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種玉米怎麼樣?

手機用戶75688996291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的回答啊,得看你們當地的實際情況!也就說要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如果你家位於我國玉米優勢產區,2018年肯定要繼續種植玉米!玉米種植收益又高,慣例還方便,最主要的是國家對於玉米的消費需求在增加,保證玉米優勢產區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這是無可厚非的。

如果你家並不是玉米優勢產區甚至是玉米調減的重點區域,那筆者就奉勸你還是不要“頂風作案”了吧,即便是種植了玉米,每畝地也收不了多少糧食,也給玉米供給關係帶來不利的影響,何必呢,又不增產又不增收,還不如輪作休耕或者改種大豆呢!

但是不管怎麼樣,對於2018年國內玉米市場行情,筆者是充滿了信心!

2018年,玉米市場行情一片大好!

筆者為什麼這麼想呢?因為我瞭解到了2018年我國玉米市場需求總量將繼續保持增長的他態勢,這個總量在今年將達到2.25億噸的歷史最高水平!而同期,國產玉米供給卻達不到這個水平,也就說2018年,國產玉米市場依舊存在供需缺口!這將為今年的玉米價格堅挺提供最堅實的保障!

但是,筆者也要再次提醒廣大農戶,特別是玉米非優勢產區的農戶合理安排種植結構,避免盲目擴張玉米生產。手裡還有餘糧的農戶要擇機售糧,避免價格波動所帶來的損失。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4.24


糧油市場報

2017年玉米價格強勢運行,而玉米成本較上年有所下滑。布瑞克測算2016年東北玉米種植成本在850元/畝(合約1400元/噸)。2017年,東北玉米土地租金下滑100-150元/畝,種子、人工等成本與16年基本持平,玉米整體種植成本在700-750元/畝。2017年東北三省一區單產整體好於去年,以單產600公斤/畝測算,成本區間在1166-1250元/噸,成本較去年下降10-20%。而據布瑞克監測,目前東北地區玉米平均價格在1710元/噸,加上生產者補貼,整體而言,2017年東北地區玉米理論種植利潤較高。但由於2017年玉米理論種植利潤高於其競爭作物,2018年農戶種植玉米意願有可能提升,玉米土地租金上調的可能性較大。同時據布瑞克監測顯示,近來農資價格普遍上漲,2018年玉米綜合種植成本增長的概率較大。1月中旬,農業部召開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發佈會,通報2017年主要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提到按照化肥價格上漲20%初步測算,預計今年稻穀、小麥、玉米總成本分別比上年增加2.0%、2.8%、2.4%。並對廣大農戶提出意見:2018年非優勢區域農戶不宜盲目擴大玉米種植,以避免增產不增收。我們認為2018年農戶應該充分認識到成本上升、臨儲洩庫等風險,合理規劃種植。


布瑞克農業數據

不請自來!

小黃工作的是玉米研究員,希望寫一些自己的看法能多多少少提供些參考。

一個簡單明瞭的經濟規律:物以稀為貴,貴了追,追了多,多了廢!

2017年玉米價格高位運行,成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1、玉米播種面積和產量雙減。面積下降是大家共同的認知,但是產量的下降卻是超乎市場多數人事的判斷。看著玉米生長良好,就是不打糧,形成階段性供不應求的局面,利好。

2、東北糧好,華北糧差。今年東北地區新糧水分偏低,糧質十分優秀;反觀華北收穫期降水,黴變及毒素超標,飼料企業主要採購力度均放在東北,需求明顯擴大,利好。

3、深加工企業產能加速擴張。東北地區很多之前停產的深加工企業重新開工,同時又新增了很多深加工企業,綏化 象嶼、富錦象嶼、齊齊哈爾阜豐、京糧龍江等,後續深加工企業產能仍將保持擴張態勢,利好。

如果2018年還想種玉米,首先要問幾個問題:玉米種植面積還會下降嗎?玉米產量會下降嗎?華北糧還會毫無競爭力嗎?最後還要問,自己所在地區是玉米的主產地區嗎?

2018年,在玉米價格持續向好的關口,玉米播種面積增加應該是大概率事件。“牛馬年好種田,就怕雞猴這二年”,2018年是狗年,減產與否無法確定,也許是大豐收也說不定。同時,華北糧也很難再向2017年一樣因為黴變毒素問題缺乏競爭力。

另外,從國家政策角度考慮一下。國家調減“鐮刀彎”非玉米優勢區的種植面積,那麼勢必不會讓玉米價格上漲太離譜了,那樣豈不是所有人重新種回玉米,導致政策改革失敗!

所以,小黃以為,2018年,如果你是玉米的主產地區,可以繼續種植;如果是非主產區,但是沒有其他更好的品種替代,也可以種;但如果有更好的品種替代,能不種還是不種為好。

今年北方港口到達1850-1860的時候,中儲糧輪入暫緩,同時啟動輪出拍賣,抑制價格過度上漲。所以說,2018年玉米價格即便上漲,也不會比2017年更高了,大概率是向下運行。

最後,本人專注於玉米產業研究,如果有回答不當或者其他人還有其他問題諮詢的,可以留言或者關注我,進一步交流!

謝謝!


小黃說玉米

近期(今日3月24日)玉米市場價位又開始出現鬆動,之前上漲的苗頭似乎又受到了一點打壓。導致許多農戶原本對於2018年玉米行情樂觀的心態又出現了波動。整體來說,今年玉米行情已經有著不小幅度的上漲。現在正值春耕,到了不少地區考慮種植玉米的時候了,那麼2018年是否值得繼續種植玉米呢?本人認為值得考慮,謹慎擴種。下面說一下理由,供大家參考。

值得考慮

說值得考慮的原因也是對2018年玉米行情的期待。對於入春以來玉米旱情想必大家也都有所關注,最近雖說有且波瀾,但是整體價位而言比2017年還是要高一斤大約1毛上下。如果說2018年秋天玉米行情能夠維持到該價位想必大多數農戶而言也還是會滿意的吧。從當下玉米大環境來看,阿根廷大旱玉米減產、國內糧儲2月市場投放過少,而三月份又因為東北雨雪問題出現玉米轉運問題。加之,3月16號吉林、黑龍江玉米企業加工補貼政策的出臺,雖然今年補貼力度不及2017年,但是這對於最近略有降溫的玉米市場來說可謂又是一強心劑。這一系列因素都促成了今年玉米行情短期內的快速回升。並且市場面看,今年不少玉米深加工企業產能都有所擴大,並且由於玉米替代物高粱由於受到美國進口限制,這對於玉米來說可謂是好上加上。雖然玉米價位上漲受到短期因素刺激頗多,但是長期來看市場需求量只增不減,這也是對於2018年玉米價位值得期待之處,並且比較樂觀的看待,價位會高於2017年。

謹慎擴種

儘管上面已經談了個人對2018年玉米行情比較看好的觀點,但是即便漲價卻也不見得增收!為何?要清楚一點,看到了玉米價位的升高,也要清楚看到當前農資價位也同樣在升高的現實。農民種植玉米成本不斷增加,最終的收益可就有些變化了。

其二,前一陣子玉米價位的上漲更多的是受到了玉米短缺的刺激。國儲糧二月份市場投放偏少,三月份初東北地區的雨雪又導致玉米轉運困難,加之3月16日吉林、黑龍江地區的玉米企業加工補貼政策落實,這一系列情況所造成的玉米價位回升對於市場而言都可以說是暫時性的。

其三,當前國儲去庫存壓力大,國家推出一系列的玉米調減政策,雖然近兩年玉米調減取得一些效果,但是當下玉米庫存壓力依舊較大。對於東北地區而言,目前雖然有市場定價,但是國家尚有補貼。而對於其他地區來說,並沒有補貼,種植玉米來說更加划不來。非優勢地區來說,就要更加慎重考慮玉米種植的問題了。

近階段玉米行情總體來說確實比較好,儘管個人也非常希望價位能夠一直漲下去,但是面對當下國內庫存環境,還真的需要慎重。此外,當前國際玉米價位還是要比國內便宜的,指望國內玉米價位一直持續的上漲也真的不現實。從國家政策來說,供給側改革仍然不會中斷,如果有更好的選擇,針對地區情況種植一些市場熱銷的作物或許更加合適。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一起諮詢交流更多農業及科學信息。


科學興農

首先要強調,2018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肯定會出現明顯的提高,不管是農業部發布的信息預警也好,還是近期光大農民朋友的種植意向表達,玉米種植面積提高,大豆種植面積下調幾乎是必然了。

避免出現玉米增產卻不能增收的尷尬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