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標緻汽車各方面性能突出,價格不貴,為什麼在路面上行駛的卻很少?

千蔦


平心而論,標緻品牌造出的汽車其實並不差。而且無論是設計還是製造方面,在全球範圍內可圈可點。但法系車在中國銷售狀況一直非常不樂觀,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在標緻剛踏入中國市場時,PAS集團都是很有誠意的,它們的標緻505就是與歐洲同步的車型。但作為比德系、美系都要提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汽車品牌,法國人的高傲是與生俱來的。


在生產方面他們基本不重視中國的本土化,所售車型的進口件太多,因此在價格上沒有優勢。在市場熱度過去之後,被消費者拋棄也成為了必然。


廣州標緻在97年破產後的這幾年,正是中國合資汽車迅速發展的幾年。雖然在破產7年後,PSA集團與東風再次聯手,但此時的中國合資汽車市場已經被德系、美系、日系以及韓系完成了市場分割,標緻錯失了發展的先機。


標緻車的設計也代表了法國人的天馬行空,說好聽是法式浪漫,其實壹車熱評更多的認為是有點太過於追求標新立異,有點反人類了。


比如電子信息屏在中控上方,方向盤不隨方向轉動等等。在中國,對於法系車基本就是兩種極端的消費人群:喜歡的人會覺得喜歡得不得了,而不喜歡的人則會對它們的設計嗤之以鼻。


而中國消費者都有跟風買的習慣,隨大流的消費方式還是根生與廣大消費者內心。不僅是標緻車,可能所有的法系車都存在保值率低的問題。


保值率低,這在中國可是致命傷,而法系車之所以不保值歸根到底還是保有量太少。其實並不是因為標緻車不好,只不過是它不適應中國罷了。


雖然PSA集團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特供車型308、C4世嘉等,它們的銷量也都比較客觀,但跟德系、美系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眾所周知,目前的標緻基本就靠幾款發動機打天下。雖說它們的性能的確不錯,但卻不僅是動力選擇上讓人產生審美疲勞,而且這幾款發動機可能真的也比較老舊了。


其次就是被眾多消費者狂噴的扭力梁懸架,雖然你法系車的底盤調校的確很牛逼,但中國消費者很少會去認真瞭解你的優勢,他們只會從名字和成本上去判斷你的懸架優劣。在這方面,標緻就丟失了很大一批潛在客戶。


雖然開過法系車的人都會對它的懸架舒適性稱讚有加,但他們卻感覺壓根不屑於向消費者宣傳這個獨有的優勢。當其他合資品牌汽車在鋪天蓋地宣傳產品時,無論是標緻還是法系車,都還迷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維。


看過標緻車的人都會有一個共同觀念,價格偏高,性價比卻感覺有點低。這在中國這個極為看重價格定位的消費市場,就是個很不好的營銷戰略。


而且法系車又會經常在後期進行促銷折價,這不僅傷害了老車主,也給準新車主造成法系車不保值的印象。


PSA貴為歐洲第二大汽車集團,標誌在國人意識裡已經不可能和那些一線品牌的汽車相提並論了。但壹車熱評認為,標緻是一個被低估的品牌。


這對於一些消費者來說自然是好事,那意味著你可以花更少的錢可以買到性能不錯的汽車,還避免出現滿大街都是同款車的問題。

關注壹車熱評,在這裡可以瞭解到更多的汽車知識及推薦!


壹車熱評

高興回答,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的合資車品牌,法國車曾經在中國被定義為時尚和年輕的象徵,富康和捷達桑塔納被稱為中國車市的老三樣足以說明法國車那時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但是隨著越來越多合資品牌的進入,無論標緻還是雪鐵龍,卻逐步失去了最初的光環,那麼如題主所說,為什麼法國標誌在路面上行駛的很少,說白了就是為什麼沒有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呢?


首先小王認為標誌的產品沒有亮點,現在談到法國車標誌雪鐵龍,人們最多想到的是什麼?動力和操控比不上美德系車,經濟性和價格上又比不上日韓系車,於是法國車似乎越來越不受消費者待見,它的定位似乎介於日韓系與德系之間,外形,性能都只能用中規中矩來形容,外形上沒有日韓系的精緻,沒有美系德系的大氣,而性能上沒有日韓系的經濟,沒有美德系的強勁!

另外老舊的變速箱確實讓消費者提不起興趣,其實說到性能,標誌汽車的性能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底盤調校,能把扭力梁懸掛調出獨立懸掛的感覺,發動機方面,PSA的THP發動機多次獲得年度最佳發動機獎項,這些足以說明其實標誌在汽車核心技術方面還是很厲害的,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另一個核心技術變速箱卻拖累了標誌汽車的口碑,直到前年,標緻雪鐵龍還在用老掉牙的4AT,別的廠家都出6at 7at了,老款在售的標誌408還在用4at,這就導致了一提起標誌噪音大油耗高,頓挫感強烈,不過新標誌408已經搭載了6at變速箱!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標誌汽車沒有太注重中國消費行情,沒有充分了解中國消費習慣!認為一個發動機和底盤就能打動消費者的想法還是太幼稚了!



我是侃車小王,您身邊養車買車選車小幫手,更多汽車知識請關注我,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侃車小王

標緻車路面上行駛的還真不少,不過最近幾年銷量放緩了好多,比不上當年307幾乎成街車的時候了,至於為什麼,我覺得有一下幾點原因。



1,標緻,這個品牌名,這諧音,原諒我就不寫出來了,實在是自動拒絕了一部分消費者,中國人,尤其是都買合資車了,會自動忽略這個品牌。

2,各級產品區分模糊,更新緩慢。206、207、307、308、308S。這幾款車中間,區別大嗎?尤其是307和308,有必要麼?分這麼細。好多車型根本就是自相殘殺好不好,車型更新緩慢看街上跑的車就知道了,多少年了,樣子沒怎麼變過。

3,產品技術落後,尤其變速箱,別人都5速,6速的時候,標誌還抱著4AT不放。

4,產品外形,和它的名字一樣,認可的喜歡得不行,不喜歡的,就是不喜歡。

5,油耗,我知道標誌現在省油,但不是普遍都省油吧,15個油的408我開過,想死的心都有。反正我覺得標誌不省油。

6,對手太強大,自身越來越沒有存在感,大眾、豐田、本田、現代、別克,每家都有自身的賣點。大眾的品牌和均衡性,豐田的省油和雙擎,本田的地球夢,現代的性價比,別克的外形。法系車標緻,有什麼?

綜上所述,標緻走在下坡路上。。。


陸小寶88043826

法國汽車包括雷諾、標誌、雪鐵龍、DS等。法系車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在歐洲可以說是風生水起,銷量僅次於大眾集團。並且法系車在世界拉力賽、F1等國際著名賽事中頗有建樹。但是反觀國內銷量不瘟不火,是法系車太過清高,還是國人不懂車?


法系車優點還是很多質量比較的穩定可靠,底盤紮實,行車質感和操控性方面很有造詣。這也是能夠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原因,民用車同樣繼承保留了這些優點,開法系車的朋友自然也有有所體會的。

法系車銷量不好,或許有以下幾點原因。外觀內飾設計並不是很符合國人的審美,並且法系車也並未因此做出多大改變,反觀大眾本田值得法系車反思。法系車的營銷也並不到位,沒有足夠的重視國內市場,機會失去再難把握。法系車保值率低,保值是消費者買車很看重的,同樣不能讓消費者滿意。



現在的法系車設計也不在那麼奇葩,性價比也還不錯,越來越會討好消費者了,但是大勢已去恐難反身。


小強說說車

我周圍好多夥計買的307或者308,還不錯,沒聽過怎麼抱怨。法系的方向盤感覺特帥,很有科技感,對於我們這類老司機來說無所謂感覺不到方向。中控顯示板總比低頭看要安全。不過看了好多車,感覺性價比極低,C4十幾萬差幾萬塊錢就能買A3了,而且C4空間極小,我186cm,坐進去很難受,把座椅調到最後,最下,還是有點擠。本來看C4的,最後一點一點加錢,買了個吉利的S60L,T4亞太。

唉,現在真不知道買什麼車,好像國產就吉利,長城沒出什麼大問題。日系馬自達,斯巴魯,雷克薩斯,謳歌沒出過大問題。法系沒出過大問題。德系現在問題和服務最差(燒機油,斷軸補丁),其次是美系(通用斷軸。凱迪拉克安全問題。不過說實話,美系的車,價格和美國本土價格差距很小,算是比較厚道的)。

本人不喜歡日系,權衡利弊,還是買了個國產的吉利S60T4乞丐版。全球最安全的車。呵呵。開始還想再加點錢買個S90,但是最後仔細一想,,,我本來只是想買個十來萬的車的。暈呀。


魏文龍

法國車為何賣不好

法國車在中國賣不好,主要是因為他們反應慢,導致錯過了最好的市場導入時機。當年法國雪鐵龍和標緻進入中國的時間比日系車早得多,甚至跟德國車是平起平坐的。當年北京街頭的出租車都有很多是雪鐵龍品牌,隨後雪鐵龍富康的合資車,直接跟捷達和桑塔納並稱為老三樣。

也就是說雪鐵龍開端還是好的。但隨後法國人對中國市場的誤判來自於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誤判。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中國迎來了一次家轎普及的爆發期,而這個時候,法國與中國在政治層面有些交惡,因此在技術導入方面,給中國屏蔽了。殊不知,法國的技術壁壘,反倒成就了日系車在中國迅速佔領市場。

正是那段時間的失機,導致法系車在中國全面敗退,老款產品退下了,新款產品上不來,而競品全都佔領了有利地形,直到今天也沒緩過來。那麼法系車到底好不好呢?


只因離合是悲歡

法國車在中國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一手好牌打爛了,在改革開放初期只有大眾和標誌雪鐵龍這幾個合資品牌,在當年選擇餘地不是很大的情況下,桑塔納,捷達,雪鐵龍這三個品牌幾乎統治中國的半壁江山,大街小巷都是這些車,各個合資企業也是賺得盆滿缽滿,


後來各個品牌紛紛都進行了合資,我們老百姓買車的選擇餘地也越來越大,後來者的銷量現在都超過法國車了,現在的法國車可以說是合資企業銷量的倒數幾名了,從車輛的性能,質量,做工用料等方面來看法國車都是比較不錯的,但為什麼就是賣不出去呢?目前法國車的現狀主要原因還是法國人本身的問題,一個是法國車的設計風格中國人不太認同,中國人更喜歡大眾,豐田,本田這樣的中庸設計,有人說很多大眾車型都是針對中國製造的,確實是這樣的,但是隻有針對國人的需要來設計才會有好的銷量,凡是設計太有個性的車型銷量都是不太好的,二個是法國人的傲慢態度和經營理念,法國人對中國的市場反饋總是高高在上,總是覺得我的車已經很好了你們不買是你們懂,對市場的變化反應遲鈍,總是等到落後了才想改變,結果就是吃剩的還來不及,一款產品成功與否主要看的就是銷量,銷量不好主要原因還是廠家的問題,難道要消費者來迎合廠家?是不是有點太不現實了。


售後服務技術總監

標緻性能出色個屁!大眾的研發費用位列全球汽車廠家之首,核心部件發動機更新迅速,性能卓越!反觀法系標緻,多年來一直沿用那款號稱和寶馬合作研發的1.6T發動機,1.8T是擴肛而來,技術早已陳舊落伍,性能差,油耗高,只靠花裡胡哨的內飾和奇葩的設計能贏得聰明的車主嗎?銷量證明了一切!


Heavyw

看了那些回答,只能說你們複製粘貼來的吧?千篇一律的。我來說說吧,還是心態有問題。總看人大眾賣多少錢,本田豐田賣多少錢,就自己也想賣多少,請問您,4S服務和人家比了嗎?車型換代和人比了嗎?人家征戰國內家庭市場的時候天天發佈新車型,您幹嘛去了?等人家開拓差不多了你才逐漸車型多了,晚了!明明沒人買,還死撐著不降價,降價必簡配,實話說,大眾不降價豐田不降級本田不降價,消費者忍了,可你呢?人憑什麼要忍?不做到同級同配最便宜真沒幾個人買你!算了,打字太累不多說了


昀總是錯1

一是東風標緻內部工作不力,二是被競爭對手黑了。其它品牌為了營銷,特組織潛在客戶遠程駕駛娛樂等,不知東風標緻營銷駕駛經費去哪裡了?除了幾天租用了個破亂球場地,忽悠了客戶幾天,不知為何公司總部不撥款組織潛在客戶參加遠距離試乘試駕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