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卡車為什麼有那麼多檔位?

D丶Lei

的確重卡常見的擋位數都在8-12擋之間,比如上圖是斯太爾重型卡車用的ZFS6-90變速器,採用後置組合變速器結構,通過串聯一個2擋的副變速器和5擋的主變速器,從而形成一個具有10個前進擋位的多擋變速箱。



一般重卡多為柴油車,而柴油機工作轉速範圍比汽油機小很多,大概在1000~2500轉/分。轎車上發動機轉速範圍更大,用一句很多車友喜歡說的一句話形容:“二擋7200幹它”。重卡為了在行駛的車速範圍內發揮最大扭矩和效率,也就需要比汽油機配置更多的檔位。


檔位越多,每個檔位的變速比差值會小一些。重卡扭矩輸出就比較大,如果像一擋時輸出500牛·米的扭矩,當切換到二擋時突然減少到了300牛·米,動力出現巨大落差,會對變速器、驅動橋產生衝擊,導致換擋的不平順,因此,引入更多的擋位的話,就可以減少動力切換的落差,使平順性更佳。

還有燃油經濟性,讓車輛在不同車速行駛都可以處於發動機經濟轉速區間。像重卡啟動/加速需要的時候扭矩較大,多設低速檔可以更經濟的加速,減小換檔導致的發動機的轉速跳動。

總結一下就是,這種多擋位變速器主要考慮了重卡柴油機的出力特性、載重等,目的是為了改善重卡的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和換擋平順性。


車問診

怎麼說呢,現在的汽車,從最小的拖拉機四速變速器帶副變速開始,分別是5,6,7,8,9,10,12,16速變速器,其中重型貨車都是以8速以上使用變速器的,我看到網友說外國的發動機強勁,然後檔位少,其實他們都極少超限的,特別是西方國家對超限處罰相當嚴厲,超限最厲害的還是亞洲國家,其中包括中國,印度,越南,緬甸等。

眾所周知,絕大部分貨車都是採用柴油發動機,也包括,中型及以上的客車都在使用柴油發動機,這種發動機轉速低,但是扭矩大,一般在四缸發動機轉速在3400轉左右,而六鋼大功率發動機轉速只有2500轉,怠速也只有600轉,再加上超限因素,檔位少的車在平原地區還可以用,在高原地區就不行,經常出現一個檔位用不完,然後再加一個檔發動機功率不夠用的問題,這種情況在高原地區非常普遍無一倖免,還會造成燃料過度浪費,對於環保排放的今天來說是悲劇性的,還會增加運輸成本,唯一能解決的辦法就是多加幾個檔位以適應不同的汽車負荷。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自動變速器重型車都採用了很多檔位,而且連小型客車也借鑑這種生產工藝,其中國內最為主流的貨車變速器就是陝西產的法士特,可以說佔據了絕大部分重型貨車變速器市場,以堅固難用著稱,而他們研發的12速自動變速器於手動變速器區別,僅僅是換了一個換擋撥叉大蓋,這種創造研發世界首創。由於裡面的變速齒輪相同,就能在維護中大大降低維修成本,而且兩者通用。

我想即使超限被卡死,多檔變速箱也不會退出歷史舞臺,自動變速器的重型貨車只會越來越多。


修行者157260266

因為要滿足貨車上坡需要的扭力,而平地又需要轉速。而重卡發動機輸出的扭力一般2200牛米,轉速1900。由於轉速相對於轎車低,為了節油,和速度。所以最高檔是超速檔,0.73和0.78吧。而上坡的時候,是逆地心引力做工的。這時候滿載的重卡反應到變速箱輸出軸斷的反向扭力可能達到2到3萬牛。這時候為了克服反向,變為相應的檔數,把扭力放大15倍左右,速度雖然慢了。但是可以能上坡了,小坡的時候也把它變為相應的檔數,扭力放大個4,5倍。而速度又可以兼顧。。。。。。。。執行以上的動作的部件就叫變速器

總的說速比涵蓋越寬,符合的道路工況也就越多!


明天你好007

檔位越多勁越大,我開的是陝汽德龍F3000,12前近2倒,空車5檔起步,重車3檔,12檔高速時轉速2300最高85公里,跑公路的車子高速變速箱多,輕鬆上時速1百公里,轉速還不高,1千5左右


zhenxiang2

簡單說,就是因為大貨車要拉東西,自重大。可以分兩個部分理解。

第一是起步,自重大,靜摩擦力很大,起步需要的力也就越大,可以理解為,1檔已經勁不夠了,所以要弄個半檔;

起步以後,同樣由於自重大,加速慢,如果像轎車那樣只有5速或者6速,那麼得跑很久,速度上來才能加一個檔,這樣費油費車,所以給每個檔位之間又加了一個檔。


用戶2745596705


汽車達人老張

卡車的負載大,發動機的扭矩大,在複雜的工況下,需要更多的速比滿足經濟性。也就是說在多種的負載和路況下,你需要一個最合理的轉速滿足動力和油耗經濟性。那麼你就需要有更多的速比來配合發動機的轉速。所以跑越多越複雜的路,需要檔位越多。只跑高速,標載,那麼9檔就夠了。跑山區,大坡道,裝載重量不定的話,16檔可以。


卡車驛站

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重型卡車,他非常的重,幾十噸上百噸。擋位越少,前後檔之間的慣性衝擊越大,擋位越多,他換擋越平順,衝擊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