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工匠精神,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技術工人樂意繼續幹技工?

我們的製造業,雖然工匠精神是強調了很多年,但很多小工廠就是招不到人,很多這一行的人又紛紛轉行,似乎目前大有後繼無人之趨勢。這一行,累,髒,窮。培養一個熟練的人,需要三到五年,高級人才需要十年以上,人才的流失,這一行目前是在失血啊。

除了工匠精神,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技術工人樂意繼續幹技工?

1.,當下經常可以看到“實幹誤國,炒房興邦”的言辭,雖有失偏頗,但不失為現製造業從業人員的尷尬的現狀。

除了工匠精神,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技術工人樂意繼續幹技工?

2,整個社會對製造業的意義認知並不高,技術工人的待遇與普通工人的待遇並沒有根本的傾斜。

除了工匠精神,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技術工人樂意繼續幹技工?

3,由於社會各方面的原因,對技術工人的認可並不高,社會地位低下,大多數工人兄弟心裡也有一定的自卑感。

除了工匠精神,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技術工人樂意繼續幹技工?

4,政府對工匠精神還停留在口頭表達的階段,還沒有具體的措施,如果有措施也是先從國有企業開始,這也加劇了這個行業的人才流動和流失。

除了工匠精神,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技術工人樂意繼續幹技工?

5,當前經濟形式下,一個技術工人根本養不了一個三口之家,這也打擊了這部分人的信心,和行業的人才斷層。

除了工匠精神,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技術工人樂意繼續幹技工?

6,離開這個行業很容易,但要是培養一個從業的人才,可不是分分鐘的事,到頭來損失的還是社會,國家。

除了工匠精神,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技術工人樂意繼續幹技工?

對目前製造行業這種情況,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老鐵們在下面評論處留言交流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轉發到朋友圈看看他們的觀點如何?

更多熱點看下面【右上角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