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如何選一把真紫砂泥料的壺,從哪些方面判斷是不是真正紫砂?

東子8338

新手判斷砂料有些困難,因為新手靠標準,老手看感覺

建議新手不要看全手的壺,先從半手開始入手,雖然對於收藏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但單純喝茶半手就夠了,避免新手缺乏經驗,在不瞭解價格的情況下,買到號稱全手的半手壺

一是砂料最好鎖定在清水料,底料,拼紫,顏色鮮豔的壺不要選,參雜化料的居多,壺身過於鮮亮光滑的壺不要買,太光亮的壺參雜玻璃水的居多,最好選擇砂感,顆粒感明顯的壺,新手不要一來就追求砂料細膩,容易吃藥

二是首選光器,不要痴迷花器的象形和外表,光器更容易判斷砂料,花器融入了更多的象形元素,會使用更多裝飾料,很容易影響新手的判斷

三是不要迷信名家,在沒有踏入紫砂收藏的門檻前,重砂料,重實用是永遠不變的第一要素,不要被作者名頭,內壁章,倒立等等噱頭迷了眼睛,不要看紫砂壺被賦予的其他價值,一把泡茶的壺,器形傳統砂料真實,最合適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判斷砂料真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顆粒感,砂料透氣性,斷口層次,是否有礦點,有沒有云母等等,但是吃水,吸收什麼的偽指標千萬不要相信,指標不是判斷紫砂真假的絕對方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要衝動購物,多看多上手,學習和比較,累積經驗提高眼界才是不二法門

祝早日找到自己心怡的好壺


玩物亂志

紫砂壺第一講究紫砂材質,講究砂質的效果,紫砂礦巖從礦石風化到顆粒狀,然後用石磨碾成帶有顆粒的粉沫,加水練成熟泥,製作茗壺,這種原始的泥料加工方法,能很好地保持砂壺的透氣性,使其日用功能良好,優良的材質顆粒效果使壺的音質深、沉、沙、啞。

砂料最佳的顆粒為32目-60目。

原始的加工方法,可使砂壺產生圓滑、舒適的感覺。 紫砂壺的表面不論偏紫、偏紅、粉紅、豆紫等,養壺不久都應有像上油的感覺,不能枯、乏,顯得沒有活力,像老人的皮膚。

紫泥應紫裡泛青、泛紅,紅泥應紅而不豔,本山綠泥應黃裡發青

純正的紫砂材質,是紫砂壺造型設計的前提,充分利用材質的特點、顏色,表達紫砂的材質美、造型藝術美、日用功能美。

壺友們常提起:怎麼辨別紫砂泥料真假優劣?在這介紹三種比較實用的方法:“水試”、“反色”、“顯色”

  • 水試

水試將水澆在壺身上仔細觀察,優質泥料製成的紫砂壺,壺身上的水會慢慢揮發;而偽劣泥料製品—經澆水,水會以珠狀滾下,迅速蕩然無存。乾透的優質紫砂壺,一經注入開水,還會發出“淅淅”的響聲。

  • 反光

優質泥料加上恰好的火候,壺表會在自然光照下出現反射色光,俗稱“反光”。反光越豐富泥質越好。

  • 顯色

注入沸水後,壺表泥色會變深,俗稱“顯色”。顯色變化越大泥質越好。

紫砂色彩豐富,除了基本泥色外,還有紅紫、褐紫、黛紫等不同色類,不是單一無變的豔色。真正的紫砂壺,不管何色,也不論深淺,都可以看見壺泥中有異色小顆粒,俗稱“金砂顯現”。這種顆粒即是“砂”。純粹的“底槽青”原礦中共生有青色的“硅砂”,俗稱“雞眼”。青色的硅砂在燒成以後呈白色或金黃色。


真正的紫砂泥燒成的紫砂壺猶如豆沙一樣,再精細的紫砂看起來仍有半懸浮態的顆粒感,摸上去也不會太光滑,但也不會剌手


類紫砂的陶土摸起來有澀感,而摻了化學原料的則過於光滑。未調砂的泥料砂粒分佈是不均勻的,比較自然和諧;調砂泥的砂粒生硬地“浮”在壺表,分佈均勻有人為操縱感。


本答案來東家匠人程輝紫砂藝術館,歡迎關注東家·守藝人。

東家APP

泥料靠說和看文章一點用都沒,就好比喝茶,喝多了就知道了,泥料的途徑就是多看沒別的方法,好的泥料很自然,經常不會很完美,顆粒分部自然均勻,顏色有深度有分量。假的泥料一樣可以養出來只不過是和尚光,好的泥料是由內而外的潤。

這個是人工調砂的色素泥。

這是自然的好的原礦紫砂,都是新壺,對比就知道,前者人工痕跡太重。

下面發幾個好的泥料照片欣賞下,都是很高端的泥料。



大學畢業回來做壺,不是名家,喜歡而已,歡迎交流


紫砂藝人潘珉

首先一點一分價錢一分貨,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再就是別被騙了就好了,關於網上說的看顏色,聽聲音,看透氣性等都有些片面,這東西沒有什麼統一標準,需要自己一點一點積累,一點一點感覺,網上的,實體店的都有靠譜的和不靠譜的,實體店的有點偏貴,網上便宜一些,總之得靠自己積累和判斷


榆木27763246

這個就是一張窗戶紙,不能說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