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x86的構架只有因特爾跟AMD可以研發呢?

Gyrain

第一代x86處理器Intel8086

x86或80x86是英特爾首先開發製造的一種微處理器體系結構的泛稱。該系列較早期的處理器名稱是以數字來表示,並以“86”作為結尾,包括Intel 8086、80186、80286、80386以及80486,因此其架構被稱為“x86”。

x86成為事實標準還得感謝藍色巨人IBM。8086在1981為IBM PC所選用,之後x86便成為了個人計算機的標準平臺,成為了歷來最成功的CPU架構。

8086,80186,80286屬於16位處理器,從80386開始擴展為32位,直到2003年AMD發佈了基於x86的64位擴充,命名為AMD64,之後因特爾也發佈了兼容AMD64擴展的處理器,開創了x86的64位時代。


科技騎兵

說來真的是話長。

剛好五十年前,也就是1968年,Intel公司成立,創始人是大外鼎鼎的Robert Noyce和Gordon Moore,Noyce是硅谷之父,集成電路發明人之一(因為去世的早沒拿成諾貝爾獎),而Moore大家可能更為熟悉,因為他就是摩爾定律的預測人。

在七十年代,Intel推出了8086和8088處理器,正好碰上當時的巨頭IBM(現在IBM也是巨頭,但當時Intel和微軟還不名一文)要重錘進軍個人計算機領域(也就是今天說的PC),開發自己的IBM-PC,IBM-PC採用的CPU就是Intel的8088,採用的操作系統的微軟的MS-DOS,正是這個機遇,才成就了今天英特爾和微軟的帝國偉業。

扯得有點遠,後來Intel又推出了80286,這是一款非常的成功的處理器,差不多當時所有的IBM-PC兼容電腦都用的是Intel的CPU。而x86架構最先是在8088中出現,所以Intel後面的CPU都是以此架構作為基礎的,x86也因Intel處理器在IBM-PC中佔據絕對領先地位而聞名。


超能網

架構底層有大量的硬件專利,x86架構做pc主板還有大量的外設和接口的專利,這麼多年下來,形成了堅強的壁壘。第三方要想突破這樣的壁壘,還需要各種外設和操作系統來形成的新的標準和專利的話,基本不可能。


還有cpu需要自己的指令系統和編譯器軟件支持,這樣和操作系統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中國企業想生產cpu,還需要自己的操作系統,這些都需要用戶數量去解決bug,windows經歷接近三十年的發展,其他操作系統的份額都不大,這就極大約束了其他操作系統的發展,都需要解決,要有中國的cpu,操作系統和核心應用,單靠市場行為在初期是不行的,必須有各方面的支持,全社會的努力💪

補充一句,intel的強大還在於它是最先進的半導體生產工藝製造商,三星和臺積電都要排在後面,所以你想追上Intel當前是不可能,這不僅僅是cpu的事,現在半導體設計和製造工藝緊密結合的,28nm工藝設計換成14nm就要重做。

負責任的說,人家技術積累了三十多年,你一代兩代產品就直接追上最先進的工藝,那是可能呀,intel的CPU某一個型號也會有bug的,壁壘越來越高,投入風險越來越大,研發沒有誰能一定在什麼時間能做出來沒有bug,但是不做就永遠都沒有,沒有用就不可能技術成熟,所以不僅是cpu的設計,還有半導體制造,軟件,中國想產生intel這樣的巨無霸道路太漫長了!


王海斌24834386


心息相戀


一位來自寧波的老朋友

本人diy超級發燒友


畢竟我才十一歲

其實除x86外的CPU架構還有很多種,例如POWERPC,SPARK,ALPHA,MIPS,等等,只是因為在PC市場競爭不過x86,所以被淘汰了,或者只能做做服務器芯片等小眾市場。這些CPU架構從技術上說並不比x86弱,有些方面還更好,但是因為x86與Windows結成同盟,在商業環境上沒發跟x86競爭。所以說CPU指令集這東西沒那麼難,就一套協議,你定你的我也可以定我的,但誰能活的長就不一定了。我國發展自主CPU,各研究單位有的是現成的架構,但是要創造出相關的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等等生態環境是比純技術難一萬倍的事情,至於芯片製造,沒7nm的工藝還可以用10nm的嘛,大不了性能差一點至少還能用。


吳乘N

還有臺灣via也有x86cpu,10幾年前還算不錯,不過現在就gg了,賣給兆芯,從國家騙點科研經費。性能麼大概和intel差10年左右。但桌面cpu即使性能差點,湊合辦公用也不是不可以


一直在我想吃

中國在基礎算法的研究上還很落後,如果在基礎算法研究上有突破,就不會受制於人,我們可以開發自己的基礎運算單元,開發自己的運算體系,從而開發自己的計算機系統,但這樣不能快速發展。


獨獨客

我覺得有三個問題。一是要完全自主光刻機是個大難題,二是迭代太快,好不容易研發出來了,人家一迭代就又過時了,三是價格算不過來,我們生產出一個過時的產品,加個比起人家最新的沒有任何價格優勢,市場不認可。所以,還得看華為,華為無敵,華為威武,華為不敢得罪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