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人才還是搶房奴?天津市24小時瘋狂落戶

抢人才还是抢房奴?天津市24小时疯狂落户

北京開往天津的城際高鐵上,湧動著一股不同於以往週末的躁動情緒。這條開通運營於2008年的高速鐵路,將北京與天津這兩座相距128公里城市之間的行程時間,縮短到了30多分鐘。

5月18日的京津城際高鐵上,不時有人交流著去天津落戶的經驗。3天前的5月16日,天津市政府拋出了“海河英才”計劃。這個計劃真正最終擾動眾多“北漂兒”情緒的是,40週歲以下只要攜帶身份證、本科及以上學位證及學歷證便可在天津市“落戶”,而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條件,則更為寬鬆。簡易的手續以及天津以教育、高考錄取為核心公共資源比較優勢,讓“海河英才”計劃,對“北漂兒”而言,具有著巨大的誘惑力。

面對“洶湧”而來的落戶人流,天津市開始細化規定:5月18日下午稍晚,天津市公安局在發出的《天津市公安局優化辦事流程方便群眾辦理落戶手續》中稱,按照市人力社保局要求,對無工作、無名下住房,擬落戶北方人才集體戶的人員,需本人在北方人才辦理個人人事檔案存檔手續後,再到各區行政許可中心引進人才聯審窗口辦理準遷手續。這意味著,從技術上,在天津落戶,已經加上了“檔案調入”的條件。

瞬間“引爆”

“著嘛急,這是長久的政策。”天津市河西行政服務大廳,一位穿著公安制服的工作人員對圍觀群眾解釋,隨後,他的聲音迅速被淹沒在人群中。

1個月前,王濤試圖通過“中介”高價辦理天津落戶,朋友勸他再考慮再三。1個月後,天津發布“海河英才”計劃,王濤直呼“像夢一樣”。

5月16日,天津發布“海河英才”引進計劃。按照這項計劃,40週歲以下的“人才”,只要攜帶身份證、本科及以上學位證及學歷證便可輕鬆落戶,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學歷的落戶年齡限制,則更加寬鬆。一天之後的5月17日,天津市河西行政服務大廳迎來了第一批落戶者。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半天時間完成63例準遷證的辦理髮放。

申請辦理落戶手續的人擠滿了辦事大廳

談起為何河西行政服務大廳爆滿,現場負責人表示,“由於其他區系統服務器故障,只能由河西區統一辦理,現在已經向市裡反映,希望其他區營業點能夠全部開放。”而據被北辰區辦事地點勸說到河西區辦理的張女士表示,北辰區不接收“無工作無社保無住房”的落戶者,只有河西區有條件辦理。同張女士遇到情況一致,河西區行政服務大廳迎來了從南開、和平、武清等區相關辦事地點“碰壁”的“三無”落戶者。

在燕郊工作的付豔記得很清楚,落戶政策的新聞最早是下午兩點左右出來的。為了解決四歲孩子的上學問題,她從去年八九月份就關注天津,5月初聽說有個“海河英才”計劃會在16日這天發佈。於是從上午開始,她就一直在刷各種網站,到下午2時許才終於等到。

同一時間,在北四環一家科技公司上班的“北漂”程序員周翔宇也看到了這條消息。他很早就聽說過同事花錢辦理天津的積分落戶,知道天津的一大優勢是高考錄取率高。事實上,2017年天津高考報名人數為5.7萬人,數量是31個省和自治區中倒數第4位,而本科一批錄取率是25.02%,位列全國第一。他想,以前別人都花錢買戶口,現在免費就能辦,何不試一試?

晚上六點多,付豔根據最新消息下載了“天津公安”App,更新了一個多小時,再打開看到人才引進落戶一項顯示“功能建設中”。她把手機放下,哄孩子睡著了。第二天早上五點,半夢半醒的她再次打開App,發現網絡異常流暢,人才引進落戶這一項居然能用了。她連眼鏡都沒來得及戴上,迅速點了進去,選擇完落戶類型和落戶地,bingo,整個過程就花了1分鐘。

高興之餘,她在某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教大家如何使用App。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的成功經驗並沒有得到複製,文章下面的回覆都是“收不到驗證碼”、“打開慢”、“實名認證不成功”。

周翔宇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憑著程序員的本能,他馬上就判斷出了原因——肯定是服務器被擠爆了。於是他放棄了App,打開“天津公安”民生服務平臺,註冊、實名認證到填寫人才落戶申請,前後花了三四個小時。幾乎一秒就收到審核通過的消息,他當下就買了轉天週五早上去天津的車票。

5月18日13點左右,河西行政服務大廳人數目測超400人,現場不時有工作人員出現為前來落戶的人解答。每走出來一個工作人員,就會瞬間被簇擁成一個圓圈。此時,等待辦理業務的隊伍出現騷動,兩名黑衣男子同一名藍衣男子突然插隊,隊伍中一名男子高喊,“你們見到他們三個正常排隊嗎”“沒有!沒有!”等待中的人齊聲高喊,這時,正在為群眾解答問題的工作人員不自覺提高了兩個聲調。

5月18日14時,現場工作人員高喊,“明天開始全市22個網點都可以辦理”,但是,排隊的人群仍久久不願離開。人群之中,不時有餐廳飯店工作人員發放宣傳單,提供訂餐服務;也有房產中介在這裡分發宣傳品,推銷“優質房產”。按照最初官方公佈的落戶流程,辦理者需要下載天津公安APP註冊提交申請,或通過天津公安民生服務平臺提交落戶申請,資格審批後,線下到區行政服務中心辦理。但是,到5月18日時,官方公佈的這兩個線上通道,均出現了404和無法登錄的狀況。

再等十八天

“2008年9月以前畢業的人,除了學歷和學位證之外,還須提交紙質版學歷認證書和學位認證書。”5月18日14時許,天津市河西區行政辦事大廳一位工作人員向大廳裡的人群高喊。

和王力一樣,很多在北京工作而無法在北京落戶的人們為新政策亢奮著。據瞭解,他們中不少人是向單位請假後直奔天津。

然而隨後,天津市公安局“平安天津”發出《天津市公安局優化辦事流程方便群眾辦理落戶手續》的消息。其中稱,按照市人力社保局要求,對無工作、無名下住房,擬落戶北方人才集體戶的人員,需本人在北方人才辦理個人人事檔案存檔手續後,再到各區行政許可中心引進人才聯審窗口辦理準遷手續。

同時,有關部門將開通線下通道,可在全市20個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引進人才聯審窗口直接受理;採取“5+2”的工作模式,即週六、日正常受理辦理業務。

在人們歡喜於一度為“零門檻”落戶同時,另一部分人則大呼“花了冤枉錢”。

瘋狂背後:天津戶口價值幾何?

在這之前,其實天津也有人才計劃,只不過門檻比較高,辦理落戶的手續也比較複雜,比如本科學歷需要在當地繳納半年社保等,這次放開,說白了就是上次政策的升級版。

效果有目共睹,30萬人是實實在在的用腳在投票。

看到這些,有一大部分人很激動,尤其對於北漂一族來說,除了人均收入,在公共服務方面,天津並不比北京差多少。

除此以外,天津擁有顯著的高考紅利。一個河南、廣東或者江蘇的孩子如果到天津參加高考,上“一本”的幾率可以增加2到3倍。

眾所周知,中國的高考制度是“省內競爭”。大學做出招生計劃,切塊給各省市自治區(省級區域)。一般來說,高考在省級區域內是統一試卷、統一成績劃線、統一錄取的。天津是直轄市,在高考招生上是一個單獨的區域。

由於考生人數不同、招生人數不同,還由於擁有高等院校數量不同,最終每個省級區域內的競爭激烈程度是不同的。北京、上海、天津三大傳統直轄市,一直是高考的紅利區——如果你在這三大城市參加高考,被名校錄取的幾率大增。

下面是媒體整理的2016年、2017年各省“一本錄取率”:

可以看出,天津的“一本錄取率”甚至超過了上海,僅次於北京。換句話說:天津是中國高考紅利的“亞軍”,落戶天津將可以給孩子謀到很大的福利!

所以,落戶天津,多數人都是奔著教育資源和高考特權去的。房子和學位的綁定關係不解釋了,本次新政調整,對房價是個大大的支撐,估計天津房價要起死回生了。

老破小學區房,可能受益最多。

落戶天津百益無害,30萬入戶事小,接下來的百萬落戶怕是指日可待了。但政府真的會放任不管,讓這些外地人口白白分享這些優質資源?

西安經驗不遠,才一個多月而已。一個多月前,西安出臺新政,3月23日後落戶西安的,須在原戶籍所在地參加中考錄取,2017年11月21日以後的新落戶人口,須回原戶籍所在地參加2018年高考。

很多人批評西安沒有誠意,言而無信,但是,你若是一市長官,你也不得不作此決定。

天津這個玩法,大概率過一陣子就會降溫。政府不得不出臺一些戶口新政的「司法解釋」,來限制那些希望從中套利的教育移民。至於怎麼限制,一個字節級的調整就夠了,誰都躲不過,而且不是誰越早誰就越有豁免權。

因為,它有三個對手:

  • 1,原住民民意;
  • 2,公共資源供給有限;
  • 3,沒有太多實惠。

前兩個容易理解。第三點的實惠,則是指政府冷靜下來後就會發現,我要的是你的就業,社保與納稅,你看上的卻是我的高考資質。結果,一大堆空戶流轉,紙面上的數據盛宴,無法帶來切實的經濟實惠,不折騰不修改才怪呢。

用常識想一想,這都是很容易發生的事情。當然,「司法解釋」的尺度與細節,是可以自我把握的。

總之,修改刪除鍵就在右手不遠處。那時,如果你碰巧趕上,你的孩子的戶籍是很難再撤退回去的,要是因此耽擱了入學與考試,那麼,在學術界的理論體系裡,早已給你準備了一個說法:「制度改革的犧牲品」。

所以,沒有什麼百益無害的“天掉餡餅”。今天引你入的喜樂之地,也許明天就成進退兩難的無人之境,這境地不是任你馳騁,而是無處安放。

躁動的房地產

“呦,這冊子膠都還沒幹,這是連夜做出來的吧。”張天翻著宣傳冊笑著調侃售樓處的銷售員小王。

“在這落戶,講真,一切為了孩子。”張天直言,在北京工作十年並在朝陽區擁有房子的張天,在北京仍處於有房沒戶口的尷尬境地。按照他的設想,在天津落戶,孩子可到天津進行高考,享受天津“高考紅利”。

5月18日一早,聽聞天津放開落戶,在上海出差的張天聞訊奔至天津。雖然在河西區行政辦事大廳沒有“收穫”,但他還是在朋友的推薦下,到天津北辰區去看房子。臨出發時,他跟妻子商量了下,如果條件適合,“當場拍板”。

本處環外的北辰區因天津北部新區規劃備受青睞,圍繞北辰區,未來這裡將同步建起商圈及京濱城際鐵路,張天相信這裡是價值窪地。

赴津前,張天曾在通過一些信息平臺相中了幾套房子,但是,他發現,在“海河英才計劃”出臺後,這些房子便在平臺“消失”了。

“昨天我們成交7套,在此之前我們售樓處成交量很低。近期,房管局每天都來巡視一圈。”談起近期變化,小王打開了話匣子,“之前有個客戶,買二套首付六成,一開始商定交三成,算基本戶,等另外三成湊齊了,再轉資金監管,結果昨天就坐不住了,直接現場倒錢,慌亂中還倒錯了卡。”

“下週一,我們全線上調,先試探一下市場反應。按照房管局設定的地區指導價,我們現在每套房子有10萬至15萬元的上漲空間。”小王一邊向客戶介紹情況,一邊催促客戶儘快做出決定。

變化也發生在賣房者身上,“最近明顯感受到變化,此前無人問津的二室二手房,這幾天陸陸續續接到好多電話要買我的房子,統一回復‘不賣了’!”。

據不完全統計,天津、重慶、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長沙、無錫、鄭州、瀋陽、濟南、西安、南昌、廈門、新疆、石家莊、福州等,全國已經有超過50個城市發佈了超過歷史力度的人才吸引政策。

但是,在限價政策下,房子既不是住的,也不是炒的,而是變成了“搶”的和“搖”的。

“限價”導致新房和二手房的嚴重倒掛,本質上不是讓沒錢人買房,而是讓有錢人買便宜房。

為了賺差價,不斷上演的搶房鬧劇卻讓大家對市場的真實溫度失去了基本的判斷,在不明真相的人看來,市場依舊火爆,新房一開盤基本秒光,加劇了市場的焦慮。

看到這其實就很明白了,為什麼加入“搶人大戰”的城市房價最後大部分都上漲了?其實邏輯很簡單:

低門檻搶人——戶籍人口增加——開始買房——房價微漲——政府限價——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倒掛(買到就是賺到)——炒房團進入——房價大漲逾期增強——無房可售——加劇上漲預期——更多人買房——房價暴漲

所以,從原理上講,天津可能也會遵循上述規律,房價上漲也是大概率事件。

搶人大戰似乎正在淪為搶房大戰,城市搶人,人搶房,房價高歌猛漲,無數購房者夜不能寐。

“人才政策不能成為房地產調控的窗戶,房地產限購關上了房地產投資的大門,不能用太寬鬆的人才引進政策來擴大購房窗戶。”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

在張大偉看來,目前部分城市人口引進的門檻過低,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吸引人才,而是為了吸引購房者,對於市場來說,容易引起非理性的判斷。地方的人才政策不應該和房地產限購掛鉤,對於真正的人才更應該提供直接的居住房源,單純的將人才推向市場也容易帶來房地產市場的不穩定。

針對成都、西安、長沙、天津等二線城市相繼出現的“搶人大戰”現象,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近期回應稱,既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

5月19日的天津,關於“落戶”的一切,仍在繼續。5月19日清晨,天津北方人才市場外的人群

(尊重受訪者隱私,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後語:點一下下方的贊吧,以示鼓勵,願大家手裡股票都能漲停!

  • 來源:大鯢說(ID:bigziben)綜合自中國經營報、櫻桃大房子(ytdfz8)、一勺言(yishaoyan2014)、華夏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