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戶口轉為農村集體戶是什麼性質的,怎麼轉為家庭戶,能享受農村父母的房屋基地嗎?

倪衛濤頻道

問題:大學生戶口轉為農村集體戶是什麼性質的,怎麼轉為家庭戶,能享受農村父母的房屋基地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為大家解答,我就是一個農村孩子,讀大學那會兒,對戶口的認識沒有那麼清楚,只知道戶口本每家每戶都有,日常辦一些事情的時候少不了它,而不知道戶口性質的不同,更不知道戶口遷入學校後就由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了。


當戶口再次從學校遷入原戶籍所在地時,派出所給打印出來的戶口本首頁顯示為集體戶口,個人戶口頁戶口性質為非農業戶口,那麼什麼是農村集體戶口呢?

農村集體戶口是非農業戶口的一種,非農業戶口是計劃經濟時代劃時代將戶口劃分為了農業戶口和非農戶口兩種類型,農業戶口指的是靠自己生產口糧的居民,非農業戶口則是指靠國家分配口糧的城市戶口居民。集體戶口,暫時還不具備單獨立戶條件,或者暫時還沒有辦理單獨立戶手續的居民,其戶籍關係掛靠在某一個集體戶頭上的居民戶口。


集體戶口的種類主要有三種:1.掛靠高校的集體戶口(在畢業前會打回原籍)2.掛靠人才掛靠的集體戶口(一般有兩年的掛靠期限)3.掛靠單位的集體戶口(解除就業合同前會打回原籍)由此可以看出,集體戶口不是長期的,它是有一定期限的。

集體戶口如何轉為家庭戶口?根據天津市戶口政策可知:要將集體戶口轉為家庭戶口,最重要的條件其實就一項:合法穩定的居所。擁有70產權的房屋。其他各個地方條件不統一,需要諮詢當地公安戶籍室。


是集體戶口的個人能否享受父母在農村的宅基地?根據《土地管理法》、《物權法》相關規定,非農業戶口禁止在農村購買宅基地建房,但農村房屋屬於個人合法財產,子女可以繼承,又根據“地隨房走”原則即等於繼承了宅基地的使用權,但這個使用權並不是長久的,而會隨著上面的房屋的倒塌而消失,之後子女便不能再新建房屋。

【洞察三農萬象】以專業的精神專注的態度專攻三農問答,為大家解疑答惑,歡迎您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這種非轉農現在應該很容易,現在的戶口轉移也沒有八,九十年代那麼嚴了。但是大學生畢業戶口辦理非轉農也需要符合這四個條件。

一是上大學前原來就是農業戶口;二是有國家教育部承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證書;三是畢業後沒有工作的;四是父母是農業戶口。憑以上條件到當地派出所申請,經相關部門審批後就能非轉農。能享受父母宅地基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