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俄羅斯停止供應美國鈦材

理性看待俄羅斯停止供應美國鈦材

俄計劃停止向美供應飛機制造所需的鈦金屬

據俄羅斯衛星網4月13日報道,俄羅斯聯邦委員會預算與金融市場委員會主席謝爾蓋·里亞布欣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若俄方通過對美國製裁採取回應措施的相關法案,俄或停止向美國供應波音公司製造飛機所需的鈦金屬。

里亞布欣表示,俄羅斯向美國供應的稀土金屬中包括鈦,它是波音飛機制造技術環節中的必要材料。俄羅斯還可能不再向美提供用於運送衛星進入宇宙的RD-180火箭發動機。

此前,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曾提交了一份法律草案,要求針對美國反俄政策採取一系列回應措施,包括停止同美國在原子能、飛機制造和火箭發動機領域合作。

據悉,VSMPO-Avisma為波音供應35-40%的鈦零件,該零件是波音公司的關鍵原材料之一。

理性看待俄羅斯停止供應美國鈦材

俄羅斯發佈這樣的消息只是國際政治的博奕,暫且可以解讀為是兩個大國懸而未決的“口水戰”,何況還是“或停止供應”。即使真停止供應也不算是利好。所以,不能誤讀而應該理性看待。的確,鈦材在飛機應用領域上能夠提升飛機的“戰鬥”性能,但俄羅斯或停止供應給美國很難構成中國鈦金屬企業的利好。倘若理性去分析這條消息就可發現,其實,“或停止供應”鈦金屬並未形成國際鈦金屬供需市場的缺貨。 

一是鈦作為戰略金屬,波音公司自然會儲備相當的量來應急,短時間難以影響其正常生產。況且一個“或停止供應”給了波音公司新採購儲存鈦金屬留下了充足的時間差。

二是俄羅斯鈦材產業鏈不會因此立馬實施減產,這無疑給第三國或第三方貿易(中間商)提供了機會。俄羅斯鈦金屬不從俄羅斯直接出口到美國,可以通過它國貿易“換個包裝”賣到美國。

三是日本鈦材質量一直不錯,與美國波音這些公司一直有長期訂單合作,俄羅斯的“或停止供應”到“真停止供應”利好於日本鈦金屬企業。畢竟兩國的合作優於中國鈦企。

四是中國與美國正在發生“貿易摩擦”,俄羅斯“或停止供應鈦材給美國”也提醒了中國,鈦作為戰略金屬材料或許也會面臨管控。

五是中國與美國“貿易摩擦”,除了拿大豆進行反制外,中國或將在飛機上反制美國。俄羅斯的“或停止供應”與中國“或將在飛機上反制”,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或者已經抵扣了波音公司鈦材的採購量與需求量。

六是俄羅斯向美國供應的稀土金屬中包括鈦(記住只是包括鈦),雖然鈦是波音飛機制造技術環節中的必要材料,但鈦並不是俄羅斯供應波音的主要材料。

七是鈦材就其在飛機上的用量(相對而言戰機用鈦量佔比較大)至今仍是小金屬。隨著新材料的開發,有的合金材料性能並不弱於鈦。因此,鈦材在飛機上的佔比量也需要看其它新材料的“眼色”,這是“一代材料,一代飛機”的定位。

所以,理性解讀俄羅斯停止供應美國鈦金屬是鈦企判斷是否增產的關鍵。如今的中國鈦產業已今非昔比,稍為一點市場需求量變化都很難左右國際國內鈦市場的變化,這除了技術、質量制約外,產能過剩也無法在短期內讓鈦市場產生大的變化。若要想企業生產的鈦產品能夠在航空領域擁有一席之地,甚至成為楚翹,惟有在技術上提升、在品質上提升、在成本上優化,達到“雙提升,一優化”,那利好時時都會伴隨著企業前行。

且行且珍惜!請理性解讀俄羅斯停止供應美國鈦材,這不是利好企業的“救命稻草”,而是國際政治博奕的法碼之一。作為企業只有強大自己,才能善對鈦市場的風雲突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