司馬的名義到河北一帶招兵買馬和做安撫工作。劉秀到河北後,恰逢邯鄲有個叫王郎的算卦先生,乘天下大亂冒充漢成帝的兒子劉子輿在邯鄲稱帝。他知道劉秀是皇室正宗,就帶兵到處追殺他,於是在民間演義出了王莽趕劉秀的故事。劉秀在河北被王郎追殺之際,得到信都(今冀州)太守任光的幫助,越戰越強,平定了王郎,於公元24年劉秀正式當上皇帝,建都洛陽,史稱東漢。後來,外地移民到武強,在劉秀與王郎爭鬥過的地方建村,不僅留下了一個個興盛的村落,而且留下了一個個風趣的傳奇故事。

拜口:相傳王郎追趕劉秀到滹沱河邊,突然河堤被洪水衝開一個大口子,那渾濁的河水,一下子就把劉秀的隊伍截住了。劉秀見此情景,不由仰天長嘆:“天絕我也”!他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觸犯了天意,急忙衝著決口處行起了三拜九叩的大禮,以表示謝罪。

有人說是劉秀的三拜九叩起了效應,那決口突然又自動堵住了。其實不是這麼回事,而是這一帶的老百姓都知道劉秀是正義之師,大家一齊動手把決口堵住,使劉秀的部隊順利通過。人們堵決口運來的土堆成了一座小山。後來在上邊建了個村子,起名叫“拜口”。民間還有一種傳說,劉秀被王郎追到滹沱河邊,被河水阻住,劉秀情急之中朝河內一拜,蘆葦叢中便搖出來一隻小船,渡劉秀安全過河。劉秀當皇帝后便封他渡河處的一個村子叫 “拜口”。

護駕林:相傳西漢末年,王郎為奪皇位,緊緊追殺劉秀。一日劉秀被追殺到武強縣城南的棗林莊,這時正是農曆七月十五,棗林茂密,半青半紅的大棗掛滿枝頭。劉秀怕碰掉棗兒,命令從人下馬繞林而過。被林中的一老者瞧見,對劉秀的人品非常佩服。問明原委後,熱情為劉秀指路,並贈以鮮棗充飢。劉秀接棗拜別老者,繼續趕路。當王郎軍追到棗林時卻不見劉秀蹤影,疑劉秀藏入棗林,隨騎馬闖入林中尋找,一見樹上的大紅棗,伸手亂摘一氣。老者見王郎軍如此無禮,便上前勸阻,被一頭目揚鞭打翻在地,並要其交出劉秀,誰知他們所打的老者正是本地的千年棗神。棗神一怒之下便命棗兒棗孫奮起自衛,棗兒飛起象石子一樣,朝王郎軍的頭上砸去。只打得王郎軍一個個焦頭爛額,潰不成軍。這時劉秀則趁機向西南逃去。

劉秀稱帝后始終不忘棗林莊遇救之事,派人尋找指路贈棗的老者,尋遍了棗林莊,都說沒有此人,方知是棗神所護,遂降旨為棗神修廟,塑造金身,以表感謝之情,並將棗林莊封為“護駕林”。

劉鐵房:相傳,劉秀領兵路經武強境地,突然烏雲密佈,大雨驟降。劉秀便命令部隊進駐附近的劉家屯村避雨。誰知一連數日陰雨連綿,鄰村房倒屋塌之聲不斷傳來。官兵見此情景,個個唉聲嘆氣。劉秀正考慮穩定軍心之策,忽然一名謀士進帳說:“我到村中看了看,該村的地是立土,這村都是用立土建的房子,不怕風吹日曬雨淋。”劉秀瞭解了情況後,為安定軍心,鎮靜地對士兵說:“此村舍乃鐵房也”!數日後天晴風定,這個村的房屋果然平安無事。軍民們想起劉秀說的話,就把劉家屯更名為劉鐵房了。

解村:相傳,一年秋後,劉秀被王郎追殺到滹沱河的南岸,前有河水擋道,後有追兵,劉秀急得火燎眉毛。這天晚上,突然狂風大作,軍帳被颳得東搖西晃,風也出奇的冷,這風一直刮到第二天早晨才剎住。劉秀走出軍帳到河邊一看,心中大喜。原來河裡結了厚厚的一層冰,於是趕緊命令部隊拔營起寨,順利地從冰上過了河。劉秀的人馬過河不久,風停日暖,加上河水上漲,冰又融化,王郎的追兵趕到時河上已過不得人馬,使王郎乾著急而沒法。那河裡的冰為何溶解的那麼快呢?據說:因為劉秀是皇帝,風神、水神各路神仙都為他幫忙。後來人們把劉秀過河附近的一個村子改名叫“解村”,也有的說是劉秀封的。

林東村:相傳王郎趕劉秀時,劉秀麾下的李將軍奉命在武強山一帶埋伏。

天近中午,王郎兵開始攻山。被伏兵亂箭射死很多。但王郎兵多將廣,時間一長,箭已用盡。李將軍的人馬漸漸支持不住,只好且戰且退。在快撤往一片樹林時,天已將黑,突然“嗖嗖”幾枝冷箭射來。因看不清,李將軍身上中箭,他的兒子掩護著將他救到林中,不多時氣絕身亡。

劉秀稱帝后,追封李將軍為元帥,併為其在樹林中修了一座墓,其子為父守墳盡孝滿後,仍不願離開此地,隨之在樹林東邊立村,起名林東,就是現在的林東村。

郎子頭:小范正北有個小村子,叫“郎子頭”。傳說是劉秀斬王郎之處。幾年的東征西戰,軍隊不斷壯大,當劉秀轉戰到武強北部的滏陽河畔時,決心與王郎決一死戰。為麻痺王郎,劉秀命士兵到周圍村子傳播消息,說是劉秀中瞭解甲風,病情不斷惡化,眼看性命難保。

這消息不翼而飛,很快傳到王郎那裡。王郎一聽可樂壞了,心想,這可是個消滅劉秀的時機,馬上率領大隊人馬,前來襲擊劉秀。

這時的劉秀,早已命令手下的大將佈下埋伏,當王郎的隊伍走進埋伏圈後,殺聲大作,亂箭齊發,結果王郎的軍隊大敗。王郎也當了俘虜,劉秀命令將王郎就地斬首示眾。

後來,為紀念劉秀打敗王郎這件事,在斬守王郎的這個地方立了一個村子,村子便取名叫郎子頭。

11.與河流有關的村

武強縣境內歷史上河流眾多,先後就有滹沱河、滏陽河、漳水、天平溝、朱家溝、龍治河流經此地,自古人們認為依山傍水是風水寶地,因此,在河旁建村者全縣有20多個村。如:武強鎮河西村,系當年山西移民建村時選在朱家河西岸,故取名河西。豆村鄉的西岔河、東岔河,明代建村時座落在龍治河與滏陽河的交匯處,因此在滏陽河西的村取村名西岔河,在滏陽河東的叫東岔河。宋代,黃河流經武強縣的東南部,後來有姓劉和姓宋的移民在黃河故道附近建村,姓劉的村稱為劉古河,姓宋的村稱為宋古河。街關鎮的郭家灣村,因建村時選在了龍治河轉彎的南岸,且郭姓是大戶,因此取村為郭家灣村。周窩鄉的止方頭村,因村址座落在朱家河旁,常有船隻在河內停泊,所以起村名止舫頭(舫即指船),後演變為止方頭。街關鎮的河涯村,相傳該村原名方家莊,燕王掃北時人煙稀少,明永樂年間,北小范孔姓人家遷該處定居建村,因村址緊靠朱家河,遂取名河涯村。

12.寓意迎祥祈福的村

古人建村,都盼著幸福、吉祥、安康,因此,有的村名並沒有什麼特殊的來由,取名時只是圖個吉利。如:西安院,山西移民在這裡初建村時叫西南院,後來村民認為“安”有安居樂業之意,比南字吉祥,遂改稱為西安院。西王村、東王村,山西移民建村時,為盼望後代興旺,起名旺村,後來靠東頭的取名東旺村,靠西頭的取名西旺村。年久,為了叫著上口,遂演變為今天的王村。東唐旺,傳說該村村內有一個大坑塘,村人為盼興旺,而取名唐旺村,坑塘東的村稱東唐旺,坑塘西的村稱西唐旺。武強鎮的菩薩村,宋代建村時曾叫長豐鄉。後鬧洪水,從水中衝來一塊寫著“水流菩薩村”的木牌,菩薩在民間是救苦救難的神仙,因此,村民遂把村名改為菩薩村。還有中旺村,相傳隋朝時立村,因村邊有滏陽河而叫南河涯。唐代李淵的十四子被封為中立王,曾路過此處,後來在該地建一廟起名中立寺,以後為盼村落興旺,人們安居樂業,遂借“中立王”和“中立寺”的背景改村名為中旺村,居廟西的稱西中旺,居廟東的稱東中旺。

13.與古代行政建制有關的村

古代,在武強境內設立過一些現今已不存在的編制,但當時立村和起村名時卻被借用。如鋪頭,在宋代時,區域內8裡設一墩,10裡設一鋪,“鋪”即官差人員休息的住所。鋪頭這個地方作為古鋪遺址,明代山西移民在此建村時即起村名為鋪頭。北代鄉有5個叫“代”的村,相傳,原名都是“代裡之稱”,“裡”為古代的一種行政編制,五戶為鄰相保,五鄰為裡相助,立村後為傳承代代鄰里之間相保相助的風俗和體現村莊方位而取名為北代裡、南代裡、尚北代裡、前西代裡、後西代裡,後來為呼叫村名的方便而簡稱為了北代、南代、西代等村。

14.與地理特徵有關的村

當初建立村時,先人們和給孩子起名一樣,抓住一個有特徵的地理現象,也便成為其起名的依據。如:明永樂年間在北部滹沱河泛區立村時,看到這裡地勢低窪,而且都是沙土地,於是這一帶相鄰的8個村都叫沙窪村,所不同的是在村前分別冠以田、王、樊、張、吳、程、葛等姓氏而進行區別。孫莊鄉的莊窩頭村,相傳明永樂年間遷此定居時,看到樹上有個老鴰窩,聯想移民時原籍村頭上也有一老鴰窩,於是便取村名莊窩頭。

在考證探索一些村莊時,有的村名在歷史變遷中幾經變化,很難知道它當時的來歷和背景,如東唐旺村歷史上曾叫過東博靈,究竟為什麼叫東博靈呢?有待有識之士進一步考證。

武強縣的村名,其實並不止以上十四種情況,還有一些村,一村一個來歷,沒有共性,卻有故事性。如古壇村,相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孫、王兩姓人家分別由山西洪洞縣和京東三河縣遷入武強境內建村,在蓋房打坯時挖出了一個谷壇,便藉此取名谷壇村,後來因谷和古諧音而演變為古壇村。洛沱灣村,因建村時見東側的古潰水陣堤高低相間,猶如駱駝峰狀,又緊靠滹沱河的一條支流天平溝拐彎處,遂起名駱駝灣村,後演變為洛沱灣。

(二)

村莊,好像歷史長河中的一隻船,它不僅承載著世代人群駛向理想的彼岸,而且隨著時代的變革也在發生著多方面的變化。有的村在戰亂或瘟疫中消亡,有的村因為種種原因合併到其它村,有的村因區劃被改變地域歸屬,也有的村莊針對形勢的需求而更換名字……正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有些村莊成為歷史上的謎團,值得地名或文史專家們進行挖掘考證。如:在周窩鄉南段莊出土的明代嘉靖四十五年冬十一月四日“處士王逍”的墓誌銘中說:“世居武遂莊窩村”,現在武強縣根本就沒有了這個“莊窩村”。再如,在街關鎮出土的顯現衡水最早墨跡的大唐銘磚中說:“大唐貞元十三年正月十五日,深州武強縣平皋鄉崇賢坊,故人劉日進並妻武氏 ……”在今天的地圖和明清時代的縣誌上都沒有平皋鄉和崇賢坊村的名字。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分析,村莊的變化這是正常的。就是近代,我縣的村莊也發生過許多變化,現就有關村莊的變化情況進行探討。

  1. 歷史上消亡的村。從歷史遺存的碑文和民間傳說中考證,我們武強縣有不少村就淹沒在了社會的大動盪之中。如:今天的黃家屯,明代以前曾有“封家寨”村,在明代建文帝與燕王的“靖難之役”中人煙絕跡而村亡,到明永樂二年(1404年),黃姓人家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又有了新村“黃家屯”。再如:鐵匠莊,碑文記載該村明代以前叫“曹家營”,至今該村的地名都叫“大曹家孔”、“小曹家孔”,是明代的一場瘟疫造成該村絕跡,明永樂年間山西的一家鐵匠移民到武強後在曾叫曹家營的地方立村,取村名鐵匠莊至今。立村於戰國時期的王南召什村,1940年與鄰村鐵匠莊合併為一個行政村,叫合立村,1958年又分開,該村仍叫合立村,王南召什從此匿跡。

  2. 併到鄰村的村。北代鄉的馬莊村,原來的西馬莊、東馬莊是兩個村,後來合併一村後稱“馬莊”。北代鄉的杜林村,明永樂二年,黃姓人家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時立村,取名黃家頭,後因村小恐遭匪劫而與鄰近的西莊村合併,因鄰近有一片杜樹林,合併後的村莊便改名為“杜林村”。周窩鄉的小劉村,緊臨郭家院村,1956年與郭家院合併為一個行政村,村名郭家院。街關鎮的新合村,歷史上為侯家拜口、呂家拜口、張家拜口三個村,1950年合併為一個行政村,取名為新合村。北代鄉的張沙窪村,原系張沙窪、程沙窪兩個村,1942年合併為一個行政村,開始叫張程沙窪,後來簡稱為張沙窪。

  3. 改換名稱的村:武強鎮馬頭村,明代叫谷河村,村內發現的明萬曆九年的廟碑中仍稱該村為“谷沙村”,並有“谷沙煙雨”的民間景觀,後因該村水運碼頭的日漸興旺而改為馬頭村。北豆村,原來分為城裡、城外、河南、河北四個自然片,1942年抗日戰爭中為迷惑敵人而把“城裡”、“城外”並稱為復興村,把“河南”、“河北”並稱為新興村,1961年為便於行政管理,又分為西復興村、東復興村和南新興村、北新興村。街關鎮的李德莊,原名叫段莊,後來因為有一運糧官李德在該村落戶,隨改村名為李德莊。孫莊鄉的皇甫村,原名李家莊,唐代咸亨七年,河陰太守皇甫興遷葬於該村附近,碑石林立,樹木繁茂,聞名鄉里,從此以皇甫興的姓改為村名“皇甫村”。豆村鄉的吳家寺,元代建村時叫劉史莊,明代在該村建了一個“吳家寺”的寺廟,村名也隨之改為吳家寺。街關鎮的督府營,原村名豆腐營,後因東唐旺村人在該村附近修了一片朱氏墓地,村人認為朱(豬)吃豆腐相剋,因此改名為督府營。

    武強鎮的陳家院,相傳山西移民立村時因為這一帶有圍牆似城,便取村名“城家院”(城鎮的城),縣官知道後,不準一縣有兩城,這村只好把城改為陳,稱陳家院。林東村因為劉秀的一位李姓將軍陣亡被追封為元帥,在該村建有元帥墓,該村曾改名為武帥村,後又改為林東村,一直延續至今。建於宋代初年的菩薩村,1967年曾改名為“立志村”,1981年地名普查時又恢復原名。豆村鄉的前莊原名新立莊,後莊原名黃辛莊。1942年新立莊與黃辛莊合併為一個村後叫“新合村”。1960年這村又分成兩個行政村,居南片的叫前莊,居北片的叫後莊。武強鎮的民興村歷史上曾叫“下碼頭河東李莊”,民建村叫“下碼頭河東劉莊”,1942年在抗日戰爭中兩村改名合稱為“臨滏村”。1957年臨滏村又分成了兩個行政村,原李莊稱為民興村,原劉莊稱民建村。孫莊鄉劉南召什村,清代康熙年間曾出過“都察院左都御史劉謙”的高官,大學士朱軾在為其作傳中寫道:“公諱謙、字益侯,號思庵,姓劉,世居武強麟遊鄉”。民間傳說劉謙幼時夜讀常有麒麟保佑,故成名後曾把劉南召什村一度改為麟遊鄉,後來,該村又恢復了原稱。

  4. 變更歸屬的村。因自然環境與社會區劃情況,時常有些村的歸屬在發生變化。在這些變化中,不僅僅是歸屬哪個鄉鎮有變化,就是歸屬哪個縣也是時有的。如:武強縣東北部的邵家莊,清順治三年(1646年)由西北召什村邵姓人家遷去而立,在清朝末年區劃中,該村南部改名為“半邊店”,屬武強縣管轄,而北部仍沿用邵家莊,卻改屬獻縣管轄。到1938年,又併為一個村統屬武強縣,仍定名邵家莊。毗鄰邵家莊的北辛莊、南辛莊、西辛莊三個村,原都屬獻縣,1941年劃歸武強管轄。還有南立車、北立車、西大過、西樊屯、龐疃、彭劉莊6個村,原來都屬獻縣,自從1956年滹沱河改道後,該6個村處在滹沱河以南,為了工作方便,從此劃歸了武強縣。

毛主席曾說:“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武強的村莊在一代代的傳承發展中,不僅在千變萬化中充滿著傳奇色彩,而且受地域民俗的影響,有些村莊的名字在叫法上也有“字同而音不同”的現實。如:南谷莊,北谷莊,本是穀子的“谷”,而人們習慣稱為“歸”莊。還有一些村名雷同的村,以發音不同而進行區別,孫莊鄉的王莊,人們把“莊”字念成發音很重的第四聲“壯”;而武強鎮的王莊,人們卻把“莊”字念成發音很輕的兒化音“莊兒”。

(三)

地域村莊文化,飽含著極深的民間文化底蘊。武強縣,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有著廣闊的原野和一個個具有地方特色的村莊。

遠古時代武強縣境內還是一片汪洋,後經一年年的沖積而成了平原,當初的平原,地勢低窪,經常受到黃河等水患的影響,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痛苦和災難。後來大禹治水採取以疏導的方法在黃河以北開挖了9條河道,據《爾雅•釋水》一書記載,這幾條河是: ⒈徒駭、⒉馬頰、⒊覆釜、⒋胡蘇、⒌簡、⒍?、⒎鉤盤、⒏鬲津。其中徒駭河就是今天的滹沱河,鬲津河在九河的最南面。因為武強在歷史上地處這九條河的中間和下游,所以民間常稱說“地處九河下梢”。就是現在,武強縣的地勢仍十分低窪,海拔在14.2米至18.7米之間,一遇暴雨,上游17個市縣的客水齊匯境內成災,加之歷史上這一帶的戰爭頻繁,特殊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造成了武強縣歷史上人煙稀少。據史志考證,武強縣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村只有5個,漢代建村6個,隋代至元代一千年間建村共有37個,也就是說,在明代之前,全縣只有40來個村,只佔現今全縣村數的近五分之一,而且那時的村很小,有的三、五戶就一個村。正因為這樣,西漢劉邦當皇帝后封有功之臣為侯國時,史記記載當時的侯國是“大侯不過萬家,小者五六百戶”。

武強縣真正人煙變得稠密是明代以後,明代為發展生產和解決個別地區人少地多的矛盾,從朱元璋到朱棣,曾搞過七次大的移民活動。其中最大一次就是明朝永樂年間。當時,戰爭和瘟疫曾使冀中一帶“有田無人種,有路無人行”。為改變這種狀況,永樂皇帝朱棣採取從山西、京東等地大量移民河北的重大舉措,僅1403年前後,移民在武強縣建立的村莊就有184個。加上當時朝廷對移民實行一系列扶持政策,才使武強這一帶逐漸變得人丁興旺,村莊稠密。

武強縣歷史上最大的背景就是災情多,據縣誌記載,自明永樂以來較大的災害就有127次,其中水災58次,旱災20次,蟲災17次,雹災10次,風災13次,震災9次,平均4-6年發生1次。《深州風土記》中說:“武強地瘠人貧,物力稍絀”。明嘉靖年間侯世卿在《邑侯劉公生祠》中稱“武遂陬壤”。明代詩人辛紀世在詩中寫道:“寒霜古木幾斜陽”。元代詩人劉因在詩中稱武強是:“遼宋舊分野,燕趙古戰場”。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武強縣域的村莊當初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推斷和分析,這除了明代這樣大規模的移民建村外,其它朝代,尤其是遠古時代,它不外乎這幾種情況:一是把戰爭俘虜的士兵或民眾當奴隸強迫來此地為國家搞生產,日久立村;二是像大禹治水這樣大的工程,施工人員和留守人員在當地安家立業,以後發展成村;三是朝廷封官封地後,他們後代在此繁衍聚居成村;四是我縣作為古戰場和屯兵打仗的前沿,留守在當地的兵士,尤其是不打仗時以屯兵種田為業的,日久安家成村;五是犯罪發配和朝廷“大赦天下”時由官府統一流落到這一帶定居的;六是有的在武強為官者攜帶家屬及隨從人員定居武強的;七是外地人多地少之處抓住這一帶地廣人稀的優勢前來搞開發定居的。總之,當時建村是與這一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緊緊關聯的。眾所周知,武強縣一些帶屯的村,五里屯、李家屯、侯家屯、黃家屯,除與當初立村之人的姓氏有關外,再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村的舊址曾是古代屯兵屯田的地方,從而取村名仍沿用某某村。五里屯,不僅原址在宋代曾是楊六郎屯兵的地方,而且距離當時武強縣城有5裡地,因而叫起了五里屯。

不過,說起村莊來,村和莊並不是一回事。村,自古以來就是一級行政單位,設有村長(有時不叫村長,如現在叫村主任),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受不同的上級管轄,古時曾受過鄉、亭、邑等領導,解放後的村先後歸區、公社和鄉領導。村,歷史上不僅有為國家交納皇糧的職責,而且作為“地方”有負責社會治安、鄰里糾紛等事宜的功能。現在我們看傳統老戲時經常看到,下面一發生人命案子,衙役先喚“地方”出來,實際上這裡的“地方”也就是村上的村長一職。“莊”,它沒有行政職能,簡單的說它只是一個生產單位。古代,官宦人員和大地主,家有良田幾千畝、幾萬畝,為方便佃戶耕種方便,在田園中設立一些莊子,佃戶在莊子上吃住,到周邊地裡幹活,秋後按規定交租糧。這些佃戶日久人增,逐漸變成一個群落,但它仍然接受的是官宦人家和大地主家的管轄。如縣內的大王莊、韓旺窪等不少村落,原來就是大地主的莊子,後來由於時局的變化而成為了行政村。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影響,許多村莊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如現在近鄰縣城的肖莊村,明永樂年間在此地建村時,與北代、南代、西代相呼應叫東代,因地勢低窪常遭水患,人們把村往北遷了2裡,距周圍的村都是6華里,從而一度改為六里莊。後來,肖姓居大戶後又改為肖家莊。但不知什麼年代,肖莊已沒有了姓肖的,于姓是大戶,仍稱肖莊。由此,肖莊村的村名在600年來發生了三次變更。還有,豆村鄉的竇村,清代曾與鄰近的谷家莊合為一村,稱谷竇村,後來兩村又分開,並各復原名,谷家村仍叫谷家村,而竇村的竇卻由“竇娥”的竇變成了豆子的豆。

千年古縣——武強村名考

武強吉祥文化公園

無論村名如何改變,始終不變的是鄉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