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的症狀有哪些,如何分辨,會引起失眠嗎?

llsj1990

脾虛,為中醫名詞術語。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型。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佈散而生溼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

脾虛舌苔舌像如下:
脾虛的症狀:脾虛證是指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證,其病情比較繁雜,主要有嘔吐、洩瀉、水腫、出血、經閉、帶下、四肢逆冷、小兒多涎等臨床表現。

1.脾氣虛:腹脹納少,食後脹甚,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

2.脾陽虛: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節按,形寒氣怯,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氣下陷:在脾氣虛見症基礎上,有氣陷臨床表現,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4.脾不統血:在脾氣虛見症基礎上,有慢性出血臨床表現,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

脾氣虛有造成失眠的可能性,具體因人而異!建議如果失眠十分嚴重還是趕緊就醫比較好,可以找中醫辯證施治。


只有行動起來

您好,作為一個熱愛中醫的女生,同時也是脾胃虛弱了十幾年的時間,想來談談自己的體驗。歡迎閱讀!

現在脾胃不好的人太多了,不過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脾胃不好也體現在很多地方。下面我來簡單總結一下吧!


調理脾胃為醫中之王道,節飲食乃去病之良方。

  1. 脾虛首先表現最明顯應該是食慾方面吧!胃口不好,吃不下太多東西,消化困難,而且胃受不了一點刺激,不知道有木有人和我有一樣的感受?
  2. 痰溼是體內代謝廢物堆積的表現,與常食“肥甘厚膩”困於脾胃,溼濁排不出去有關。“魚生火,肉生痰。”脾胃受溼的人身重得像沒擰乾的溼衣服,飯後困頓欲睡,他們往往肥胖、血脂偏高。

  3. 睡覺流口水!我不知道為什麼,每次一睡覺就會流口水,真是異常尷尬,後來知道這是脾虛的原因,脾氣不足!有朋友和我一樣嗎?

  4. 月經淋漓不止,時間長,因為脾不統血!

而且您問到有沒有失眠症狀?



親愛的朋友,如果您也恰好喜歡中醫,很歡迎您關注我!我也會時常發一些中醫方面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