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坡(民間故事)

應山縣鄧店村,有個情人坡,這裡有一道獨特的風景。在一座不大的小山坡上,面朝西方有兩座緊挨著的小墳墓,兩座墳墓之間相距不到二尺長著兩棵一抱合圍粗細的大樹。靠南邊的是一棵榔樹,略粗略高,靠北邊的是一棵槐樹,略顯瘦矮。奇怪的是,南邊的榔樹,從中間伸出兩根樹枝,長進北邊的槐樹裡,而北邊的槐樹從靠近樹冠的地方,伸出兩根樹枝,長進了南邊的榔樹裡,遠遠望去,就像一對情人相擁而立。再看墓碑上的銘文,南邊的是王福兒,男,去世時19歲。北邊的是鄧琴琴,女,去世時17歲,兩個墓主死亡時間竟只相隔一天。到村裡一打聽,原來這裡面竟藏有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話說清乾隆六年春,一場春雨不期而至。正幫家裡種花生的窮秀才王福兒,趕緊收拾農具,跑到附近鄧員外家樓下避雨。王福兒在廊簷下伸出頭正準備望天時,被淋了一頭紅水。原來,樓上鄧員外家小姐鄧琴琴正在作畫,丫鬟遊小紅把洗了筆的紅水從窗子往外一潑,正好淋到王福兒頭上。等丫鬟發現後,“呀”的一聲,驚動了小姐。小姐忙問道:“怎麼了?”丫鬟紅著臉答道:“小姐,是奴婢不好,倒水淋著下面的後生了。”小姐趕緊伸出頭來,往樓下看去,見王福兒已經成落湯雞了。遂吩咐道“小紅,趕緊拿手帕來。”一面朝樓下喊道:“樓下公子,奴家失禮了!”樓下王福兒用手在頭上抹了抹,朝樓上擺了擺手,說道“沒事,沒事。”小姐接過小紅遞來的手帕:“公子,接著,擦擦身上的汙漬吧!”秀才說“不用,不用”時,手帕已經飄在空中,王福兒只好伸手去接了。小姐在樓上看著秀才擦著頭髮身子,見秀才白皙清秀,臉都紅了。丫鬟說:“小姐,你的臉怎麼紅了?”鄧琴琴嗔怪道:“盡瞎說。”

秀才擦完身子,連忙道謝。小姐說,不謝不謝,都怨我不小心,害得公子髒了一身。秀才將手帕朝樓上窗子裡拋了幾次,小姐都沒接住,丫鬟拿來一個竹籃,小姐用繩子放了下來。秀才把手帕放進竹籃,抬起頭來,這才看清了小姐的模樣,心裡一驚,打了個寒顫:“就像畫裡一樣,好美呀!”眼睛直直地望著小姐,小姐和秀才的臉都紅了。小姐只顧看秀才,忘了拉繩子,丫鬟在一旁催到:“小姐,快拉上來呀!”這時,小姐才回過神來,把竹籃拉上樓去。

丫鬟把秀才潑了個大花人,小姐覺得過意不去,回房裡挑了個繡著一對牡丹花的手絹,來到窗前,對秀才說道:“公子,把你淋成這樣,真是抱歉。送個手絹,算是賠禮了。”秀才連忙擺手:“又不是故意的,哪敢收小姐的禮物,不用不用。”正在推辭時,手絹從樓落下正好掉在秀才的頭上。這時,雨漸停了,丫鬟關了窗子,秀才亦就作別回家去了。

晚上,秀才睡在床上,想著白天在鄧小姐樓下的一幕,翻來覆去難以入眠,遂起身點了盞燈,把小姐送的手絹拿在手裡仔細欣賞,一對牡丹甚是惹人喜愛。他又把手絹放在鼻子上聞了聞,一陣沁人心脾的香味,久久不肯散去。想著想著,不覺到了五更,秀才迷迷瞪瞪地睡著了。一覺醒來,早飯已經熟了。

吃過早飯,王福兒挑了些上好的花生,讓母親炒好後用一個小竹籃裝了,徑直來到鄧小姐的樓下。秀才等了約莫一個時辰,也沒見小姐開窗,正在猶豫喊不喊小姐時,恰見丫鬟從屋裡走了出來,趕緊上前攔住:“小姐。”丫鬟停下腳步,望著秀才:“奴婢不是小姐,奴婢是小姐的丫鬟小紅。公子不就是昨天那個......”秀才連忙答道“正是,小生叫王福兒,給您家小姐送花生來了。”秀才邊說邊將盛滿花生的竹籃拱手遞給丫鬟,丫鬟順勢往外推:“奴婢可不敢接。公子稍等,待奴婢上樓去告秉小姐。”轉身就進屋了。

過了一會,丫鬟在樓上窗戶邊向秀才招手,秀才提著花生,跑了過去。小姐衝秀才一笑,把繩子從窗子裡放了下來,秀才把籃子繫上,丫鬟就拉了上去。過了一會,丫鬟把籃子又放了下來。秀才解了繩子,往籃子裡一看,裡面有一個繡著鴛鴦的香囊,伸手拿時,發現香囊下面有一張字條。打開一看,上面是一行娟秀小楷:“公子,謝謝你的花生。鄧琴琴。”寥寥數語卻看得秀才心裡砰砰直跳,待秀才再往樓上看時,窗戶已經合上了。

五月十五日,是當地的大端午節,有給丈母孃家送粽子、桃子的習俗。秀才從自家桃樹上摘了滿滿一籃子胭脂紅,煮了一些粽子,早早地來到小姐樓下。沒想到小姐早已打開窗戶,在那裡等著秀才的到來。丫鬟把秀才帶來的粽子桃子用繩子牽了上去,很快把籃子放了下來。籃子裡放了一雙鞋墊,上面繡著龍鳳圖案。

從此以後,秀才乾脆帶個板凳、拿本書,天天坐在小姐樓下的樹蔭裡讀書。有個什麼瓜果成熟,秀才就帶些來,讓小姐牽到樓上去嚐鮮,小姐就回贈一些繡花之類的給秀才。兩人也不說話,總是通過字條來傳情。有時候,小姐在窗戶旁邊一站就是半天。

夏天的時候,秀才拿了一個摺扇乘涼。小姐在樓上隱隱約約看到扇子上面有圖案和文字,可是怎麼都看不清上面寫的是什麼,出於好奇,幾次問秀才,秀才總是笑而不答。小姐就派丫鬟拿了把摺扇,趁秀才不注意,偷偷把秀才那把摺扇換了。丫鬟拿到樓上,小姐打開一看,一面是“連理比翼圖”,另一面是用一手漂亮的顏體寫的兩句詩“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落款“王福兒書。”小姐看了後,起身站在窗邊痴痴地望著秀才。

轉眼就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三。一大早,丫鬟就用籃子吊下一個字條,上面寫道:“靈濟寺廟會見。琴琴。”秀才急忙把板凳書本送回家,趕到靈濟寺去會小姐。

小姐帶著丫鬟乘了一頂小轎來到靈濟寺。上了香,佈施了一些銀兩,住持安排他們在廂房歇息。廟會上人山人海,快近晌午,秀才還沒找到小姐,正在院裡急的團團轉。小姐吩咐:“小紅,快把公子請來。”

丫鬟把秀才帶到廂房,順勢關上門,站在外面。小姐見秀才進來,急切地迎了過去,一雙手勾住秀才的脖子。秀才沒有反應過來,一時不知所措。小姐騰出一隻手,把秀才的一隻手拉到自己的腰間。秀才這才反應過來,雙手緊緊摟住小姐,在小姐臉上親吻起來。忘情的時候,秀才把小姐抱到床上,把她壓到下面,伸手去解小姐裙子的時候,被小姐推開了。小姐站起來,整理了一下衣裝,對秀才說:“若是公子對奴家有情,三月八日,託媒人到家提親。”秀才激動得語無倫次:“託,託,提,提,”把小姐逗笑的像花兒似的。二人一起,逛廟會至黃昏,各自回家。

秀才回到家中,把和小姐的事情告訴了父母。父母聽說後,又是高興又是擔憂。高興的是,天賜良緣,讓兒子找了這麼好一個媳婦;擔心的是,自己家裡窮,一家六口人,僅靠三畝田地過日子,人家鄧員外家財萬貫,能答應這門親事嗎?母親說:“不管怎麼樣,總得去試一試吧!”於是,準備了一些禮物,來到王媒孃家。王媒娘收了禮物,滿口答應,便去鄧家說合。

三月八日,王媒娘來到鄧員外家,向員外說明來意。鄧員外說,就憑王秀才家那個寒酸樣兒,還想娶我家小姐?沒門!王媒娘說,王秀才家是窮了點,但這王秀才一表人才,自小聰穎過人,說不定哪天就能考個狀元中個舉人呢?鄧員外哈哈一笑:“笑話,什麼狀元舉人,我們鄧店村自古以來就沒有一個,就他王秀才能耐?”任憑王媒娘三寸不爛之舌說破皮,那鄧員外就是不答應。被王媒娘纏的沒有辦法,才賭氣答道:“王秀才想娶我家小姐可以,但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王媒娘像是鬆了一口氣,連忙問道:“什麼條件?”鄧員外說:“什麼條件?條件就是從他王秀才家鋪一條金路到我鄧家。”

王媒娘在鄧員外家碰了個硬釘子,回來給王家回話。王家父母已經有些思想準備,雖然沒說成,還是謝了王媒娘。送走王媒娘後,父母都來勸福兒,讓秀才放現實點,以後找個普通人家姑娘做媳婦。這秀才愣是一聲不吭,獨自跑進書房,反鎖了起來。

三月十八日下午,小姐的丫鬟小紅突然跑到秀才家。幾天不見,秀才已是形容枯槁,小紅一看,嚇了一跳。秀才支起虛弱的身體,問小紅的來意。小紅哭著說“公子,不好了,我家老爺已經把我家小姐許配給人家了。”秀才說:“別急,怎麼回事,你慢慢說。”原來,王媒娘到鄧家提親不成,餘店村的餘舉人也託人到鄧家提親,鄧員外認為,餘舉人家庭殷實,又考上舉人,很快就要補缺當官了,可謂門當戶對,就答應了。定於三月二十八日訂婚,十月初八大喜。秀才聽完小紅的話,昏了過去。

一連幾天,秀才高燒不止,昏迷不醒,時常說些胡話。看了很多郎中,都無濟於事。丫鬟屢屢過來探望公子,並將公子病情轉告小姐,小姐聽說後也是茶飯不思。

後來,經高人指點得知王秀才害的是心病,心病還得心來醫。沒有辦法,秀才父母只好跑到鄧家,求員外幫忙。這員外就是不見面,差下人打發些銀兩,讓王家走人。還讓丫鬟把小姐看緊,不讓小姐與秀才見面。

三月二十六日,小姐和丫鬟偷偷跑了出來。小姐來到秀才床邊,喊了聲“福兒,”秀才竟奇蹟般的睜開眼睛,拉著小姐的手,喊聲“琴琴,”兩隻眼睛流下一行清淚,又昏迷過去。小姐哭得死去活來,坐了一會兒,被丫鬟拉了回去。半夜時分,秀才突然坐了起來,讓妹妹叫來祖父母、父母,託付道“我死後,你們就把山坡上的桃樹挖掉一棵,把我埋在那裡。”說完以後,就倒在床上,眼睛睜得大大的,一動不動,用手去探鼻子,已經沒氣了。

在家停了一天,家人就把秀才下葬了。那天正是小姐定親的日子,秀才的死和下葬的事,丫鬟沒敢告訴小姐。小姐躺在床上,心神不寧,心裡牽掛著秀才的病情。午飯時分,小姐趁著家裡忙著招待客人,支開丫鬟,支起虛弱的身體,拿了那把“連理比翼”扇,悄悄來到秀才家。

秀才家辦喪事的人還沒有散去,小姐心裡有種不祥的預感,拉著秀才妹妹的手,一起到秀才房裡,見床上空空的,遂問道:“福兒哥呢?”秀才妹妹哭著答道:“小姐,哥哥他走了。”小姐一聽,昏死過去。掐了人中,過了一會才緩過神來。問了埋葬的地方,小姐踉踉蹌蹌地走出王家。

午飯的時候,丫鬟見小姐不在閨房,估計去了王秀才家,就急匆匆地趕了過去。丫鬟來後,秀才妹妹聽說小姐沒有回家,拉著丫鬟就朝墳地奔去。二人走到山下,遠遠地就看見小姐跪在秀才墳前,手上拿著一把扇子在那裡搖晃。丫鬟心急如焚,遂快步上前,嘴裡邊“小姐,小姐”的叫喚。小姐聽見丫鬟在喊,不應也不回頭去看。沒等她們走近,只見小姐站起身來,往後退了幾步,突然往前一衝,一頭撞到秀才的墓碑上,身子就癱倒在墓碑旁。丫鬟等人趕緊跑了過去,只見小姐頭上撞出了一個大窟窿,鮮血直流,墓碑和地上染的到處都是。丫鬟扶起小姐時,小姐已經奄奄一息。丫鬟、秀才妹妹哭喊著小姐,小姐把手中的扇子向秀才墳墓的北邊指了指,扇子就掉到了地上。

鄧琴琴死後,鄧家人就把她埋在了王福兒的右邊。次年春天,山坡上的桃樹全部枯死了。奇怪的是,王福兒的墳墓上長出了一棵榔樹,鄧琴琴墳墓上長出了一棵槐樹。幾年後,兩棵樹就長成現在這個模樣。山坡上有情人墓,還有一對奇特的情人樹,後人就把這個地方叫做“情人坡。”

每年“七夕”的時候,都有些年輕的情侶來到這裡憑弔、參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