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ⅠG和037Ⅱ導彈護衛艇研發意義

80年代後,保衛國家海洋權益的任務日益突出,海軍戰略方針由近岸防禦,擴展到到近海防禦,在繼續研發小型導彈快艇的同時,又加強了中型導彈護衛艇的建設。

其重點,是改進其適航性,提高居住性能,改善水兵生活條件設施,最主要的是加大續航力,增強反艦導彈的攻擊能力,在此背景下,國內設計了0371G和037II導彈護衛艇。

037ⅠG和037Ⅱ導彈護衛艇研發意義

037ⅠG 型導彈護衛艇是037Ⅰ型反潛護衛艇的改進型,1990年開始建造,1991年首艇正式服役,到1998年完成一個不小的批量生產,交付給三大艦隊服役,與037Ⅱ型導彈護衛艇形成了合理的高低搭配。

80年代初, 基於香港已確定會在97年迴歸, 海軍開始尋找適合進駐香港的艦隻,參觀過英軍當時駐港的孔雀級巡邏艇後, 認為未來的駐港艦艇也應是同級的。

但當時由於正值大裁軍, 艦艇普遍都設計老舊, 被海軍認為不適合在香港服役,於是著手研製新的037II導彈護衛艇。

037ⅠG和037Ⅱ導彈護衛艇研發意義

1987年4月,由黃埔造船廠、708所聯合體中標,同年12月簽定設計、建造合同,首批4艘770 陽江、771 順德、772南海、773 番禺等艇,全都服役於駐香港特混艦艇大隊昂船州海軍基地。

037II導彈護衛艇,配備鷹擊8A反艦導彈,76A型雙37毫米主炮和雙30副炮,柴油發動機和多軸螺旋槳推進系統,其總體技術已達到國際90年代初期的先進水平。

037ⅠG和037Ⅱ導彈護衛艇研發意義

總之,037ⅠG研發,正是圍繞南海區域南沙群島等領土、領海所有權問題和周邊各國的關係處於相對緊張的狀態時期,為適應南海軍事鬥爭需要,並進一步加強巡邏警戒作戰力量的建設,提高近海防禦作戰能力和制海能力,更加合適勝任近海巡邏警戒等任務。


037Ⅱ導彈護衛艇的研發,就是為了在97年香港迴歸時,替代英軍接防昂船州海軍基地,展現國內海軍的新風貌,所以其研發和服役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