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均現“醫生荒”!留住醫生正成世界性難題

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2012年的一項調查顯示,醫生比其他行業的人員平均每週多工作10個小時,將近40%的醫生每週工作60個小時以上(對於嚴格遵守40小時工作時間的老美來說這基本已經可以算美國工作量最大的工種之一了)。

更可怕的是,美國和中國面臨一樣的“醫生荒”。記得某國內醫學專業網站曾經發布過《2015中國醫生流失情況調查報告》明確指出,隨著醫生流失現象愈演愈烈,未來可能只有20%的醫學院學生會成為醫生。80後骨幹醫生離職比例高達65.5%,64.62%的醫生在轉行後不想繼續從事醫療領域的工作,業內人士稱目前中國醫生缺口已達20萬。而美國醫學院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預計到2025年將會出現9萬名醫生短缺無法彌補。

這是一個為期兩年的試點項目,其所需的25萬美金主要由斯隆基金(Sloan Foundation)支持。參與該計劃內的醫生,可將平時免費帶教學生、培訓新人、臨時替其他員工頂班、委員會兼任其他職務等時間以積分的形式“存起來”,採用積分制度可以“兌換”家庭服務或專業服務(例如協助指導寫基金標書,這個可以有)。

當然,大部分美國醫生(MD)都會選擇家庭服務(標書的事情PHD更感興趣)。打個比方,比如醫生今天是急診白班,突然想起家裡的狗沒有遛、娃沒有人接、衣服屯了3天也還沒洗、晚飯也沒有燒,那麼就可以用自己之前的積分來兌換遛狗、接娃、洗衣服、燒飯的服務,至少這樣下班時候不用再為這些瑣碎的事情消耗精力,把時間節省下來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或者專心於自己下班後的生活。

的確,對醫生來說,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也被“照顧”到,這遠比“領導慰問”有效得多,你說呢?因為,醫者,首先是人,才是醫生。

【關於時間銀行的一些參考文獻】

1.Rebecca Jarvis, “Saving Money, Helping Others With Timebanking,” ABC News, January 15, 2014, http://abcnews.go.com/blog/headlines/2014/01/saving-money-helping-others-with-timebanking

2.Susan Dentzer, “Service Credit Banking,” in Stephen L. Isaacs and James R. Knickman, eds., To Improve Health and Health Care: Volume V: The 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 Antholog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1.

3.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inspired-life/wp/2015/08/20/the-innovative-stanford-program-thats-saving-emergency-room-doctors-from-burnout/?utm_term=.c2ea117179ec

4.TimeBanks USA website, timebanks.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