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學車時猝死車中,駕校教練毫無反應,這是什麼心理?

小豬的世界

一個風華正茂的女孩;一個即將展示才學,開啟美好未來的大學生。卻猝死在車中,實在令人痛惜。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悲劇?



看完這段報道我對教練的冷漠和無動於衷,甚是憤慨。對事後校方的態度更是不能理解。他們怎麼對這麼一個鮮活的生命視若無睹呢?

1.她向教練求救但對方沒有理睬。(教練過於粗心大意。練過車的都知道,教練對無故不練車的都很反感。它會影響學員的訓練進度和通過率。馬某並沒有說出自己的具體病情。教練會認為無大礙,也許她在後面休息會兒就好了,他絕對想不到馬某會猝死。)

2.女大學生請駕校的另一名同學聯繫了她的同學和家人。(她為什麼不打120?她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完全不瞭解。缺乏必要的醫學常識。)

3.20分鐘後當馬某同學趕到學校抱她下車時,她已處於休克狀態。(在這段這麼長的時間裡,馬某對自己的身體,對病症、病情依然沒有清醒的認識。只是坐等家人。錯過了最佳的搶救時機。)

4.那個教練始終坐在車上沒有下車幫忙。(坐在車副駕的教練對於坐在車後面的馬某身體健康的變化全然不知。直到她被抱下車的那一刻,他也沒有想到意識到事情的嚴重後果。)

粗心大意,缺乏必要的醫學常識是導致悲劇的必然因素。

學員到你駕校學習,你就得提供生命保障的安全。不管是從人道主義講,還是從其他方面。教練和學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應該主積極動的承擔責任。處理善後事宜,給死者家屬一個交待,也是對死者的尊重和告慰。


五月清清

據瞭解,詳細情況時這樣的:8月6號下午,名為馬露露的女大學生前往駕校進行科目二的訓練,在上車不久後,馬同學就感到身體不舒服。

馬同學的家人朋友向駕校提出質疑和不滿,但駕校方面對此沒有給出正面的答覆,只是強調的等待派出所的調查結果。

在學車時,能給自身安全最大保障的也只有我們自己了。下面給學員們幾點建議:

1.在我們選擇駕校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值得信賴的駕校,正規駕校中的教練素質水平從一定程度上講更有保障,對學員會更耐心的講解並更重視學員的安全問題。

2.在炎熱夏天外出學車時,要備好防曬用品避免天氣帶來的不適,也可以自備一些常用藥,特別是身體虛弱的人,在感覺到身體明顯不舒服時,要立刻聯繫家人朋友或拜託他人聯繫,不能拖延時間。

3.天氣燥熱時還要注意多補充水分和能量以支持身體的正常運作,因此去往駕校之前要備好足夠的水和糧食。愛護好身體的條件下才能更好的學好車。(大毛)


汽車教練

A 官方報道

2017年8月6號下午,大學剛畢業馬某在安徽合肥新亞駕校駕校訓練時突發身體不適,她向教練求救但對方卻沒有理睬,最終馬某請求駕校的另一名女同學聯繫了她的同學和家人。
20分鐘後當馬某的同學趕到學校將她抱下車時,她已處於休克狀態,送醫後搶救無效死亡,這個過程中那名教練始終坐在車上沒有下車幫忙。
面對家屬質疑,駕校一直沒能給出正式答覆,只是一再強調等當地派出所的調查結果出來再說。

B 駕校報導:


2017年8月6日下午16點22分左右,我校學員馬露露與三名其他學員進入我校訓練場練車,當天氣溫並不高,且訓練車內空調正常開啟,製冷效果良好。
當其他學員在駕駛位置訓練時,馬露露一直坐在後排休息,約十幾分鍾後,馬露露突感身體不適,便立即致電其親屬要求接其回家,駕校工作人員在獲悉馬露露身體不適時即立刻詢問其是否需要撥打120就醫,馬露露當時明確表示家人馬上來接自己,不需要!
駕校管理人員遵從馬露露本人意願立即將其轉移到大門口空調車上等待。17點07分,馬露露不適症狀加重,其家人此時也到達現場,將其接走,同車另一名女學員隨車前往,在送醫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搶救後,當晚不幸去世。
事後在警方調查中,有透露馬露露前一天曾主述自己身體已有不適,準備考完科目二後再去醫院看病。


C 駕校現場的監控視頻顯示:

2017年8月6日下午5點10分左右,馬露露的同學郭宗濤乘出租車趕到了駕校,然後拉開了教練車的後門,將馬露露抱了出來。
另一位身穿黃色衣服的女性學員,也在一旁幫忙。令人奇怪的是,位於教練車駕駛座上的教練,卻一直沒有下車。
在馬露露被同學抱出租車上的過程中,她雙手下垂,已經處於昏迷休克的狀態。送到醫院後,經搶救無效死亡。\t

看到這個新聞三種說法的報道,我學駕照時的情景一幕幕展現在眼前:


第一關是體檢,說到底就是檢查視力和辨色能力和手的抓握能力。


我一隻眼睛視力不達標,也沒戴眼鏡。正在絕望時,駕校領隊像變戲法,先後從口袋裡掏出三副眼鏡讓我試戴,結果一副也不合適。


雖然最後是自己配了一副合適的眼鏡才算通過了體檢,可心裡暖呀!


這駕校,服務多貼心!一下子交了全款!

科目一,感覺參加了一次自學考試,全是理論。順利過關!對駕校沒什麼感覺。

科目二,應該是駕考中最難考的一項,讓人真正認識了駕校和教練。駕校是按照學員的通過率發工資的,實踐操作是關鍵。


天剛亮我們就趕到了練車場,教練給我們上的第一課:“洗車”。

正式學開車,教練示範一次,不管你看懂了沒有,看到了沒有?


學員一旦出錯,教練就會使用各種侮辱性的語言罵人,動手打人(一般對男生),或讓你下車反思,甚至變相索要錢財,索吃索喝,學員只能忍氣吞聲。


我也是在烈日炎炎的八月學科目 二,大家輪流跟車跑,一個學員開車,一個學員跟車,特別是坡道定點停車這一項,教練是不跟車的。他會手指一個人,直呼:“那個胖子!你過來,到那去盯著。”


我旁邊的那個女學員,很生氣的嘟囔著:“我有名字,老叫我胖子。”可她還是快速地跑去了,誰敢不聽教練的?!


車外是火爐,車裡是蒸籠(根本沒有空調),心裡急得像火龍。


幾十個人排隊上車,學員好不容易輪上自己,哪裡在乎七月流火,只要走一趟不出一點兒錯,那簡直是一種極高享受了!


我們的教練基本上在大棚裡休息,偶爾出來一趟,指揮一下,若有興趣跟上哪個車走一圈兒,沒有打罵這個學員,那他必定是受寵若驚的。


試想一下,這樣的教練在你出現不適反應後,他會第一時間幫助你嗎?也許他會說:“裝孫子,也學不會。要不然就別來,。。”


七八月放暑假,學員多。教練不在乎人多,他在乎的是人”會”。教女學員往往吃力不討好,教練直言不諱地表示:討厭女學員,協調性太差了……


假如你是一個精神不濟的女學員,那“待遇”就可想而知了——馬露露大概就碰上了這樣一個教練。


事實勝於雄辯,從監控顯示,這個教練不去幫忙,大概是已經當大爺習慣了、麻木了、不會幫助人了。當然,他也一定沒有料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有人問教練算教師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他們也應該算教師吧。只是不太寫字的,打考勤也是我們學員幫助他打。


他們也有教案,只是按照一個模式,也是讓我們學員照本宣科幫助完成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教練都這般凶神惡煞。我們場上就有個張姓教練,整天曬的跟包拯似的,師生關係十分融洽,天天放著歌曲,笑聲不斷,通過率也不低。


我們很羨慕他的學員,這也是命啊!


我們幾個學員第一次都沒通過考試,補考還是在這個教練的手上,沒辦法!我們偷偷的在一起罵這個教練,甚至還產生了退學的念頭。


還好,我沒有放棄!最終過了科目二的關口。


時來運轉,科目三我的命很好,碰到了王教練,他鼓勵我膽大一些,放鬆一些。科目三是路考,我們這些學員握著方向盤,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行駛,稍不留意就是“馬路殺手”。


教練必須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全程跟著,隨時糾錯。為了陪學員,他就在車上解決中午飯:吃些麵包,和礦泉水。


我出錯時,王教練也會嚴肅的批評我,但是我能心悅誠服的接受。


更幸運的是,我碰上的路考官和藹可親。他說:“你只管開自己的,別緊張”。為了分散我的緊張情緒,考官和我聊了幾句家常。


科目三,我順利通過!

怪誰呢?女大學生馬陳露露學車時猝死車中,純屬偶發,她自己也萬萬想不到會危及生命,也許身體不適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也許她想休息一下好了。

至於教練毫無反應,我以為儘管這個教練無德,但也不至於見死不救。他大概以為這個學員是故意矯情、太嬌氣,我見得太多了,只要不出人命!


真出人命了!

駕校是不是該反思一下:平常對教練進行師德教育以及應急措施的培訓,有沒有跟上?


今天是馬露露,明天有可能是牛露露;今天是這個教練,明天也許是那個教練。說誰對誰錯,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畢竟有一條人命在那裡擺著。畢竟還有更多的人命等在那裡!


駕校不僅渡人渡車之場所;更是渡己度良知之場所。你說呢?


有書課堂

關於我校學員馬露露意外猝死事件的調查結果通報

當晚,新亞駕校接到學員報告後,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研究事件處理工作,警方也第一時間介入調查。次日清晨,新亞駕校校長、安全科、教務部、教練員和同車學員,立即趕到當地派出所接受警方調查。而此時逝者家屬也因情緒激動來到新亞駕校訓練場封門堵路、聚眾鬧事,採取擺花圈、燒紙錢等過激方式肆意辱罵、拉扯駕校工作人員,嚴重干擾訓練場訓練考試秩序,面對家屬的過激行為,駕校工作人員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保持高度的剋制及忍讓。駕校黨支部書記徐志祥,積極接受主流媒體的電視採訪,實事求是介紹了事情發生的經過,澄清事實真相。期間,因死者家屬缺乏對真實情況的瞭解,對一些媒體發表了與事實不符的言論,且媒體並未採訪與馬露露同車練車學員(他們是事件的第一親歷者),僅憑家屬證詞及截取的部分錄像,便枉顧警方調查事實單方面發佈“女大學生學車時猝死車中 教練就這麼看了20分鐘”的不實報道,對新亞駕校名譽造成嚴重中傷和損害!

事後,經過新亞駕校耐心細緻的工作,死者家屬同意指派代表與駕校進行協商談判,駕校提出由警方對死者進行屍檢,鑑定死亡原因劃定責任歸屬再作補償工作,但死者家屬拒不同意屍檢,也拒絕通過司法途徑解決此事,同時,向駕校提出高額的經濟賠償。後經轄區派出所調解,最後駕校本著人道主義關懷給予馬露露家人一定的經濟補償,死者家屬書面表示此事件與新亞駕校完全無關,願意消除給新亞駕校帶來的負面影響。今後,雙方也不再因此事發生任何法律訴訟糾紛。

該起事件的發生具有突發性及隱匿性,在事件發生伊始,新亞駕校便高度重視,駕校工作人員也及時與學員本人溝通,在提供醫療救助建議被拒絕後遵從馬露露本人意願,將其移至訓練場門口空調車上等待其家屬,並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就社會上臆測學員因中暑死亡這一說法來講,經調查絕無此可能!第一,新亞駕校出臺公示明確規定高溫時期上午10:00到下午16:00嚴禁訓練;第二、新亞駕校規定,所有訓練車在訓練期間一律使用空調;第三、所有教練車都配備人丹十滴水等防暑降溫藥品,積極做好防暑降溫預案。

新亞駕校對死者的不幸離世再次表示哀悼,對死者家屬也表示誠摯的同情及慰問。我們痛定思痛,誠懇接受社會關注和監督,會進一步改善細節上的缺失和不足,加強對教練員衛生急救知識的教育和培訓,加強對特殊學員的個性化服務。同時,針對部分無良媒體罔顧事實真相、不經調查,僅憑逝者家屬單方面陳述和片面截取的錄像畫面,即斷章取義發佈一系列誹謗駕校的不實新聞,對此,我們也將保留對不實報道發佈者及謠言散佈者法律訴訟的權利,以維護新亞駕校的正當合法權益!


駕之寶

首先,願逝去的女孩在天堂一切安好,家人節哀順變……

其次,對於題主的問題,普法君持絕對懷疑態度!你如何肯定地說女大學生猝死前向教練求救,教練毫無反應?

網絡是把雙刃劍,不實信息滿天飛,相信題主下的結論也是其中一條。對於此事,普法君有以下幾點看法:

1、女大學生遇難,僅是教練的責任嗎?

普法君未當面採訪雙方當事人,更不能偏信題主這種毫無思想邏輯的內容,只能從網絡上截取相關內容分析。

事發當天下午16:22,女孩上車開始練習;十幾分鍾後,她就表示身體難受,不知教練出於何種心態,也沒把這當回事,估計是平時見多了嬌滴滴的女孩子學生,以為這個女孩也是吃不得苦的那種女孩,天一熱就事兒多,沒想到悲劇就發生了……

然而,女孩或許也沒意識到自己會面臨生命危險,據事後駕校發佈的通報,女孩在出現難受狀況時,駕校工作人員曾表示要不要撥打120,但女孩表示已經通知了家人,拒絕撥打120,於是駕校將女孩移到另外的空調車上休息。

但時間不會倒流……

2、女生家長拒絕屍檢,拿到補貼後息事寧人。

據事後駕校發佈的消息稱,女孩去世後,其家人對駕校進行了封門堵路、聚眾鬧事,採取擺花圈、燒紙錢等方式,索要賠償。

而對駕校方提出的屍檢要求,女孩親人也表示拒絕,後經警方協調,駕校方從人道主義出發,給出一定經濟賠償後,死者家屬書面表示此事件與駕校完全無關,願意消除給駕校帶來的負面影響。

我們不想就此事對誰進行道德批判,但我想說的是,沒有人願意看著一個豆蔻年華的生命從自己眼前消失;當意外發生的時候,我們更要清醒地明辨是非,而不是人云亦云。

網絡無邊際,但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普了次法

首先,對著這個問題教練應該受到人們的譴責的,而不僅僅是駕校的問題,再者我們希望女孩在天堂過得好好的,也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發生在第二人身上了。

大學剛剛畢業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這是對社會充滿期待,回報父母的時候,考了駕照也就意味著在找工作上有更好的選擇,也比其他人多一種可能,所以現在也有很多的父母在孩子剛剛滿18歲的時候就讓他們考了駕照。我也是剛剛畢業之後才去報名考駕照了的,為了就是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我也曾經在工作中恰恰的體會到,有一次老闆與我們出差,老闆問我們有誰會開車的,我們沒有一個人會,也就是說下次出差我們沒有機會了,因為老闆那個時候已經很累了,找一個人分擔一下都沒有,我去面試其他的公司,HR也有同樣的問題,你有駕照了嗎?所以這些也就促成了我們要去考一個駕照的原因。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駕校的野蠻生長了,我們可以分析一下:

1.現在的人生活富裕了,收入提高了,當然可以買上車了,但是買車之前就要先去考一個駕照了,這個也促進了駕校的增長之一。

2.社會的發展,生活富裕,但是汽車的價格卻越來越低,以前的車要幾十萬,現在十萬以下就可以拿下一臺車了,所以現在很多人都選擇買一輛車代步。

3.父母的看法不一樣了,以前不用開車都可以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但是現在就是你有駕照了意味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因為現在有明碼標價的需要駕照才是門檻之一。

這些都是我的觀點,其實考駕照來對於我們來說,確實是一個門檻,一個好工作的門檻,我們大學生都想去找一份好工作,也想早日立足於社會。

另外駕校的瘋狂增長,這個問題確實是值得我們的關注的,駕校的持續增多,各種各樣的駕校也是參差不齊的,當然重要的服務也是不一樣的,這個我是深有體會的,等一下我講一下自己的經歷。在駕校的增長中,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叫教練呢?還是所有教人學車都要叫教練呢?這個我們不知道,我們也不知道教練究竟有沒有教練證,只是他在駕校給我們教學,我們叫他教練而已,具體的我們沒有人知道。其次還有的就是現在的駕校良莠不齊,送水啊,送紅包啊,什麼問題都有,你舉報也沒有有,反正沒有人理你,我只知道的就是在學車的時候與教練背道而馳的受到傷害的總是自己而已。如果我們想早日的拿證,就只可以順著教練、駕校。

下面還是說一下我自己的經歷吧,我是16年的11月份報名的,報名的時候前臺姐姐服務非常好,辦好了手續之後,那個樣子拽的不行,12月份考科目一,當然這個科目一是一次過了,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沒有東西比死記硬背更加的容易了。我到現在還記得的就是我在直線走了七天,最後不行了還是買兩瓶東西給教練,教練才給我過去練習下一個科目的,到了學習科目二的時候,打方向盤打了一天,第二天才教倒庫,倒庫我記得是我倒了2個星期,我們朋友到了一個月,最後買了兩瓶紅牛給教練才去下一個項目。下一個項目就更加的尷尬了,去到的時候教練不教,在哪裡打牌,讓他教的話就明天早日過去駕校,我朋友的媽媽說不要這樣做,直接給100元的紅包給教練,教練就知道怎麼做了,果不其然第二天給了100元紅包給教練,教練那個嘴臉啊,比五星級的服務還有,全程一對一的服務,而且每次去的時候都給你打招呼,不知道這屬不屬於服務升級。最後我約了科目二,第一次掛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一臺車8個人去考試,只有三個人過了,那三個人有一個是老闆的親戚,一個是第二次考試還有一個是第一次考試的。所以我也不知道這駕校的及格率是高的還是低的。回到家也被父母寒摻了幾句,不過這一次掛了之後我真的沒有什麼信心再去考試了,也想過放棄。

我曾經的想過放棄,主要還是駕校的原因,為什麼這麼說了,我們駕校主要是教練教了一次,就一次,沒有第二次的了,其他的就靠自己摸索了,一次過的人真的是非常的厲害,同時運氣也是非常的好的,再者的就是平時我們練車,報廢車不說了,另外的我是夏天練車的,車內溫度達到40度以上都不讓開空調,柴油車特別的熱,懂得人都明白。還有的就是有問題找教練教練只會罵人,罵了你也不會去教你的,就是這麼的拽,只要你開車的時候不撞車,撞車也沒有問題,車買保險了,而且教練還可以去休息,我的駕校就是這麼的拽。

我去跟我朋友聊天的時候,他說我蠢,他報名的時候跟我差不多,但是他報名的是私教,學費比我的貴2千,我就是因為這2千現在後悔莫及啊,他去學車只要預約了就會有專車接送,另外的教練一對一的教學,一臺車只允許4人,你踩離合踩到抽筋也只有4人,還有教練的服務態度非常的好,所有的考試注意要點都會給他們講出來,所以他拿到駕照了,全部一次過,而我還在科目二。這個就是原因了。

至於我為什麼報考這間駕校了,可能說起來有點尷尬,我父輩的親戚是在那裡學的,但是他們不知道他們學的時候是駕校剛剛開始營業的時候,現在已經10幾年過去了,車報廢了,場地日久失修,教練換了幾批,老闆也換了,所以我也就進去了這個坑,與其它的學員交流的時候,他們都說是被人坑來的,來了不學也不是,就硬著學。

所以我覺得駕校與教練真的需要去重新的學習一下,不管是技術還是做人,雖然有的駕校服務真的很有,因為那些駕校基本都是靠提成的,教的人通過率越多,教練也就越多的工資,但是我們的駕校是吃大鍋飯的,工資固定,當然服務不太好。


揹包客行者

猝死女大學生合肥科技大學官方通報:

馬露露是我校大二學生,非常惋惜放假期間,她在新亞駕校學車期間不幸去世。馬露露同學是我校優秀的學生,多次在學校活動中表現優異,去世前一直擔任班級英語代表,知道她去世的消息後,我們學校積極與馬露露家長聯繫,並提供她在學校的各種資料,供相關部門取證。希望,新亞教校本著人道主義的原則,對馬露露家長及社會各界質疑給出合理的解釋並做出通報!

合肥科技大學教務處

2017年8月8日

據馬露露在校很多同學反應,馬露露身體一直都很好,在學校期間沒有出現過大的疾病與不適情況。同學們都對馬露露同學的猝死感到很意外,第一時間知道的同學都以為是開玩笑,看到學校的通報才知道是真的。

也許教練是男的,駕校有過對男教練與女學員接觸的某些規定,所以教練才表現的"不積極",在很多人看來是有點冷漠。



但是不管馬露露身體是否有問題,駕校在收費的時候,已經對馬露露的身體進行了體檢,這說明駕校已經對馬露露的健康負有了主要責任!既然是在駕校的車裡出現狀況,教練與駕校都有不可推卸責任。


孔國說新零售

在惋惜之餘,應合法合理合情下處理後事。

首先對女大學生的去世表示惋惜

不論是做什麼,在哪裡做,是誰在做,人的安全是第一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不能復生。尤其是正值風華正茂、正值芳齡的女大學生。應當深表遺憾。從人道來講,任何人,當事任何一方,都為之惋惜!

其次這個問法的角度就不太妥當

在我們的生活中,唯有生命是最大最重要的的事情。對待生命問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抱著十分謹慎、虔誠、實事求是、科學的態度。來不得半點的懈怠、偏頗。

然而,題中“學員在車中焠死”與“駕校教練毫無反應”,在沒有事實根據的情況下,構成這種邏輯關係,是不妥當或不宜輕易得出如此結論。

三是具體看法

人發生意外,誰不想發生。當發生時,我們每一個人(包括媒體、受害方、駕校、學員)都應當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處理此事。而不是以此罔顧事實吸引眼球(媒體),也不要以此誇大事實轉移責任(受害方),也不要掩蓋事實推卸責任(駕校)。應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合法合理合情下處理此事。

1.作為個人

生命是自己的,自己應首先珍惜自己的生命。安全不僅僅是他人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安全。自己安全了才能顧忌他人的安全。學車駕車首先要懂得這個道理。自己原來有病,應當萬分注意。一旦不適,馬上解決,而不是得過且過。未來的駕車也是一樣,當斷切斷、毫不含糊。

2.作為媒體

呼籲揭示社會正能量是其本職工作,而不是以偏概全、故弄玄虛、歪曲事實去吸引眼球。很容易出現錯誤導向、引起社會不良影響。

3.作為駕校

從整個事件的描述看,駕校做得還是比較合法合理。教練員面對全車學員,不可能事無鉅細過問學員的一切,尤其是過於私密的女學員生理問題。當事女學員是真正的健康問題,如果女學員出現生理問題,男教練員過問過多,可能會觸及底線。不過,教練員也引以為戒,發現類似問題,可以督促女學員儘快處理此事。

四是駕校的做法還是比較妥當的

如何處理,公眾會有公平的監督。也會有合法合理合情的處理結果。

結束語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讓我們珍惜生命,愛護生命。事故誰都不想發生。但發生了,

我們應當抱著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合法合理合情的原則下處理此事。同時,我們每一個人,不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論啥事故都應作為自己的教訓,警示自己,也警示別人。


劉俊利

我來做個假設吧……

第一個觀察角度:假設我是教練,練車的時候有個女學員說身體不舒服想吐或者怎樣,我肯定要問:“要不要緊啊?”女學員估計覺得挺難受就說:“堅持不了了……”我就說:“你是自己回家還是讓家裡人來接呢?”女學員此時已經冒冷汗了說:“挺難受您幫我打電話讓我家裡人來接一下吧。”我說:“好!”這時同車和犯病女學員關係不錯的學員就說了:“我打吧。”然後就打電話了。我一看也不能因為有人病了這一車人就這麼耗著吧?就把犯病女學員安排到了一輛閒車上打開空調等她家人來接,然後繼續教學。直至女學員家人來接走,然後聽說就醫後女學員不治身亡,再後來死者家屬就來駕校鬧了。我很冤啊……然後駕校領導找我談話,找同車學員談話,終於真相大白,被人冤枉真不爽!

基本上我覺得就是這麼回事了……


什麼都不信101365841

年紀輕輕就出這樣意外確實非常可惜,說說我個人看法:

一、事情經過究竟怎樣,作為網民不瞭解真實情況,不敢斷言此事誰對誰錯,沒有必要依照自己得到的有限信息對當事人妄加評判,所以最終結果希望警方等司法機關依據事實進行公正公平的處理;

二、假設,駕校學員在學車期間發生事故,尤其是導致死亡事故,肯定會是駕校和教練承擔責任,這一點上我很難理解教練為什麼會對學員提出身體不適無動於衷,按照現在的慣例來說,即便小偷死在你家裡,也會被要求擔責(有過這樣的先例),所以現在焦點應該是看駕校和教練會擔多少責任的問題而非會不會有責任;

三、網上的說法是女孩猝死原因不明,剛才我看前面的網友說女孩在事發前一天就說過身體不適,從這個角度來說,女孩家長對她健康狀況是不是不夠了解?是不是關心不夠?圖片上把她從車上抱下來的男士有說是同學,有說是她哥哥的,如果是同學的話,家長在哪裡?才大學畢業的學生,按照一般獨生子女的歲數判斷父母年齡也在五十歲左右,按說也處於中年水平,怎麼會在這種情況下不親自到場呢?

四、人命關天,事情處理結果都是對活人而言,對於這個女孩自己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所以說現在的年輕人更應該注意身體,關注自己的健康,不要讓自己成為下一個悲劇新聞的主角,假如連自己的身體都保護不好,還怎麼營造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