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作死”的嚴書記們,為何總是一查一個準?

花式作死”的嚴書記們,為何總是一查一個準?

觸犯眾怒的,是這個有些突兀的身份:“嚴夫人”。

回看這些年諸多貪官落馬的前奏,或者說,回看紀監部門的“反腐射程”,不難發現三個耐人尋味的真相。

一是官員不可說錯話。

近些年,有種呼聲不絕於耳:允許人說錯話。更有引經據典的表達: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而今,好多地方還推出容錯機制,錯話,當然在包容之列。不過,當下的網絡喧囂大多可能是源於某一句不合適乃至不正確的話,網民乃至專業評論員死磕的也多半是當事人一兩句不得體的話。

一方面,我們不斷呼籲“允許人說錯話”,一方面,我們又逮住說錯話的人不放,尤其是說錯話的官員,有時哪怕是說錯一個字,你懂的。這是個體人格的分裂,還是現實社會的悖論?有待學者研究,補充交代一句,這種錯話追究,業已延伸到官員的家屬、子女、特定關係人,上一個版本是“我爸是李剛”。

二是網民大多善於“有罪推定”。

現代刑事司法文明與進步的重要標誌之一是,疑罪從無。按照這一原則,既不能證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證明被告人無罪的情況下,推定被告人無罪。不過,網民們現在一旦發現官員某些出格言行舉止,便窮追不捨,疑罪從有,大造聲勢。譬如,“表哥”“皮帶哥”“房叔”“天價煙局長”之落馬,皆是先落入互聯網再到法網。

三是陷入如此處境的官員,往往經不住追查。

官員說錯話,官員家屬高調,網民有罪推定,都只是官員落馬的外因,內因是他們價值觀存在偏差,已在歧途上走過一程。儘管出現過紀檢部門最後查出廉潔官員的戲劇性案例,但是,不得不承認,現在一些官員經不住查。

民間有誇張段子針對官員隊伍:往好處總結總結可能是模範,往壞處追查追查可能是囚犯。一些官員廉政形象的脆弱性,激活了網民反腐的積極性。如果不是接二連三的網絡反腐成功,不是“合理想象”“有罪推定”反覆被坐實,網民可能早就閉嘴了。

“不允許人說錯話”“有罪推定”這些“政治不正確”,為什麼在反腐行動中演變為一種積極的“新生力量”?為什麼一些官員經不住網民窮追猛打?這恐怕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仇官、仇富心理作祟,問題可能在於,過去一段時期,幹部選拔任用缺乏規範的民主程序,幹部監督管理缺乏充分的民意尊重。現在的輿情發酵,只是一種“監督後置”,或者說是滯後的監督堅挺。

所以,某些官員的“花式作死”,只是“得其所哉”,網民的反應不是不容有錯,不全是“有罪推定”。有“花式作死”,就有“花式反腐”,這是當下正常紀監渠道之外的必要補充,也是社會治理的一次次“集體補課”——“嚴書記”落馬,敲響的不只是嚴於律己、嚴管家人的警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