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說:學篆刻打基礎,其實就是做這兩件事

吳昌碩是公認的篆刻大師,這裡就不再常規性的放吳昌碩的簡介了,如果學篆刻,這是一位不可錯過的大師。一般情況下藝術界認為他詩、書、畫、印“四絕”,但吳昌碩生前曾說:“人說我善作畫,其實我的書法比畫好,而我的篆刻更勝於書法。”顯然,他對自己的篆刻是非常自信的。

吳昌碩說:學篆刻打基礎,其實就是做這兩件事

(吳昌碩像)

為什麼吳昌碩老先生對自己的篆刻這樣自信呢?原因大致有三個:

1、吳昌碩接觸篆刻較早,篆刻藝術的方方面面,吳昌碩幾乎都“行到水盡處”,見多識廣,融會眾長;

2、篆刻曾對他的後續書法、繪畫創作有推動作用,特別是繪畫創作,當然,他的篆刻自然也得益於書法、繪畫;

3、他在“印外求印”的道路上一路追索,最後融會權、量、詔版、鏡銘、磚瓦、封泥等印外資料,最終自出生面,開創了體貌厚重、以氣取勢、因勢傳神的“吳派”風格。

如果靜下心來讀吳昌碩的印譜,我們時時會被其或雄奇闊大、或古拙莽蒼、或厚朴凝重、或挺健婀娜的印風打動,如飲醇酒,似品釅茶,久而有味。

對於篆刻技法,吳昌碩先生談過三個難點,前已在專文《學習篆刻的三個難點》說過,即吳昌碩先生在《耦花庵印存》序言裡說的那段話:“夫刻印本不難。(1)而難於字體之純一,(2)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佈,(3)方圓之互異。”

再往細了說,眾多技法中,對於刀法,吳昌碩先生又有簡單的一句話,卻出自陳巨來先生記憶吳昌碩先生的原話“我只曉得用勁刻,種種刀法方式,沒有的。”(陳巨來《安持人物瑣憶》),關於這句話,我也寫過一篇專文《吳昌碩說:我只曉得用勁刻,種種刀法方式,沒有的》,算是說過刀法了。但是技法之外,似乎還有兩點要說給初學者,這兩點也是吳昌碩先生的觀點,只是已幾乎成為篆刻“公理”,即“只要學篆刻,就必須注意這兩點”,因為這兩點幾乎不需論證,因此反倒不被初學者重視,今天專門說說這兩點必須打牢的篆刻基礎,是為了強調,也為初學者在臨刻漢印之餘,找到真正踏入篆刻之門的入口處。

一、精通書法,特別是篆篆書。

吳昌碩認為,“篆刻實際上是篆書加雕刻。在其書理上是共通的,書法好,運字刻刀也能得心應手,以刀表現筆法之力與趣”。(劉江《吳昌碩篆刻藝術研究》)到了吳昌碩晚年,後輩向他請教刻印奧秘,他總是說:“印要刻得好,要多從書法方面下功夫。”

現在我們經常說“書印同參”,但大部分篆刻初學者把大部精力放在以刀刻石上,覺得這樣才是在學篆刻,如果回頭一味地練習書法,則似乎與篆刻毫不相關了。殊不知,這是本末倒置了。

從篆刻史看一下:從秦漢印開始,實用印章的印面文字最早也是由擅長書寫篆書的高階官員書寫好印稿後,由匠人以其制印工藝把這些“書法”完成在印面上,其實,我們看到的漢印作品,上面的篆字是漢代文人的書法;

吳昌碩說:學篆刻打基礎,其實就是做這兩件事

(漢印印面圖)

而到了南北朝以後,篆書脫離實用,擅長篆書的人越來越少,因此,印章也跟著走了下坡路,從此跌入低谷;直到元代,出現了篆書書寫高手趙孟頫、吾丘衍等,印章(與文人結合後稱“篆刻”)藝術水平才漸漸有復興之象,不過,在元、明代和清初長期追求工藝或以刀立派的過程中(從趙孟頫到丁敬時間跨度是441年),篆刻依然重刻而漸漸走向“工藝化”的,這種“工藝化”印風在汪關達到極致;

吳昌碩說:學篆刻打基礎,其實就是做這兩件事

(趙孟頫“松雪齋”)

吳昌碩說:學篆刻打基礎,其實就是做這兩件事

(汪關“寒山長”)

到清初的丁敬又重回“以刀立派”的老路,形成了浙派印風,其實只是“工藝化”的變種,並沒有根本的突破,因此不管“西泠八家”刀法如何變更,最終仍沒有避免浙派走向未路。直到鄧石如出現,篆刻才終於轉了大彎,從追求“工藝”製作水平路上跳出來而有了大的突破,“印從書出”使文人創作主體的藝術終於有了創造自家風格的可能。

吳昌碩說:學篆刻打基礎,其實就是做這兩件事

(丁敬“梁啟心印”)

鄧石如開創鄧派的最重要基礎是鄧石如的篆書,鄧石如“五年學成篆書,三年學成隸書,最後成了自己的篆書風格”,以隸筆作篆,故篆勢方;以篆意入分,故分勢圓。這種有鄧石如自家風格的介於篆隸之間的篆書最終使鄧石如開創了自家篆刻流派:“鄧派”。從鄧石如起,後世的篆刻大家,無一不寫一手好的篆書。

吳昌碩說:學篆刻打基礎,其實就是做這兩件事

(吳昌碩“人生只合駐湖州”)

吳昌碩說:學篆刻打基礎,其實就是做這兩件事

(吳昌碩:“明月前身”)

吳昌碩說:學篆刻打基礎,其實就是做這兩件事

(吳昌碩臨《石鼓文》)

由此推而廣之,後世所有的篆刻大家往簡單了說,就是“個性化的篆書+個性化的刀法”。而“個性化的刀法”在皖派衝刀與浙派切刀之後,極難再有新突破,個性化的篆書則出新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可見“個性化的篆書”有多重要。如果初學者最終追求的是想在篆刻上有所突破,練習篆書是極重要的基本功。

二、深入細緻地研究古文字。

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小學”的文章,這裡指的“小學”,其實是中國傳統語文學,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學(就是一個字詞怎麼寫的),研究字音的音韻學(一個字詞是怎麼讀的),解釋字義的訓詁學(一個字詞是什麼意思),圍繞闡釋和解讀先秦典籍來展開研究的學問,因為它相對於後來文人所學習的四書五經來說,是“小”學問,而四書五經是“大”學問。小學用來研究怎麼認字和寫字寫文章;大學(不是專指《大學》那本書)用來研究個人管理、國家和社會管理的學問。

吳昌碩說:學篆刻打基礎,其實就是做這兩件事

(訓詁學)

篆刻是視覺藝術,但它的根基卻建立在以文字學的基礎之上的藝術,也就是說,想把一個印刻好,首先得認識這些入印的字,通曉它的字形(最基本的),字義(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字義下有不同的寫法)、讀音,這全部是過去“小學”的學習內容。

吳昌碩說:學篆刻打基礎,其實就是做這兩件事

(“象形”造字法)

學習文字學首先遇到的就是造字方法的“六書”,即每一個漢字是如何生成、變化的,而這個漢字是象形字,是會意字,是形聲字都會影響字形,當然也就影響印面線條。而每個漢字是表形還是表意,抑或形意假借、轉註等等,中國的漢字在不同的意義之下,又生不同的寫法,不同的寫法又用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文字組合又可以產生不同的印面線條組合,而選擇何種字義,又與訓詁相關……

吳昌碩曾經跟隨俞樾、楊峴、吳平齋等大儒學習小學,研習圍繞《說文解字》為中心的訓詁之學(我們知道,《說文解字》解釋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三方面的內容,是古文字學的基礎),也正是因為吳昌碩對於每一個篆刻用字的熟識,知道文字變化的基本規律,因此在他的作品中,雖然文字有千變萬化,甚至有時還有篆籀隸並存的現象,但都如他說的一樣,讓人感覺到“字體純一”,統一協調,並不產生杜撰錯訛問題。

吳昌碩說:學篆刻打基礎,其實就是做這兩件事

(吳昌碩:一月安東令)

吳昌碩說:學篆刻打基礎,其實就是做這兩件事

(吳昌碩:一月安東令)

吳昌碩說:學篆刻打基礎,其實就是做這兩件事

(吳昌碩:一月安東令)

我們來看,吳昌碩先生三方“一月安東令”印章,字法、篆法、章法各有妙處。對於大師,同樣的內容可以造出多樣的精品。

吳昌碩是一座寶山,我們精研他的作品時,也應當精研他的藝術理論,因為這些,就是我們學習路上的指路明燈。兩個基礎,三個難點,“不論刀法”的刀法觀,都是其篆刻思想的精髓。由此深挖,對於篆刻精進,當大有助益。

(【老李刻堂】之279,部分圖片來自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