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探索夏朝的起源和去向,石峁、二里頭和三星堆可能一脈相承

目前,關於夏朝文化的起源和去向,在國內考古界存在較大爭議。具有代表性的2種假說:一說支持

山西陶寺遺址是夏朝文化的起源之地,甚至有可能是堯帝、舜帝和大禹的都城。一說石峁遺址是華夏先祖黃帝和炎帝的文化類型,向東發展孕育了夏朝文化。

玉璋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流行於夏朝和商朝,到西周時期逐漸消失。關於它的來源說法不一,一說是根據遠古農具耒耜的原型創造,表達對農耕文化的崇拜。一說由遠古兵器發展而來,是最早的兵符

以文物探索夏朝的起源和去向,石峁、二里頭和三星堆可能一脈相承

夏朝

不管如何,玉璋最終都是祭祀的重要禮器,在夏朝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下面,我們試圖史前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玉璋文物為依據,探索夏朝文化起源和去向之謎。

1.最古老的玉璋

迄今為止,我國考古學家發現最早的玉璋文物來自龍山文化,出土于山東司馬臺文化遺址,距今5千年左右。下圖就是最古老的玉璋,現藏上海博物館

以文物探索夏朝的起源和去向,石峁、二里頭和三星堆可能一脈相承

龍山文化玉璋

2.石峁遺址的玉璋

陝西石峁遺址是龍山文化晚期的遺址,屬於夏朝前期的文化遺存。石峁作為國內史前時期規模最大的古城,以出土數千件玉器文物聞名世界。下圖這件文物就是陝西石峁遺址出土的玉璋,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在國內外博物館中,僅石峁遺址出土的玉璋就達到35件以上,流失民間的更是不計其數。這些玉璋種類齊全,造型精美,代表了石峁文化較高的玉器製作水平。

以文物探索夏朝的起源和去向,石峁、二里頭和三星堆可能一脈相承

陝西曆史博物館的石峁玉璋

3.二里頭遺址的玉璋

河南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玉璋共有十餘件,分別收藏於國家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和洛陽博物館。夏朝的玉璋雕刻精細,通體磨製光滑。其中以牙璋最具代表性,它類似獸口張開的形狀,柄兩側齒牙眾多。可見,夏朝的玉器工藝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以文物探索夏朝的起源和去向,石峁、二里頭和三星堆可能一脈相承

河南博物院的夏朝玉璋

4.三星堆遺址的玉璋

下圖是四川三星堆博物館收藏的玉璋文物。從外形上很容易看出,三星堆玉璋的外形和夏朝的二里頭極其類似。因出土年代晚於二里頭百年以上,基本可以斷定三星堆的玉璋是從夏朝流傳而來

另外,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玉璋數量僅次於石峁遺址,可見祭祀活動在三星堆文化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古巴蜀人對於玉璋的重視程度。

以文物探索夏朝的起源和去向,石峁、二里頭和三星堆可能一脈相承

三星堆博物館的玉璋

從以上4件玉璋文物可以看出,從龍山文化的原始古樸,到石峁文化的種類繁多,再到夏朝文化造型精美,最後到三星堆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這是一個文化發展脈絡。再從年代上分析,也是一個清晰的傳承關係:

龍山文化的玉璋距今5000年左右。

石峁遺址的玉璋距今4300年至4000年。

二里頭遺址的玉璋距今3800至3200年。

三星堆遺址的玉璋距今3600至2800年。

以文物探索夏朝的起源和去向,石峁、二里頭和三星堆可能一脈相承

石峁遺址和陶寺遺址

可能許多人要問:為什麼不提被稱為堯都的陶寺遺址?其實,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陶寺遺址出土的眾多文物中,玉璋一件也沒有。

如果陶寺遺址是夏朝的先期文化,二里頭遺址的玉璋如此精美,已經是重要禮器,陶寺遺址應該存在大量的玉璋才合理。另外,對比陶寺遺址和二里頭遺址陶器文物,區別相當明顯,兩地的宮殿建築風格也沒有傳承關係。

因此,個人認為,儘管從年代上看,陶寺文化年代上處於夏朝前期,但文化風格與二里頭迥然不同,應該不是夏朝文化的源頭。古文獻中也記載,大禹和夏啟的活動區域主要在豫西和陝東地區,夏朝文化更像是

石峁文化的繼承者。

以文物探索夏朝的起源和去向,石峁、二里頭和三星堆可能一脈相承

陶寺遺址的陶器

另外,從三星堆的青銅器、玉器文物可以明顯看出,在同一時期,三星堆文化的發展程度始終沒有超越中原文化,並且受到中原文化的諸多影響。

我們可以大膽推測,或許三星堆文化的源頭和夏朝一樣,來自西北地區的

石峁文化,是同一文化體系的延續發展。又或許在夏朝被商朝取代後,夏朝的部分移民遷徙到三星堆地區,將夏朝文化和巴蜀文化融合,形成了燦爛的三星堆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