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代青年評選“十大讀不下去的書”,《紅樓夢》排名榜首?

五四和尚


提到曹雪芹的《紅樓夢》對於我們每個中國人來說,可謂是家喻戶曉了,它與吳承恩的《西遊記》、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和施耐庵的《水滸傳》並稱為我國的四大名著。而且《紅樓夢》可謂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峰。可為什麼這樣一部傑出的著作,怎麼會在當代青年評選“十大讀不下去的書”的書單中,排名榜首呢?



今天有書君就來和大夥一起來分析分析:


首先,《紅樓夢》在每一回的開篇和整部書中都會有很多的文言文詩詞。也就是說,《紅樓夢》是一部文學性很強的著作,想要把書中的詩詞徹底讀懂,這就要求讀者在客觀上具備一定的文學功底才能讀懂。而當代青年讀者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一看到文言詩詞就會頭疼頭暈起來,更別說認真閱讀了,所以大量的詩詞就勢必就影響了當代青年讀者的閱讀興致。



並且《紅樓夢》也不像現代小說那樣讀起來有跌宕起伏,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紅樓夢》裡講述的是一大園子的公子、小姐們的家長裡短,吟詩宴飲,爭風吃醋的故事,這就使讀慣了現代通俗小說的年輕讀者們很難進入狀態,把《紅樓夢》認真的讀下去。當代青年人現在大多以閱讀電子產品為主,而且文字闡述故事情節也都相對簡單。《紅樓夢》這種長篇鉅著,很難使生活在現代社會快節奏裡的年輕人靜心研讀。



其次,《紅樓夢》裡的人物關係眾多,並且還十分複雜。大部分青年人都會對書中所講述的人物關係和故事情節,既分不清楚,更記不住。並且《紅樓夢》中所描述的故事跳躍性很大,還不夠連貫。全書以兩條主線貫穿始終:一條是圍繞著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落而寫;另一條則是圍繞這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而寫的。這兩條主線的同時貫穿,使得《紅樓夢》在很多篇幅中的生活細節都描寫的過於瑣碎,這些瑣碎的細節對於研究《紅樓夢》的人來說,可能是一筆相當寶貴的財富,但是在當代的青年讀者看來,可就不一定是財富了,所以他們是不會有耐心去細細品味過於瑣碎的生活細節的。



再次,《紅樓夢》裡所表達的情與愛得故事,與當代青年讀者的現實生活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使得現代青年讀者對書中所講述的愛情故事很難理解。這也是當代青年讀者讀不下去《紅樓夢》的原因之一。

以上三點就是有書君個人對當代青年讀者把《紅樓夢》排為“十大讀不下去的書”榜首,分析出的一些拙見。

那麼接下來有書君就怎樣才能讀懂《紅樓夢》這個問題,給想要讀《紅樓夢》這部著作的當代青年讀者一點點自己的個人建議:

一是,閱讀者要先了解《紅樓夢》這部書的背景,比如寫作時間與背景、作者的背景、書中的人物關係以及故事的大概等。這幾點在現代訊息發達的社會理,都可以通過網絡迅速查到準確內容。



二是可以選擇通過某些其它途徑對《紅樓夢》進行解讀。例如電視劇87版的《紅樓夢》就是一個很好的視頻資料,這一點有書君自己深有體會。因為有書君初讀《紅樓夢》時,也有著讀不下去的困擾,後來就是藉助電視劇87版的《紅樓夢》這個視頻資料,才讀完了整部書。

三是不能把讀這樣一部文學性很強的著作當作閱讀任務。

最好是把它當作枕邊書,像閱讀其它書籍一樣,每天在臨睡前翻看幾頁,細細品味一下。結合上面二中提到的電視劇87版《紅樓夢》,你就可以把一些你沒有理解內容想通了。

最後是一個題外話,有書君友情提醒所有讀者中的多情女,對《紅樓夢》這部著作要慎獨,因為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多情女不看《紅樓夢》。”所以,《紅樓夢》雖然是一部好書,但情感太容易氾濫的人,有書君建議還是隻瞭解大概就好了,畢竟我們不是研究《紅樓夢》的。




有書快看

這個評選我並不知道,但是,如果真有這樣的評選,選出《紅樓夢》居首,還真的一點都不令人感到意外。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這一點毫無疑問。但成就最高,並不代表所有人都一定讀得很愉快。相反,因為《紅樓夢》獨有的一些特徵,當代青年讀不下去的概率其實挺大的。

我本人就有這樣的經歷。中學時候第一次鼓起勇氣拿起《紅樓夢》全本,但是讀了100頁左右,就再也讀不下去了。這一擱置,就是好幾年。一直到了上大學之後,大二那年,我突然對《紅樓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花了一個學期的時間,翻出了幾乎我能找到的《紅樓夢》所有的版本,讀了不知道幾遍,這才算是對《紅樓夢》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為什麼會讀不進去?因為《紅樓夢》跟現代的小說太不一樣了。

首先,《紅樓夢》的故事性沒有那麼強。很多現當代小說,故事性都很強,讀起來跌宕起伏,環環相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樣的閱讀體驗,跟記錄了滿滿一大園子公子、小姐家長裡短,吟詩宴飲,爭風吃醋,撒潑使性的小說相比,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紅樓夢》本身就不是靠情節取勝,這在讀慣了當代通俗小說的青年讀者看來,本來就不容易進入狀態。

其次,故事性不強倒也罷了,《紅樓夢》很多地方都寫得非常瑣碎。這個特點,在研究《紅樓夢》的人士看來,簡直是不可多得的寶藏。因為《紅樓夢》的現實性,往往就體現在這些細節當中。正是在書中出現的一系列生活細節,才讓我們當代的閱讀者/研究者,得以一窺清朝世俗生活之一斑,能夠對當時的世情風俗有所瞭解。但是這對普通讀者來說,往往失之於瑣碎,對於當代青年讀者來說,又是往往很少有那個耐性的。

再者,《紅樓夢》書中人物的語言,是以北方白話為基礎的,甚至還有些漢化了的滿族貴族的底色,這對南方的讀者來說,也並不友好。即便是對當代北方的讀者來說,乍一看上去,也未必就那麼習慣。

還有,《紅樓夢》又是一部大部頭的名著,“名著”的名頭現在往往成為拒人於千里之外的一個由頭,而這麼一部厚重的小說,書中人物那樣龐雜,線索事實上又不是那麼集中。而《紅樓夢》其實“大抵談情”,可是書中的情愛,與當代青年的生活狀態和戀愛現實,又似乎離得很遠。……這一切都可能成為當代青年閱讀的障礙。

而幾百年來汗牛充棟的“紅學”研究,非但沒有弭平這個障礙,反而一個個以學術的名義,把好好一部小說,解讀得七零八落。從中固然可以獲得解謎的樂趣,但對於大多數普通讀者來說,反而無所適從,只會加重他們的反感。

所以,讀不進去《紅樓夢》,是一件並不奇怪的事情。可能有很多人一輩子也並不覺得《紅樓夢》哪裡好看,這其實也無可厚非。“非到人有了深厚的閱歷和積澱,而內心又一直保有著赤子之心,才會品出《紅樓夢》的美吧”——喜歡死《紅樓夢》的人大概會這麼想,但這也許並沒有什麼道理。

一部小說而已,能讀出其中的樂趣,那說明你跟它有緣。但是,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原是強求不來的。

以上。


軒轅十四Rex

央視《詩詞大會》和《經典詠流傳》反響很好的同時,青年們卻不愛看《紅樓夢》這部古典名著,這並不奇怪,這反映了社會的進步。

1、《紅樓夢》與科學意識和法律意識相背。

賈寶玉和林黛玉是表姊妹,和薛寶釵是姨姊妹,都是近親,從科學和法律上講都不該談情說愛。這種人物關係設定,顯然不為科學、法律知識普及後的當代青年認可。

2、當代青年不認同賈寶玉的形象。

賈寶玉是標準的紈絝子弟。從《紅樓夢》內容看,賈寶玉玩沒有以天下蒼生為念的情懷,也沒有刻苦攻讀搏取功名的理性;賈寶玉既無心詩書,也無心疆場;賈寶玉泡在女人堆裡,既無男女之防,也不是同性戀,卻是個雙性戀。

這種男主角也沒有主角光環,既無安身立命的本事,也無反抗封建家庭的氣概,更無為愛情私奔的勇氣。賈寶玉不是暖男,不是霸道總裁,也不是白馬王子,更沒有正劇人物的使命感,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都不會為這樣的主角而感動。

3、當代青年不認同賈母,尤其是從家庭教育的角度。

用當代的眼光看,《紅樓夢》裡的賈母是糟糕的一個人。《楊家將》裡的佘老太君有資格讓大家尊敬,而賈母老太君的形象非常讓人反感。賈母貪圖享受而又偏心,溺愛孫子,管不住兒子。我覺得賈寶玉的不成器,完全是這個賈母造成的。如果說《紅樓夢》還有現實意義,除風月寶鑑之外,就是賈母之鑑。賈政以家法教訓賈寶玉,賈母急衝衝過來阻止,這一段值得所有做奶奶的反省。

在婆媳關係緊張、代溝明顯的當代,哪個青年又喜歡看到養尊處優的、不懂教育的賈母指手劃腳?

4、心靈雞湯《好了歌》,讓壓力重重的當代人心裡更煩。

紅樓夢開篇玩穿越還有點意思,可是不久就來了一個《好了歌》,說功名、錢財、夫妻和子女都是一場空。可是當代青年還在愁工作和房子呢,壓力重重之下,沒功夫理這個四大皆空的雞湯。

要說出世,老莊思想和佛教思想早已說透,何必到冗長的《紅樓夢》裡尋找?同理,要學中醫知識,《紅樓夢》提供的太少了。

5、《紅樓夢》是部過時的小說。

學生時代,教科書說《紅樓夢》以賈、林愛情為主線,揭露了封建社會的腐朽,批判了封建思想對愛情的束縛,預示了封建社會必然滅亡。

今天,大清已亡了,辛亥革命已過了一百多年,社會變化翻天覆地,愛情方式翻天覆地,家庭模式翻天覆地。雖然見風使舵的賈雨村還會有,雖然賈璉的二奶尤二姐還會有,但賈寶玉的襲人不會有了,王熙鳳的平兒不會有了,趙姨娘低人一等的兒子賈環不會有了,賈寶玉賈二爺再也不會被人捧著了,大家平等了。

反封建早已不是時代的主題,自由戀愛也不是時代的主題,探討封建大家庭作死更不是時代的主題。

6、《紅樓夢》缺少故事性,更缺少永恆的話題。

紅樓夢語言優美,有描寫清朝貴族家庭及社會生活的很多細節,有一定史料價值和文學價值,但是缺少那個時代以外的意義。而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部卻不是這樣。《三國演義》展示的權謀和博弈,有著超脫於時代的永恆的價值,誇張一點說,一位書生靠著一部《三國演義》,瀟灑地完成了三次反圍剿。《水滸傳》所展示的社會醜惡和各種人性,今天看來依然很有代入感。西遊記寫的是妖魔神怪,本身就很有可讀性,而故事背後所影射的人性、職場的複雜關係,更是被屢屢精彩解讀。

《紅樓夢》內容太過陰柔,太過腐朽,在沒有文盲的21世紀,在男女平等的新時代,理性的、奮進的、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在男女性別比失調的今天,《紅樓夢》不反映當代現實,不影射當代現實,沒有烏托邦式的心靈寄託,沒有建設性更沒有蘊含哲學思考,故事性上比不過《步步驚心》的女性宮鬥,人物塑造上未必比都市小說《歡樂頌》經典。

《紅樓夢》當然有價值,但它的價值與美女的容顏一樣,會隨時光的流逝而貶值。

“多少人曾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還愛你虔誠的靈魂,愛你蒼老的臉上的皺紋”真心愛紅樓夢的還有,只是越來越少,最後只剩紅學家。

善哉善哉!我們要中國夢不要紅樓夢,這是讀者的進步,這是時代的進步,這是民族的進步!


龍久於池

我看到過這個排行榜,分別是:

1紅樓夢

2百年孤獨

3三國演義

4追憶似水年華

5瓦爾登湖

6水滸傳

7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8西遊記

9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10尤利西斯

這個榜單有點亂七八糟,所選書籍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比如《水滸傳》《西遊記》等,應該是初中級別的讀物,很多人小學階段就能讀了,我是在四歲的時候讀的,放到現在這個普及到本科的社會中,居然能列入十大難讀榜單,我竟無言以對了。相比起《尤利西斯》來,三大名著只能算兒童讀物,世界上比它們難讀的書,沒有十萬也有八萬,只能說,這個取樣是在最常接觸的書籍裡面來評比的。

在四大名著裡面,《紅樓夢》算是不太好讀一點的,它的難度不在於文字,而在於普通人的審美傾向,作為非文學讀者,中國人更喜歡的是武打、戰爭、神鬼一類帶有浪漫主義色彩、英雄主義情結的故事,對於家長裡短的瑣碎故事不太有興趣,尤其是這個婆婆媽媽的故事還沒有核心主題,沒有明顯的三角、宅鬥和撕逼,書中人物時不時還來點詩詞書畫,小說主旨還隱藏得那麼深,除了文學愛好者,誰特麼願意燒了腦子去啃這麼本不鹹不淡的書呢?

但是,無論如何,中國小說也不該入選啊,基於中國讀者的溫飽式閱讀追求,中國小說也基本上還停留在講故事的層面,跟炫技都炫到了腳趾甲的西方小說一比,完全不夠看了啊。我從專業角度重新排一個吧:

1芬尼根守靈夜

2人生拼圖版

3尤利西斯

4跳房子

5萬有引力之虹

6哈扎爾辭典

7微暗的火

8押沙龍!押沙龍!

9家長的沒落

10沒有個性的人


瘞花秀士

川菜好還是粵菜好? 不同之人自有不同品味!紅派不要處處把紅樓捧上天,好像不懂紅樓沒文化似的。在我看來,紅樓有它的文學性,但我不喜歡。為什麼?

從頭到尾的唧唧歪歪、囉囉嗦嗦、從頭到尾大姑娘小娘兒們的家長裡短、人情世故、官場套路。我一個敞亮的人,欣賞不了這種美學!

不要說裡面什麼智慧、學問,智慧、學問多了去了,諸子百家集思想之大成,二十四史裡多少經天緯地的英雄奸雄,唐宋詩詞裡都少婉約豪放,尚且欣賞不完,何必囿於一本艱險晦澀的小說?!君在彀中,非我在彀中!

而且說句實話,大部分紅樓愛好者,並不像有些專家粉飾的是多有學問,多能品味高雅;而恰恰相反,絕大多數喜歡紅樓的,並不是裡面那些嚼出來內涵學問,他們喜歡的其實本來就是小說本身的一些腐朽的小資情調、勾心鬥角的一些心機橋段、頗有些堆砌辭藻的文學範、還有些撩人的情澀亂輪……

恕我直言,我喜歡說大實話![捂臉]


吹吹水吐吐槽

曹雪芹寫這本書的初衷是什麼不得而知,這個問題需要紅蠹們來探究來狠狠啃。但他很大可能上應該不是想要成為後世喜歡閱讀的經典而寫的。至於說現在有人稱為是經典,好像是必須要喜歡它,不喜歡就是你閱歷不夠,就是你人生淺薄,就是你不諳世事,那只是一部分人強推的結果。

大帽子是扣上了,摘了這個大帽子,它只是一本小說。讀不下去只應該從一本小說或者文學作品的角度來分析。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小說寫的不好,不適合現在的閱讀習慣,不吸引人,人物不惹人生愛生憐只惹人厭,讓人得不到思考和啟示,無聊。如此而已。雖然不知道這個評選從何而來,但是很稀罕它也能上榜,很高興它能居榜首!

另外,紅蠹們,鑽進你們的紅學裡面就行了。別亂扣大帽子,你沒資格批評別人的人生和閱歷,你可以說它多好,但別罵說它不好的人,兩廂相安最好。


月老月色

《紅樓夢》不是一部好讀的小說。

我第一次讀《紅樓夢》是在初三畢業的暑假。當時,我去到父親的工地裡,整日無所事事,便躺在竹蓆上讀盜版的《紅樓夢》。讀完之後,其實並沒有多少感覺,只是讀到黛玉離世時,落了眼淚。

《紅樓夢》是需要閱歷才能讀懂的書。為什麼呢?因為曹雪芹寫的是賈府的日常,也就是他少年時代的生活。

年輕人往往喜歡讀傳奇故事,如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如張小嫻亦舒的愛情故事,不喜歡情節較為平淡的、書寫日常生活的小說。這一點放在其他名著身上也成立,如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沒有經歷過愛情與家庭動盪之人,往往很難有共鳴。

《紅樓夢》情節家常,沒有刀光劍影的打鬥,浮躁的年輕人哪裡能領略其中的深沉與傷感呢。世俗社會里的人情與龐雜,沒有經歷過工作的人,往往很難有清晰的認知。

如曹雪芹寫賈雨村亂判葫蘆案一回,其中指向便是官場的生存法則,劉姥姥入大觀園,其窘迫之處都被她的逗笑給消解了。至於寶玉、黛玉、寶釵、湘雲等少男少女的日常生活,不過是曹雪芹的深沉回憶。

歐陽靖曾指出,《紅樓夢》包裹著曹雪芹的無限悔恨。悔恨在哪裡?就是沒有振興家族,以至於沒落。不經歷時事,很難體會到《紅樓夢》中的深沉回憶。

那麼,《紅樓夢》是否必須讀呢?我向來的主張是沒有什麼書是必須讀的。有的人對文學始終不感興趣,不讀也無礙於生活。但多讀文學書籍有個好處,便是讓自己謙卑與悲憫,不至於讓無知矇蔽自己的雙眼。

所以,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嘗試讀讀這部中國最偉大的古典小說,去感受曹雪芹創造的紛紜的世界,領略一下中文之美。


王輝城

金瓶梅比紅樓夢更寫實。水滸好看,三國也不錯。但讀起來不想睡覺的還是十幾、二十年前金庸的盜版書,後來被他改的有點不行了。其他的錢鍾書和老舍的書看起來容易讀文筆不錯。現在擼代碼再也沒時間看閒書了。


手機用戶61992419701

看了一遍大家的留下的答案後,覺得大家給的答案普遍都寫到――可能《紅樓夢》原著本身的複雜性引起了現代青年“讀不下去”。

1. 我想說,我身邊絕大部分人的情況恰恰是相反的,瞭解紅樓夢的故事梗概,因為了解所以不讀。他們知道紅樓夢裡說的是什麼故事,主線是寶黛故事,你要是問寶釵啥性格他們也會說大家閨秀八面玲瓏,基本上主要人物是啥性格他們都知道。可能就是自以為很懂紅樓所以才覺得沒有必要看原著了。但是瞭解紅樓的都知道,寶黛的主線乃至人物的性格從來都不是紅樓夢僅有的2個閃光點。紅樓夢中處處是黃金等待我們發掘。



2. 從我身邊的人來看,我覺得原著的複雜性固然是一部分人看不下去的原因,但是這部分人起碼是有了解的慾望,才會去看書,然後發現看不下去的,當然看不下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電子信息的充斥,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已經對書本失去耐心。

所以我想,打破對紅樓夢的刻板印象,抱著“我所知道的不過是紅樓夢的冰山一角”,抱著日日相看日日新的想法,才能沉下心來,發現紅樓夢的精彩之處。


亭一嫋

《紅樓夢》的歷史價值在於,讓我們瞭解了清朝時古代貴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看現在的女性穿越網絡小說,基本上都以《紅樓夢》為底子,包括甄嬛傳也是如此。

文學價值更不用說,詩詞歌賦,那是公認的。裡面貴族的各種菜譜,相信對於吃貨們,也是不小的誘惑。

最重要的一點,《紅樓夢》極盡荒唐,奢華的描寫了貴族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裡面人的沒有一個做正事的!表面貴氣,實則骯髒!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全都爛透了!覆滅是遲早的事!這就是一個小型社會,統治者如此,國家又怎麼會好?

這本書讀不進去,也不奇怪。因為它寫的細,寫的碎,相當於一種側面描寫。就這樣膩歪,這樣小心都被禁,如果太直白,恐怕又是一場文字獄。

總之,《紅樓夢》再怎麼高大上其實也只是一本小說而已,能決定社會走向的只是那一小部分人,要我說這書其實是寫給他們看的,我們這些平民也就是茶餘飯後哀嘆一聲!所謂忠言逆耳,就看那些人能不能聽進去!

很顯然,清朝統治者沒當一回事,最起碼乾隆就沒在意,把雍正好不容易攢下的家底全倒騰光了!

最可憐那些女性,自己的人生都和家族、男人綁在一起,無權做主。即使是現在還有那麼一小撮兒人,自輕自賤。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