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牛50頭左右,散養好還是圈養?

閒侃生活

農村養牛50頭,散養還是圈養這個和農村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所處的自然環境有關、也和養殖的規模有關,

一般來說規模小適合散養、規模大適合圈養。那麼,到底是散養好還是圈養好呢?我覺得要從下面幾個方面分析:

1、養殖難度及人工成本

50頭牛,不是一個小數字。如果小規模養殖沒有討論養殖難度呀什麼的意義,直接散養就好啦。大規模養殖要考慮很多方面,比如養殖場所、養殖看護人員配置、疾病科學預防管理、牛糞等垃圾處理、牛群食物資源等。圈養有圈養的好,便於管理、牛糞等可以集中作為肥料處理、平時只需固定時間看護、不擔心牛走失等。大規模散養必須配置多人仔細看護以免丟失。看護牛避免誤食他人農作物,不可以集中按照科學的餵養方法飼養等等難處。這樣看來,圈養存在諸多益處。

2、牛肉市場接受度及銷路

眾所周知,散養的牛肉無論口感還是營養都比圈養的牛肉好。這就造成了市場上面,農家散養的牛肉不僅比養殖場圈養的牛肉暢銷,而且價格上面也存在差異。所以,毫無疑問,散養的牛肉無論市場接受度還是銷路都比圈養的牛肉好。

個人覺得,無論散養還是圈養,都要根據自身所處環境因地制宜。如果不考慮外界因素,假設所有條件都具備,我覺得承包幾座山,圈起來,種上牧草甚至果樹等,

選定地方建立牛舍,採取日間散養,夜間統一圈養的生態農莊模式最好。


創作標籤

產品標籤丨養殖業 畜牧 牛

內容標籤 | 生產技術

答題助理:話三農 ZQQ00002


新農大視野

農村養牛50頭左右,散養好還是圈養好?





在農村一個人能養活三口牛就不錯了,也就一年忙到頭沒有空閒的了。像你養50頭牛在農村實屬少見,那不是小打小鬧的,是大規模養殖了,國家是有專項補貼基金。那肯定不能散養,一定要圈養,而且還要做好牛糞便等汙水排放工作,被人舉報檢測不達標的話,是要被環保部門取締的。



除非你養50頭牛地區新彊牧區,草原,那放養肯定是可行的。如果在農村產糧地區是行不通的,因為牛是活口是畜生,它聽不懂人話,你叫它別吃莊稼糧食,可它偏偏不聽你的要去偷吃。把莊稼吃掉了農民知道了會放過你嗎?人家不叫你賠錢,你不賠心裡都過意不去。所以,在農村散養的話需要給牛帶上口罩,到山上才能把牛口罩解開。





農村養50頭左右的牛,是散養好還是圈養好”?歡迎大家一起都來評論評論我的回答。


老孃舅說事

直接用身邊的例子來說吧,身邊有50頭牛的散養例子。


我家是山區的農村(鄂東),隔壁村有個地方,曾經就像世外桃源,大山裡面的一個半山腰,當年都是住的到處搬遷過來的人,俗稱“三縣九姓十八家”,這塊地方共18戶人家,有9個姓氏,來自於3個縣,可見人口的複雜性。六十年代,在那兒修了個水庫,供應山下灌溉,在那個農村沒有電和機械的年代,那兒算是風水寶地。

大約十年前,開始有人陸續搬到山下了,當地也為了政策,給那兒修了普通的土路,拖拉機可以去,而且也拉了電線,年輕的搬出來後,老一輩慢慢都去世了,近幾年都完全荒蕪了,如果不是有人承包水庫,估計更是沒人去了。有一對父子,當年是那兒的人,在外打工幾年後,回家養牛,去年過年時候發展到了五六十頭,我八十多歲的爺爺還特意去“參觀拜訪”了。據稱,戶主在當年的良田裡面,用樹木搭建了幾個大而簡易的牛棚,用竹子圍得結結實實的。牛棚都幾乎不要門的,早晨牛自己出去找吃的,下午四五點的時候把稻草灑鹽水,堆在牛棚附近,時間久了牛就自然到點回來了,畢竟有鹽水的稻草比山上的草好吃,特別是冬天。


父子二人的工作主要就是收拾牛糞,看護產牛犢的母牛,五六十頭牛,基本不愁銷路的。兒子辛苦,但是也比較殷實。一年賣個三十頭牛,在我們這兒牛價大約平均7000一頭(一般都是賣養了一年多的大牛,小牛三五千,大牛上萬的都有,我對具體牛行情不是很熟悉),也就是父子二人去年毛收能掙個20萬,看上去不多,但是接下來幾年,就那個地方,規模能繼續擴大,而且比在工地打工風險低得多。

50頭牛,至於圈養,我覺得應該是沒有放牧空間的地方才這麼做吧,成本當然高點,但是生牛的賣相要好好多。主要還是看養殖者的精力和放牧空間吧。


耕讀之家張君瑜

其實這個也不好說,因為你具體的情況也沒說清楚。我自己也是養牛的。但是我的規模不大,只有20多,我都是純放養的。對於養牛一般的事情,還是知道一點的,能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放養的話,需要很好的放牧條件,題主也只是說了是山區的那麼你們山區適合放牧嗎?就是說你這幾十頭牛往山上一趕有沒有草吃?有沒有莊家地?需不需要有人看著?如果當地的放牧條件很好的話,那麼還是可以往山上放養的,放養的話你的資金,成本肯定會降低很多。


但是確實放養的話就像其中所說的你的工作量會增大,不管是天晴下雨那牛都是要吃的,所以你必須要把他趕出去,而且一般牛一天都能吃,放養的時候最好是有人在旁邊看著。但是我沒有看著,我就在這邊山頂上放養,搞習慣了,早上出去晚上自己回來。其實就是說散養的話,你當地的條件很好,那絕對是可以的。

然後再說圈養吧,圈養的話,肯定方便很多。但是你的成本會增加很多。首先就是說牛棚的建設吧!如果你是散養的話,你只需要修一個讓牛晚上有遮風擋雨的地方。不需要牛槽等等一些配套設施。說簡單點,搭個棚就行了。但是如果你要是圈養的話,那你需要建一個比較規模化的養殖場,一些配套設施加起來的話,至少也要幾10萬。


然後就是飼料的成本會大大的增加,現在一般就養牛就是吃酒糟豆渣的比較多,然後就是自己種草。加上一些精料,比如說玉米豆粕麥麩這一類的,完全圈養的話你的這些精料粗料都靠買的話,一頭牛一天至少要十五塊左右。

所以說這個主要是看自己的資金到底是有多大,如果你的資金夠大,而且想繼續大規模養殖的話,圈養肯定是比較好的。但是如果你的資金投入比較小,而且發展方向不明確,或者牧草比較多那麼還是以散養為主好。


當然,你也不必為了就是說圈養就完全的一年四季都關在裡面不放出來。或者是說散養的話就完全靠吃山上面的草,這樣其實都不好。像我們這邊一般小規模養殖的話大概就是說50頭左右,或者說以內的話。一般都是說圈養和散養混合的。就那我自己來說吧!一般就是說白天沒事的時候就把它放出去,有時候也不是全放出去,比如說今天我放出去十頭,明天又換另外的十幾頭放出去,因為這些必須要在外面活動的肉質口感還是好很多。然後如果下雨了,或者是說忙起來了就會關幾天在裡面。但是自己種的有草,而且拉的有酒糟,豆渣這一類的所以這也不愁。


張家界小伍

養牛有很多種模式的。主要就是兩種。一種是養殖基礎母牛搞繁育,另一種就是純育肥模式。兩種模式都可以既能散養又可以圈養,也可半牧半舍飼。我們分開來看。



首先說說養殖基礎母牛的情況。養母牛選擇放養是最理想的了。母牛對粗飼料的需求較大,如果圈養會增加很多的飼料成本。而且圈養場地太小,母牛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不利於母牛產犢。放牧也可以滿足牛對青綠飼料的要求。有利於母牛的營養均衡。



純育肥如果想見效快,養殖週期短那就選擇圈養方式,採取高強度育肥快速出欄。如果購買的牛犢較小,可以先放牧,等達到架子牛要求,再圈養育肥。



其實無論那種都不會省心的,圈養你得備足大量粗飼料,清理圈舍等都挺費功夫。散養365 天,不論颳風下雨的,是很熬人的。我們還是應該以利潤和具備什麼養殖條件來衡量考慮究竟採取哪種模式,畢竟我們養牛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賺錢。

圖上的幾個小牛犢是我家大牛下的,我是採取的夏天放牧,秋天後草枯萎後圈養的模式。


追趕明天的幸福

那要看你的養殖規模和養殖條件,以及是否有現代的一些設備等。

一般來說50頭牛,規模比較尷尬,不大也不小,散養吧,人力成本高。如果你有大型草場或荒山,可以用柵欄圍起來,並裝上監控設備,然後放養。我還見過在半島上養牛的,每頭牛身上裝上監控設備。當然放養的牛節約了成本,肉質也更好,但就看你能創造那種條件嗎?


廚師農民

母牛散養好,通過自由採食,降低養殖飼料投入成本,但要有足夠面積的草山草坡,並要做好輪牧及施肥管理,避免掠奪式放牧造成草地迅速退化。育肥牛圈養好,減少運動量,育肥成效好,但要種植青貯玉米,保證足夠草料,降低牧草投入成本。


男兒本色46117076

那麼多🐮喂著不容易啊!散養是又省飼料,又對牛的健康好,可是很費勁的。圈養空氣關係要多朵關照牛的健康面,方便,喂飼料多。看看你的情況什麼樣方便就什麼樣貝。一切事情是自己要做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