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西漢、新朝、西魏、隋朝、唐朝,西安難道不是六朝古都嗎?

秋殤別戀86807303

您問題中提到的六朝國都在西安,是被普遍認可的,至於所說的十三朝古都,還包括

前趙、前秦、後秦、北周,東漢,西晉以及秦朝。

我們分別說一下為什麼其他幾個比較有爭議

五胡十六國

前趙,前秦,後秦都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少數民族政權,其中前秦後秦確實定都長安,而前趙比較牽強,前趙又名“漢趙”,最初國號為“漢”建國於離石,後遷都平陽。318年劉曜平叛後改國號為“趙”,又遷都長安。

以上三個政權由於都是少數民族割據政權,且存在時間比較短,所以基本被忽略。

南北朝時期

既然西魏被承認,那麼北周就不應該被遺漏,宇文覺廢西魏皇帝,以周代魏,北周的都成也在長安。

東漢,西晉

東漢的都城是洛陽,但是漢獻帝曾經被董卓俘虜到長安呆了六年。

西晉也比較悲催,作為大一統王朝,其國都定在洛陽,但是西晉末年,晉愍帝曾逃往長安避難,但是僅存在了三年西晉就滅亡了。

秦朝

為什麼最後一個說秦朝,我們都知道秦朝的都城是咸陽,至於咸陽和西安的行政區劃,以及歷史沿襲,秦朝的國都到底在哪裡也是有爭論的。

其實還有說西安是十七朝古都的,將大順,黃巢,赤眉等起義軍政權也算在其中。


一點點歷史

西安的確是十三朝古都,這十三朝分別是:西周、秦、西漢、新朝、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

西周:先後定都豐京和鎬京,並稱為“豐鎬”,又稱宗周,遺址位於今天的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

秦:秦獻公時期,為了和魏國爭奪河西之地,秦國遷都櫟陽。櫟陽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鎮官莊村與古城屯村之間。

秦孝公時期,秦國遷都咸陽。秦咸陽位於今陝西西安西北,咸陽東部。西漢的長安是在秦咸陽長安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現在的西安則是在古長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西漢

:都城長安,漢長安城位於今西安市城區西北

新朝:都城常安,其實就是長安,位置同上

東漢:初平元年(190),西涼軍閥董卓挾漢獻帝遷都長安

西晉:311年,劉聰領匈奴軍隊攻佔西晉都城洛陽,俘獲晉懷帝。永嘉七年(313年),晉懷帝亡,四月二十七日,司馬鄴在長安繼位為帝,是為晉愍帝,延續西晉政權。

前趙:319年四月,漢主劉曜稱帝,改國號為趙,遷都長安,史稱前趙。

前秦:352年,苻健在長安稱帝,定國號秦,史稱前秦。

後秦: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萇稱帝於長安,國號秦,史稱後秦

西魏:535年,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擁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定都長安,史稱西魏

北周:557年,宇文覺廢西魏恭帝自立,國號周,建都於長安,史稱北周

隋朝: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大興城遺址位於於今陝西省西安市

唐朝:618年,唐國公李淵於長安稱帝,建立唐朝

我是香茗史館,專注中國古代史,歡迎關注交流

香茗史館

歷史上建都於西安的朝代肯定不止六朝,題主的問題只計入了幾個大的朝代,除此之外還有秦朝和十六國時期的幾個小的割據政權沒有計入。

十三朝古都的說法包括以下各朝:

1、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都鎬京,計275年。周文王都於豐京,未計入。

2、秦(前350年-前256-前221-前207年),都咸陽。秦國於公元前256年滅周,前221年統一全國,滅周後計49年,統一則計14年。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從櫟陽遷都咸陽則計143年。

3、西漢(公元前200年-公元8年),都長安,計208年。劉邦接受婁敬的建議定都長安,由洛陽入居關中後先在秦國舊都櫟陽暫居,同時在原秦都咸陽以東的長安鄉修建新城,至公元前200年始具規模,首都從櫟陽遷往長安。

4、新朝(8-23),都常安,計15年。

5、東漢(190-196),都長安,計6年。東漢定都洛陽,190年董卓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

6、西晉(313-316),都長安,3年。西晉定都洛陽,匈奴攻破洛陽後,晉愍帝被迫遷都長安,316年西晉亡。

7、前趙(318-330),都長安,計12年。

8、前秦(351-385),都長安,計34年。

9、後秦(386-417),都長安,計31年。

10、西魏(535-556),都長安,計22年。

11、北周(557-581),都長安,計24年。

12、隋(581-605),都大興城,隋煬帝於606年遷都洛陽,計24年。隋開國之初,都城仍在長安舊城,因久經戰亂,殘破不堪,隋文帝放棄龍首原以北的故長安城,於龍首原以南漢長安城東南選擇新址,建造大興城。

13、唐(618-690;705-904)。都長安,武周及唐末遷都洛陽除外,共計271年。

此外,建都於西安的政權還有玄漢(劉玄)、赤眉漢(劉盆子)、大齊(黃巢)、大順(李自成)等,所以除了通常說的13朝古都之外,又有17朝古都之說,但是一般不被承認。


欄杆拍遍

這個問題問的好,回答這個問題要解決兩個前置條件,什麼是朝代和誰說的西安十三朝。

一,按照中國曆來以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鑑為正統朝代認定的標準。以此為標準,西安建都史中,新莽不入正史,五胡亂華朝代三個不入正史朝代

二,誰認定了西安的十三朝?1983年陝師大成立的民間組織中國古都學會。護犢子,大家都懂。1986年陝西省旅遊局出版的宣傳刊物封面還是,六朝古都西安。那時候沒有秦,沒有西晉,沒有東漢,沒有五胡亂華三個朝代,當然,也沒有新莽
2000年出版的中華文化知識讀本西安才剛稱七朝


三,秦都的認定。秦都咸陽的時候長安不過是附屬咸陽的小地方。現在成了省會,面積大了,胃口也大了,沾了個邊就稱自己是秦都了?中華第一帝都的碑還立在咸陽,咸陽高鐵站還是咸陽秦都站,地級市咸陽還存在,這樣佔好麼?

四,最後說一句,虛胖不可怕,造假吹牛,小心閃住舌頭

聯合國從未認定世界四大古都,也從未評選過世界歷史文化名城


多動腦少動嘴

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擁有十三個正統王朝建都的城市,沒有之一。其他一切號稱建都十三朝的城市,都是假冒偽劣,請廣大人民群眾擦亮眼睛,謹防上當受騙!

附洛陽十三朝明細:夏朝國都—斟鄩城、商朝國都—西亳城、西周國都—成周城、東周國都—王城、東漢國都—洛陽城、曹魏國都—洛陽城、西晉國都—洛陽城、北魏國都—洛陽城、大隋國都—洛陽城、大唐國都—神都洛陽、後梁國都—洛陽城、後唐國都—洛陽城、後晉國都—洛陽城,其他如西漢劉邦、王世充的鄭、安祿山的燕等時間較短或影響力較弱的朝代都不算,依然足足十三朝!真金不怕火煉歡迎來噴!

以上王朝在洛陽均有天子王宮與宗廟祭壇遺址這兩個最重要的都城標誌,請大家認準此標誌,一切沒有此都城標誌的都是假冒偽劣!也熱烈歡迎朋友們親臨洛陽領略五都薈洛的歷史奇蹟!

中國正統王朝明細如下,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秦朝-西漢-東漢-曹魏-西晉-東晉-北魏-南朝-隋朝-唐朝-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共計24個。


冬夜裡的暖

是啊!我也覺得很奇怪,明明是六朝,怎麼會變成13朝呢?

因為根據大一統標準來看,的確如此,不過不妨礙西安是中國第一古都的稱號!

西安:周、秦、漢、新、隋、唐; 六朝古都;

北京:元、明、清;三朝古都;

洛陽:東漢、西晉;兩朝古都;

南京:明。


根據建都時間長短來看,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笫一:西安!1077年;

笫二:北京!903年;

笫三:洛陽。885年;

笫四:南京!450年;

第五:開封!366年;


大唐神都

縱觀歷史,都城是一個個範圍,特別是像西安北京洛陽等多朝代建都之地。新朝建都都有移動(一是風水,二是前朝都城毀壞)。周之豐鎬、秦之咸陽、漢之長安、隋之大興、唐之長安都在長安這一範圍移動。其實,秦咸陽距長安比周豐鎬距長安還近。北京洛陽都是如此。個別人總拿咸陽說事,其實司馬遷早就告訴我們了,秦咸陽,漢之長安也。所以,秦咸陽,就是漢長安,沒有異議。拿咸陽說事的,要麼不瞭解歷史,要麼別有用心!


至樂無如讀書

十三朝是西周,秦,東西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

你把重要的秦,北周都搞掉了,當然差那麼多了,嘻嘻。

其他的朝代有點隱蔽,不太惹人注意。下面就把定都長安,容易讓人忽視的朝代作簡單說明。

東漢,也曾定都過長安,好像是董卓乾的。三國志記載,初平元年,董卓“徒天子都長安”。

西晉也和東漢末年差不多,洛陽被攻破,皇帝跑去長安了,最後也難逃厄運。

前趙,匈奴劉淵所建立,首都曾有兩個地方,一個平陽(今山西臨汾),一個長安。

前秦,符洪佔據關中建立起來的王朝,我們對於這個政權我們最熟悉的是符堅,後來淝水之戰一敗塗地。

後秦,姚萇叛前秦,殺符堅後建立的政權,也定都長安。

北周,宇文氏廢西魏皇帝建立的政權。西魏其實一開始就是個幌子,實際掌權的還是宇文氏。

十三朝古都大概就是這麼來的吧。


神遊五千年

一點點歷史已回答了!

那麼多的皇帝,許多可以忽略不計,但畢竟是天子,歷史上還是要有記載的!同樣道理,太多改朝換代或一時多少小國,也有記下國都的必要!城市志是個可簡可詳的存在,人們可選擇地去看和記憶,又不是科學,何必較真!


George


西安實際上有十三朝,具體是在西安建都的西周、秦、西漢、新朝、前秦、前趙、後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東漢、西晉。

西安這個地方古代屬於雍州,土地條件是最好的,適合耕種。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是古代建都的良好去處。歷史上著名的西周、秦、唐均建都在此,是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