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新換的剎車片,可以馬上跑高速嗎?

yyyyyyouo

首先我要告訴你:千萬不要這樣做,這是非常危險的!

很多人安全意識很強,在開車跑長途之前,都會檢查一下剎車片,如果剎車片或剎車盤磨薄了,就會把它換掉。但是,如果你換完新的剎車片之後,馬上就跑高速,卻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新換的剎車片剎車效果並不好,在緊急制動時剎車距離會很長!那麼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新剎車片還不如舊的好?事實真是這樣,因為新的剎車片是需要磨合的!


汽車剎車片學名叫制動摩擦襯塊,是指固定在與車輪旋轉的制動鼓或制動盤上的摩擦材料,其中的摩擦襯片及摩擦襯塊承受外來壓力,產生摩擦作用從而達到車輛減速的目的。


汽車剎車片一般由鋼板、粘接隔熱層和摩擦塊構成,其中隔熱層是由不傳熱的材料組成,目的是隔熱。摩擦塊由摩擦材料、粘合劑組成,剎車時被擠壓在剎車盤或剎車鼓上產生摩擦,從而達到車輛減速和制動的目的。

任何物體的表面,都不可能是絕對平整的,剎車盤和剎車片也是如此。一般來說,只有二者之間的接觸面積達到75%以上,才能產生足夠大的制動力,剎車效果才能完全發揮出來;如果二者接觸面積過小,在制動時二者的摩擦力比較小,就會產生制動力不足的現象,汽車的制動距離就會延長。在以前,一些大貨車的鼓式剎車,在換新的剎車片之後,要有一個“研片”的作業,就是讓新的剎車片與制動鼓之間的接觸面積達到標準值,以獲得足夠的制動力。一般盤式制動系統,剎車片與剎車盤之間可以做到接近100%接觸,而對於鼓式剎車系統來說,能有80 %的接觸面就相當好了。



對於舊的剎車片與剎車盤來說,由於二者長時間接觸、相互摩擦,因此二者之間的表面印痕相互吻合。比如說,在剎車盤上有一道溝槽,那麼在剎車片相應的位置上就會有一個凸起;剎車盤由於某種原因產生了偏磨,那麼剎車片也會偏磨。二者幾乎是100%的接觸,在剎車時保證能夠產生足夠的制動力。


但是更換新的剎車片後,情況就不一樣了。新的剎車片表面相對平整,而舊的剎車盤表面可能凹凸不平,裝配後二者的接觸面積可能很小,有的甚至連30%都達不到。這樣在剎車時,由於接觸面積過小,不能產生足夠的制動力,制動距離就會延長,甚至有停不下車的危險。有些人換完剎車片後,剎車反倒不如原來好了,就是這個原因(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認為是剎車片不好,其實不是這樣的)。

有人說,我的剎車片和剎車盤都是新的,這應該沒問題吧。也不是,即使是新的剎車盤和剎車片,由於機械加工誤差,二者也不會100%接觸,另外,新的盤和片表面上還有一層氧化膜,會使二者的摩擦係數降低,制動力也會下降。所以新車出廠後,在使用說明書中會規定剎車系統磨合,一般都是說在500公里之後,剎車片和剎車盤才能達到理想的磨合與結合狀態,在這個里程之內,請謹慎駕駛。



那麼,我們在更換了新的剎車片以後,應該怎麼做呢?

一種方法是,在最初的五百公里之內,謹慎駕駛,在制動時與前車保持足夠的距離。在行駛中經常有意識的輕踩剎車,讓剎車片和剎車盤經常接觸、摩擦,使二者的表面印痕儘快吻合,接觸面更大。


另一種方法是,找一個空曠的地帶,將車速提高到一百公里以上,然後以中等力度踩剎車,讓汽車減速直至停止。這樣反覆多次,直到制動距離符合要求為止。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剎車系統過熱,如果過熱了就要停車休息,等剎車系統完全冷卻後在繼續磨合。這種方法適合於著急跑長途的車輛,可以達到快速磨合的目的。

另外,在更換剎車片時,不要一次性把全車的剎車片全都換掉,最好是兩個兩個的換。比如先換兩個前輪的,運行幾百公里以後,等新的剎車片磨合結束了,再更換兩個後輪的剎車片。這樣可以保證至少有兩個車輪有剎車。



老侯解車

當然可以跑高速了,我們在用車過程中保持一定的安全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過於相信書面化的東西反而會顯得多此一舉。比如題主的這個問題,很多人一聽說換過剎車盤要跑高速就如臨大敵一般,認為跑高速就一定是兇險萬分的,其實這樣很容易誤導新車主。我覺得我們有必要讓新車主知道其中的原因,這樣的話他們再結合自己的實踐操作就能更加深刻的認識這個問題了。



1、換了新剎車片後對剎車系統有什麼影響呢?

新剎車片更厚,因此安裝的時候需要將制動分泵的柱塞壓回去,這樣會部分剎車油被壓回儲液壺,雖然剎車行程是自調節的,但是實際情況中更換了新剎車片以後很多車都會出現剎車比之前更靈敏,這裡所說的靈敏和制動效果好完全是兩碼事兒,這裡所謂的靈敏是指當你踩剎車時第一瞬間剎車力會比沒換以前更強烈

,這是由於之前的舊剎車片磨損後變薄,制動分泵逐漸向外移動,換了新片以後由於新片很厚,所以分泵需要壓回去,這樣制動系統內發生作用的制動油更少,動力傳遞更敏感,當你用之前習慣的力度踩剎車時實際加到剎車片上的剎車力比之前大了,因此會在踩剎車的第一瞬間覺得剎車特別靈敏,這是一種錯覺,因為實際情況下你的剎車效果比以前差遠了。具體原因請繼續看。

2、是不是換了剎車片後剎車效果比以前好了呢?

完全不是,你換了剎車片以後剎車效果比之前更差。原因很簡單:新的剎車片摩擦面沒有經過和剎車盤的磨合,因此它兩者之間的有效接觸面積很小,這樣就導致了剎車時摩擦力特別小,明顯能夠延長剎車距離。

請看上圖,這是用了3萬公里的剎車片和剎車盤,明顯可以看到兩者之間已經充分磨合,嚴絲合縫。包括剎車盤上每一道痕跡在剎車片上都有對應的位置,貼合度最高,幾乎每一個部位之間都可以產生摩擦力,這時候的剎車效果是最好的。





因此,結合以上兩點分析和自己實際體會我可以告訴大家換了新剎車片以後剎車變成了這個樣子:行駛中剛踩下去瞬間會感覺剎車特別靈敏,但是僅僅是剎車接觸的瞬間,再往後去就能明顯感覺到剎車效果不好,就像剎車盤抹油了一樣,你需要用更大的力度才能將車剎住。剎車距離明顯變長。


這下我們瞭解了更換剎車片以後剎車系統會有什麼變化了,接下來問題就好解決了:可不可以上高速呢?當然可以了,不過是剎車距離變長了,需要適當降低車速,集中注意力,發現情況提前預判提前減速,給自己留夠充分的餘地。這些我們都可以做到。況且現在高速公路上路況普遍較好,一般很難遇到需要急剎車的情況。但是並不代表就不會,因此要時刻保持警惕。換完新剎車片可以先踩幾腳,試一下效果,看看有沒有安裝好,熟悉一下剎車力度,然後就可以上高速了。我之前晚上換完剎車片第二天就開車從鄭州跑濟南了。一路上只要保持好車距,控制好車速,提前預判減速,都會很安全的。


相比較而言我們更應該注意的反而是市區和快速路、高架橋的行駛,因為市區交通狀況複雜,跟車距離小,城市快速路、高架橋車速高車流量大,這些才是最容易出現追尾事故的場合。


我是故鄉的雲

您好,一權同學認為新換的剎車片非常不適合跑高速,原因如下:

一、剎車片也需要磨合,如果是新換的剎車片會非常影響剎車效果,比如你的車原本100km/h剎車距離為45m,新剎車片的制動距離可能就會達到55m。高速中車速較快,如果遇到緊急突發狀況在剎車還沒有磨合好的情況下非常危險。

二、新換的剎車片不適宜狠踩剎車,因為這個時候剎車片和剎車盤之間是沒有完全貼合的。剎車盤表面上看起來是光滑的,可實際上由於剎車片的密度質量不是完全均勻的,在摩擦過程中會把剎車盤摸出凹槽。新換的剎車片實際上是沒有與剎車盤完全貼合的,摩擦指數還沒有達到設計數值。需要我們細心的留意前後左右來車,溫柔駕駛,待到1000km以後應該就可以磨合的差不多了。正因為不完全貼合如果大力踩剎車容易導致剎車盤變形。

綜上所述,新換的剎車片跑高速是非常危險的!

友情提示,剛跑完高速不要馬上洗車,過熱的剎車盤遇到涼水會導致變形。

喜歡的朋友快來關注吧!

歡迎在留言區留言!


一權同學

新換的剎車片儘量不要馬上跑高速,或者你也可以理解成不要馬上跑高速。

無論是新車還是新換的剎車片,都要經過至少500公里左右的剎車磨合期,讓新剎車片與剎車盤達到足夠的接觸面積,才能保證剎車性能。剎車是靠剎車片與剎車盤玩命摩擦將能量轉化使車減速的。而影響剎車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剎車片與盤的接觸面積,舊剎車片與剎車盤經過數萬公里的使用後,兩者已經形成很好的大面積接觸,而它們的表面也不再是一個完全的平面,會有傾斜和大量溝槽。此時將剎車片換掉,新剎車片的表面是平的,需要與舊剎車盤進行磨合配合,才能彼此更緊密的接觸,形成能夠保證剎車效果的接觸面積。

當然你也可以人為的縮短這個磨合里程,那就是在確保完全的前提下,反覆重踩剎車。同時這個過程,也可以讓你熟悉新換的剎車片與之前的制動效果差異。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懂車5哥

換完剎車片最好不要馬上跑高速,短途的話還可以,長途的話就會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剎車片也是需要磨合的,新的剎車片和剎車盤並不能做到百分百的面接觸,總會有幾個凸起的點,這幾個點在平時低俗行駛中慢慢磨合,剎車片就會慢慢變得平整,制動力也會逐漸增強。而如果換完就長途高速行駛,剎車片凸起的這些點在頻繁的剎車制動時,就會因為溫度過高產生淬火效應,這些凸起的點就會越來越硬,之後的使用過程中就會使得制動力下降,異響甚至打滑,剎車盤也會被磨出深淺不一的凹槽。

所以,剛換的剎車片最好還是等磨合一定的公里數後再進行長途高速行駛吧。推薦陶瓷剎車片,我換了一套感覺比以前好很多。


天和Auto

上次巳回答,換剎車片同時車床車平剎車盤,保證摩擦系吻合有效,對於後鼓剎用粉筆塗沫於剎片上再觀察接觸面積率再視情況鏜平剎車鼓。做完這些步驟可以上高速,待大家商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