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承認日本車不耐撞,原來用的是假鐵皮,你還會買嗎?

用戶72428360719

感謝提問!我是知識問答百科,我來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日系車給人的印象就是,省油,耐用,耐造。但是另外一點給人印象也很深,就是鐵皮薄,不耐撞。這也確實是日系車真真實實的特點。

前段時間,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公開承認了部分產品的技術數據以次充好的事實。波及了許多的日本車企,比如:三菱、馬自達、本田、豐田、斯巴魯等。



此後豐田、馬自達、斯巴魯都承認使用了該廠產品,並且對問題車批次進行了專門調查。日系車由此陷入更加尷尬的境地。

近期以來,日系車市場確實非常不太平,制鋼醜聞,斯巴魯油耗造假醜聞,本田剎車門、機油門,無不在破壞原來日系車留給人們的印象。日系車的問題越來越多。



反觀一下國產車,近幾年的進步是非常大的,與國外企業的差距不可否認,但是一步一個腳印,相信國產車會有超越合資的一天。如果日系車和國產車讓我選,我選擇支持國產!


知識問答百科

日本這幾年到底怎麼了?一爆一個大新聞,一爆一個大丑聞:

1,日本高田隱瞞安全氣囊質量缺陷,致使中國今年有1900萬輛車需要召回!高田聽說現在破產了。

2,三菱汽車和鈴木汽車篡改油耗數據,為了滿足出口標準或者滿足國內的排放要求,三菱終止了轎車的生產。

3,東芝公司三任社長涉嫌財務造假,就發生在郭臺銘收購的期間,應該是經營極其困難了!

4,如今的神戶制鋼次充好篡改數據,而且達十年之久,而且涉及不少的高官牽扯其中,而且篡改的都是一些關鍵性的指標,比如鋁合金、銅製品的強度、尺寸以及耐久性等重要出廠數據,冒充合格產品出質,還修改產品的質量檢測證明書!

5,神戶鋼鐵的不合格產品涉及到的客戶兩百多家,其中日本幾乎所有的車企都用了該不合格產品,以下為涉及到的車型:





請睜大你的眼睛,看看你的車型在不在裡面!

6,雖然日本各大車企紛紛表態,國內的車型不涉及在內,但涉及雷克薩斯,英菲尼迪這種高檔品牌是避免不了,強度不夠,尺寸不夠,厚度不夠,讓人不得不聯想起日系車經常在高速公路被解體,比如下面這張圖:

7,我們這一代人對日本的生產質量控制讚不絕口,努力學習,出現了這種情況,我不禁有以下疑問:

@各汽車生產廠家的來料質檢部門是怎麼做的?來料質量檢驗作業指導書有沒有被嚴格執行?比如說鋼板的強度是否一個季度抽檢一次,來料的尺寸和厚度,質檢部門都應該有檢測工具的,難道這些部門都形成虛設了嗎?

@供管部每年都要對供應商進行質量體系認證和審核,審核的材料一般幾十頁紙,涉及從研發,到中試到小批量到批量生產,到質量控制體系的每一個環節,不知道怎麼沒有發現出問題?

@按照ISO9001的要求,公司一把手是是質量體系把控的第一負責人,負責人都打球去了嗎?

我們這些質量管理體系和思路都是向他們學習的,難道老師都變壞了,難道老師都變壞了,徒弟們和學生們好好學習,繼續努力,一起幹掉老師吧!哈哈哈!


車問診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在日資合資企業工作過六年,對質量控制印象還是非常深刻的,那時候對日本品牌的產品非常喜歡。我感覺日本產品質量下降是90年代末2000年左右開始的,我個人經歷的,進口的日本原裝發動機,那一批發動機蓋上都有個裂紋,結果很多客戶投訴,我們去給日本企業交涉,他們死不承認,日本人不承認的方式很氣人,就是簡單的睜著眼睛說瞎話,明明有裂紋,非說沒有,賴不下去就直接說是你弄的,當大批的投訴發生之後,有辯稱不影響使用,只是個應立力紋,就是不好看而已,不會漏油,後來又出現大量的漏油,還嘴硬說不影響。

個人經歷只是個例,但是隨後來的東芝筆記本電腦事件,跨國大規模訴訟,結果東芝在美國賠錢,在中國只給用戶打個軟件的補丁,那時候ibm和東芝筆記本霸佔中國筆記本市場,沒有國產筆記本,聯想借東芝事件一舉成功拿下筆記本電腦市場,東芝退走中國,從此對日本產品免疫。

之後再是豐田汽車事件,同樣是美國賠錢給消費者,在中國說不影響,連召回都沒有。豐田公司新的社長好像是豐田章男吧,為這事來中國開了一個新聞發佈會,對大眾質疑日本將三流質量的車賣給中國進行了回應,第一次承認各國的質量有差異,但是強調說符合所在國的標準,這次徹底對日本產品喪失信心,粉轉黑了。

轉黑多年以後,在高速公路上發生追尾事故,五車連續追尾,我是第一個車,我開的法系車,具體品牌不說了,後面板子掉下來,排氣管拖地了,但是板子扣上還能開,又開了近2000公里回家才修的,後面第三個車是豐田越野車,直接撞的發動機裂了,水箱漏了,只能叫拖車拖走,感覺慶幸。


胖大60337641

2017年對於日本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於日本汽車企業來說更是如此。那麼為什麼都在說“日本車不耐撞,原來用的假鐵皮呢”?這還要從日本製造業頻繁曝出的醜聞說起。

在2017年年中,日本著名汽車安全氣囊供應商宣佈破產。由於高田公司生產的安全氣囊有極其嚴重的安全隱患,在緊急情況下會產生令人致死的後果。這些產品質量問題最終導致高田公司破產,而受高田氣囊影響的產品多達5000萬輛,其中以日系車居多,為此日系車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召回行為。而高田事件的爆發,也讓人們對日系車的安全產生了質疑。

但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高田“死亡氣囊”事件過去沒多久,日本神戶制鋼所便曝出了“數據造假”醜聞。據悉,神戶制鋼所為了能夠讓鋼製品的品質達標,持續了長達十年的數據造假行為,而這些產品大多流向了軍工、汽車等領域。其中世界上發動機氣門彈簧50%的份額都是神戶制鋼所,而日本的豐田、本田以及日產等汽車企業所用的鋼製品大多來自於神戶制鋼所。至此,日本汽車行業的產品質量,不斷遭到人們的質疑。

那麼這麼多醜聞的曝出,日系車會漸漸沒落嗎?從2017年的銷量來看,近兩年應該是不會了。日系車2017年在美國和中國的銷量都不錯,還有不錯的同比增長。但未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事件所暴露出來的產品弊端將會日漸呈現。


高氏觀市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日本車給人的印象一直是皮實耐用省心,保養費用低,油耗經濟性出色。豐田的漢蘭達,普拉多等也都是它們各自所在級別中的保值神器,川藏線,青藏線的路上,有接近一半的日系越野車,而大街上超過七八年車齡的雅閣也隨處可見。事實上日系車的品質絲毫不令人擔心。而日本車唯一所被人詬病的就是所謂的輕薄,不經撞,此次的神戶鋼造假事件再次讓日本車的結實程度蒙上了一層陰影。

神戶鋼鐵公司是日本第三大鋼鐵生產商,始建於1905年,目前也是世界500強企業,其實力還是非常雄厚的。日本人一向精耕細作,追求品質,此次的鋼材造假也確實讓人大跌眼鏡,本次事件起源於神戶鋼鐵工人篡改了產品數據,使產品看上去更符合質量要求,已涉嫌欺詐。包括美國在內的眾多司法部門已介入事件調查,神戶鋼鐵極有可能面積法律問責。

本次事件所涉及的企業眾多,作為世界上重要的鋼鐵及鋁製品供應商,包括豐田,本田,三菱,日產,馬自達,斯巴魯等眾多車企在內都採購了神戶出產的汽車鋼材,甚至連美國波音公司這樣的空客大廠和神戶鋼鐵也有合作關係。如果這些企業聯合追責,無疑更讓神戶製造雪上加霜,也極有可能讓日本的製造業從此跌落神壇。

就汽車而言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日本國內生產的汽車了,人們印象中嚴謹的日本原裝進口車在品質上也不能得到保證,包括了在國內熱銷的雷克薩斯的豪華品牌。車身覆蓋件很大一部分來自神戶鋼鐵。相反神戶鋼造假對國內生產的合資日系車的影響就要小的多,合資車企用日本的製造技術不假,但在汽車材料的應用上還是以國產件為主。合資車企在控制成本上一直追求極致,使用進口鋼材的可能性不大,而我國同樣作為鋼鐵製造大國,鋼鐵產能又十分過剩,在造價上也更有優勢,此次倒也算的上因禍得福了。

拋開神戶鋼造假不說,日系車的輕薄其實也是看的見的,整車質量較輕,為了向油耗經濟性妥協,一般是能勝則省。很多20萬以下的日系車都省去了防撞鋼樑,確實有些不厚道,當然這也不是日本車的獨家發明,很多德系的緊湊級車也並沒有加裝防護鋼樑,包括桑塔納,捷達,polo等等。但日本車在底盤上的劣勢和輕薄的漆面做工卻是不爭的事實。

那麼日系車還值得購買嗎,良好的耐久性和輕薄的底盤,脆弱的車身漆面如何抉擇。相信依然會有大量的消費者去選擇日系車,畢竟多年積攢的口碑仍然存在,就連禁售下的本田crv1.5t月銷量還能達到1000臺左右。汽車製造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此次揭露的神戶鋼造假也許只是冰上一角,誰也不敢保證其他車企就沒有類似問題,在本次事件沒有被揭露之前,其實這些日系汽車在使用過程中也並沒有出現太多問題,所以我個人認為還是可以繼續購買的。

希望回答能幫到你。


李老貓說車

僅僅從故障率方面來講,可搜索“2016年汽車召回”最多的品牌前二十名中有8個是日系(本田召回最多,第三是豐田、第四馬自達、第七日產、第九雷克薩斯、第十是三菱、十二斯巴魯、十七英菲尼迪),以豐田為例:召回故障分類:PCS碰撞預測安全系統、高田氣囊、制動執行器、座椅、EGR程序等多種問題,本來就脆皮棺材送葬車,涉及安全性方面還這麼多缺陷問題,“開不壞的豐田”是扯淡!直接車報廢人火化!

懂車的要麼歐美系要麼國產。日系車樣子貨在美國也是窮人車,包括雷克薩斯都要靠終身免費保養低價促銷,曾經在黴果銷量很大現在黴果人也懂車了,現在黴果市場高端車奔馳寶馬不鳥它,奧迪都時不常反超刺激下它~更是倭奴收它們在華的遺雜專用喪屍棺材車,倭奴都以其自己品牌為榮,國內一部分被十萬網奸奴雜噴沒主見的可以醒醒了。價值觀呢,學白上了?牆頭草?被個別是非渣子忽悠來忽悠去?!長這麼大白長了?民族血性呢,媚能讓倭奴看的起?反而更看不起!未來汽車必將像手機、家電一樣國產主導。 逐條搜索驗證:冠道、UR-V變速箱漏油通病;十代思域燒機油;新思域發動機漏油;新思域變速箱漏油嚴重;本田新CRV剎車門;本田新CRV“機油門”;本田傑德機油增多;本田思域機油增多;本田冠道機油增多;本田UR-V;思域異響;思域、飛度斷軸召回;本田尾氣排放造假;本田發動機異響;本田發動機性能宣傳造假;本田地球夢啟動困難;地球夢熄火門;地球夢積碳,養護成本高;本田雅閣電池起火事件召回210萬;本田密封差噪音大;本田CVT美國召回;2016豐田北美生鏽門紅杉坦途 召回150萬;豐田剎車門事件;凱美瑞剎不住;豐田碰撞測試造假;豐田卡油門事件;豐田氣囊隱患;豐田CVT嘯叫口哨異響;豐田cvt高速失速;豐田cvt低速頓挫;豐田cvt暗召回;雷克薩斯CVT隱形召回;雷凌卡羅拉CVT問題 集中爆發;雷克薩斯 嚴重燒機油;雷克薩斯 頻繁召回;LX570跳檔;豐田斷軸門;日產安全性差受質疑;新軒逸cvt加速無力;軒逸、騏達、驪威、NV200燒機油;日產水箱漏水;日產CVT缺陷;日產斷梁;軒逸斷軸;日產無防撞鋼樑;逍客燒機油;逍客高速解體、高田殺人氣囊…,馬自達、鈴木、三菱問題也很多不再列舉……


2017年末2018年初,以吹牛“地球積碳夢”發動機技術“先進”著稱的本田1.5T發動機設計缺陷爆發“機油門”,機油增多、乳化並伴有刺鼻汽油味!涉及車型:CRV、UR-V、冠道、思域、傑德、謳歌、雅閣、思鉑睿!在有曾經嘲笑的前車之鑑德系燒機油之後還能這樣沒有改進,看來還不如國產,國產這麼多小排量帶T也沒有這樣的問題!很多國產被黑說費油,就算是也總比投訴糾紛強,況且只是被黑不是真的!本田所謂的發動機技術只是作假加欺詐!加上燒機油的軒逸,倭奴車成了燒機油的主力!

日本已淪為造假國度,從車可看出:豐田碰撞測試造假、本田發動機性能宣傳造假、本田尾氣排放造假、高田殺人氣囊篡改測試數據長達15年、神戶制鋼強度數據造假長達10年、三菱燃油效率造假長達25年、三菱尾氣排放造假、鈴木燃油效率造假7年、日產質檢造假超20年、日產尾氣排放造假、能效造假、日系車身高強度鋼用拉伸強度混淆屈服強度(帶防撞鋼樑的日系懟不過不帶鋼樑其它系車的真相)、甚至連每月銷量都要靠說謊!豐田、本田、日產車在碰撞測試中甚至可以清楚看到少見的車身扭曲變形!


aoling1027

對於一些偽董車帝觀點實在看不下去了,在於汽車全球化的今天來說,一輛車70%的配件和材料不產於自己的品牌,比如電子元件,比如氣囊等等,可笑的是有朋友口口聲聲愛國買來國產車是三菱發動機,愛信變速箱,電子元件更別提了,我現在只想說關於安全的幾點見解1.耐不耐撞不取決於鐵皮,不是你去拿手敲一下聽聽聲就能判斷出來的。2.耐不耐撞取決於車身鋼架的設計,對力量的傳導分散,用鋼的強度,和關鍵位置的加強材料。3.還有車不是越重越安全,自己搜搜看有多少兩噸左右的美國車,國產車碰撞成績一塌糊塗。4.請不要混淆某內盈利性碰撞機構與國外非盈利性機構的碰撞標準。(送檢車和在售車有發展差異的)5.不論日系德系美系合資以後,出來的一些標準是沒辦法和國外原型車相比較的。(身邊一些做主機廠的朋友告訴我,一些簡配和更換材料都是頂著德方日方壓力,中方搞出來的,為了利潤最大化)6.一個品牌安全與否不是幾張事故照片就能判斷出來的,180時速撞大車和80公里追尾的事故不要瞎放在一起比較的。(一般碰撞,氣囊,安全帶,操作檯不衝進駕駛位,和A柱不變形,才是決定受傷輕重是否保命的標準)


光陰的故事86926267


我現在開的車不是日本的,將來也不會換日本車。原因嘛,倒不是跟愛國有多大關係,是因為我聽說過兩件事和親眼見到的一件事。


有人給我講過,說日本人很雞賊,賣個車都分人去。賣給美歐的,都是質量過硬的最好的車,其次的自己人開,再其次東南亞、港臺,而賣給中國人的都是摻雜使假的貨色。這件事雖然我也將信將疑,但聯繫到小日本跟中國的關係,以及對待我們中國人的那種態度,比如同樣單反相機或者家電等產品出了質量問題,別國的都召回,中國的就例外,對此我也就寧可信其有了。


另外一件事是買車前一個朋友說的,說日本的車為什麼省油?因為它總的鐵皮都比別的國家的車要薄,甚至底盤用的鋼厚度都不一樣,所以車子輕,自然也就省油了。這個我也沒有實際測量過,也不太懂。但是我看了網絡上發佈的好多車禍圖片,日本車撞了以後那個慘不忍睹,都由不得你不相信。對這個事情,我也一直持不確定態度。


直到很多年前的一天,我親眼看到了一件事:一次朋友接我去辦事,開的是一輛舊富康車(中法合資的老牌子,現在應該沒那個車了吧?)。當時走到一個路口紅燈,停了下來,前面有一輛嶄新的威馳(應該是中日合資的車)。這個路口是個小緩坡,綠燈一亮,前面威馳車不知道怎麼回事,就開始往下溜車,速度很慢,兩車相距不足一米吧。我朋友趕緊按喇叭,但那個車還是就這麼慢慢溜了下來,而且跟朋友的舊富康車來了個“親密的接吻”。朋友和我趕緊下了車,前面威馳車司機也下來了,是個女司機,嘴裡還一直說著對不起。我們走到車前一各自察看車況。只見我朋友的車前面保險槓完好無損,而威馳車的後保險槓車皮卻深深的凹了進去。一看自己車沒事,人家威馳女司機又一直道歉,朋友也就沒計較,開車就走了。路上我跟朋友還當笑話談論這事,說起那輛威馳車真的太不經造,這得虧不是撞車,要是車禍撞上了還不知道會成啥熊樣!

這幾件耳聞目睹的事情,又加上後來曝出的日本汽車高田“氣囊門”,讓我對日本車徹底不感冒了。後來買車時,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就從德系和法系車裡挑選,日本車我根本就沒有去考慮。現在日本百年著名神戶制鋼曝出了造假醜聞,這更堅定了即便我今後換車也絕不考慮日系車了!


無坡居士

但我對這類情緒化的言論並不讚賞,如果凡事都拿來上綱上線,這樣有意思嗎?這跟六0年代有什麼區別?


其實從網絡上的言論也可以看出,我們國內的汽車市場是多麼的不成熟,各類偏聽、偏信和各類謠傳有多麼的泛濫,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消費者們在選車購車的時候都會考慮到跟汽車本身毫無關係的“政冶正確性”的問題。

單就日本神戶鋼鐵事件,我也簡短的表達如下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背景之下,日本的高科技確實沒有過多的作為,其精工製造雖然引領世界多年,但日本總體的經濟疲憊還是日漸顯露的。

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出現了問題,先有高田氣囊安全召回,這下又出現了神鋼造假。

其實把目光放之全球,世界級大型企業造假事件也是層出不窮。

德國大眾、法國PSA等知名汽車企業公然在尾氣排放作弊。

對於全球知名企業在世界經濟形勢變化下所產生的新的動態和趨勢,在這裡我就不贅述了,此處省略了1萬多字……

針對我們廣大老百姓來說,該吃還是吃,該買還是買,總之一句話,日子照樣過

那麼日系汽車的質量隱患問題呢?

說到這個,你儘可以放心大膽的去買,因為日系車都是在國內合資製造的,其所用鋼材,也都是國內的鋼鐵企業生產的!

再不濟,我們中國也還有自己的質量及售後等法規體系,你總該信任自己的國家吧?

之前大眾汽車的斷軸問題不就是因為不理會消費者的呼聲,最後國家部門不是出手干預了嗎?

假如又搞一波像韓系汽車那種的,忽高忽低的情緒化市場,受傷最大的,其實還是國內的汽車生產鏈,以及這些企業裡的中國員工!

至於那些使用了很多神鋼的雷克薩斯、英菲尼迪等日本豪華品牌進口汽車的質量隱患問題,我們老百姓還是無需多慮的,有麻煩了也是他們有錢人的事。

哪怕這些日系豪華品牌汽車的質量真的出現了隱患,憑藉著豪華品牌格外優越的售後服務,也會盡快進行召回處理的,在這一點上,也無需我們廣大百姓操更多的心了!


你需要更多的高能瓦斯

還會繼續買的!而且不止我一人,很多國人與我同行!

首選咱是單純的說車,別上來就往國家感情層面走!說到國家層面有個不爭的事實其,你所說的問題廠家絕對叫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或者叫東風本田、廣汽本田,還是東風日產、鄭州日產跑步出這個6名字,換句話出問題的車都是合資車企有問題。怎有些問題國外沒有,唯獨中國獨有?

日本車確實造的好!實實在在的一個例子在中國西藏你看到最多的車是日本車!!!還需要解釋什麼!堅固耐用都不用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