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農村養羊的人為什麼越來越少?

花開隴上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 我相信很多養過羊的朋友都深有感觸。

我在2013-2017年間養了大概300頭羊,當時是直接從一農民手裡整群購買的。養羊這幾年可謂是身心俱疲,大概賠了40幾萬,也欠下了一大筆錢。導致我們整個地區的養羊戶越來越少,能撒手的都撤了,我就簡單來說說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養羊是一件非常需要人力的事,很磨人,得耐得住寂寞。養羊一定要放養,圈養得賠死,所以日常放羊是少不了的,最好找人煙稀少的地方。白天放羊回來還要喂精飼料、飲水,一大早起來就得收拾羊糞,趕上雨天,羊圈裡又溼又髒,現在想想都作嘔。日常生活想睡個懶覺那是奢望。到了冬天還得考慮羊舍的保暖問題。這些都還好接受,如果要趕上母羊下羊羔,那才是真的累。母羊下羔不一定是什麼時候,就是凌晨也得起來,然後要把母羊和小羊單獨與羊群分開,第二天不能跟著羊群出去,只能留在家裡專人照顧,還要打各種預防針。如果趕上大羊不願意讓小羊吃奶,還要按著大羊,讓小羊來吃。更糟糕的是,如果大羊生了孩子死掉的話,那麼小羊羔會很慘,到哪頭母羊前都會被頂翻。這時候就要考慮單獨照顧或者淘汰了。

第三、賺錢費勁。總有人說羊肉多貴,羊市多黑,實際上對於養羊人來說根本賺不了幾個錢,大多數被小商販的中間環節賺去了。在我們那沒有什麼銷售渠道,只能等人來本地收,人家給多少也就多少賣了。最好的時候一頭羊能賣1000塊錢,然後看著300多頭羊,心裡也是有信心的,總盤算著,年年下羔,過幾年就能變成1000多頭羊,就賺到錢了。可是三年過去了,羊不但沒多,反而少了,更糟糕的是,手裡的錢都扎進去了。

第四、觀念落後。可能是窮怕了,總有一些僥倖心理。當時每半年都會趕著羊去防疫站做檢疫,我記得有一次檢查出8頭有布魯氏桿菌病的羊,編號清清楚楚,當時如果能把這8頭羊處理掉可能後面的損失就少很多。但是心疼啊,那羊長的都很壯,不捨得就扔了,最後導致一大片羊被感染。對於防疫意識也上不來,以前這邊有“三聯四防”的預防針,以為打完就可以了,沒有經驗更沒有意識,對於外界的消息一概不知,出現什麼疫情了也不清楚。

2017年我把剩下的100多頭羊,以大甩賣的價格含淚賣了出去,回想這幾年真的很失敗。我們不能否認確實有人養的非常好,賺了大錢,但這個行業真的不是誰都幹得了。

2017年末,我走訪了幾家大型的養殖場,我發現類似的問題大大小小也都存在。這是我去過的一家養殖場,大家可以看看。 http://www.365yg.com/item/6512395329818591751/

總的感覺必須具備幾點才能養羊,1、非常先進的羊舍和管理模式。2、有專業的防病防災人員。3、有良好的牧場。4、有成熟的銷售渠道。5、手裡時刻得有羊數*100塊錢的基礎費用。

所以,如果觀者想嘗試養羊的話,我給你的建議是,慎重!


農幫

只是看似少了而已,實際上並沒有少太多。

國家環保和退耕還林等等一系列政策,加上各地的封山禁牧,以前能夠散養的放牧場所越來越少,這是我們看到養羊逐漸少了的主要原因。

在農村生活的人們都知道,養羊主要靠放牧,如果圈養的話,利潤是少的可憐的,遇到不好的行情,賠錢都是有可能的。所以長久以來,普通的農戶養殖模式,就是依靠放牧而得到的一個工錢而已。這幾年發展的比較快,經濟發展的比較好,羊肉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行情也好了起來,養羊賺的比之前多了,但是同樣還是依靠放牧,如果單純的圈養,利潤是不如出去打工和做點小買賣的。

所以沒有地方放牧,這個是在我所知道的區域內大家不去養羊的主要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市場風險,養殖的風險是很大的,老話都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儘管現在防疫措施很到位,但是一樣還要承擔疾病和市場行情風險。養少了不賺錢,養多了投資大風險大,這就讓很多人望而怯步了。

最後一個因素就是現在農村的年輕人不多了,都跑到城裡去發展,以後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去進城,那麼留下的一些老年人,觀念和思維都跟不上,至少大部分觀念上跟不上時代,這就束縛了養殖業在農村第一線的發展。當然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養羊的開始規範化,農場化,但都是個別的。

我小的時候幾乎家家養羊,那個時候學校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沒個學生要帶多少多少羊糞交給學校。我清晰的記得那個時候每天上學,滿大街都是羊糞。隨便掃幾下就是一小堆,現在回農村也能看到羊,卻沒有那麼多的羊糞了。

今年過年回家,我聽說一隻養殖的母羊價格已經超過了1000元,去年春天到秋天的行情正好翻一番。這樣的利潤讓很多人賺錢了,這樣的行情也是羊少了的原因。不知道這樣的行情能堅持多久,至少目前這些養羊的賺錢了,而且都賺的不少。按照養殖業的規律,一般行情好的時候就該有人陸續開始養了,然後經過一段時間,行情下來大家又開始賣,之後羊少了多少年之後又繼續上漲,就這樣起起伏伏的很多年都是這個規律。如果能夠把握好這個規律,養殖業還是很好的。

這個問題一下子就讓我回想了好多自己的過去,我想起了我曾經在山上放羊的記憶,我都好多年沒有安靜的想想自己的過去了。如果那個時候我不進城,可能現在我也是一個農場主了。


火流星

我們家過去就養羊,我也是天天放羊,然後後來學的的獸醫,對於這些事我最熟悉了。



1.現在放羊沒有地方了,過去村邊上或者地裡都有不種的,我們可以去放羊,然後路邊上也可以。現在不同了,現在村邊上即使過去打糧食的場所,現在都種地了,都機械化了,所以我們沒地方放羊了,路上放羊危險性更大,也沒啥可以吃的。



2.現在各種東西都是用藥解決,弄出來的草都可能帶著弄藥,羊偷吃點菜葉可能就堵死了所以現在的草不適合喂,也有人說了可以喂乾草,說實話真的買不起乾草養羊,會累死或者成本太高了,現在家裡的牛,喂草都很累。



總之現在養牛養羊更合適草原上,山區裡面,平原基本賺不到錢了。


妹子養豬

農村養羊人越來越少,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人就是農村人,小時候村裡幾乎家家養羊,補貼家用,當然都是小規模的家庭養殖。那時候村裡的孩子放學後不是參加補習班、興趣班,也不是寫作業,而是放羊,做羊倌。其實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孩子獲得了快樂,家裡獲得了補貼。



轉頭看現在,村裡已經沒有幾家養羊了,最重要的原因是養羊的收益太低,甚至賠錢。就拿我的一個鄰居來說,三年前投資十幾萬養羊,三年後不但沒賺錢,而且欠了一屁股債,搞的家庭矛盾不斷。



具體分析,養羊利潤低的原因如下:

1.農村養羊缺乏科學技術指導。農村現狀是青壯年有文化有知識的年輕人外出務工,多數老年人留守,單純依靠祖輩經驗養殖,無法獲得更高的科學收益,更多的是靠天吃飯。

2.各種疾病多發。環境的改變不僅僅人類受到影響,疾病多發。家禽家畜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各種新發疾病增多。農村沒有更全面的監督、預防、管控機制,一旦發生大規模的傳染性疾病,往往出現養殖戶血本無歸。

3.市場行情不穩定。農村信息相對閉塞,農村養殖戶更難把握最新農業農產品信息。農村養殖戶基本處於“任行情宰割”的地步。行情好,能有收益;行情不好,只能認命。



4.從養殖戶到餐桌經過多道程序,利潤被壓低。農村養殖戶養出的成品羊,最低要經過兩個流程才能到達顧客餐桌,養殖戶~中間販子~屠宰商~餐桌,每增加一道流程,利潤被壓低一層,層層下來,到養殖戶手裡的錢就所剩無幾了。


小幹部大村長

在我們關中農村,確實前七、八年養羊的比現在多。

社會在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變化。以前是自給自足的農村經濟(自己種糧,自己種菜,養一頭年豬,養一隻羊,喂幾隻雞…)發展到現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現在有種糧大戶,蔬菜種植戶,養豬場,養雞場…

現在養羊業也正從一家一戶向養殖場發展。這是社會發展,也是一種趨勢。

雖說現在農村養羊的人越來越少,但現在養羊場卻越來越多。


這是我的養殖場,相當於一百多戶村民幾年前的養殖量。

這是我個人一點看法,有不同觀點,請交流。



風笑風帆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信息不對稱 中國目前已進入了市場經濟時代,價值規律在發揮著關鍵作用,但由於很多人對信息的瞭解是單方面的,不全面的,他們養羊是跟風,看見別人幹什麼賺錢自己也跟著幹什麼,這樣一來,很顯然會出現供大於求,價格必然會降。

政府應提供大量經濟信息!


七月雪

第一,現在國家禁牧,農村養羊一般都是粗放管理,說白了就是放牧。禁牧後由於沒有地方放牧,精養又苦於沒有資金和技術,最後沒辦法只有放棄養殖。

第三,價格因素,這幾年肉羊價格如同過山車,價格起伏不定。好多人高價抓羊低價賣。無利可圖甚者虧本,所以養殖者逐漸減少。

綜上所述,所以現在農村養羊的逐漸淡出了人們視線。


天行者

這個問題呀,路過幫忙回答一下吧!養羊成本還行,但是有個問題,必須 喂草,還不能像牛那樣喂一種草料,需要多種草料搭配,還要另外追加精料,飼養複雜性比牛和豬都要高,另外圈養的羊出肉率太低,圈養100斤的毛羊出肉率在30左右,毛羊13一斤,肉賣40一斤,只賣肉回不了本!算下來一隻羊利潤相當低,不論殺還是養,利潤都不高,還有,羊只有在年關才有價,平時的羊不論老的還是小的一律按頭全,100斤老母羊也是500一頭,小羊就更低了!各方面看都不如養豬和養牛!羊還是需要放牧,飼養成本大大降低,出肉率還能再上一成。圈養羊沒錢圖。我們村一家弄了30頭羊,一家人累死累活割不出羊吃的,一夏天過去,羊來的時候多大,秋天還多大,又一隻兩三百賣了,裡外裡家裡兩倉玉米搭進去了!而一家人看30頭肥豬很輕鬆,完了還能賣上價


大姜

當然是不賺錢!

或著說是投入和產出比太低!在很多人眼中,養羊是小本錢低技術的行業。其實在本人二十多年的養羊經歷來看,養羊投入大收益低,技術也是相當難掌握!

行情不提,關鍵是日常管理也是非常繁雜。首先你若想養羊必須要喜歡羊。養羊猶如養孩子,並且這孩子還不會說,一個人管理幾十上百個毛孩你想想有多難?春秋四季下雪下雨,黑天白天,產羔喂料,感冒拉稀……一年沒有一天假!死一隻難過幾天!賣羊……收料……清潔……別的自己想!處處有坑處處難!


幸福蜜園V13754700868

我覺得養羊目前是在轉型期,老一輩養羊的,大多是靠天吃飯,還是比較傳統的,不接受新思想,新觀念。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導致大批年輕人都走進了城市,也不想再回到農村,更覺的養羊沒出息,沒有了年輕人養羊,老一輩又面臨著淘汰,自然農村養羊的就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