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是按工齡發的嗎?

幽幽珍蓮漫心靈

退休金按照工齡發放是真的,但不是全部按照工齡發放,只是選取了一大部分而已。

我們市場經濟的原則一直就是多勞多得,我們社保待遇的原則也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我們的繳納養老保險金15年以上,以後就可以每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它的待遇計算公式具體是這樣的。

這個待遇計算公式,各個省份都差不太多,前兩項都是完全一樣的。過渡性養老金也差不太多,而且1998年之後參加工作或者交納保險的退休人員,將沒有過渡性養老金。

首先我們可以看出,基礎養老金計算方法中,一個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繳費年限,也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工齡。

工齡越長,待遇越高。如果其他基數都一樣,15年工齡和30年工齡的待遇區別,30年的基礎養老金待遇就是15年工齡的兩倍。

而個人賬戶養老金呢?其實也是這樣的,如果我們這些年來的社會平均工資一直不變,30年交費劃入個人賬戶的養老金,會是15年繳費劃入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兩倍,所以也是成正比的。

不過由於我們這些年來國家經濟社會不斷髮展,個人賬戶的記賬利率不斷變化,可能就不太成正比。而且我們的個人賬戶是1996年之後才建立起來,所以之前的工齡是沒有個人賬戶的。

不過總的來說還是,繳費時間越長,退休待遇就越高。

過渡性養老金是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補充,剛才說的1996年之前沒有建立個人賬戶,那麼沒有建立個人賬戶的時間,就被用於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也是嚴格按照工作年限來的。

所以說,我們的退休待遇按照工齡發放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我們並不是完全按照工齡發放,因為我們也知道,我們的個人工資有高有低,為社保交納的錢也有高有低,如果我們交錢多少退休待遇都一樣,那麼所有的人就都想鑽空子了。

因此,在繳費年限之外,還有一項影響退休待遇高低的重要參數就是繳費基數。

繳費基數是怎麼影響退休待遇的呢?每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得出一個繳費指數。然後將歷年來的繳費指數平均一下就得到歷史平均繳費指數。

通過這個歷史平均繳費指數決定每繳費一年,領取的基礎養老金的高低。

大家還要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我們工齡並不僅僅影響我們,退休那一年的基礎養老金計算。在我們以後歷年的增長退休待遇中,也會有專門的工齡增長部分,所以工齡長是非常合算的。

所以,在我們退休待遇計算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工齡問題,還有我們的繳費基數問題,因此,我們的目前這個計算公式是相當科學的,符合我們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


暖心人社

2018年企業退休人員退休金按工齡發是真的嗎?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5890220116502757969, "vid": "b38b3038578e48b4a153950659a8b497\

舉一反三

首先退休金按工齡發是假的。因為國家並沒有出臺,所謂退休金按著你的工齡去發放。所以退休金按工齡發放是假的。

那麼退休金,主要是根據你退休當年。你們所在地區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和你的繳費年限的長短。並且還要考慮您每一年繳費的時候,這個繳費指數是多少?

主要有以上幾個因素來決定。那麼次要因素是你的退休年齡是多少?因為退休年齡,決定不同的技法月數,最終拿到的退休金也是不一樣的。

還有一個就是有沒有視同繳費年限。如果有的話,可以多拿一部分,過渡性養老金。如果沒有就沒有,這一部分過渡性養老金。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社保達人工作在電力

這個問題是假的!如果退休金按工齡計發,那麼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繳費就沒有意義。也就是說我國改革做工制度又回到吃大鍋飯年代,走回頭路,這種是不可能的。(1)改革用工制度和企業自主招工已成為現實,工人可以選擇企業,企業可以選擇工人。(2)一旦企業選擇工人,就必須依法為員工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繳費。(3)現在用工制度全部是合同工,簽訂勞動合同,能進能退。(4)養老保險繳費是“累計”,可以暫停,也可以隨時續保。


老頑童1686666

退休金應該不是按工齡發放的,工齡只是代表你的工作時間長短,退休金主要按你交養老保險年限多少,檔次是哪一檔,來確定你的退休金是多少。

如果你已經達到退休年齡,但是你交的養老保險少於15年,那還是退不了,如果你達到了15年,不夠退休年齡,那要繼續交的,交的養老保險年限多,也能相對退休金多一點,但是你交的檔次低,照樣開的退休金也少。至於工齡就是每年上調退休金時,一部分退休金漲幅按你多少工齡算的。


風吹不倒的秋草

退休金是按工齡發的嗎?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7907292316297813856, "vid": "5f942cb36df9407cbbe926dbbc7efa6b\


分享到:


相關文章: