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癬和腳氣有什麼區別?

手機用戶92531888551

腳癬和腳氣在醫學上都是指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足部皮膚病,其醫學上的規範稱謂應該是“足癬”,又可以稱為“香港腳”,具有傳染性,男女均可感染。而如果在腳氣後面加個“病”字,那又是另一種維生素B1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這是需要區別的。相信大家對足癬都不會陌生,我們身邊或多或少都有人患有足癬。得了足癬不僅自己遭罪,還會被大家所嫌棄,尤其是你脫鞋的時候,那個難以名狀的酸爽味道會令人終生難忘(此處請大家自行腦補),真的是有苦說不出。

足癬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其皮膚損害往往是先單腳發生,數週或數月後才感染到對側。主要表現為水皰、瘙癢不適,常伴有難聞的氣味,患者常常因搔抓導致水皰破裂出現糜爛、滲液甚至感染。水皰主要出現在趾腹和趾側,最常見於三四趾間,足底亦可出現,為深在性小水皰,可逐漸融合成大皰。

足癬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們足部(尤其是足趾間)汗腺豐富,同時缺乏抑制真菌生長的脂肪酸,加之鞋襪的包裹造成足部缺乏空氣流通、長期處於潮溼環境,易於感染真菌。妊娠期婦女、肥胖、糖尿病、濫用抗生素的人群、長期使用激素類和免疫抑制劑和足部外傷的人群都是足癬的好發人群


全科掃地僧

有些人認為腳氣就是腳癬,其實是不一樣的病症。腳氣主要是缺乏維生素B1引起的非傳染性疾病,而腳癬是傳染性疾病。

腳氣與腳癬的區分

(2)腳癬是一種傳染性腳部皮膚病,發作時很癢,甚至裂開化膿。

1.患有腳氣、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

一.堅持用藥

腳癬是一種慢性感染,真菌寄生在角質層中生長繁殖,需長期用藥才能殺死它。

二.不要亂用藥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皮膚病上講,腳癬和腳氣是同一疾病的一些俗稱,現在標準名字稱作足癬。皮膚癬菌感染足趾間,足蹠,足跟,足側緣時,就稱作足癬。足癬可以有不同表現:

1.水皰鱗屑型:表現為針尖大小的水皰,也可以融合,水皰乾涸後出現脫屑,瘙癢明顯。

2.角化過度型:表現為角質層明顯變厚,粗糙,乾燥,冬季時可以出現皸裂,感覺疼痛,一般瘙癢不明顯。


3.浸漬糜爛型:一般在趾縫多見,皮膚因為潮溼浸泡發白,表面鬆軟,容易剝脫,形成紅色的糜爛面,瘙癢比較明顯,容易合併細菌感染,可以出現臭味。

足癬有時與溼疹等一些疾病比較相似,所以還是需要由皮膚科醫生來進行診斷,尤其是一些不太典型的表現。一般可以做皮損取材的真菌鏡檢,可以明確診斷,操作方便,價格也不高。


孫波醫生

我不是專業醫生,簡單回答一下。

腳癬一般是真菌感染,腳趾縫裡有水泡。可出現糜爛、滲液,細菌感染,出現膿皰等。

腳氣病的主要原因是體內缺乏維生素B1,導致營養缺乏,從而使腳氣反覆發作。這個不傳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