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高鐵上拒絕與老人換座位,而遭一群老人“群攻”,如果是你你怎麼做?

跟街拍學穿搭

喲呵,這個是個新問題,說明一下,這個並不是要發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當然這沒有錯)老人上車了,年輕人主動給老人讓座。

這是高鐵,不存在讓不讓座,因為每個人都有座位,自己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和諧共處。可還是有故事了

因為年輕人的座位被老人佔了,年輕人想做到自己的位置上,結果卻遭到了老人們的群攻,當然這個群攻不是動手,而是動嘴。

老人佔了別人的位置,別人要求換回,結果老人態度很差,而且一群老人都說這個小夥的不是。

到底是誰錯了,為什麼錯了的人反而有理。錯了的人反而說別人的錯,人多就是對的嗎?不講理怎麼還有理了?

沒有辦法,只好叫過來列車員,終於年輕人坐到了屬於自己的座位上。

聽過一句話,叫人善被人欺,沒有想到被一群老人欺,好在列車員公正。

哎,現在的老人都怎麼呢?如果是你,你會忍耐,還是力爭。讓還是不讓。歡迎大家的評論


鄉村小二哥

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答案,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因為老人並不都是“壞”的,但是我可以講一下我母親的類似經歷。

我母親今年77歲,由於我和二姐倆閨女常年在外工作,她每年都會選擇2-4個月輪流來我們這裡小住。父親於10年前去世,所以最近10年都是她一人的旅程。

母親不習慣坐飛機,只習慣坐火車。從我的家鄉到天津,只有一班最適合的火車。下午6點多出發,轉天一早到,中途不需要任何換車。家裡人通常都是為母親買臥鋪。

當然,以前火車實名制購買之前,考慮到母親年齡大了,睡上鋪、中鋪都極不方便,所以我們都會四處託關係多付錢幫母親買一張下鋪。後來火車實名制,購買車票的時候鋪位多會隨機分配,尤其是到了出行旺季的時候。所以,母親的鋪位偶爾就會買到上鋪、中鋪。

那麼,買到上鋪中鋪以後怎麼辦呢?母親有她自己的解決方式。她到了火車上會跟下鋪的一些年輕人溝通一下,嘗試能否以彌補差價的方式來換一下鋪位?

至今母親用這種方式成功置換的幾率為99%。當然,成功率如此之高,我覺得與母親的慈眉善目、與人為善的處理藝術高度相關,但也不能否認整個社會文明指數的提升。母親單獨出行的好多次,遇到了不少僅有一面之緣的陌生人的愛心之舉:幫助我母親下車提行李,陪伴我母親出站……


我的母親第一次單獨一人出國去姐姐那裡小住,出關填表,辦理一些手續對於母親是一個難題,結果有一位女士主動向我母親伸出了援助之手,幫我母親辦好一切事宜,還陪著我母親在候機的時候聊了好一會兒。聊到她幫助我母親的初衷,她說看到老人她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很親切,她也居住在國外,父親早逝,她母親有時候出國去看她也是一個人。所以,她希望當她母親未來遇到難題的時候,有陌生人能像她一樣主動站出來施以善意。

也正是源於我母親的種種經歷,所感受到的陌生人的這種善意,我覺得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在對方保持善意和平和的前提下,我會同意置換。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助別人的父母,其實就是在為我們的父母創造被幫助的機會。仇恨和敵意可以循環,愛心和善意同樣可以實現完美循環。


孫衛華

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都很憤怒也很無奈,因為那群老人不僅是傷害了那個年輕人,傷害了社會規則,而且還是傷害了整個老年人群體的形象和名聲,甚至激發了年輕群體對於老年人的一種反感。

我們想一下,如果把問題改成“一個人在高鐵上拒絕與另一個人換座,而遭那個人的一群朋友圍攻……”這個新聞絕對不會引起這麼多人的關注。這個問題之所以有這麼多人回答和關注,一是因為很多人都有過這種被道德綁架的經歷;二是因為社會上對於老年人的整體期待值太高了,一提到老年人,我們腦子裡就覺得應該是和藹的穩重的智慧的,我們忽略了品質低劣的人是廣泛存在於各個年齡群體之中的。孩子有熊孩子,學生有壞學生,青年有不良青年,人們都覺得很正常,但是一個素質低下的老人卻讓人們倍感憤怒,因為他除了打破了人們對於老年人的良好印象外,還濫用“尊老愛幼”這個道德準則去為自己的行為辯護,是被傷害的人產生一種無力感,進而更加憤怒。


如果是我遇到這樣的事情,我會分情況去處理:


1.如果對方沒有表現的特別無禮,我會讓,無論是在公交上,還是在火車上,我都給老年人讓過座兒也換過座兒,大部分人都是很真誠的和我說謝謝。


2.如果對方把我的“讓”當作理所應當,毫不客氣,我會直接去找相關人員維護我的正當權益,不要吵,越吵越氣。


3.如果對方拿出“尊老愛幼”的理由,我會說,為老不尊者,給老年群體抹黑,給社會增加矛盾,不值得尊敬。在我眼裡你不是個老年人,你只是個沒有素質的人。


不要讓某個人的行為影響對一個群體的印象,我們都有老去的時候。



快樂五十大學

先說兩個自己曾經經歷過的事。

1:以前坐火車回北京,從窗簾到過道的ABC三個位置,三個位置都坐滿了人,A座坐了一個老人(50多歲,他自稱老人,應該是個教授,受過高等教育,因為從他手機拿的教案和他打電話的話能知道),其餘兩個是年輕人,我應該是在B座,但在B座座的其實是A座的人,我跟坐在我座位的人說這個座位是我的,所以A座的老大爺自然站了起來,本來覺得給他讓個座也無所謂,畢竟到北京也不過兩個小時,但我起初不知道老大爺沒有坐票。但他站起來就罵罵咧咧的,什麼年輕人不懂得尊老愛幼,年輕人一輩越來越不行,越來越不懂禮貌。索性我就直接坐了下來,就這樣說了一路,弄得在A座的人很不好意思,趁著老人上廁所,對面的人說這種人不值得尊重,不用往心裡去…不是我們不懂得尊老愛幼,你也的值得我們尊敬啊…

2:年後回北京,由於動車和硬座都沒有了,大巴也人滿為患,我就買了硬臥臨時改的坐票…剛坐在座位上,兩邊是大媽…應該是一起的,也有兩個站著,我想著到北京時間不長,就讓給她們吧,然後我起身,她們直接坐下了,好像我應該這麼做一樣…隨後就是沒完沒了的大笑大吵,脫鞋子…我那時真是感覺我讓座讓對了…要不然非要被吵死…坐在她們對面的小姑娘後來也無奈的站了起來…

當然都是個例,一些大爺大媽都是非常不錯的,我曾經有一次加班一晚上,直到次日中午才回家,上車時也沒座位。但困的不行,就在地鐵角落坐下來想打個盹,這時候一個老大爺從座位上來,拍拍我,讓我去他那座,那時候心裡真的是暖暖的…當然我沒去…我覺得我還能熬到家裡…

我覺得有時候尊老愛幼都是相對的,老人對於我們是老人,我們對於他們是“幼”…有些老人你起碼要值得我們年輕人尊重啊…


遠了個行

我最近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好在只是遇到一個老人,而不是被人“群攻”。事情是這樣的:

前些日子我坐高鐵從西安到天津,因為想利用車上的六個小時處理一些工作,就買了一等座。上車後看見一個老太太帶著四五歲的男孩兒坐在我的座位上。我還沒開口,老太太就說:“我帶孩子,他一會兒要午睡我要照顧他,你能不能坐到別的地方?”我問她你的坐在哪兒,我可以跟你換。她說“我就買了一張票,你看哪兒空著你就坐吧,這趟車人不多”。我跟她解釋:“如果你買兩張票不在一起,我可以跟你換,但你只有一張票還要坐我的位置不太合適吧。這趟車中間停的站很多,隨時會上人,你沒有票我沒法跟你換呀!”老太太立馬翻臉:“你這人怎麼這樣?沒看我年紀大帶著孩子不方便嗎?”我看有孩子在場,不想嚇到孩子,態度很溫和地告訴她:我也經常帶孩子出門,雖然一米二以下不用買票,但為了孩子舒服一些我會給孩子買一張票而不是佔別人的座位。所以麻煩你讓一下,不然我喊列車員過來了。老太太裝著沒聽見我說的話,坐在那兒不動,我喊來列車員說明了情況,列車員請老太太帶著孩子去別的空位上坐下,事情到此告一段落。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最常見的道德綁架標語就是——“我這麼大歲數了”、“孩子小不懂事”。

所謂道德綁架,就是要求別人遵循“美德”給自己提供便利,歸根結底是極端自私而且拒不承認自己自私的陰暗心理。近來關於火車上讓座換座的爭論非常多,下次再碰見和你強行換座的人,你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他:

火車、飛機都是對號入座的,不是公共汽車和地鐵,不存在“讓座”這個概念。你想旅途中少受罪就提前做好準備,該買票買票,買不到合適的票就等做好準備再出發,公共空間裡,別人照顧你是別人的美德,不是你的特權。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親媽學堂

在14年的時候,暑期結束了,我提前半個月買的兩個座位一起的坐票,我和女朋友一起做車從常州坐車回鄭州,到了車上發現作為被一對看起來挺有文化的戴眼鏡的夫妻還帶著兩個小孩子佔了,我禮貌的說出來這是我的座位,請讓一下,剛開始他們不承認,說是他們的座,我的是別的車廂之類的,還友好的指點我再走幾個車廂就到了,我再三確認沒錯,,他說他們帶著孩子,應該讓座,他們坐地鐵坐公交到哪都是給帶孩子的人讓座,大學生怎麼素質越來越差,不知道讓座,連小學生都不如,我女朋友不服,給女的吵起來了,兩個小孩嚇哭了,搞得紛紛嚷嚷,大家都來指責我們,列車員過來之後才算解決,那兩個人才站起來讓出了座位,但是她倆就在我座位旁邊,一直指桑罵槐的說現在大學生素質不好,我從常州忍到了碭山,他們才下去!不是我不讓做,13個小時,還大半夜的,我提前半個月就是為了有個座


終魂孤影



火車這樣的事,我沒遇到過,難是我在公交上有過一次,我也尊老愛幼,沒次幾乎都讓了,可我也幾天特屬情況,身體不舒服,那天人也多,我是第一站上的公交,有坐就座上了,座了幾站,一箇中年的老大大,也沒老到那個程度,看這比好,我自己不舒服,上了一天班了,累死了,沒讓,那老太太和她的朋友,說了一路,那話就不說了,難聽死了,我就沒聽見,到家,下車走了



通過你這個事和我自己覺得,有素質懂我們年輕人的苦的尊重,但一些老年人,年齡那麼大可辦的事怎麼就那麼不成熟,好好想想行嗎,我們沒有特別卜情況能幫嗎,,我沒有說老人不好意思,但是我覺得我們都提升自己的素質,叫外國人看到我們幾千年文化的涵養。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閱讀使您更上一層樓,另外如果您有什麼想法或者看法都可以發表在下面的評論區裡,歡迎大家吐槽、收藏或者轉發!點擊“關注”二字,您就能閱讀我的所有問答


星小法

首先我覺得,在此事中,年輕人的做法沒有毛病,就是到了聯合國,也沒有誰能挑出什麼瑕疵來,除非就是蠻不講理,雞蛋裡挑骨頭!

坐高鐵不是坐公交車,不是讓個座,站幾分鐘就到站了,而且此事中,老人自己有座,但是卻要求更多,想要視野更闊,條件更好的靠窗座位,這個要求就有點過分了!難道你懂得享受,別人就不懂得?

尊老那是一種態度,但不是說要滿足老人的一切非分要求。什麼事情都是相互的,如果片面強調單方面的付出,那肯定是不行的!

俗話說得好,讓座是情分,不讓是本分,千萬不要用道德來綁架別人,有人吃這一套,但也有人對此並不買賬!而且如果是一個通情達理的老人,根本不會提出這種無理要求的,而那些習慣於倚老賣老、時刻打著道德大旗的人,說實話,都不是什麼善類,不過是一群自私自利的人而已,而這些人就是所謂的“變老的壞人”!

回到題目,如果我是當事人的話,遇到描述的這種情況,我肯定也不讓。不過,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比如慈眉善目的老人,很誠懇地講出一些客觀理由,那麼我也會讓的!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是對事又對人,相互尊重是前提,其他都好商量!如果蠻橫不講理,那麼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打虎拍蠅

我挺佩服這位年輕人的,最終依靠“法制力量”(列車員憑票就坐)坐回本該就是自己的座位。所以說,現在一些年輕人敢於維權,善於維權,尊重秩序。如果是我,我肯定是忍氣吞聲,給老人讓座,畢竟我還要頂著這麼大個“尊老愛幼”的美德大帽子呢嗎,何況我也犯不著與一群老人鬥嘴,趕緊讓座,免得爭吵和生氣,對我這樣的不老不小的青壯年人來說,退一步海闊天空,是性價比最高的策略。

那麼,對這件事來看,到底是年輕人不尊重老人,還是老人為老不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我的觀點還明確,在尊重社會秩序的前提下再倡導尊老愛幼,拋開社會秩序這個前提,片面的批評年輕人不懂事、不尊老、不文明,是錯誤的思想。

為現在年輕人尊重社會秩序的行為叫好 。有人總說,這一代年輕人是什麼垮掉的一代。其實,我實事求是地說,這一代年輕人的社會素質越來越高,肯定比那一批老人的文明素質要高。比如,現在小孩子看見爺爺奶奶闖紅燈都緊緊拖住,小孩子看見爺爺奶奶亂丟垃圾都會阻攔,城市裡的年輕人等公交都排隊了。這就是說,現在的年輕人和小孩子,對社會秩序的尊重,已經達到了西方國家的文明程度,但是老一代的社會文明水平還是停留在上一世紀呢。

老一輩人,由於受過資源短缺的苦,腦子裡已經深深刻下了“搶資源的弦”,任何時候都會自覺自發地搶佔資源,明明排隊也不長,偏偏要讓別人讓給他。明明座位靠窗不靠窗也無所謂,偏偏就覺得年輕人就應該讓著他。看見地下有廢紙殼子肯定撿回家賣錢。看見免費領雞蛋和掛麵,可以排一天隊。所以,他們腦海裡認為,什麼東西,都要抓在自己的手上才算自己的,什麼資源都必須讓給他們。

有一個笑話段子:廣場舞大媽大爺驅趕打籃球的小夥子,就是這樣搶佔資源,別人就應該讓著他們的思想認識。而他們自己在廣場上載歌載舞,全然不顧周邊居民的休息。所以,有人說,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原來那一批穿喇叭褲跳霹靂舞的壞小子變老了,還是一撥人,只是他們變老了。這就是“資源搶佔心態”的真實寫照。

現在的年輕人相反,從小衣食無憂,豐衣足食,沒有“搶佔資源的意識”,所以更加尊重社會秩序,更加尊重公平公開,更加尊重誠信守諾。這就是世界人類文明的進步。相反,上一代老人的文明素質真的需要與時俱進了,不愁吃不愁穿,何必與年輕人斤斤計較呢。

那麼,該不該不尊老愛幼呢。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絕對不能丟,但與尊重社會秩序這個前提不矛盾。前提是雙方共同尊重社會公德和秩序,然後年輕人要懂得尊老愛幼。具體上面這個實例,老人可以與年輕人商量,徵得年輕人同意,是可以調換的,如果這個老人就有搶佔資源的意識,年輕人維護自己的利益,也無可厚非。“我就是不讓,讓列車員來判斷是非”。列車員這時候只能作為秩序維護者,按照車票坐號來執行,這就是社會秩序的力量。在大的社會準則之下,誰也不能範圍制度的約束。

在這個大前提下,年輕人給老人讓座,扶老人過街,這些講文明講禮貌講傳統的好人好事當然還是要大力提倡。前不久出現了許多老人強迫年輕人讓座的爭議,其實有許多都是對年輕人的誤解。有許多就是因為看不慣老人的強制性要求才拒絕的。我讓給你是美德,不讓給你是因為我也累了。但你強迫我讓位,這就是破壞了社會秩序,我即使讓了位,你還在旁邊埋怨為什麼不主動讓。老人這個心態,就非常不好了。

總之,希望上一輩的老人家,社會公德社會文明的素質,真的應該與時俱進了。你尊重社會秩序,才是對文明的最大尊重。然後才有資格,讓年輕人尊重你們。真的很希望,老人家們現在有錢了有閒了,開始一些優雅的生活吧,讓你們的兒孫輩們從心裡尊敬你們,尊敬這個社會的美好,尊敬這個秩序的良性。


職場火鍋

大家好,我是老趙雜說!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地鐵或者公交車上等公共交通工具內也都有老弱病殘孕專坐,遇到需要讓座的,相信大部分人都會發揚奉獻精神。但高鐵不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而且具有唯一性。在高鐵上,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想換座位或者讓座位,完全可以理直氣壯的拒絕任何人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這是你的權利。

由於工作性質,我經常乘坐高鐵,但從來沒有碰到過要求換座位的。但如果不幸碰到了,也會分情況處理。

第一:需要看對方是什麼理由

第二:還要看對方的位置

如果對方的座位是中間那一個,無論對方什麼理由我是絕對不會同意的!我買車票的時候第一選擇是F座,第二遠擇是D座,第三選擇是A座,第四選擇是C座,如果只有B座了,那麼我會選擇換車次,除非是迫不得已,所以乘坐高鐵上百次,就沒有坐過B座!

如果對方是D座,想跟我換A座或者F座,我是無所謂的,換就換了!

如果對方是C座,跟我換A座或者F座,我就要考慮一下了!

如果對方是A座或者F座,估計不會有要求換座的吧,如果真有,那麼我會很樂意!

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對方是一個人,坐在B座跟你換座,那麼可以不用搭理,你可以用他同樣的理由拒絕他。如果,對方是兩個人,或者三個人,坐在B座的人跟你換座,那麼你更沒有理由跟他換座了!

很不幸,年輕人碰到了一群不講理的老年人,既然是還有力氣圍攻別人,那麼就沒有必要發揚優良傳統,該是我的座位就是我的座位,找乘務員處理就對了,乘務員肯定會給你妥善解決!

為了儘量避免B座的人跟你換座位,那麼買車票的時候就選擇D座或者F座吧。如果對方兩個人一個人買了B座,另一個是D座或者F座,完全可以另一個人跟C座更換,怎麼著也找不到你!

在列車上無論碰到何種情況,堅持一個原則就行行:不爭不吵等乘務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