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功裡螺旋力的作用和訓練

引言:中國武術種類繁多,不完全統計有完整訓練體系的流派有兩百多個。傳統武術裡有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心意拳等等,但是站樁是大多數武術採用的方法。大的門派像武當、少林寺等等,都有站樁功法。在所有的傳統武術中,形意拳是其中獨樹一幟的拳種,其勁法凌厲,打法硬朗,難得的是上攻很快,有一年打死人之說,其體系完整,但動作簡單,易學易練,深得眾人的喜愛。這簡單的招式後面蘊藏的了很多看不見的幸苦和練法。形意拳練的是勁,不是動作,動作知識皮毛,所以形意拳的練法,在動作的背後,是功夫,是勁力。形意拳首先是要練明勁,之後就是練暗勁。形意也罷,太極拳也罷,傳統武術修煉大體需要經過四個階段,修正身法,換勁,練勁,用勁。站樁,能解決修正身法和換勁的問題。三體式和五行拳解決練勁和用勁的問題。站樁的要領很多,但是最核心的就是身法,很多人不懂,有些人懂但是沒有足夠的重視。所以站樁不能出好的效果,有些人會站樁站的腰疼。

一、螺旋力的作用

螺旋力的運用主要有兩種:一種以蓄力狀態自轉攻防,可使對手的來力落空而失重,其力如打在飛轉的車輪上;第二種是發力於對手,其力如旋轉著鑽入岩石的鑽頭。螺旋力最高級的運用是脫骨訓練後的蓄髮,其橫轉如搖旗撼樹,其豎轉如車輪削切,這種螺旋力的應用,應注重兩點,一是其運動要領是在總重心自轉的同時,由脊柱帶動骨架的各關節一齊轉動;二是運動軌跡不能僅僅是橫轉還應練習豎轉、斜轉、正轉、反轉等多種形式之轉,正面螺旋,不僅是變面和雙臂豎轉,而應是總重心和脊柱、肩、胯等各關節都要豎轉,同時需注意,發力需以脊柱去削切對手中心,萬不可只是用手磚其間架,豎轉為劈拳,反轉為削拳,橫轉為圈捶,斜轉為斬手,簡而言之,一切單操形式都要取消,其發力只是渾圓力和螺旋力的合成,劈、崩、炮等單操只是無意識的空間形式而矣!

樁功裡螺旋力的作用和訓練

二、平面螺旋力訓練

螺旋力功法的訓練,是盧氏結構拳法的核心,亦為我國傳統內家拳之精髓。歷代拳家皆奉之為"不傳之秘",真正掌握本功法、功力的人過去不多,現在更少。其力如車輪切削,所遇之物無不被離心力擊出。對方如主動進攻,一旦與我方間架相融之,一剎那間,必會產生一種不可抗拒之力,令對手反彈而起,挨身即被摔出。此功精熟之後,在實戰中不論對手來力如何巨猛,只要一經接觸即會化為烏有。在末發力之時,對手即已失去重心。一旦此功上身,所有拳法及器械的發力,均可獲得巨大突破性進展。

經過樁功的苦練,二至三個月後就會獲取強功鴛實的渾圓整體爆發力。當我們深人體會樁功的性能並且獲得基本的生理改造之後,怎樣的運動才會使站樁的意義不失呢?對"螺旋力"的體認是整體運動從相對靜態過渡到絕對動態的最佳訓練手段,目前所有的意拳、心會掌、螺旋拳等原傳拳法的有關教材中,均一筆帶過或根本末提(中華武學事業指導總部推出的《華夏武學精髓訓練教程》例外)。孰不知如果自身不具備"整體螺旋"的功夫,那麼在應用之中"力如盤內之珠"的螺旋發力是不可能達到的。

我國原傳實戰武學之整體勁力的來源,即是通過關節與關節之間的韌帶拉伸,來調動以肌肉為動力,骨酪為槓桿,以關節為樞紐的力的有序連接和釋放。根據人體生理構造原理分析,人體關節的運動可分為屈伸、內旋、外旋和環轉,關節運動的特點是以關節為支點,進行某一部分的運動。

人體的生理結構決定了人體的發力必然遵循物理學上的力學原理。盧氏結構之"螺旋力"功法訓練不但吸收了上述特點,而且還上升至脊柱帶動軀幹,軀幹帶動間架,一動無有不動的整體性關節同步運動。

樁功裡螺旋力的作用和訓練

值得注意的是,當今的擂臺賽中尤其是西方的格鬥技術己經在追求爆發力的連慣和技術上的合理配合,而我國武術界卻依舊徘徊在一擊必殺、一招制敵的盲從中,薌齋先生提出的"炸力無斷續",在今天的大成拳界已基本看不到了,儘管有些名手能夠在一定的條件下一交手即把對方放出丈外,但是由於相對的殺傷力小而使對方還可再戰,因而這種技術不可能是永遠佔據優勢。我們應該腳踏實地的,從滲透性強的爆發透力加以研究,來提高我們自身的素質,因此包括劈拳在內的格鬥技術應該體現出它的連續和滲透性。

三、側面螺旋力訓練

側面螺旋力是軀幹的上下起伏中加入了螺旋反轉的功能,在這種動態的運動過程中我們體會軀幹360度圓周運動,雙肩雙胯雙膝雙踝均產生旋轉,身體的起落又使這種螺旋的運動產生了彈簧般的上升和壓縮,故而側面螺旋試力通過重點摩擦關節軌跡,使人體的靈活性能得到進一步的改變,這種改變為以後的步法、身法的訓練帶來極為可觀的效益(如圖側面螺旋力)。

側面螺旋試力是配合單操手的身體高低正側的螺旋發動,實戰中的操手動作由於軀幹是主動性運動,故它的空間遊離範圍就是我們整體勁力大小的標誌。無論何種形式的試力實際都是在演變具體打法動作條件下設計的軀幹應該怎樣運動,如鉤挫試力是身體的左右錯變帶動手臂爭發,蛇纏手試力是身體的平旋環繞帶動手臂做切線運動,波浪試力是身體的立式旋轉帶動手臂做上下的弧線形發力,側面螺旋試力是身體的螺旋上升趨動手臂做離心力和向心力的切削性發力,這些試力的設計安排通過相互的組合和連慣性,把三維空間內的運動形式利用整體的原則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就是無窮無盡的武術打法均壓縮在這幾個方向螺旋運動的試力中,故薌齋先生說試力是最困難最重要之一部分工作。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樁功裡螺旋力的作用和訓練

樁功裡螺旋力的作用和訓練

樁功裡螺旋力的作用和訓練

樁功裡螺旋力的作用和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