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全合成機油就可以10000公里一保養嗎?

ROCKPROD

對於機油產品,大多數消費者都會選擇“原廠”機油,甚至在車輛出保修期之後還堅持到4S店選用“原廠”機油。但其實,很多消費者並不瞭解,不是所有的機油都適合您的愛車,也不是越好的機油就適合您的愛車。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聊聊影響機油壽命的因素以及機油選購的誤區。

1.影響機油壽命的因素都有哪些?

(1)車況以及行駛里程

對於使用10年以上,行駛里程超過20萬公里的車型,可以考慮使用15W-40或15W-50這類高粘度的機油。而如果這些老舊車型使用中低粘度的機油,很可能會油壓不夠,導致車輛發動機磨損的加劇。

(2)用車習慣及使用程度

每名駕駛員駕車的習慣不同,經常急踩油門甚至激烈駕駛,這時就需要換成粘度稍低的機油;而如果駕車不緊不慢的性格,則可以選擇粘度稍高的機油。另外車輛使用頻繁也會影響機油的壽命,如果行駛里程較多,換機油的頻率就應當增加。

(3)季節溫度

氣候溫度同樣會影響機油的使用壽命,在寒冷的季節可使用較稀的機油,使機油能夠更快的達到發動機關鍵部位,為發動機提供更快的潤滑保護。

(4)燃油品質以及環境汙染

汽油的油品不好也會影響機油的使用壽命,油品不好的機油含硫多,長期使用會對機油品質產生影響。另外,我國空氣汙染比較嚴重,風沙較大,雖然有濾芯,但難免有灰塵進入發動機,所以應該選擇更加清潔的機油。

2.消費者選擇機油機油產品存在哪些誤區?

(1)國產車型盲目使用進口高端機油

有些消費者總是認為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在選購機油方面也是如此。在為自己的國產車型選購機油時,總是選擇進口的高端產品,殊不知這樣其實對車輛並不是好事,也許會得不償失!很多進口機油的粘度都比較低,而國產發動機配件間隙在材料熱膨脹係數與配合間隙方面都與進口車型存在較大差距,因此盲目使用進口機油則會造成發動機機油過稀,而油壓就會偏低,從而達不到正常的潤滑效果。

(2)高檔車型就一定要用進口機油

很多消費者認為,自己所購買的高檔車型就應當選用進口的高端機油。其實不然,評價機油性能的好壞並不應當只是品牌和價格,而是要看與車輛的實際使用效果。目前國內各大機油生產廠商所生產的產品都是由國產基礎油以複合添加劑調和生產的,因此高檔車型也可以選擇到適合自己車輛的產品型號。

(3)盲目選擇機油

機油起著潤滑、冷卻、清潔和密封等作用。機油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發動機使用壽命的長短,因此不要盲目選擇發動機機油。選用發動機機油時,既要重視質量等級,也要注意粘度等級質量好的機油能保證發動機潤滑良好、減少磨損、延長髮動機使用壽命、延長換油週期、減輕維護和修理的頻度和難度。

點評

在選擇更換機油時,一定要根據自己車輛的實際情況等多種因素進行比較,切勿盲目選擇,選錯機油可能對車輛造成不可逆的損壞。


愛車大獅

使用全合成機油可以適當的延長髮動機保養里程,通常路況下是1萬公里保養一次,但是這個1萬公里只是參考值,汽車行駛的路況不同發動機運行工況不同,對機油的損耗也是不同的:

  • 經常在國道城市間通行,勻速駕駛,汽車裡程比較多但是發動機始終工作在良好的工況,40對機油的損耗就比較小。

  • 經常在北上廣深大都市蠕行,幾小時行駛幾公里一些,里程不多,發動機始終在運轉,機油損耗就比較大。

因此不是更換了全合成機油,就一定能1萬公里保養一次。

那麼,作為家庭用戶如何來簡單的判斷機油質量呢?通常我們可以使用機油試紙來判斷,當然,這也僅僅是參考。

通常情況下,加入全合成機油


以後,在機油試紙上滴入一滴新機油,寫下日期記下里程,5000km時,拔下機油尺滴在機油試紙上,觀察機油試紙的油環擴散環情況,和圖例相比較進行簡單的判斷。注意機油試紙有慢速和快速的區別,購買時要注意!

然後每隔1000km都滴入機油在機油試紙上,記下日期,綜合比較,機油劣化情況。最後判斷出機油的有效潤滑保質期。

下次保養的時候就可以以這個里程作為參考!


需要特別說明一下加註在發動機內的機油保質期一般不超過八個月。這裡所說的保質期指的是八個月內一定不會出問題,不是說八個月就必須出問題,也就是說最遲一年,無論里程多少?都要更換髮動機機油


CMC神州車友俱樂部

如果是真的全合成機油,10000公里至12000公里更換都沒有問題。關鍵是現在市面上許多機油貼著合成機油的標籤,用的是普通機油的料。如果加入發動機裡面,按照這個公里數行駛的話,肯定會出問題。那麼我們平時怎樣鑑別全合成機油呢?



1、看品牌

現在有許多機油品牌企業,像美孚、嘉實多、殼牌、長城等知名品牌生產的全合成機油在市場上信譽度較高,但是網上假冒的也有。要購買的話除了通過正規渠道,還要學會通過官方渠道辨別真偽。

2、看標識

機油一般分礦物油、半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在機油的外包裝上面一般要標註機油的類別。但是有些在機油桶上面標註的合成以及合成技術的,最多就是半合成機油,全合成的必須全名標註,還帶有英文Total synthetic oil的標識。

3、看價格

有些喜歡網購價格便宜,標註全合成機油的朋友要注意了。如果價格在一到兩百左右的全合成機油,勸你最好不要買。如果買了的話,千萬不要跑一萬公里左右才去更換。(真的全合成機油至少要300多)

4、看顏色

真全合成機油的顏色比較純淨,如果顏色較深的話一般都是普通礦物油。全合成機油加入發動機運行以後顏色會變深,那是因為全合成機油的清潔功能。

最後建議如果你不能正確辨別的話,最好去信譽度比較好的專賣店,或者信得過的維修點購買。


養車生活圈

我覺得這樣做未免有點太過武斷了。很多人換機油的指標就是里程,但是不同用車情況下機油的消耗是完全不同的。下面這段話大家可以仔細理解一下:發動機機只要在運轉,機油就一直處於工作狀態,不管你是停車還是行駛都一樣,所以換機油最精確的指標就是發動機工作時間。


國外很多車都有機油壽命提醒功能,車主不需要記憶里程數,行車電腦會有提示的。國內大眾的一些車型也有保養提示,這些都是通過計算發動機運行狀況來評估機油壽命的,絕對是更加科學和精確的。

所以說千萬不要片面地僅僅以里程數來決定換油時間。

說完這個我們還需要考慮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機油濾清器。它負責過濾機油雜質,也有使用壽命。所以說您換了全合成油以後雖然油好了,但是機濾還是那個機濾,是否考慮過機濾能否挺得住呢?

所以說想要嘗試延長換油週期應該考慮發動機運行時間和機油濾清器的情況。不能盲目地僅僅以里程數為參考。

可以推薦一個方法大家試試:如果你的車機濾在發動機上方的話可以採用增加一次更換機濾的方法來嘗試延長換油週期。因為機濾位於上方的發動機換機濾時不會造成機油洩露。


我是故鄉的雲


說到機油這個發動機上最重要的液體很多人都不是十分了解,因為機油品牌眾多型號也多,普通人很難知道的很具體,瞭解到的大多都是道聽途說來的老司機所謂的經驗,所以很多人選機油都是錯誤的,用了不合適的機油就會出現噪音大,油耗高,冷啟動不順,燒機油,高溫潤滑能力不夠等問題,所以只有正確使用機油還會保護好發動機。那麼全合成機油一萬公里保養一次可以嗎?答案是肯定的,全合成機油一萬公里保養一次是最低的,這還是有所保留了其實還可以延長一點,



那麼全合成機油用一萬公里也沒事兒為什麼長效性這麼好呢?這就要從全合成機油的基礎油說起了,全合成機油之所以長效性好是因為基礎油的抗氧化性能好,能夠在很長時間內保持良好的潤滑性能,這是礦物油半合成油做不到的,全合成基礎油是採用天然氣,軟蠟等石油中比較好原料利用合成技術加工的,所以全合成基礎油在噪音,加速性,潤滑性,冷啟動性,高溫抗剪切能力等各個方面性能才會比礦物油好很多,



現在隨著渦輪增壓發動機越來越多,很多的廠家都在推全合成機油,因為渦輪增壓發動機需要更強大的潤滑保護性,使用全合成機油的廠家保養間隔都一萬公里,現在只有一部分自吸發動機廠家還在規定5000公里保養一次,如果是廠家規定5000公里保養一次你還想享受質保的話最好還是按照廠家要求保養,如果你延長保養間隔出現了問題廠家不會給保修的,如果你已經過了保修期你就可以放心大膽的用全合成機油來保養了,既擁有優異的潤滑保護性又減少了保養次數節省了時間。



有些人認為車的價格便宜沒必要用全合成機油,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無論是什麼車都可以用全合成機油只要選對了機油粘度就可以用,比如你買了一臺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價格8萬左右就不能用全合成機油?再比如你買了臺60萬左右的豪華車用的自吸發動機,就必須要用全合成機油?機油的選擇主要是看發動機的需求,和車的價格沒關係,渦輪增壓發動機就需要用合成油提供優異的潤滑保護,自吸發動機想經濟實惠用礦物油也可以,想有更好的潤滑性就用全合成機油。


售後服務技術總監

不一定,比如本田這樣,“機油”越跑越多,不過,那可不是機油,而是滲進了太多的燃油、水或者其它雜質,機油已經變質了。

因此,如果汽車使用說明書上寫的是10000公里保養間隔,肯定沒問題,如果寫的是5000公里保養間隔,則不一定,最好按說明書來。

5000公里一保養,說實話確實挺麻煩的,如果一年跑兩萬公里,每三個月就要去一次4S店,多花錢不說,一去就要耗費半天功夫,因此,有車主自己改用全合成機油,並自行把保養里程從5000公里調到10000公里,這樣做可行嗎?我的答案是不可行。

首先,在保修期內,未按說明書要求保養,將會失去質保期內索賠資格,遇到故障,那損失就大了。

即使出了保修期,也應該按說明書要求保養。

雖然全合成機油本身是可以在10000公里里程內滿足潤滑性能要求,但前提,也一定是機油被燃油、水以及其它雜質汙染控制在範圍內,超出範圍會導致機油變質超標,規定5000公里保養間隔的車,很可能在5000-10000公里之間做不到這一點。



機油雜質超標後,導致的機油乳化

這次爆出的本田車機油位升高說明了這一點。


5000公里保養間隔的本田車,滲入雜質竟然超過機油消耗,導致機油位上升

廠家設定保養間隔,是按照這個間隔控制機油變質速度,規定5000公里保養間隔的車,比規定10000公里保養間隔的車,在機油變質速度上更快,會有更多的燃油、水和其它雜質滲入機油,導致機油快速變質,當然,本田機油位升高,就更過火了,在5000公里保養間隔內,都很可能機油變質超標,不能滿足潤滑性能要求,導致發動機過度磨損乃至報廢。

滿足10000公里保養間隔的車(即廠家說明書建議),是廠商在經過大量實驗基礎上,對車輛改進完善後,做出保證的。這類車在控制燃油、水及其它雜質汙染機油方面,執行了更嚴格的控制策略,以保證在10000公里里程內機油能滿意潤滑性能要求,這並不是全合成機油自動賦予的,而是車輛設計對雜質汙染進行更嚴格的控制。


並不是每個車子都能保證10000公里保養間隔的機油性能滿意要求,尤其是機油位不減反增的車子

說明書建議5000公里保養間隔的,在雜質汙染機油控制策略上,沒有10000公里保養間隔的嚴格,在設計上就已經假定是5000公里保養間隔,過了5000公里,可能雜質汙染導致潤滑油不能滿足潤滑性能,這樣的車輛,只保證5000公里行駛的機油保證,即使全合成機油,也不能保證5000公里後仍然能滿足潤滑性能要求,雖然潤滑油本身可以,但雜質超標,仍然會導致不能滿足要求。

如果遇到本田車這樣,幾千公里下來,機油裡面很可能五分之二是燃油、水及其它雜質,到10000公里時候,恐怕已經全部是雜質,沒有機油了。

因此,還是建議按說明書規定的間隔保養,哪怕麻煩費錢,也要如此。


魚眼貓眼鷹眼

相信很多車主都有這個經歷,在4S店提車之後,就有銷售人員不斷的提醒你,別忘了5000公里過來更換機油。也許從那一刻開始,對很多車主來說就記下了5000公里這個數字,之後便每逢5000公里就乖乖地去更換機油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正如題主所說,能不能加全合成機油,改成10000公里一保養呢?

咱們先說4S店這一環節。為什麼會有銷售人員樂此不疲的提醒你5000公里到期保養呢?也許你認為這是4S店關心車主、服務到位的表現,卻不曾想過這可能是4S店賺取利潤的重要方式。其實,4S店大部分利潤來源並不是前期賣車的收入,更多的來自於車子後期的維修保養,而機油正是其中重要的一個零部件。所以,保養週期越短,4S店越希望看到。

其實,使用全合成機油理論情況下,10000公里一保養完全沒有問題。全合成機油作為現代化學技術進步的產物,不僅品質上得到了進一步的升級,而且在潤滑和清潔發動機上表現明顯,大大延長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特別是相較於礦物質機油和半合成機油來說,其保養週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像是5000公里一保養的說法最開始也是針對礦物質機油而言。

當然,為什麼我們說這是在理論情況下呢?

因為機油的更換並不能完全依賴保養週期,其還受到用車環境、駕駛習慣以及具體車況等因素的影響。簡單來說,如果您經常行駛在擁堵路段,或者當地的路況較為複雜,甚至您的駕駛習慣比較暴力,這就需要我們相應的縮短保養週期,特別養成自己檢查機油的習慣。

養車用車有問題,記得關注我們。


車致意養車網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想,這也是每個開車的朋友都會面臨的“問題”。

首先,全合成機油相比半合成和礦物質機油,簡單說,最大的區別在於成分不同,所以持久性也會不同。同一款全合成機油,也許在國外可以達到25000公里一換,而國內基本都是建議在10000公里一換,而這一萬公里都是比較極端的了,大多數維修店或者4S店都會建議你5000公里或者7000公里的時候就做保養,其實這個建議也並非完美沒有道理。因為影響機油衰減週期的主要因素是用車環境,長時間的低速行駛,走走停停或者原地怠速,都會加快機油的衰減。國外大多數地方都是地廣人稀,交通很順暢,這樣的“良好”環境下,自然機油“壽命”也更長。而國內的交通狀況,大家都心知肚明,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跑不起來,堵得人懷疑人生。那麼,自然而然機油只有“短命”的下場。

所以,我認為就國內而言,10000公里只是一個參考,能不能達到這個週期要看你平時用車環境,比如你的車主要是上下班代步使用,多數路況都是堵車,那麼建議提前做保養。當然,從專業的角度看,機油是否該換了,可以通過試紙來檢驗。對於老司機而言,車輛“動靜”的變化,也是一種信號。


阿川說車

為什麼商用車有八萬,十萬公里的超長換油里程呢?商用車絕對不會比家用車使用環境好吧?充其量高速跑的多!機油濾芯比較大,容灰較多吧。沒什麼沒有一個檢測機構把5k/7k/1w/1.5w甚至2w公里的機油性能做分析檢測呢?從來困擾車友們的冷車如何預熱,渦輪好還是自吸好,發動機壽命多少萬公里的問題都沒有一個權威數據化的結論,我也不明白為何,難道是家用車設計壽命不如商用車?家用車用好油,五六百一壺的極護鈦流體什麼的,商用車四五百18L一大桶的普通油,偏偏還超載幾倍,國道工地揚塵環境比家用車差的多,為什麼家用車跑十幾二十萬公里就覺得非常了不起了?人家商用車一年多的能跑三十四萬公里,高端商用車一百多萬公里,甚至斯堪尼亞重卡三百萬公里不大修的也有很多呢?拋開家用車冷啟動較多的原因也不至於這麼大的差距吧?一問是不是廠家設計使用壽命不夠?二問是不是A.b證和c證司機技術差距很大?三問是不是家用車對比商用車過度保養?四問是不是技術過度使用而油品質量跟不上?


少校32671988

看了很多明白人的回答,嘻嘻,給發動機選“粥”喝的感覺!胡說八道呀。總體來說,歐洲廠商的家用車產品需要高低溫剪切粘度高一點的潤滑油,如5W40的。至於是不是選全合成?主要看,車齡久的,駕駛習慣比較暴力的,保養週期想長一點,如果不是純正的醇脂類全全成,加氫的與礦物油區別不大。日美的家用車通常是5W30,當然,如果你開類似GTR的,那也必然要0W50以上。你也可以試試長期給豐田用5W40的,以考證豐田發動機的耐用性如何,相信會驚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