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座山雕是什麼樣子?

何方明

座山雕,是小說《林海雪原》中一名土匪頭子,為人陰險狡詐,手下有八大金剛,佔山為王,為禍一方。虧得我軍偵查員楊子榮智勇雙全,和座山雕鬥智鬥勇,最終生擒座山雕。

歷史上,座山雕真有其人,其原型就是東北的一個土匪頭目張樂山。也有一些人認為座山雕應該姓崔,號稱催三爺。但是我看過一檔軍事節目,裡面證實座山雕就是張樂山,催三爺只是座山雕對外的一個外號。

真實的座山雕張樂山,並沒有《林海雪原》中的有八大金剛作為結義兄弟,也沒有電影《智取威虎山》的那般擁有一個誇張的軍火庫。張樂山最為巔峰的時期,也不過區區數十人,和東北當時另一個土匪頭子謝文東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謝文東巔峰時手下擁有1500多人)。


小說之所以要把座山雕張樂山誇大其詞,當然是為了宣傳的需要。通過描寫張樂山的厲害,側面反應出我軍的英勇,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關於張樂山的資料很多,但是不盡相同。但是共同之處就是張樂山祖籍是山東人,父親和祖父都曾是青幫人士,所以張樂山是個根正苗黑的黑三代。

晚清穿關東盛行,張樂山的父親也隨大流來到了東北地區謀生。並且是重操舊業,幹起了土匪的勾當,卻一不留神小命不保,所以張樂山很小就成為了孤家寡人。不管怎麼說,活命要緊,在殘酷的生存鬥爭中,張樂山練就了三項絕技:槍絕、眼絕、腿絕,也就是槍法準,眼神好,跑得快。


因為祖上家教不錯,又有三絕技傍身,張樂山也幹起了祖傳的勾當,年紀輕輕就成為了一小股土匪的頭子。東北王張作霖曾經派兵圍剿過土匪,張樂山是小股部隊行動,來去無影,所以張作霖連座山雕都毛也沒有看到。

東北淪陷後,日本人也想收編張樂山。不過張樂山逍遙自在慣了,並不想投靠日本人,不管是誰阻礙了他發財的路,中國人也好,日本人也好,他都打,而且是打了就跑。日本人對其也很頭痛,但就是沒有什麼辦法。


日本投降後,張樂山年紀也大了,覺得自己還是應該找個靠山,於是就投靠了蔣介石,弄了一個支隊司令官的職位,從這個職務也看出張樂山並沒有多少人馬。另外一個大土匪謝文東的職位是江省保安軍第二集團軍中將司令官。

張樂山號稱眼絕,這一次可是眼瞎了,蔣介石几年之後被趕到了臺灣,張樂山失去靠山,只能負隅頑抗,一番鬥智鬥勇後最終被我軍活抓。

我軍念及張樂山曾經打過日本人,並沒有當眾處死他,而是將其關押起來。張樂山在獄中毒癮發作,病死。


小鎮月明

座山雕是一個小說人物,他的原名叫張樂山,是威虎山上的土匪頭子!


座山雕是那個時代東北佔山為王土匪頭目的典型代表,是一類人的代表形象!也就是說座山雕不是張樂山一個人,他是以張樂山為主,像謝文東等眾多土匪頭目結合起來的一個人物



真實的歷史中,座山雕並沒有被楊子榮殺死,而是被俘獲,在牡丹江監獄服役,張樂山是個瘦高瘦高的老頭,形狀猥瑣......嗚嗚,但兩眼放光,精力很好。



後來據說座山雕抗戰時殺過很多鬼子所以沒有公審,他大煙癮犯了引發其他疾病,一年後在監獄裡病死了





張樂山是山東新泰市龍廷鄉苗莊村人,生於1882年,兄弟七人,他排行老三,故後人稱“三爺”

座山雕”張樂山,在當時東北的土匪中不算大的股匪,但是他家是三代慣匪,自己為匪數十年,經驗豐富,要抓住他是很不容易的。



當時東北最大的匪首,是KMT委任的“十八集團軍總司令”謝文東。謝文東參加過東北抗聯,抗日戰爭時期屢次擊敗日本軍隊,甚至打死過一個大佐,很有威望,後來投降日本後也是拒絕做漢奸,只是去做普通工人。日本投降後,他接受KMT的委任,成為抵抗GC的土匪。後來被活捉,公審後處死。包括《智取威虎山》電影都是結合了這兩個人的事蹟糅合成的座山雕的故事。



根據曲波自己寫的《林海雪原》的後記,其中有一段說座山雕哀嘆自己被共軍偵查員活捉,自稱“崔某人”。但是並沒有相關資料證實他確實姓崔。姑且也是一說吧。


芒種先生

據史料記載,,座山雕出生於清朝末年,,叫張樂山,是其堂兄將其帶入東北伐木為生,加入土匪。.後因其有三絕,,被推為匪首。1947年2月7日被活捉, 1947年2月7日,東北解放軍牡丹江軍分區戰鬥英雄楊子榮深入匪巢,憑著自己的機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難,及時配合剿匪部隊消滅了土匪,並活捉國民黨東北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座山雕”張樂山。當月11日召開公審大會,之後在牡丹江監獄服刑.,最後病死於監獄!

清朝同治年間,湘軍撤軍以後,遺留下了大批的散兵遊勇,這些人因為沒有什麼出路,就加入了“哥老會”。在“哥老會”裡有一派叫做“安慶道友”,此派裡的人從前大多以運河的漕運為生,後來因海運開通,他們失業以後又改為“販私鹽”,後來又形成了青幫,又被稱為家禮教。

清朝始終都將鹽的管理運輸掌握在政府手裡,當時的官府對“販私鹽”進行了嚴厲打擊。在“販私鹽”方面做得很艱難,加上這個時候“闖關東”的風氣盛行,許多“家禮教”的人流散到關外去謀生,當時“家禮教”的人遍佈東三省。據說張樂山的祖輩都是“在家禮”中輩分較高的人物,所以,對座山雕家族內幕較為了解的人常常稱其家事“三代為匪”的世家。

張樂山是山東新泰市龍廷鄉苗莊村人,生於1882年,兄弟七人,他排行老三,故後人稱“三爺”。在張樂山8歲的時候,他的祖父和父親在打家劫舍的時候被抓,處以死刑。他的母親因為驚懼過度,後來也去世了。孤苦無依的張樂山就跟著親戚“闖關東”,一直往北到了黑龍江額穆一帶,後來輾轉到陳二爺家裡做長工。

根據東北綠林的一些傳說,說張樂山有“三絕”:管亮(槍法好)、眼亮、腿腳快。或許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他後來當上了陳二爺家的護院。當時有幾撥土匪來砸“響窯”(搶劫大戶人家),都被張樂山帶人打退了。陳二爺很信任張樂山,就給他配了快槍,帶領著20個人,專門守炮臺(大戶人家自己修的圍牆)。

哪知道張樂山並不甘心只是做一個護院,他聽到附近有一夥大土匪,就拿著陳二爺的家底當“局底”,入了綹子當上了二掌櫃。不久,大掌櫃的在一次“綁票”途中陣亡,張樂山就當上了大掌櫃。當時在東北做土匪頭子的,都不用真名,要報號,張樂山報號就是座山雕。


西瓜島主

拋開影視劇的界限,現在我們來看一下現實歷史中的座山雕到底是什麼樣的,毫無爭議的座山雕原型就是張樂山,他祖上世居在山東一省,乾的都是殺人越貨的勾當,在清末闖關東大潮爆發的時候,他的祖上跟隨著當時很多的山東人湧進了東三省,在那個人多地少的年代裡,未經開墾過的廣袤黑土地吸引了無數人,張樂山的祖上就是在這個時候來到東北的。


影視劇中的座山雕以及現實中的張樂山

我們都知道電影裡面的座山雕非常強大,有一支武裝到牙齒的土匪部隊,是東北軍以及日本人遺留下來的強大軍火庫,座山雕靠著這些精良之極的武器起家,成為了一個實力強大無比的土匪頭子。

但實際上的張日山卻沒有這麼厲害,他跟其他的土匪沒有太多的區別,但是逃命的本事卻非常驚人,手下也只有寥寥幾十個算不得太高強的土匪,但有一個事情是必須要說一下的。



那就是小說影視劇中的座山雕原型實際另有他人的影子,雖然張樂山外號叫做座山雕無疑,林海雪原的作者所參照的原型也是張樂山,被楊子榮所逮捕的也是“張樂山”。

但是在實際藝術加工的時候,林海雪原的作者實際上是把的東北悍匪謝文東的影子加入了張樂山的身上,最終被描寫出來的就是一個兇悍無比的東北大悍匪“座山雕”,因為我前面已經專門拿張樂山寫過一篇文章了,所以我們接下來簡單的講一下座山雕的另一個原型謝文東。

座山雕的原型之一,東北最大的土匪謝文東

謝文東一直以來都是東北最大的土匪,他所帶領的土匪規模也是張樂山的無數倍,如果說謝文東是一個門派的掌門的話,那張樂山應該就是底下的一個堂主。

他因為有深遠的影響力以及勢力,所以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在蔣介石的東北封官活動中成為了國民黨的中將併兼任了國民黨的先遣軍保安總司令的官職。

謝文東帶領的一支4000人部隊也成為了國民黨名下在東北勢力最大的土匪軍隊,眾所周知蔣介石對一些編外人員都是不吝賞官的,他手下的黃埔軍官們陪伴他走過了北伐以及抗日戰爭,但是也只有胡宗南一人在大陸晉升了上將,其他人無不是中將軍銜,現在為了招撫人心竟然將謝文東封為了中將,可見對謝文東的重視。

謝文東的發家歷程以及在東北抗日中的貢獻

謝文東原本是遼寧人,因故舉家逃到了黑龍江,並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地主,並組建了人手購買了十幾條槍看家護院。

但是好景不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張學良帶領著他的部隊丟掉整個東三省逃到了關內,東三省也因此成為了一塊任人魚肉的肥肉,被日本人侵奪了,當時日本人在東山省內大肆購買土地,用非常低廉的價格從百姓手中搶奪百姓的土地,又怕百姓們反抗,所以準備收繳百姓的手中的槍支。


土地在那個年代來說就是人們的命,槍又是唯一能讓自己在這個年代安身立命的絕佳寶物,所以不願屈服的謝文東帶領著家人和手下反抗起了日本人,謝文東的反抗簡直猶如一面旗幟,在黑龍江各地吸引了無數百姓起義反抗日本人,他們紛紛投入謝文東的麾下,最終被謝文東招攬到了一支2000多人的部隊。

在一次偷襲下,打死了日本的一個大佐,這個消息震驚了國內外,不僅國內的各大報紙報道了謝文東的事蹟,在日本的國內以及美國、英國、法國等地都紛紛報道了謝文東的英勇事蹟。

在後來謝文東的部隊一度發展到了4000多人,他加入了當時的東北抗日聯軍中,被分封為了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軍長,跟日本人展開了艱苦的搏鬥。


東北抗日聯軍雖然包括謝文東的部下人數只有3萬多人,但是他們的游擊戰術卻使日本人恨到了骨子裡,日本人為了報復,他們徵調了在東北內所有的關東軍70多萬人在東三省的廣袤山林裡展開了對抗日聯軍的大捕殺。

在日本人的瘋狂下3萬多的抗日聯軍到後面只剩下了2000人,謝文東4000多人的部下也只剩下了不到200人,當時他們被圍困在一座深山裡面

窮途末路之下,抗日英雄謝文東變成了漢奸謝文東

在日本人的招降下,謝文東手下七個師長中就有五個師長偷偷投降了日本人,謝文東就這樣帶著剩下來的一百多號人堅守在了山中,當時他的妻子已經被殺,但是他的母親、兒媳以及孫子們都在日本人的掌控之中,日本人後面又派了謝文東的親戚上山招謝文東,謝文東堅硬的脊樑終究無法擋住親情的渴望,最終他的脊樑軟了下來,投靠了日本人。


面對謝文東的投降,日本人非常重視,就連日本天皇都在東京召見了謝文東,以示對他的肯定,他們想利用謝文東的名望幫助他們治理東北,他們想給予謝文東高官厚祿讓他擔任偽滿洲國的高官。

但是雖然謝文東投降了,他卻並不願意為日本人做事,所以他以年紀蒼老的原因拒絕了日本人的要求,他最終放棄了高官厚祿,在一個苦寒的礦洞裡面當起了監工。



雖然謝文東有著漢奸之嫌,但確實是迫於無奈,所以在日本人投降之後,國民黨不僅沒有對謝文東進行懲罰,還對他曾經的抗日事蹟表示了高度的讚賞,所以就出現了以上我們所說的高官厚祿的封賞。

謝文東雖然曾經抗日,但實際上他也是一支土匪部隊,如果不打家劫舍他是沒有經濟來源的,所以在很多時候他的形象是亦正亦邪的,在被國民黨封賞之後,他重新抄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又拉起了一支4000多人的土匪部隊,成為了東北最大的土匪,並開始幫助國民黨跟我軍對戰了起來。

後來在我軍的全力圍剿下,謝文東被我軍俘獲,並最終在1946年的時候將其就地槍決了。


所以說這就是歷史中座山雕原型之一的謝文東,座山雕在很多時候雖然還是張樂山的底子,但是在性格以及行為上都有著謝文東的影子在裡面,這就是現實歷史中的座山雕,東北的土匪之王,雖然燒殺搶掠不計其數,但抗日戰爭中卻在和日本人抗爭中付出了慘烈的犧牲,雖然最終投降日本人當了漢奸,卻保留著最後的骨氣,沒有為日本人的侵略為虎作悵,保留了最後的一絲尊嚴。


孤客生

歷史上真實的座山雕,有人說姓崔(原名崔守宗),有人說姓張(原名張樂山),但綜合來看,他姓崔的可能性更大,《智取威虎山》裡的座山雕外號就是崔三爺,而張樂山很可能是他後來給自己改的名字。

楊子榮與座山雕這對戲裡的冤家,卻是現實中的老鄉,楊子榮是山東牟平(今屬煙臺)人,座山雕是山東新泰(今屬泰安)人,家中兄弟七人,排行老三,江湖人稱“崔三爺”。

座山雕是龍廷鎮苗莊村人,《新泰崔氏族譜》卷二第43頁崔氏第16世欄記載:“守宗,行三,又名振聲,字鳴遠。元配陳氏,繼配臧氏,均無所出,又繼配李氏,子一家魁。”這裡的崔守宗說的就是座山雕本人。

崔老三家裡很窮,連飯都吃不飽,甚至淪落到討飯為生。25歲時的時候,崔守宗實在扛不住了,決定一人孤身去闖關東。

崔老三剛開始給一個陳姓大戶人家扛活,因為幹活實在,深得東家喜歡,還幫東家打跑了搶劫的土匪,東家認為他老實可靠,能保護家,就把一個女兒許配給他,讓他當了上門女婿。

當時的東北,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社會很不安定,崔老三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苦練各項功夫,練出了三招絕技,一是槍法絕,槍法如神,百發百中;二是眼神絕,晚上走夜路不用照亮,走山路從不轉向;三是腿腳絕,身輕如燕,翻山越嶺,如履平地。

日本佔領東北後,崔老三攜家帶口上了山,靠著深山老林跟日軍周旋,日軍幾次圍剿都無功而返。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收攏各地武裝土匪,座山雕又投靠國民黨,轉而與人民做對。

崔老三的勢力不算很大,但他熟悉山林,功夫了得,又老謀深算,解放軍在剿滅他時費了不少功夫,多虧我軍偵察員楊子榮智勇雙全,偽裝成土匪,才深入虎穴,然後把座山雕引出來,解放軍才把他抓住。


狄飛驚

在電影《智取威虎山》中

座山雕的形象是這樣的

長鼻怒眉

看人偷偷摸摸不說

還禿頂

除了部分重口味外

一般應該不會覺得

一世梟雄應該長這個樣

但個人認為這大體是為了

襯托楊子榮的英雄人物形象

事實上

座山雕作為威虎山匪首

縱橫綠林幾十年

還是頗具有傳奇色彩的

"腦中浮現這張圖片的童鞋自動面壁去

玩遊戲不玩DOTA人生都不完整"

下面

就結合座山雕的實際經歷

用四個關鍵詞

勾勒一下他大概的輪廓

【結實】

“座山雕”,原籍山東昌濰,

兩歲時隨堂兄到牡丹江,

15歲進山當土匪,18 歲便當上了匪首,

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

歷經清末、北洋軍閥、偽滿三個時期。

在如此動盪的時代佔山為王,

結實的身體至關重要。

想必座山雕雖沒有健身教練指導

但仍擁有粗壯黑實的大腿和臂膀

【高傲】

少年得志,年少成名。

周邊兄弟成群,腳下江山穩固。

張作霖和日本人三番幾次想滅口而不得,

我們可以大膽揣測,

座山雕難道就不會志得意滿,大事炫耀,

挑釁似的胸口掛一個24K鈦合金的大雕?

【大氣】

江湖上混,最重一個義字。

否則,也不會將關公封為戰神。

座山雕周邊兄弟無數,且個個死心塌地,

為什麼?

要知道,

他乾的可是天天腦袋別在褲腰帶上

分分鐘喪命的買賣。

只有一個可能,他大氣重義。

寧肯自己餓著,不能虧待兄弟。

可以想見,

出征歸山,兄弟們圍著篝火狂歡,

座山雕獨坐茫茫雪山巔,

霸氣凝望四野,

兄弟在,天下都是我的!

【溫情】

人都有多面,

男人何止千面,

座山雕這種英豪更是面面極端。

可以想見,

看見過世界,經歷過生死,

更懂得珍惜。

面對自己珍惜的女人,

座山雕縱然豪氣霸四方,

反而更容不得自己所愛受絲毫委屈。


不二文旅

在《林海雪原》中,匪首'坐山雕'陰險狡滑,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任寶富老人,就是'坐山雕'的原型謝文東當年的拜把兄弟,曾與謝共同抗戰多年,殺死鬼子無數。

  1913年,任寶富出生於黑龍江省雙城縣。3歲那年,他父母雙亡,剩下他和11歲的姐姐相依為命。那時,他還不懂什麼叫死亡,呆呆地看著爸爸媽媽被人用草蓆包裹抬走。天黑後,他才問姐姐爸爸媽媽哪裡去了,為什麼不回來。姐姐只顧一個勁地哭。

  自打6歲起,比肥豬高不了多少的任寶富,就來到樺南縣給地主家放豬,人們都叫他'小跑腿'。那地主對他非常刻薄,不給他吃飽,還經常打罵他。在他幼小的心裡,蓄積著仇恨,他在等待長大。

  13歲那年,他開始給地主劉麻子放馬。劉麻子心如蛇蠍而且非常摳門兒。任寶富給他家幹了4年活,他家滿園子的瓜果,就沒吃到一個。一天,任寶富忍不住摘了一個香瓜,沒吃到嘴就被劉麻子發現了。劉麻子破口大罵,舉手就要打。任寶富心想:'反正自己已經長大了,大不了殺了劉麻子去當鬍子。'他把心一橫,對劉麻子說:'你這東家也太黑心了,香瓜柿子都是我們長短工種的,你卻一個也不給我們吃,今天我不但要吃,而且還要毀了瓜地和柿子地!'說著他就把香瓜和柿子踢得亂飛。劉麻子吼叫著撲了上來。任寶富知道,劉麻子又高又壯,硬拼自己肯定吃虧。他就滿園子跑,直累得劉麻子上氣不接下氣。那時他才轉身衝向劉麻子,用馬鞭子把劉麻子打得哭爹喊娘。隨後,上山當了鬍子。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進攻東北。

  狼群一樣的日軍,他們的攻擊,堅定而兇猛。馬占山雖率部惡戰,終兵敗1932年。而張學良則引兵朝著離東北越來越遠的方向潰逃。

  淪陷區的東北人,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亡國奴。日軍收繳了農民的槍械和地照,不準農民吃大米白麵,只允許吃高粱玉米。如有違背,就有可能丟命。每天都有中國人的腦袋西瓜一樣地被砍下。有血性的中國人,紛紛高舉義旗,進行武裝反抗。任寶富投身於東北山林義勇軍,成了一名抗日戰士。

等等,寫不下去了,,,


茶臻黎明

歷史上真實的“座山雕”具有怎樣的傳奇色彩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720, "neardup_id": 7446548643246941537, "vname": "\\u5386\\u53f2\\u4e0a\\u771f\\u5b9e\\u7684\\u201c\\u5ea7\\u5c71\\u96d5\\u201d\\u5177\\u6709\\u600e\\u6837\\u7684\\u4f20\\u5947\\u8272\\u5f69.mp4\

陽光e視

真實的座山雕是在牡丹江的海林縣(現在升級為縣級市)乘坐火車🚉去牡丹江的,前一站。所謂的威虎廳?實際上就是在東北地區的馬棚而已。當時,座山雕(張樂平)被解放軍追的上天入地,掘地三尺也要打掉他,身邊只有幾個人而已。就是所謂的八大金剛,再強大的土匪,再正規軍面前都是渣渣,被剿滅也是毫無懸念的。東北地區的土匪最強大也不是座山雕,應該是謝文東!謝文東最強時,擁有山炮野炮部隊,他謝文東,畢竟是投降了日本鬼子的。算得上是比較正規的武裝力量了。不過,還是被解放軍消滅了。所謂的四大旗杆裡面也並沒有座山雕這一號。全是《林海雪原》這本小說和《智取威虎山》這樣的文藝作品炒作出來的。


愛看愛思考

小時候聽我姥姥說過,我從沒見過面的姥爺(綽號王二把盒子,殺過20多日本人,東北軍殘存部隊,去世於解放戰爭)早年抗日時期結拜過座山雕,當時的東北很混亂,各種抗日組織很多,有共產黨(當時拜把風氣流行,姥爺曾在早期和王震還結拜過)有國民黨(姥爺那時候),有國民黨收編的(座山雕),有自發的,各色人等。不過據姥姥回憶,此人比較講義氣,喜歡結交各色朋友,念舊情。這種缺點也可能是他後來失敗被抓的一個重要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