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臺,橋東區府前南街北端、原順德府衙南有一座清風樓。據《順德府志》記載,清風樓“建自唐、宋”,後因戰亂等故被毀壞。明憲宗成化三年,順德知府黎光亨不惜巨資重新修建。


河北邢臺,橋東區府前南街北端、原順德府衙南有一座清風樓。據《順德府志》記載,清風樓“建自唐、宋”,後因戰亂等故被毀壞。明憲宗成化三年,順德知府黎光亨不惜巨資重新修建。

清風樓,邢臺市的城市原點所在地。

1982年7月23日,清風樓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郡樓遠眺自古為順德府十二景之一。

一層為磚石築臺,中間有拱形圈門,門內既可通車,又能行人,還是夏日消暑納涼的好地方。二層四周用青磚圍成花欄,中間為正廳,前後兩門對開。

重建後的清風樓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為重簷歇山式結構,樓高7丈餘,下面磚石築臺,上面斗拱飛簷,氣宇軒昂,莊嚴雄偉。其中三層為木質結構,四面開門,頂簷下有一巨匾,上書“清風樓”三個大字,蒼勁秀雅,細鐫精剔,原為明代一宰相所書。

清風樓西北側有一小門通往樓上。

登臨其上,站在最高層,憑欄遠眺,市肆鱗次櫛比,太行遠山青黛,邢州全景盡收眼底。

廳內西南角的牆壁上鑲嵌有春夏秋冬四季詩畫石刻一組,相傳為唐代大詩人王維所作,具有一定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可惜春景逸失,現只存夏、秋、冬三塊。另有清風樓題記石刻十塊存於室內。

清風樓二層內碑。

清風樓二層室外碑。

清風樓北側。

在清風樓北邊的清風遊園內,有一件道德經幢,為唐開元二十七年時任邢州刺史李質造立,是我國現存較好、年代較早且形體較大的石刻道德經幢。原位於邢臺市舊城東北部的邢臺道教聖地龍興觀內,解放後移植到橋東區南長街辦事處後院內,後被人用炸藥炸燬,只剩下兩塊幢體殘件字跡清晰可辨,用水泥粘合為一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